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曾擁有一艘航母,後來這艘航母的下落如何?

2020-12-15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那個落後挨打,造船等軍工產業嚴重落後於世界的民國年間,中國還曾有過航母?沒錯,這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手裡的一樣「大殺器」:「鎮海號」戰艦。

但這艘「鎮海號航母」的誕生過程,卻是讓人哭笑不得:1923年時,奉系軍閥從煙臺政記輪船公司,買來一艘2700噸的「德國造」運輸船。正不惜血本擴充東北海軍的張作霖,卻是突然腦洞大開:都說航母那玩意厲害,在這麼個大船上擱倆飛機,可不就能當航母使喚嘛。說幹還就幹,經過一番「改裝」,又在軍艦上擺上八架「施來克水上飛機」(法國造)。民國第一艘航母就這麼下水了,外加一個霸氣名字:鎮海號。

當然,以20世紀20年代的海戰標準看,「鎮海號航母」堪稱嚴重不靠譜,但放在海軍實力孱弱的民國,各家之間的「海戰」,本身就是菜雞互啄。「鎮海號航母」放這一群菜雞裡,那就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於是自從「誕生」後,「鎮海號航母」就在那個軍閥混戰年代,多次開啟「降維打擊」。比如1927年3月26日,「鎮海號」就與「海圻號」巡洋艦搭伴,化妝成商船從長山島直撲吳淞口,一頓狠拼硬打,把廣東國民政府的炮艦「江利號」抓了俘虜押回來。四個月後,「鎮海號」又再度出發,連夜奔襲連雲港,用艦載飛機對連雲港新浦等地發起轟炸,還捎帶摟草打兔子,活捉了北伐軍的運兵船「三江號」。

甚至,1927年9月,「鎮海號」又一次長途奔襲,竟直奔了上海江南造船廠,轟鳴的艦載飛機在上海上空掠過,雖然因為天氣原因無功而返,卻把大上海嚇得不輕。「奉軍航母」的威力,成了當時上海報紙熱議的話題。

而「鎮海號」這「鶴立雞群」的戰鬥力背後,更是民國時代的中國,一支特殊的海上力量:東北海軍。

「保險隊」出身的奉系梟雄張作霖,原本對海軍很無感,但第一次直奉戰爭裡,遊弋在渤海灣的直系軍閥炮艦,差點一炮要了張作霖的命。死裡逃生的張作霖,也發誓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隨後他軟硬兼施,吞併了吉林黑龍江的「江防艦隊」,是為東北海軍的最初家底。而後就不停砸錢爆買,除了改裝了「鎮海號」航母外,又把一艘俄國破冰船與日本魚雷艇,改裝為「定海號」和「飛鵬號」,組建起了東北海軍裡的「海防艦隊」。至此,赫赫有名的東北海軍,正式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張作霖雖然不懂海軍,而且喜歡突發奇想「改裝」,但在海軍建設上,他也十分會用人。他任命的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就是頂級海軍人才。對沈鴻烈,張作霖也是傾力支持,甚至在海軍建設裡,由於開支過大,奉系的財政廳經常捨不得撥款。每到這時,張作霖都會直接殺到財政廳,嚴令財政廳全力支持,而且說「不夠的錢算我的」。就在這傾力支持下,東北海軍迅速壯大起來。

而1927年的直奉戰爭,更成了東北海軍的飛躍一步。隨著吳佩孚的戰敗,直系軍閥手裡那支強大的渤海艦隊,也成了東北海軍的囊中物。當時的渤海艦隊,擁有「海圻號」「海琛號」「永翔號」等知名戰艦。特別是「海圻號」巡洋艦,擁有4300噸標準排水量,裝備「八吋四十五倍徑阿摩士莊大鋼炮」,晚清時就曾殺到墨西哥「武裝護僑」,給大清海軍留下最後一抹榮光,到了20世紀20年代,依然是民國巡洋艦裡的翹楚。

如此強大的艦隊,等於給東北海軍大補血。於是1927年,也就成了東北海軍實力如日中天的一年:大小戰艦二十多艘,總噸位三萬二百噸。佔全國海軍噸位的百分之七十六。「鎮海號」航母與「海圻號」巡洋艦,更成了東北海軍裡的一對「黃金搭檔」,在當時的中國沿海,簡直予取予求。

也正是憑著這強大實力,1927至1928年,東北海軍多次深入吳淞沿線作戰,打得廣東國民政府艦隊龜縮港口裡,廣東國民政府的海軍部長陳紹寬,更驚呼「東北艦隊深入腹地,毀我精銳,殊堪痛惜」。放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裡,包括「鎮海號航母」在內的東北海軍,就是同時代中國海軍的精華

更重要的是,東北海軍擁有的,不止是帳面實力:除了買船改裝外,張作霖還建立了完備的海軍教育體系,包括「葫蘆島海軍學校」「海軍高等軍事講習所」「海軍航空隊軍官講習所」等教育機構,都是當時中國海軍裡的「獨一號」。為萌芽裡的民國海軍,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甚至隨著張作霖亡故後「東北易幟」,併入中華民國海軍的東北海軍,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第三艦隊」。理論上說,本可成為那時中國,一座堅硬的海上長城。

但接下來的事,卻是造化弄人。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於受「不抵抗政策」的影響,東北海軍的江防艦隊被日寇俘虜,成了關東軍的戰利品。海防艦隊雖然仍在,卻也不停遭到排擠。「海圻號」等三艘主力戰艦,甚至還在內部傾軋裡離開東北海軍,投奔粵系艦隊。隨後在淞滬會戰裡壯烈沉沒於江陰要塞。

剩餘的軍艦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包括「鎮海號」航母在內的東北海軍殘餘戰艦,都在青島港悲壯自沉,以覆沒的結局,履行了護國的使命。

這樣的命運,固然讓人唏噓,但那一代軍人,在那樣一個時代裡,盡力了!

參考資料:劉彬《東北軍海軍興衰研究》、趣歷史《奉系東北海軍:舊中國第一支擁有「航母」的艦隊》、李傑《中國最早的「航空母艦」出自奉系海軍》

相關焦點

  • 東北王「張作霖」曾擁有我國史上「第一艘航母」?是如何得到的?
    而後各國開始模仿製作,當時,飛機只能從水中起飛和降落,而不能在戰艦上起飛,戰艦隻是提供物資補給,因此只能被稱為「水上飛機航母」。大家都知道,張作霖是東北掌權者,奉系軍閥的一把手,被稱為東北王。實力和財力都是非常雄厚。那麼他到底有沒有航母呢?大多數人對此表示懷疑。(圖為水上飛機)
  • 二戰時,美國就有150艘航母,為何我國第三艘航母才開建?
    其實早在2019年的央視新聞中,就曾報導我國第三艘航母建造的相關信息。外媒資料也不是什麼新聞了。據資料顯示,我國第三艘航母將於兩年內下水,5年後形成戰鬥力。而且有資料還說,第三艘航母將採用電磁彈射。到時會有隱形艦載機上艦,還有大量的無人攻擊機。
  • 蘇聯有9艘航母,俄羅斯拿一艘,賣給印度一艘,其餘的都去哪了?
    導語:蘇聯有9艘航母,俄羅斯拿一艘,賣給印度一艘,其餘的都去哪了?1991年,伴隨著蘇聯的解體,大量冷戰時期被製造出的武器流向了世界各地,蘇聯的鋼鐵或在今天重煥新生,或在那時便成為廢墟,蘇聯解體時海軍留下的9艘航母,也和大部分武器一樣,命途多舛,跌宕起伏。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蘇聯解體後遺留的9艘航母各自最後的命運都如何。
  • 如何偷走一艘航母?29年前,俄羅斯水兵將一艘航母順利偷回國
    航母是什麼?也就是航空母艦,屬於作戰武器,不過它一直在海面上,很多國家也將航母用於巡查海面情況。而且航母越多的國家就說明國力越強,要知道航母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造出來的。因為航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很大,所以就會有一些國家想試圖將航母偷回去。但是航母真的有那麼容易偷嗎,真的能偷成功嗎?不過在29年前,俄羅斯就有水兵將一艘航母給順利的偷了回國。那他們是如何偷走的呢?
  • 我國第一艘航母根本不是遼寧艦?這艘航母厄運纏身,卻成我國功臣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的第1艘航母是哪一艘?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中國目前服役的遼寧號航母,其實從正統意義上來講,我國的第1艘航母並不是這一艘,而是從澳大利亞購買的墨爾本號報廢航母。二戰結束和澳大利亞將這艘軍艦購買,並且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裝,這艘航母服役後就發生了很多次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64年2月10日,墨爾本號航母與編隊中的一艘軍艦發生了相撞事故,而且結果非常慘,直接將這艘軍艦撞沉。
  • 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
    導語: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航母是增強海軍實力的重量級武器裝備,能有一艘航母意味著海軍實力也會有所增強。如今美國擁有的航母數量最多,而俄羅斯只有一艘。其實在蘇聯時期,俄羅斯擁有航母的數量也是相當多的,只是蘇聯解體後,經濟崩盤,不得不把當時擁有的武器裝備售賣出去。蘇聯時期擁有的9艘航母,有的被烏克蘭繼承了,有的賣出去給別的國家,也有的被當成廢鐵賣了出去,如今俄羅斯只剩下一艘航母。我們知道一艘航母的造價非常高,而俄羅斯曾經花費重金打造的航母最終的命運卻不盡相同。這些航母最終的命運都是怎麼樣的呢?
  • 航母是海上巨無霸,擊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難?
    俗話說,擁有航母就說明這個國家的整體國力水平很高,因為航母不是一件容易製造的武器,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撐和先進的各種技術。擁有航母這件事情對於那些相對弱小的國家來說確實也比較困難。那麼說到航母,我們就會想到美國這個國家,美國的航母是最先進的,在航母技術上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比得上美國。
  • 造一艘航母真有那麼難?那為什麼在二戰,美國就造了147艘航母?
    航母搭載的飛機能達到的作戰半徑,讓海軍的戰鬥理論一遍遍被更新,雙方在肉眼觀測不到對方的時候,進行超遠距離的對戰。讓戰列艦被譽為最強軍艦的歷史被終結了,航母取而代之。二戰以後,大家都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開始致力於研製本國的航母,增強自己的海上力量。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地進步,因此我們對武器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 蘇聯留下了9艘航母,俄羅斯只有1艘,剩下的航母哪兒去了?
    美蘇爭霸近半個世紀,雖然最終解體,但卻給俄羅斯留下了龐大的遺產,比如航母來說,蘇聯雖然不如美國那般強大,但是卻依然留下了9艘航母。然而我們知道,現在俄羅斯只剩下一艘,那就是「庫茲涅佐夫」號,其他的8艘航母都到哪裡去了?
  • 二戰時期,日本一方就有高達25艘航母,難道當時的航母白菜價嗎
    以中國如此強大的國力,居然要到2012年才真正擁有自己的航母,而且要說起來,遼寧號還是一艘「二手航母」,其前身是從烏克蘭購買回來的半成品瓦良格號,經過中國的改裝之後,才得以正式服役。可即便是改裝這艘半成品,也花了中國相當長的時間,其間更是遇到過不少難題,好在通過中國技術人員的不斷摸索,這些難題都被一一解決了。
  • 海軍採購第三艘航母?中國雙航母太刺激,印度又開始躁動了
    在剛剛過去前幾天,關於中國航母的消息隨處可見,山東艦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雙航母已成中國海軍最強底氣等屢屢登上熱搜。中國航母不僅國內網友和媒體頗為關注,在國際上也很有吸引力,尤其是與中國比鄰而居的印度。印媒有媒體發布消息稱,印度海軍已計劃採購第三艘航母!
  • 明明擁有三艘「航母」,卻從不張牙舞爪,義大利軍事力量弱嗎?
    目前航母依然是最強海上戰鬥力,美國在航母領域的優勢無可比擬,其擁有11艘航母,每艘都是核動力驅動。且在美國沒有中小型航母,全部都是大型甚至超級航母,為美國遠洋作戰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美國稱霸全球提供強有力支持。除美國之外,很少有國家能夠擁有多艘航母,雙航母情況也比較少。
  • 航母全部「趴窩」?一艘美軍航母直衝太平洋而來,專家發出警告
    由於建造航母涉及的技術太過複雜,建造一艘航母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因此,在航母上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強弱。目前世界上的航母數並不多,擁有航母的國家也屈指可數,美國就是其中之一。據悉,美國擁有現役航母11艘,是世界上擁有現役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
  • 二戰航母隨便造!僅美軍就有147艘,為何如今造一艘都難?
    這也導致航母在空中既可以對陸地的目標進行打擊還可以攻擊海上的目標,特別是不少在普通射程之外的目標。而航空母艦所裝載的戰機其作戰範圍在不斷擴大,這也對海軍的戰鬥理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敵我雙方通常會在不知道對方具體位置的情況下,打響遠距離戰鬥。而這也使得我們徹底跨越了戰列艦為海上最強軍艦的時代。等到二戰正式落下帷幕之後,世界各國都尤為關注本國航空母艦的發展方向,以便於更好的維護本國的海上權益不受侵犯。
  • 擊沉一艘美國航母的難度有多大?其實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如今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就好比美國,二戰時期的美國正是因為有了強大的軍隊、武器才獲得了更多的戰後利益,這也是後來美國經濟騰飛的根本原因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國防軍工,其中海軍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 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幾艘航母
    1928年,中國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華甲號投入使用,打造這艘軍艦的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雖然船體是原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艦載的水上飛機也來自於法國,但它代表了中國發展海軍的渴望。在之後的幾十年,雖然也有提中國人出自己的航母發展計劃。比如曾任民國海軍總長的陳紹寬就曾在1928年、抗戰中期和抗戰勝利後三次提出航母發展計劃,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 我國至今才2艘航母,為什麼二戰時美國有150艘,日本也有29艘航母
    縱觀各國海軍部隊的軍事裝備,航母最能象徵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甚至在航母進入各國海軍部隊後,連二戰時期最強軍艦戰列艦都被擠出了海軍領域。中國海軍發展至今經歷了無數挫折,因為遼寧艦的面世,中國正式踏入了海軍大國行列。不過雖然航母是個稀罕玩意,但只是針對東方國家而言,西方很多國家早已裝備上了航母。二戰時期,光是日本就建造了足足29艘航母,陣容龐大,美國更誇張,建造了150艘,堪稱世界之最。
  • 擊沉一艘航母的難度到底有多大?這是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
    二戰期間,日本一共擁有二十九艘航母,再加上日本在戰列艦上的造詣,潛艇方面硬生生的和美國達成了平手。二戰之後,航母逐漸向現代化發展,至今為止,航母已經成為了海上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早前有人就曾好奇過,說擊沉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的難度有多大?這裡告訴你答案,這就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江南船廠一艘新船塢投入使用,或為建造第三艘航母準備
    當今世界,掌握航母建造工藝的只有寥寥數國。戰敗後,日本徹底失去了航母,而印度卻後來居上,成為二戰之後亞洲首個擁有航母的國家。五十多年來,印度海軍使用的一直都是二手航母,隨著服役時間的增長,航母老年化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為了維繫海軍的整體實力,新德裡下定決心自行建造航母。
  • 這一亞洲國家不知不覺造出4艘航母,成為航母第二大國
    航母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對海軍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各國努力研發航母的重要原因。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美國的實力最為強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配備艦載機出海,場面相當壯觀,但美國並沒有在航母上止步,仍在建造兩艘核動力航母,中國擁有兩艘航母,俄羅斯有一艘頻發事故的航母,印度的國產航母也將於2021年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