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身房蘇州開出多家門店 深夜健身爆發驚人消費力

2020-12-22 視覺資訊

昨晚,東環路一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內,一批年輕人正在進行著有氧和無氧運動。儘管夜已深,但這裡仍然十分熱鬧。 記者 張健攝

本報記者 張黎麗 凌欣煒

眼下,夜經濟已成為蘇城街巷熱議的名詞,城市的夜,正變得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精彩,主打全時段、智能化、高性價比的24小時健身房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

2017年底,蘇州開出了首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當時,很多人疑惑,這種聽上去噱頭很足的健身房真的會有人光顧嗎?然而,短暫的嘗試過後,24小時健身房在蘇城站穩了腳跟,有一家自主健身品牌甚至已開出了十多家門店。這個數據令人驚嘆,原來有那麼多人在深夜健身。他們是怎麼想的?24小時不打烊的健身房與傳統的健身房到底有何不同?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在深夜前往一探究竟。

深夜健身動起來

晚上11點 健身房還有10多人

晚上11點,結束一天的工作,張校沒有徑直回家,而是開車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家24小時健身房。「滴!」在完成臉部識別開鎖後,他進入到燈火通明的健身房。此時的健身房裡,還有10多人,器械、動感單車、跑步機……無論是力量區,還是有氧區等,都有鍛鍊的身影。

與傳統健身房相比,這家位於東環路的24小時健身房佔地面積不大,總面積不過兩三百平方米,沒有衛生間,設有一個淋浴間,但基本的健身器材都可以看到。館內,跑步機、橢圓機等有氧器械,啞鈴、史密斯深蹲等各類無氧器械一應俱全,還設有一個團操間。

張校告訴記者,他在蘇州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銷售,經常加班到九十點。健身兩三年了,因為「工作時間的限制,只能晚上來。」深夜健身,已經成了張校日程上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他看來,鍛鍊讓自己保持著良好的思維和作息習慣,身體也更加健康。或許短時間之內看不出來,但是把時間放長到三年、五年,就像讀書一樣,堅持鍛鍊的人和同齡人的差距就出來了。

價格低廉、時間自由、全程自助

改變了消費者對健身房的固有印象

創業者楊烽是蘇州一個自主健身品牌的創始人,提及24小時健身房與傳統健身房的不同之處,他說:「首先,我們是24小時不打烊,時間自由,很適合生活節奏快、鍛鍊時間有限的都市人前來運動。其次,整個流程都是自助的,線上繳費註冊辦卡,刷臉進門,需要健身指導可下載App進行查看。此外,由於24小時健身房的各個環節都是自助的,店面的運營成本較傳統健身房要低不少,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利消費者。」

楊烽告訴記者,24小時健身房的很多設計就是為了破除消費者對健身房的一些固有印象,比如,我們最長時間限度僅「可辦理年卡,這個規定是為了降低消費者辦卡的風險。我們也沒有給予教練業績壓力,消費者在進入健身房的同時也就開啟了『免打擾』模式。如果有需要,消費者可以進行線上預約教練,不會有被推銷的煩惱」。

除了滿足健身鍛鍊的需求外,24小時健身房還承擔著收納這座城市夜間情緒的作用。一家24小時健身房的教練高逸放回憶,在經營期間,他曾遇到過多位會員,是因為夜間情緒不佳而選擇來健身房用運動的方式發洩的。無論是何種原因,他能明顯感受到現在選擇在深夜時段來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了,「九點之後,通常有二十人左右,甚至在凌晨的三四點,也有前來鍛鍊的顧客」。

健身模式層出不窮

提升用戶體驗是長久之計

近年來,健身工作室、共享健身倉等新型健身模式層出不窮,傳統健身房經營壓力越來越大,關店、倒閉等字眼頻繁出現,除了讓消費者多了一份擔憂,也給從業者敲響了警鐘。作為經營者,楊烽也感慨,雖然24小時智能健身房打破時間限制,吸引了一些潛在客戶,不過從長期來看,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留存率。

「目前,我們每家門店除了有基本訓練器械外,還配備有免費操房,會定期安排瑜伽、普拉提等免費課程,會員可自主選擇是自行鍛鍊還是上操課,所有的選擇權都交給會員。」楊烽說,這幾天,教練們正在拍攝館內每個器械的教學指導視頻。未來,消費者通過掃描器械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器械的具體使用方式、鍛鍊效果等。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健身體驗也是楊烽的主打方向。

楊烽所經營的24小時健身房已開設有十多家門店,目前還在不斷選址。他告訴記者:我們「希望把24小時健身房做成便利式的健身房,讓市民能在家門口享受低價健身,唯有時間、空間的相對自由,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激發消費潛力。」來源:蘇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申城現健身新模式:24小時健身房大受歡迎 安全問題仍是考驗-健身房...
    東方網記者程琦、徐程8月1日報導:離家更近、享受低價、沒有推銷、全天營業……主打自助便利的24小時健身房,因滿足了人們個性化、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如今一股「深夜健身熱潮」在滬隨之興起。日前,記者探訪了滬上部分24小時健身房。
  • 申城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土洋模式競爭激烈-健身房,健身...
    原標題: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
  • 樂刻健身入駐蘇州 打造社區健身房樣板
    為進一步方便居民在家門口參與健身,一批建在社區的健身房開始投入使用,讓居民享受到了時尚、方便、免費的健身運動。8月22日,樂刻健身易生活購物廣場店對外開放,蘇州市體育局副局長李鑌,蘇州市市民健身中心主任楊敏出席了本次活動。這是繼東沙湖鄰裡中心後,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在蘇州高新區的開的第一家門店,蘇州市第二家門店。
  • 古德菲力力推24小時營業健身房,隨時運動不打烊
    24小時隨時健身,運動不打烊為了給用戶在健身時間上提供更多選擇,作為一家擁有近100家直營專業健身會所的頭部健身品牌——古德菲力健身,加入24小時營業的浪潮,在深圳推出5家24小時營業門店,分別為:深圳金融中心店、深圳懷德公元店、深圳龍華和平裡店、深圳華強廣場店和深圳科技生態園店。
  • 24小時健身房開到廣州,月付費模式能殺出一條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24小時開放、99元-299元月付卡、小區周邊1公裡、無推銷模式……最近,一種更低價、更便捷、更自由的健身房悄然入駐廣州了。記者從樂刻運動了解到,隨著8月底首家門店的開門營業,廣州成為了樂刻運動全國布局的第十個城市,接下來,樂刻將在廣州布局150家門店,重點開拓華南市場。
  • 融資1億 幾個阿里人開起健身房 單店0.5人運營 1年籤130家門店
    文| 鉛筆道 記者 韓正陽  導語  273平方米,99元包月,24小時不打烊,不設浴室和前臺,一臺手機自助健身。去年5月28日,樂刻運動第一家健身房在杭州城西銀泰的一棟寫字樓裡開業,形態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健身房大相逕庭。  樂刻線下有悖於傳統,線上似乎也沒有遵循「網際網路模式」。
  • 美國知名健身品牌24 Hour Fitness永久關閉100家門店
    當下,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疫區,隨著美國疫情的持續失控和局勢的混亂,美國的經濟遭遇到了斷崖式的直線滑坡,各行各業屢遭重創,亞體君今天要說的是美國知名健身品牌24 Hour Fitness Worldwide眼前的窘境。
  • ...土洋模式競爭激烈-健身房,健身,上海,中國,特許經營,美國,打...
    原標題: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
  • 成都健身工作室快速崛起 兩年開了200多家
    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後,隨著消費需求升級,2015年以來成都健身房市場面臨更新迭代的變化,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小型健身工作室的異軍突起。據業內數據,僅2016年~2017年成都就有200多家健身工作室成立。2014年,其作為成都首家健身工作室進入成都市場,總經理蔣澤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14年成都市場上的健身工作室還處於「原始狀態」,經過一年的發展,2015年健身工作室逐漸增多,2016年發展最快。據業內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成都市場上約有200多家健身工作室成立。
  • 全球最大連鎖健身房瀕臨破產、國內超3000家倒閉,卻蘊藏巨大商機
    這家擁有400多家分店、眾多好萊塢明星青睞的健身品牌,即將因為新冠疫情退出歷史舞臺。美兩大「大而全」連鎖健身品牌面臨破產24小時健身成立於197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費拉蒙,是美國相對平價的老牌健身房品牌,24小時營業,其健身器械可以用「大而全」來形容,俱樂部自帶泳池,設有瑜伽、動感單車、拳擊等課程,其中一些火爆的課程需要提前預約。
  • 中國健身市場規模居亞洲第三 90後漸成主力-中國,門店,健身,健身房...
    Anytime Fitness在滬舉辦媒體見面會  東方網記者曹子琛6月28日報導:截至2016年,中國約有2700家健身俱樂部,會員數量超過390萬名。中國健身市場規模也在去年突破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位列亞洲第三、躋身全球前20。儘管如此,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經常參與健身的中國人僅佔總人口的0.4%。在今天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Anytime Fitness總裁兼聯合創始人Dave Mortensen公布了以上數據。
  • 負債14億美金、永久關閉100家健身房,全球最大連鎖健身最後一搏
    然而,隨著美國新冠疫情持續肆虐,這家一度引領健身風潮的巨頭公司終於支撐不住。6月15日媒體報導稱,24小時健身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在德拉瓦州申請破產保護,公司估計負債為10億-100億美元,資產估計為10億-100億美元。同時24小時健身已經決定永久關閉100家健身房,並進行大規模裁員。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現身重慶 採用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
    採用全時段營業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模式 智能健身房24小時健走下去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談書  重慶商報訊 1月6日晚上9點半,健身愛好者吳先生和妻子拿著健身包走進時代天街的一家健身房,他掏出手機掃了掃門口的二維碼,識別之後進場。
  • 上海24小時健身房遍地開花 安全仍是大問題
    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這種便利店式的健身房越來越多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一窩蜂地搶佔市場,也有資源過剩的嫌疑。一旦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或將迎來一波倒閉潮。
  • 溫州市十佳健身房評選丨24小時國際健身江濱店
    :24小時國際健身江濱店 24小時中國團隊從它的成長路徑認識到新穎的服務理念和獨特的商業模式,正是國內健身行業最缺乏的。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2014年3月份與美國總公司達成協議,同年10月24小時國際健身會所正式入駐中國。
  • 西安健身房圖譜出爐(內附:10個熱門健身品牌2019西北拓展計劃)
    、青島、合肥、南京、蘇州、福州、貴陽、天津、武漢、成都、西安、鄭州、昆明、廈門;③健身房品牌界定:傳統和新式健身房品牌,不包含瑜伽館、遊泳館。)魔法曲線Jumplify Bungee Workout Theatre 健身會所面積為180-200平米; Anytime Fitness(Anytime Fitness 24小時健身中心)健身會所面積600-800平米;   再如光豬圈健身,採用智能健身系統,每個會員有一個智能手環,進出健身房、使用健身器材,全部用手環刷卡,如此減少了前臺、值班經理等人力。
  • 疫情之下,鄭州健身行業殺出「黑馬」:4個多月開7家店,今年目標在鄭...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智星/文 記者 王訪賢/圖在傳統健身行業一片蕭殺之時,鄭州似乎殺出一匹行業黑馬。有報導預測,今年下半年,鄭州健身房行業將迎來「倒閉」小高潮。不過,同受疫情影響,一家名叫輕健的健身品牌卻在4個月內增加了7家門店。輕健是誰?
  • 探店24小時自助健身房:你會選擇這種鍛鍊場景嗎?
    24小時健身房的概念,在海外早已不新鮮,進入中國也已經有數年,也有樂刻、光豬圈、小熊快跑、超級猩猩等多家健身房打起了24小時牌。   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最近,生態圈記者突擊了辦公室樓下一家24h健身房,一整宿待下來,猜猜我們都看到了什麼?
  • 能24小時掃碼健身,無人值守的共享健身房如何打造?
    假如樓下有一個能24小時掃碼健身且無人打擾的自助健身房,你會進去體驗一下嗎?近些年來,24小時自助健身、按分鐘計費、線上自助購買年卡、月卡等這種24小共享健身房在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興起。按小時或是按次計費,相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隨時隨地想健身就可以去健身,不用擔憂,非要辦張年卡才可以進入健身房。隨著共享健身房系統的不斷完善,用戶在手機上就可以輕鬆實現店內的各種消費。比如線上購買年卡月卡,又如消費者,也可以成為店面的分銷者,一個連結就可以搞定。
  • 吳尊在深圳開了家4000平米的健身房 涵蓋星空桑拿房、DJ空間、輕餐...
    據統計,2017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數量達到11212家左右,健身房市場規模逼近900億元,並且未來五年將保持12%的年複合增長率。      在全民運動熱潮下,以及資本的助推下,出現了許多小而美的新興健身房,比如樂刻、超級猩猩、Liking、光豬圈、keep等品牌,他們大部分都涵蓋了智能化、網際網路化、24小時、共享經濟等特點,贏得當下年輕消費者的碎片時間。      但就目前來說,傳統大型健身俱樂部還是具有一定的經營優勢和轉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