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有多位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將體育納入高考必考科目。委員們的初衷是提高目前中學生不盡人意的健康現狀,還提供了一套簡要方案。此舉引發熱議,你覺得可行嗎?
體育納入高考,沒準足球有戲了?
文/闕道華
國奧進軍東京!這是中國足協2019年的工作計劃。可2020才過一個多星期,足協陳主席已經在考慮今年年終總結裡如何圓場。雖然國奧被淘汰才是常態,大家本來也沒指望過他們,但是,兩戰兩敗提前出局還是難堪了點。
村裡的老光棍還指望2塊錢福彩能中大獎娶(買)個媳婦呢,中國球迷連個做夢的權力都沒有了?
廣東華師附中校長作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議將體育納入正式的高考,不少球迷們又開始憧憬起未來了!
作為球迷的本人對此表示強烈支持!
把足球納入高考,輸球就去挖煤,在如何提高中國男足成績的眾多選項裡,這兩個長期並列第一。可惜很少有人敢當真,現在,夢想要照進現實了?
按照校長的建議,跑步跳遠這些常規身體素質項目,加上球類,必考科與自選科目結合,應該可以幫助提升體育課的地位,也可以讓中國的中學生身體素質變好一些。
這想法真挺好,30年前要有這制度,我說不定還可以佔點便宜,考個更好的大學。可惜,30年前沒有,現在依然很難有。
一個著名高中校長既然發話,肯定是有他基於事實的判斷和考量。但是,按照中國人民的聰明勁兒,估計他們很快就會研發出一整套投機取巧的辦法。
用我們球隊南大三雄之一的著名中後衛郭斌老師的說法,用手掐秒表,上下浮動個三五秒太正常了。嗯哼,那這雙手到時就老值錢了!
全國千萬級的考生,需要多少雙手來掐秒表?怎麼來保證這雙超級值錢的手會公平公正地掐下去呢?
就算中國的監考老師都患上了嚴重的道德崇高感和師娘優美症,絕對不受場外因素影響,給本來就負擔很重的考生,再增加一門需要長期練習才能做好的課程,管他是體育課還是別的什麼課,恐怕考生們睡覺的時間又要被縮短了。
羊城晚報有個高考高分考生報告會,請高考各種學霸大神分享經驗,我帶過幾個隊伍去演講,發現這些學霸基本都熱愛運動,每天一定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運動,因為,只有運動,才能讓大腦短暫的離開那些試題,真正的休息好。
難怪華附的校長會有這麼樣提議。
可是普通學校的普通孩子,能夠適應嗎?本來學習成績比別人差點也認命了,再加一個體育課再輸一把,那就太殘酷了!
如果真的要改,那就做好充分紮實的基礎調查工作,再徵集意見決定吧。
@懵懵mei:各省的體育老師都容易生病,事情還多!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是錦辭不是景辭:像我這種體育很差的人最怕看到這樣的提議,不是有了體育課體質就會好。
@米糊不迷糊:紙上談兵,還讓不讓孩子活了!以前分文理,考六科。現在不分了學九科!在加體育!全面發展!還要學畫畫,舞蹈,鋼琴……這不是要命嗎!是上學嗎?
@月de交響曲:終於有明白人敢說話了,重文輕體的教育體系;早已經失去了平衡,政府應該採納並且安排未來體育事業的發展。國家不能只有文,更要有體。
@木木:贊同。每天練一次,通過考試肯定沒問題。體育鍛鍊要細水流長,臨時抱佛腳肯定時間不夠,壓力大。體育不同其他文化課,再用功,還能做一整天運動?一天半個小時足夠了。
@換個頭條才是有態度:不是反對。但以往事實表明,體育有很多貓膩。所以應制定統一的標準,使它成為衡量和考核身體健康的一個科學的、公平的標準。
@陳知韻:每年中考高考的政策都在變,老師和學生成了不斷變化的犧牲品。如果把體育列入高考必考科目,應試教育沒有任何改革,只能犧牲學生的睡眠時間,得不償失。
@煮飯婆:不同意體育納入高考。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有些人真的再怎麼努力,體能也跟不上。因為體育不行被扣了沒能進大學,這算個什麼事兒?
@感恩生命7:體育成績應該佔高考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降低文化課成績差的學生進大學門檻,做到人人不用補課,人人都可上大學。(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統籌 | 孫婷婷
本期主持 | 胡曉倩
責編 | 孫磊
來源 | 羊城派
實習生 | 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