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會上介紹,目前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國30.9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佔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99.8%。
呂玉剛表示,以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縮小了城鄉、區域教育差距。紮實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效推動實現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基本裝備配置標準。
他介紹,國辦出臺了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意見,大力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加強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全國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接入網際網路的學校比例分別為98.43%、99.07%、98.67%;全國95.3%的縣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驗收。
「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計劃,指導各地『一縣一案』科學制訂專項規劃,有序擴大城鎮教育資源。」呂玉剛表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比例分別降至3.98%和0.24%,比2015年下降了10.1、4.8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額(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任務。
與此同時,指導各地實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規劃,全國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比2015年下降了17.91個百分點。
呂玉剛強調,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研製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部署,從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三個層面,系統構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著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
此外,他還指出,深化中考改革,推動建立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取得積極進展。堅持教考科學銜接,取消中考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實現「以學定考」。印發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中考命題質量穩步提升,有效引領全面發展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