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那個落後挨打,造船等軍工產業嚴重落後於世界的民國年間,中國還曾有過航母?沒錯,這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手裡的一樣「大殺器」:「鎮海號」戰艦。
但這艘「鎮海號航母」的誕生過程,卻是讓人哭笑不得:1923年時,奉系軍閥從煙臺政記輪船公司,買來一艘2700噸的「德國造」運輸船。正不惜血本擴充東北海軍的張作霖,卻是突然腦洞大開:都說航母那玩意厲害,在這麼個大船上擱倆飛機,可不就能當航母使喚嘛。說幹還就幹,經過一番「改裝」,又在軍艦上擺上八架「施來克水上飛機」(法國造)。民國第一艘航母就這麼下水了,外加一個霸氣名字:鎮海號。
當然,以20世紀20年代的海戰標準看,「鎮海號航母」堪稱嚴重不靠譜,但放在海軍實力孱弱的民國,各家之間的「海戰」,本身就是菜雞互啄。「鎮海號航母」放這一群菜雞裡,那就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於是自從「誕生」後,「鎮海號航母」就在那個軍閥混戰年代,多次開啟「降維打擊」。比如1927年3月26日,「鎮海號」就與「海圻號」巡洋艦搭伴,化妝成商船從長山島直撲吳淞口,一頓狠拼硬打,把廣東國民政府的炮艦「江利號」抓了俘虜押回來。四個月後,「鎮海號」又再度出發,連夜奔襲連雲港,用艦載飛機對連雲港新浦等地發起轟炸,還捎帶摟草打兔子,活捉了北伐軍的運兵船「三江號」。
甚至,1927年9月,「鎮海號」又一次長途奔襲,竟直奔了上海江南造船廠,轟鳴的艦載飛機在上海上空掠過,雖然因為天氣原因無功而返,卻把大上海嚇得不輕。「奉軍航母」的威力,成了當時上海報紙熱議的話題。
而「鎮海號」這「鶴立雞群」的戰鬥力背後,更是民國時代的中國,一支特殊的海上力量:東北海軍。
「保險隊」出身的奉系梟雄張作霖,原本對海軍很無感,但第一次直奉戰爭裡,遊弋在渤海灣的直系軍閥炮艦,差點一炮要了張作霖的命。死裡逃生的張作霖,也發誓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隨後他軟硬兼施,吞併了吉林黑龍江的「江防艦隊」,是為東北海軍的最初家底。而後就不停砸錢爆買,除了改裝了「鎮海號」航母外,又把一艘俄國破冰船與日本魚雷艇,改裝為「定海號」和「飛鵬號」,組建起了東北海軍裡的「海防艦隊」。至此,赫赫有名的東北海軍,正式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張作霖雖然不懂海軍,而且喜歡突發奇想「改裝」,但在海軍建設上,他也十分會用人。他任命的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就是頂級海軍人才。對沈鴻烈,張作霖也是傾力支持,甚至在海軍建設裡,由於開支過大,奉系的財政廳經常捨不得撥款。每到這時,張作霖都會直接殺到財政廳,嚴令財政廳全力支持,而且說「不夠的錢算我的」。就在這傾力支持下,東北海軍迅速壯大起來。
而1927年的直奉戰爭,更成了東北海軍的飛躍一步。隨著吳佩孚的戰敗,直系軍閥手裡那支強大的渤海艦隊,也成了東北海軍的囊中物。當時的渤海艦隊,擁有「海圻號」「海琛號」「永翔號」等知名戰艦。特別是「海圻號」巡洋艦,擁有4300噸標準排水量,裝備「八吋四十五倍徑阿摩士莊大鋼炮」,晚清時就曾殺到墨西哥「武裝護僑」,給大清海軍留下最後一抹榮光,到了20世紀20年代,依然是民國巡洋艦裡的翹楚。
如此強大的艦隊,等於給東北海軍大補血。於是1927年,也就成了東北海軍實力如日中天的一年:大小戰艦二十多艘,總噸位三萬二百噸。佔全國海軍噸位的百分之七十六。「鎮海號」航母與「海圻號」巡洋艦,更成了東北海軍裡的一對「黃金搭檔」,在當時的中國沿海,簡直予取予求。
也正是憑著這強大實力,1927至1928年,東北海軍多次深入吳淞沿線作戰,打得廣東國民政府艦隊龜縮港口裡,廣東國民政府的海軍部長陳紹寬,更驚呼「東北艦隊深入腹地,毀我精銳,殊堪痛惜」。放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裡,包括「鎮海號航母」在內的東北海軍,就是同時代中國海軍的精華
更重要的是,東北海軍擁有的,不止是帳面實力:除了買船改裝外,張作霖還建立了完備的海軍教育體系,包括「葫蘆島海軍學校」「海軍高等軍事講習所」「海軍航空隊軍官講習所」等教育機構,都是當時中國海軍裡的「獨一號」。為萌芽裡的民國海軍,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甚至隨著張作霖亡故後「東北易幟」,併入中華民國海軍的東北海軍,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第三艦隊」。理論上說,本可成為那時中國,一座堅硬的海上長城。
但接下來的事,卻是造化弄人。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於受「不抵抗政策」的影響,東北海軍的江防艦隊被日寇俘虜,成了關東軍的戰利品。海防艦隊雖然仍在,卻也不停遭到排擠。「海圻號」等三艘主力戰艦,甚至還在內部傾軋裡離開東北海軍,投奔粵系艦隊。隨後在淞滬會戰裡壯烈沉沒於江陰要塞。
剩餘的軍艦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包括「鎮海號」航母在內的東北海軍殘餘戰艦,都在青島港悲壯自沉,以覆沒的結局,履行了護國的使命。
這樣的命運,固然讓人唏噓,但那一代軍人,在那樣一個時代裡,盡力了!
參考資料:劉彬《東北軍海軍興衰研究》、趣歷史《奉系東北海軍:舊中國第一支擁有「航母」的艦隊》、李傑《中國最早的「航空母艦」出自奉系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