石橫自古以來就是武術之鄉,民風耿直淳樸,石橫武術源遠流長,名揚四海,威鎮八方,歷經滄桑,久傳不衰。直到現在在魯中、魯西一帶還流傳著「槍不扎石橫,鏢不打銅城」的美譽,在山西省平瑤古城「日升昌」票號檔案裡著名鏢局中就有石橫鏢局的記載。
石橫武術經過歷史演變,形成徐、梅、鄒三大武術世家,他們互相學習古今槍法,拳路兼容,當時盛傳"徐家槍、梅家棍、鄒家皮錘不用問"的歌謠,石橫武術至此到達頂峰。
出山拳在石橫已經流傳了四百年,明朝萬曆皇帝41年,出山拳第一代徐正身,從東平障城東二門搬至石橫後收徒傳藝。
石橫徐氏武術是少林派,太祖門出山拳,棍為盤龍棍,槍以楊家槍為根,後經徐氏出山拳第四代世祖徐可忠和第五代世祖徐倫經過兩代人的精心研練,創立了《徐家槍》、硬氣功 。
徐家武功出類拔萃的人物是出山拳五世祖徐家槍第二代徐倫,外號叫徐三挑弓子,世人尊稱徐三爺,他的名諱方圓幾百裡婦孺皆知,徐三爺海州辦案的故事流傳至今。因徐倫勇揭皇榜為皇上找回寶物有功,康熙大帝,冊封三爺為武威將軍,《徐氏家譜》和《石橫鎮志》都有記載,並御賜他一套抬戈和扛戈,在文革中遭到破壞。
第十一代徐茂勳武術達到極盛,徐茂勳受家庭薰陶,自幼酷愛武術,1953年9月,徐茂勳和徐光玉在省隊教練趙瑞章的帶領下南下上海參加了華東局上海六省一市運動會!徐茂勳精湛的武藝獲得了大家的好評,獲陳毅元帥頒發的獎章。(省隊員,趙瑞章,徐茂勳,徐光玉,邱保山,邱桂香,周永福,周永祥,李贊臣,唐永利),他多次參加省內外武術表演大會,他的超人絕技給在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每至冬春閒季節,他義務組織,青少年和武術愛好者集體學練,他一生為中華武術傳承與發展的光輝事績也被《肥城人物誌》和《石橫鎮志》所收錄記載。
石橫出山拳﹒徐家槍第十三代傳人徐慶國,生於1966年10月,自幼跟祖父徐茂訓、父親徐光珠習練出山拳徐家槍,雖然五十多歲了,仍每天堅持練習,精通出山拳和各種軟硬兵器,還精通多種硬氣功。
為了使出山拳更加發揚光大,2016年徐慶國創辦了「德武國術館肥城市出山拳徐家槍硬氣功武術推廣中心」,並且在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義務傳授出山拳。
2012年徐慶國參加中央7軍事農業頻道邀請參加了《中華達人》山東電視臺播放,2013年被山東齊魯電視臺聘請參加《好運連連到》《我是達人》現場直播。2014年2月參加《我是大明星》海選,同年6月參加《快樂向前衝》欄目,4月17日被安徽電視臺《達人來了》欄目邀請參加了現場直播,7日參加了石家莊電視臺《達人來了》欄目。
2015年再次被山東綜藝電視臺邀請參加《我是大明星》的錄製,同年11月受山東農科電視臺的邀請參加《鄉村季風》硬漢徐慶國的專題報導,2016年桃花節開幕式,肥城電視臺、山東影視電視臺同步現場直播。2016年9月帶領武館四十名學生參加山東生活電視臺《讓夢想飛》海選,10月8名學生受山東教育電視臺邀請上臺表演。2017年5月16日參加了山東公共電視臺大型娛樂節目《笑果不一般》徐家槍的絕技震撼全場並成功晉級。5月29日徐慶國帶領侄子徐衍錚和10名武館優秀學生,參加了晉級賽,受到了在場觀眾和三位評委雷鳴般的掌聲,多次被聊城晚報、泰安日報、泰安晚報、今日肥城多家報紙報導,2018年9月被山東電視臺再次邀請赴東營市表演「徐家槍」硬氣功表演。
經常帶領弟子參加國際武術節和全國武術節,榮獲金牌68塊,獎盃12尊,2016年11月徐慶國參加聊城東阿縣全國功力大賽,獲四塊金牌一樽獎盃。2018年在曲阜國際武術節上,德武國術館徐家槍代表隊榮獲建國以來第一次用純金打造的最高獎項孔子武學聯盟金像一尊。
為了更好地推廣出山拳﹒徐家槍,徐慶國義務任教幾個學校的武術教練,還整理編撰了《石橫出山拳拳譜》,徒弟們人手一冊,便於學習和記憶,也結束了石橫出山拳只有言傳身教,無有文字指導的歷史。
「石橫出山拳」在2017年批准為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出山拳的傳承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石橫德武國術館」注重弟子的武德教育,把學生的武德教育列為教育的第一位,辦學宗旨就是習武先學德,做人先學禮,教育孩子練武的意義是為了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練武不能持強凌弱,經常讓孩子給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教育孩子從小要知道感恩社會、感恩父母,這些善舉受到全體家長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