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揚州港口,一派忙碌景象。
揚州港務集團六圩港區3號泊位碼頭,六臺大型起重吊機憑江聳立,其中兩臺吊機「身高臂長」,格外醒目。
「這是我們投資6000多萬元購進的4043型號吊機,用於吊裝風力發電葉片。」揚州港務集團總經理錢偉表示,揚州各園區正緊鑼密鼓推進「二次創業」,這兩臺設備就是專門為市開發區加快發展風電葉片產業量身定做的。
港口,是地區進出口貿易的「大門」,也是城市招商引資的「名片」。揚州港務集團不斷創新轉型、優化服務,放大各港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服務項目建設和城市高質量發展。
大手筆「量身定製」方案解決企業需求
六圩港區,揚州港務集團的核心港區。
在港區倉儲區,由迪皮埃風電葉片揚州有限公司生產的白色風力發電葉片整裝待發,將從此處發往海外。
「風電葉片產業是我們在『二次創業』中打造的重點產業。」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迪皮埃落戶開發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六圩港區便利的運輸優勢和優質的服務。
「當時,作為全球風電葉片產業的『龍頭』,迪皮埃在中國投資吸引了很多地方的關注。」揚州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劉正奕介紹,迪皮埃總部人員來揚州考察,在實地查看六圩港區的環境和服務後,當場拍板將項目放在揚州。
「為了服務好迪皮埃,我們投資3.1億元對港口進行改造。」劉正奕表示,除了購買兩臺4043型號吊機等設備外,六圩港區還為風力發電葉片改造了道路,將接通碼頭與倉儲區的部分棧道改造為放射狀的扇形。「因為風力發電葉片較長,車輛裝運葉片拐彎時,所需空間較大,扇形更方便運輸車輛出入。」
迪皮埃的故事,只是揚州港務集團優化服務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細節。「針對不同的企業需求,我們有不同的服務方案。」劉正奕介紹,近年來,為企業量身定製服務,已經成為揚州港務集團服務企業的「標準流程」,尤其對一些特殊行業和大項目、大企業,港務集團都會成立專門隊伍,反覆研究企業特點和發展需求,直到拿出最優方案。
大格局「一港三區」助力招商引資
港口之於城市,就像一塊吸附項目的磁鐵。這句話,揚州各園區招商部門的人,感受最深刻。
「我們落戶江都,就是因為便利的運輸條件。」上月,揚州日新通運物流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貨櫃從江都港發往德國,公司負責人表示,日新通運2010年成立於蘇州,去年搬遷至江都經濟開發區,同年8月正式投產。之所以選擇揚州,除了優厚的扶持政策外,港口優勢是最大吸引力。「做貨櫃,必須靠碼頭,方便原材料和產品進出,現在的工廠距離港口只有六七公裡,我算了一下,如果一年出口4萬隻貨櫃,光是工廠到碼頭的運輸費用就比原來節省400萬元。」
「藉助港口優勢,我們的貨櫃產業已經形成規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關聯企業主動上門洽談落戶。」江都經濟開發區招商部門負責人表示,不僅是貨櫃企業,園區很多企業落戶,都是看中園區附近有港口。「港口對企業而言,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利潤的增長。」
「這幾天,已經有七家風力發電設備企業前來考察。」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部門最近忙得不可開交,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迪皮埃風電葉片落戶後,吸引了很多上下遊企業,尤其是揚州港務集團六圩港區專門為風電葉片運輸打造了碼頭,對這些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大。
「我們在長江與運河共經營碼頭泊位23個,使用岸線長2268.5米,目前已經形成『一港三區』的格局,服務面覆蓋全市。」揚州港務集團總經理錢偉介紹,「一港」是港務集團,「三區」是六圩和江都兩個長江港區以及揚城內河運河港區,「一港三區」架起了揚州企業通往全國乃至全球的水路通道。
大規劃港產城融合護航揚州高質量發展
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390萬噸,同比增長22%,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今年,揚州港務集團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成績單」的背後,是集團發展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
近年來,港務集團緊扣揚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圍繞「323+1」先進位造業集群,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完成了從傳統碼頭物流服務商向專業化碼頭運營商的轉型。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進港產城融合。」錢偉說,按照初步確定的《揚州港「十四五」發展規劃》,揚州港務集團將啟動碼頭流程化改造和6號泊位建設,大幅提升碼頭運營能力,迎接「大船經濟」,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
「同時,我們將加大與園區合作,做好發展的『服務員』。」錢偉表示,六圩港區將建設國際貨櫃服務區、綠色光電產業服務區、公共倉及配套物流服務區、綠色建材和糧油產業加工儲運區等四個服務園區和企業的專業功能區。「『十四五』期間,集團將打造河江海聯運的綜合型公共碼頭外貿港區,風電、光伏、光纜等新能源製造業外貿產品出口特色港,江蘇港口長江砂石集散中心,江蘇港口綠色建材物流電商平臺和綠色建材交易中心揚州基地,到2025年,實現貨櫃吞吐量100萬TEU(標準貨櫃)、貨物吞吐量5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