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打錯胰島素了,怎麼自救?

2020-12-23 糖尿病同伴支持

作者:陳剛大夫 編輯強哥

前些日子寫了一篇關於把睡前的長效誤打成速效「餐時胰島素」如何應對的文章,有朋友問:就餐前把餐時門冬胰島素誤打成長效地特胰島素了,咋辦?

既注射長效地特又注射速效門冬胰島素的方案,多見於一天4針的「強化方案」。一般三餐前使用速效(如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谷賴胰島素)或短效(如諾和靈R)胰島素,睡前或晨起注射長效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德谷胰島素)。

由於門冬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的胰島素注射筆是同一類型,而且胰島素有都是澄清透明的,誤打的機會就會相對多一些,尤其是老年人。誤打了,沒有發現也就罷了,如果打完了也發現打錯了,這可咋辦?

長相一樣,還真不好分!

地特胰島素,一般是每天固定時間注射,每天一次,最常見的注射時間就是晚上睡前9-10點左右。也有每天注射2次的病例,但是相對較少。

一天4針的胰島素注射方案,長效胰島素的劑量一般佔全天總量的40-50%。比如,三餐前門冬胰島素劑量分別為8單位,睡前地特胰島素多為16-20單位。

如果餐前應該打8單位的門冬胰島素,誤打成了8單位的地特胰島素,咋辦?-----這次又提到了「咋辦」,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劑量問題:不是打了16-20單位的地特,而是8單位!

地特胰島素也屬於「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它的作用時間,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是這樣介紹的:起效時間3-4h,峰值時間3-14h,作用持續長達24h。

雖然它作用時間可以持續24小時,由於在尾部的作用相對很弱,所以它的說明書中才有一天注射2次的介紹。

文中說「起效時間3-4h,峰值時間3-14h」,咋能起效就達到峰值呢?如果我說,它的峰值時間在3-14h之間的7--10h,相信大家也不會反對。晚上10點注射的話,其峰值大約就在早晨的5--9點,到中餐12點時已經是注射後的14h,即使有作用,峰值也已過頭;到晚餐6點時,已經是注射後的20h了,作用幾乎消失。所以,如果是胰島功能非常差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門冬胰島素三餐前注射,睡前10點注射一針地特胰島素的話,三餐前的門冬胰島素劑量方面,可能早餐前門冬胰島素要少一些,中餐次之,晚餐前門冬胰島素劑量要多,以彌補此時基礎胰島素的不足。即使這樣,很多人中餐後3-4h以後至晚餐前血糖也會升高,而呈現「黃昏現象」,理論就在於此時的基礎胰島素不足。

不要說這是跑題了。

由於餐時的門冬胰島素是一天注射3次的:早餐前、中餐前、晚餐前。如果誤打成了地特胰島素,就要分析是哪一餐前注射的,處理上也略有不同。主要的思路,就是胰島素作用時間的重疊問題。

如果是早餐前的門冬胰島素8單位誤打成地特胰島素8單位了,其作用就會與前一天睡前注射的地特胰島素有明顯的疊加,作用高峰常常在中午時分,所以,就要注意預防中餐前和下午低血糖,必要時就要加餐。中餐前的門冬胰島素,建議少打1-2單位。到晚餐前6點時,地特胰島素注射已經將近12h,晚餐前的血糖如果偏低的話,晚餐前門冬胰島素,也可以適當減量1-2單位。

如果是中餐前的門冬胰島素8單位,誤打成地特胰島素8單位,由於前一天睡前注射的地特胰島素作用高峰在中餐這針地特起效時已經基本結束,所以,重疊就較少,低血糖發生風險就明顯少於早餐前誤打的狀態了。如果是晚餐前的門冬胰島素8單位誤打成地特胰島素8單位,與前一晚注射的地特重疊就更少了。但是中餐前誤打的話,在晚餐前大約是6h作用,地特的高峰即將來臨,為避免低血糖,晚餐前的門冬胰島素可以考慮減量1-2單位。

如果發現餐前門冬胰島素誤打成地特胰島素,那針門冬胰島素還打不打?打,而且劑量不變。由於門冬胰島素高峰在注射後1-3小時,此時地特尚未起效。門冬作用時間可以維持4-6h,但是到5-6h時已經非常微弱了,即使如此,也會與地特胰島素有重疊,所以,也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這種情況只能依賴加測血糖,必要時適量加餐來解決。

誤打了一針,那麼到睡前時,那針地特胰島素還打不打?打,但是劑量要減量。

如果誤打是發生在晚餐前,睡前的地特胰島素補上缺少的那部分就行,比如睡前地特應該打20單位,晚餐前誤打了8單位地特胰島素,那麼在睡前把剩餘的12單位補打上就可以。

如何誤打是發生在早餐前,睡前的地特胰島素除了補打剩餘的12單位,建議再多打早餐前誤打地特胰島素劑量的50%,比如早餐前誤打了8單位地特胰島素,那麼到睡前地特胰島素就要打:12單位+8單位X50%=16單位。

如果誤打是發生在中餐前,到睡前注射地特胰島素則要多打誤打地特劑量的25%,即睡前注射地特:12單位+8單位X25%=14單位。

由於胰島素的劑量出現了變動,血糖出現變化也就「理所當然」了。由於地特胰島素作用時間可以長達24h,誤打地特胰島素後的24h內要注意低血糖的預防。即使睡前地特胰島素劑量加上誤打的那部分地特胰島素劑量,總量可能還是超標的,但由於睡前實際注射的地特胰島素與日常劑量相比是減少的,所以,到次日時的胰島素作用也是下降的。也就是說,睡前注射地特胰島素後的24h,血糖有可能會偏高。

萬事皆有因果。只要用藥出現了變化,血糖出現波動也就在所難免。所以,萬一發現注射錯誤,積極的監測血糖就更重要,既要及時發現低血糖,又要避免出現血糖的高上加高。

以上所述,僅以日常地特胰島素是每日一次睡前10點注射為例,如果是在晨起注射地特胰島素,其變化可在上述內容基礎上類推。不再複述。

總結:

1、誤把餐時門冬胰島素注射成地特胰島素了,餐時的門冬胰島素還要打,睡前的地特胰島素也要打,只是劑量略有變化;

2、積極的監測血糖非常有必要,在胰島素疊加的時段要防低血糖,而到第二天就要防血糖過高;

3、上述的胰島素調整,為個人建議,沒有看到任何書本的介紹,僅供糖友參考。

4、做好標記區分開來,儘量不打錯哦!

把速效胰島素誤打成長效的危害,要比把長效胰島素誤打成速效的危害小得多的多,主要是低血糖。

不要認為,「您絕對不會馬虎到這種程度!」,很多糖友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自以為,而懶得學習這篇文章。

做好知識儲備,以防萬一。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打錯胰島素了,怎麼辦?
    作者:陳剛大夫時間已是23點半多了,突然發現裡跳出個糖尿病友留言來:「老師在線嗎?」一定是出問題了,不然誰會半夜了還打擾呢?幸虧看到了。「今晚長效地特胰島素16單位誤打成速效門冬胰島素了,這可咋辦?」對於這樣的問題不止遇到1次了……急啊,這該怎麼處理呢?
  • 力量運動最適合糖尿病人?還不夠!沒有改善胰島素抵抗
    有些糖尿病人跟我說,他們每天「擼鐵」半小時,長了很多肌肉,但是血糖還是控制不穩定,是不是運動沒有效果呢?最近德國的研究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力量運動雖然增加了細胞的線粒體與呼吸功能,增加了基礎代謝,但是沒有改善脂肪超標與胰島素抵抗。因此,僅僅大量力量運動不夠,一定要增加合適的有氧運動。
  •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好還是吃降糖藥好?原因是什麼?
    這項技術目前並不成熟,而且不同的糖尿病人體質情況也不一樣,另外還涉及到經費、愈後等等諸多問題,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一旦確診糖尿病,基本就意味著,它將終身與你相隨,不過雖然胰島損傷不可逆,但只要調養得當,完全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防治併發症的發生。
  • 糖尿病人在家怎麼運動血糖好?
    對這話沒錯,不出門就不會給病毒機會,然而,糖尿病人如果一直呆在家裡不動,血糖可能就會高起來,怎麼辦呢?今天給大家說說,糖尿病人在家如何運動血糖更好!運動是治糖尿病的最重要的方法,它的好處有: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對糖的利用和吸收。
  • 糖尿病人這樣運動,血糖降得更好!
    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使得本來需要胰島素降低的血糖,通過運動給提前消耗掉了。另外,肌肉(骨骼肌)儲存了我們人體大約70%的糖原,而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對糖原的存儲;還有,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運動還可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延緩併發症的進展、增強患者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為社會帶來整體醫療經濟獲益。
  • 糖尿病人血糖差值大於它,易得併發症,要怎麼解決?
    糖尿病人怎麼計算出血糖過大波動? 過高的血糖還會殺傷胰島細胞:因為胰島細胞會因高血糖而「中毒」,高糖毒會讓本來就受傷或減少的胰島β細胞更少,這樣就加重了病情,長期下去可能要靠胰島素治療了。 糖尿病人如何應對血糖波動?
  • 糖尿病人漏服降糖藥,怎麼補才好?醫生給出補服方法
    而對糖尿病人來說,每天吃降糖藥成了一種習慣,但真想老高所說,少吃兩顆沒有大礙嗎?如果糖尿病人漏服降糖藥又應該如何處理? 漏服降糖藥,危害可大可小
  •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對糖尿病人來說,米飯不能吃飽,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他們到底能吃什麼?要對哪些食物忌口?營養專家為糖尿病人開出了「三宜三不宜」健康食譜。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於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飲食治療是所有糖尿病人需要堅持的治療方法。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
  • 糖尿病人吃藥好還是打胰島素好?
    近日,有患者在留言區問道:「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哪個更好?」 在生活中,僅有少部分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和減輕體重等療法就可以控制病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用口服降糖、或胰島素藥物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和口服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的常規手段,但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對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存在誤區。有的人認為吃降糖藥會「傷肝傷腎」,寧可血糖不達標也不用藥;有的人認為胰島素有「依賴性」,打上就擺脫不掉等等誤解,導致血糖失控,病情惡化,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01什麼決定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方案?
  • 降糖藥和胰島素一定要共用?糖尿病人很難不走這一步,4點需注意
    但有的患者在選藥方面卻犯了愁,不知道該選擇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也有一部分患者對藥物有一定的誤區,認為降糖藥和胰島素一起用會對身體帶來雙重傷害,其實不然,那糖尿病人可以僅僅只用降糖藥或胰島素嗎。糖尿病人可以僅僅只用降糖藥或胰島素嗎?糖尿病分為一型和二型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物是最好的選擇,安全有效又方便。只要口服降糖藥能一直維持血糖穩定,就不需注射胰島素。
  • 幾種適合糖尿病人吃的低糖水果
    糖尿病人在水果的選擇與吃法上都要謹慎。那麼,糖尿病人水果排行榜是什麼?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糖尿病人水果排行榜1、櫻桃櫻桃含有一種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叫做花青素,天然存在於櫻桃內,使其呈現鮮豔的紅色。
  • 這種水果正常人不敢吃,甜到掉牙,卻是糖尿病人的福音
    而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病人需要嚴格控制糖的攝入量。水果中富含的果糖更是人體需要消耗大量胰島素去分解的,所以糖尿病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能吃水果的。但這樣一種水果是怎麼樣成為糖尿病人的福音呢?是因為它不含果糖嗎?其實不是的,這種水果名字叫做西非竹芋,最早在雨林這個物種最為豐富的環境中被人發現。
  • 50多歲女性糖尿病人,出現腰背痛?不一定是累,可能是骨質疏鬆
    她問我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啊? 劉阿姨52歲了,有10年的糖尿病史,血糖控制的不好,絕經有6年了。 我告訴她,可能是骨質疏鬆,讓她進行了檢查,果然是,達到中度的標準了。補充鈣劑和骨化三醇後,症狀有了明顯的緩解。
  • 美國300萬病人的窮病,買不起胰島素的告示……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報告,美國糖尿病人有3420萬人,佔美國人口的10.5%。糖尿病,尤其是Ⅰ型糖尿病,一旦患上,就得一直用藥,每天都要打針,有數字說,有人一生可能要在肚皮上扎6萬多針。但更殘酷的是:這種救命藥,美國不少糖尿病人根本用不起。因為,在美國,胰島素價格不斷飛漲。華盛頓郵報曾報導,醫藥巨頭禮來公司一款胰島素的價格,1996年時是21美元,到2016年後已經高達255美元,漲幅實在驚人。
  • 糖尿病人能吃火龍果嗎 糖尿病不能吃什麼
    糖尿病人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飲食攝入不當,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吃火龍果嗎?患有糖尿病不能吃什麼呢?怎麼預防糖尿病呢?相信一定有很多朋友都很關心吧,那麼就請大家看一下面內容吧。糖尿病人能吃火龍果嗎糖尿病患者當然可以吃火龍果啊,而且火龍果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有輔助作用呢。
  • 糖尿病人飢餓感強,是血糖高了還是低了?要這樣解決
    糖尿病人吃不飽背後的深層原因1.糖尿病飲食控制過急糖尿病友有的是通過飲食療法來控制,原來胖吃得多,現在醫生讓吃少點,一下子不適合,所以就易餓的感覺強烈,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這樣慢慢就形成科學控糖的習慣了
  • 糖尿病人餐前血糖偏低餓得慌,飯後血糖卻又偏高降不下來該咋辦?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是一位糖尿病人,他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經常還不到吃飯的時間就會感覺餓得慌,有時候還會出冷汗,測血糖常常是4.0mmol/L上下,可吃了飯後即便是做了不少運動,餐後2小時血糖卻總在10.0mmol/L左右降不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辦呢?
  • 糖尿病人做好這7點,才能轉危為安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很常見的一種急性併發症,而它在發生後患者會在短時間內進入昏迷,如果搶救及時能讓患者轉危為安,而大多數糖尿病人不知道的是在突發酮症酸中毒後。在治療期間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護理不當可能會讓血糖再次上升而讓併發症再次出現。
  •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好的人,都在用的五個方法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遵守好以下四個原則:1、少食多餐2、控制總量,固定熱量3、品種豐富,搭配合理4、蔬菜為主,魚肉適當值得注意的是,控制熱量並不等於節食,患者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估算自己每日所需熱量,然後根據合適的比例安排膳食結構,糖尿病人只有運用科學正確的飲食方案
  •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為啥有人每天打一次,有人卻要打兩次或四次?
    空腹狀態下,人體中的血糖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與之相對應的胰島素也處在一個較低水平,稱為基礎胰島素。進食後,隨著葡萄糖等營養物質被吸收,血糖迅速升高,胰島細胞受到高血糖的刺激,即會分泌出大量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這些大量分泌出的胰島素稱為餐時胰島素。糖尿病人之所以會發生血糖升高,根本原因是胰島細胞受損或數量不足,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