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幾艘航母

2020-12-12 上遊新聞

1914年9月5日,日本水上飛機母艦若宮號參加了對德國佔領的青島膠州灣的攻擊行動,其搭載的水上飛機擔負了通信和指揮工作,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遭到來自海上的空襲。中國人也第一次見證了航母這一全新艦種。

1928年,中國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華甲號投入使用,打造這艘軍艦的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雖然船體是原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艦載的水上飛機也來自於法國,但它代表了中國發展海軍的渴望。

在之後的幾十年,雖然也有提中國人出自己的航母發展計劃。比如曾任民國海軍總長的陳紹寬就曾在1928年、抗戰中期和抗戰勝利後三次提出航母發展計劃,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中國人只能眼看日本的航母在中國的水面上肆虐而無可奈何。

1949年,海峽兩岸陷入對立。新中國海軍面臨嚴峻的局面,確立「空潛快」的發展思路,航空母艦的發展再次被擱置。

網友製作的037型獵潛艇模型,有黃水戰列艦之稱,是空潛快戰略的典型代表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與西方出於對抗蘇聯這一目標走到了一起,中國開始從西方引進大量先進裝備,開始接觸西方的航空母艦。1985年,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被牽引進入廣州黃埔船廠,這就是來自澳大利亞海軍的墨爾本號輕型航母。

墨爾本號原為英國二戰時期建造的巨人級輕型航母尊嚴號。1943年4月開工建造,1945年2月下水。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局已定,英國海軍部下令終止了該艦的建造,同時被停工的還有其他五艘同級航母。

巨人級輕型航母初始的狀態

按照英國海軍原本的計劃,尊嚴號等六艘尚未完工的巨人級航母會在1947年被拆除。正在此時,澳大利亞海軍和加拿大海軍挽救了它們,可怕號和莊嚴號的舾裝工作得以恢復。1948年,兩艦正式移交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海軍。可怕號被澳大利亞購入,更名為雪梨號;莊嚴號則被加拿大海軍租借20年。

一年後的1949年,尊嚴號也重新開工,此次的買家也是澳大利亞,並在設計上考慮了噴氣式飛機起降的要求,加裝了斜角甲板、蒸汽彈射器和光學助降設備,極大提高了戰鬥力,也為命運波折的六兄弟帶來了尊嚴級的稱謂。

巴西海軍米納吉拉斯號航母,也源自巨人級,墨爾本號接受的改造應該和他差不多

1955年10月,尊嚴號完工服役被更名為「墨爾本」號。次年5月抵達澳大利亞的雪梨港,正式加入澳大利亞海軍。欣喜的澳大利亞人在接收新艦時,也許沒有想到這艘航母帶來的不僅僅是現代化作戰能力,還帶來了苦難和災難:

1957年10月28日,墨爾本號在阿德萊德港行駛時,突然與藍卡號戰艦相撞;1964年2月10日,該艦與自己編隊的護駕戰艦航海者驅逐艦發生了相撞,直接將航海者號攔腰斬斷;1969年6月3日,在南海行駛的墨爾本號與美軍伊文思號驅逐艦聯合演習時突然相撞,伊文思號被重創後沉沒,73名水兵死亡。

僅僅一周後,返回雪梨的墨爾本號再次與一艘名叫「馬魯」的船隻相撞……從此。墨爾本號好像換了口味,撞船的對象變成了各型民用船隻。1970年9月,在雪梨港與一艘渡船相撞;1974年7月,還是在雪梨港與一艘客輪撞上了;

1976年,再次與一艘日本貨船相撞……

墨爾本號航母

除了撞船,還有各種事故:1972年10月,該艦發生了火災,所幸很快被撲滅;1979年3月,一臺鍋爐發生了爆炸;同年8月,該艦在太平海域行駛時,雷達罩脫落。

雖然不斷進行著各類升級改裝,該艦也始終是澳大利亞海軍的實力擔當,不斷的事故讓他們備受折磨。1982年,忍無可忍的澳大利亞海軍終於決定將該艦出售拆解。兩年後,拆除了各種設備的墨爾本號被作為廢鐵賣給了中國聯合拆船廠。

雖然已經沒有了絕大部分設備,但船體依然給中國海軍提供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研究對象。一批中國海軍人研究了這艘大船,有了對航母的直觀印象。

之後,隨著國際形勢巨變,中國與西方的蜜月期結束,中國失去了從西方引進先進裝備的渠道。西方不亮東方亮,蘇聯解體後,另一種不同風格的航母進入了中國海軍視線。這就是蘇聯的各型載機巡洋艦。

1996年,基輔級的首艦基輔號被中國購入,在天津被改成主題公園。兩年後,中國從韓國手中將基輔級的二號艦明斯克收入囊中,並送往深圳做起了與基輔號同樣的工作。

不同於西方,被稱為載機巡洋艦的基輔級沒有全通的甲板,也沒有裝備彈射器,只能起降垂直起降戰機和直升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基輔級的任務設定有關:它不是為了爭奪制空權,而是為了保護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前出大洋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基輔級需要面對北約的水面艦艇和反潛巡邏機。因此該級戰艦除了搭載可攜帶常規炸彈和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和卡莫夫直升機外,自身也安裝了大量反艦、防空和反潛的裝備。

基輔級航母,六座雙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很明顯

因為噸位的加大,基輔級飛行甲板上的直升機起落點增加到了6個。為了避免戰機起降與艦載的防空飛彈發射架和電子設備相互影響,在左舷增加了一個4-5度的斜角甲板,從而增大了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增加了載機數量。

從1970年首艦基輔號開工,到1987年底四號艦巴庫號服役,極具特色的基輔級四兄弟在蘇聯海軍的作戰體系中發揮著獨特的價值。

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俄羅斯海軍不再需要這種特殊的航母,四艘艦齡不算大的戰艦以為種種原因逐漸退出現役。其中最悲慘的莫過於三號艦新羅西斯克號,在韓國被拆解。一號艦基輔、二號艦明斯克在中國成為了主題公園。四號艦巴庫號後來改名為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現在是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航空母艦。

明斯克號

與墨爾本號不同,沒有任何資料顯示中國曾經研究過到達中國的基輔級,可能因為基輔級作為一個特別的艦艇,需要依賴前蘇聯的海軍作戰體系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但中國沒有這樣的體系,也不需要這樣的體系。

而真正讓中國受益匪淺的則是蘇聯時代設計的另一款航母,也可以看做是蘇聯第一種真正搭載戰鬥機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該艦的誕生是針對基輔級服役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而研製的。

基輔級具有強大的火力,但在遠洋上無法完成其預定的掩護核潛艇前出的任務,基輔級搭載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和卡25直升機的作戰能力也相當有限,於是蘇聯軍方提出對常規起降航母的要求。在1160/1153工程原定的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研製失敗後,相對保守的保守的方案被推上前臺,工程代號1143•5:

標準排水量6萬噸,沒有彈射器,而是在艦艏設置了一道上翹12度的滑躍起飛甲板;在研的蘇27K(su33)可以滿負荷狀態下從艦尾滑跑起飛,但無法使用固定翼的預警機。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

基輔那種搭載大量艦載武器的模式被放棄,但仍在飛行甲板下方布置了12座SS-N-19海難(北約代號)反艦飛彈發射裝置,結果就是發射飛彈與起降飛機相互衝突。後來的俄羅斯在對庫茲涅佐夫號改進時就果斷廢棄了這個設置,改為全通飛行甲板。

雅克141是一款超音速的垂直起降戰機,原計劃取代雅克38。隨著蘇聯解體,該計劃被取消,但F35B採用其開創的垂直起降技術

儘管有著相對美國航母的巨大不足,但該級航母的進步是明顯的。可惜的是該級兩艘航母生不逢時,首艦1990年竣工時,蘇聯已是風雨飄搖了。為了防止被烏克蘭扣留,1991年11月,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爾欽緊急將庫茲涅佐夫號的編制轉往北方艦隊,在經歷一次大逃亡似的遠航後,抵達摩爾曼斯克。

完工70%的二號艦瓦良格則留在了烏克蘭,並在1992年1月停工。正是這艘承載蘇聯人萬般無奈與苦楚的軍艦成就了中國的航母夢。當大哥在俄羅斯飽經磨難時,身為小弟的瓦良格號則在東方浴火重生。

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兩千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成為第四艘被出口到中國的航空母艦。2000年6月,瓦良格在拖船的牽引下駛向中國,歷盡波折,直到2002年才到達中國大連。

遼寧艦

此時,創律集團的賭場經營許可證被澳門政府吊銷,公司財務也陷入問題,瀕臨破產。最終瓦良格號被轉交中國海軍,最終在2005年開始改裝。2009年,艦體改造完成。此時的瓦良格與自己的大哥庫茲涅佐夫已經差異明顯。

2012年,全面改進的瓦良格號更名為遼寧號,正式加入中國海軍序列。也是中國最後進口的航母,因為中國在改造的同時,掌握了航母的建造技術,並於2017年4月下水了自己的航空母艦。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中國先後買過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看專家咋說
    而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戰鬥力最強的海上作戰裝備當屬航母。早前的中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自造航母。為了擁有航母只能選擇購買別國航母進行研究改裝。很多人都好奇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先後購買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專家說出原因,這幾點很重要。中國當時購買回國的航母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克斯號以及瓦良格號。
  • 中國買過四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其他三艘去哪了?
    我國前後一共從國外買回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造了「瓦良格」號,其他三艘存在什麼問題?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改造自蘇聯的「瓦良格」號,但當時中國其實一共從國外購買了四艘航母,只是改造成功後的「遼寧艦」意義非凡才受到更多關注,那麼我國為什麼只改造了「瓦良格」號?為什麼沒有改造其他三艘航母?
  • 我國一共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改裝「瓦良格」號,其它3艘在哪?
    中國它也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航母的國家。很多人都知道遼寧艦是我國買來改造而成的,其實我國當時一共買了4艘航母,那為何只看到遼寧艦,其他的去哪了?這裡告訴你答案 最後也成功了,一共買了4艘,分別是俄羅斯明斯克號和基輔號、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當時很多武器都賣出去了,但是有一艘航母卻賣不出去,這艘航母就是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航母,當時俄羅斯雖然有買的意願,但是出的價格太低,畢竟這艘航母建造已完成了68%,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果就此銷毀損失巨大。
  • 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鄰國俄羅斯,當時到底什麼態度?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中國從烏克蘭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過程中,土耳其索要10億保證金的問題。今天,我們聊聊另一個問題,在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的過程中,作為鄰國,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家業。那麼,當時的俄羅斯對這一事情,到底是什麼態度呢?
  • 我國購買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裝了瓦良格號,其餘三艘去哪了?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就沒有技術也沒有充足的資金,所以我們只能從其他國家進口航母,以此來學習航母研製技術。那時我國一共購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改裝了「瓦良格」號呢?
  • 瓦良格號航母返回中國,西亞土耳其,為何索要10億美元?
    目前,中國海軍總計有2艘航母,分別是遼寧號航母和山東號航母。其中,山東號航母屬於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遼寧省則是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接近完工,經過談判以後,分給了俄羅斯。至於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工作,剛剛完成70%左右,還沒有任何動力系統和雷達設備。 在談判之後,分給了烏克蘭。但是,烏克蘭根本不需要航母。早在90年代,烏克蘭就計劃出售瓦良格號航母。但在美國的阻撓下,一直沒有成功。
  • 老師不會告訴你,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還買過三艘航母
    通過這種方式,1985年,廣州黃埔船廠終於迎來了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墨爾本」號。「墨爾本」號是澳大利亞海軍航母,是英國於1943年建造的「尊嚴」級航空母艦,原名尊貴號。屬於二戰時代的產物。二戰結束之後,英國為了減負,將其以1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遂改名為「墨爾本」號。
  • 中國先後採購4艘航母,為啥只有「瓦良格」被採用,專家說出原因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雙航母時代,不過我們的航母研發之路可是充滿曲折,早前我國先後購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專家說出了原因,這幾點很重要。所以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就已經購買了3艘航母進行研究。
  • 我國曾買了3艘航母,瓦良格號成為遼寧艦,另外兩艘怎麼樣了?
    展望未來的同時也別忘了回首過去,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遼寧艦是由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改建而成,不過各位朋友是否知道,當初我國其實一共買回了三艘航母,分別是基輔號、明斯克號和瓦良格號,其中瓦良格號搖身一變成為了遼寧艦,那麼另外兩艘航母呢?瓦良格號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而基輔號和明斯克號都屬於前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航母。
  • 中國前後共買入4艘航空母艦,為何最終選擇了瓦良格號?
    中國從1985年開始先後獲得了4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斯克號、瓦良格號,但是最終卻只有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成續建和改裝,在2012年最終加入中國海軍,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為什麼偏偏是瓦良格?而且是一艘沒有完成建設的航空母艦呢?
  • 由瓦良格蛻變為遼寧艦,中國首艘航母經歷了哪些坎坷?
    中國不僅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將其運到中國,同時還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改裝,這也使得這艘10年前是廢鐵的航母,在10年後卻讓令俄海軍司令聞之色變,俄海軍司令科羅廖夫於2016年參觀了遼寧艦,他在參觀時全程沒有笑容,臉色都變了,看來遼寧艦的變化確實震撼他了。
  • 中國航母有幾艘?各叫什麼名字呢!
    在我國沒有航母的時期裡,一直稱不上是一個軍事大國,而現在我國已經擁有了多艘航母,那麼到底中國航母有幾艘呢,它們的名字又各叫什麼呢? 說起航母在中國的第一次聲音,是在1930年的時候,那時候的國民政府海軍部第一次提出了要建造中國航母的計劃,但是錢和技術都缺乏沒能成功;到了1937年,中日江陰海戰慘敗後,國民政府海軍上將陳紹寬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計劃,驚呆了當時的高層們,當然結果是未能成功建造。
  • 瓦良格號究竟是誰買回來的?徐增平or戴嶽or張勇?為您揭開謎底
    如今中國的第二艘航母已經完成階段性的海試,中國也由此進入雙航母時代,可以說國人興奮。可是有了新的也要記得舊的,這樣才能牢記當初的心酸,更加向前看。中國今日的航母研發能有如此快的速度,瓦良格號功不可沒,那麼咱的雙航母的母胎到底是誰買回來的呢?
  •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實現了中國億萬人民的航母夢,是什麼讓這位愛國商人如此捨己為國?他在購買「瓦良格號」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3年的中國南海海上綜合演練中,遼寧號遠洋航空母艦戰鬥群也正式亮相演練,舉國振奮,全體中國人為國家的軍事力量的不斷進步而自豪。 遼寧號的前身是蘇聯海軍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與1982年,蘇聯領導人決定建設蘇聯的第二艘航空母艦,即「瓦良格」號。
  • 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如何變成中國的遼寧艦的?
    據軍事專家張召忠先生介紹,海軍第四艘航母「004號」已經開工建設,意味著我國在不久的將來起碼會有四艘以上的航母戰鬥群,會具備真正的遠海作戰能力。今天,我們回顧一下我國航空母艦從無到有的過程,回顧一下作為第一艘航母「001號」遼寧艦的誕生之旅。
  • 中國進口瓦良格號,美國強烈阻止,偷偷使出了多少手段?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國進口瓦良格號航母過程中、鄰國俄羅斯的反應。今天,我們聊聊進口航母過程中,美國的一系列反應和手段。認真的說,為了阻止我國獲得瓦良格號航母,美國先後使出了一系列的手段,造成瓦良格號航母歷經500多天才回到中國大連港。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徐增平:傾家蕩產只為買下「瓦良格」號送中國,我們怎能不銘記
    半成航母「瓦良格號」的由來。 其實「瓦良格號」之前並非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裡加號」,這也是前蘇聯的第二艘航空母艦。 其實,在早前,烏克蘭有想過要將航母賣給中國,中國也對「瓦良格號」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渴望,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負擔不起他們90億的要價,於是烏克蘭出售的計劃就落空了。 無奈之下黑海船長,只好將「瓦良格號」搬出船臺,給新生產的船騰空間,這時航母的內部設施都被拆卸一空,此時的航母,就差不多隻剩一個空殼。
  • 「瓦良格」號被運回時還帶著幾車圖紙?遼寧號:涅槃重生全靠他們
    九十年代到來後,我國經濟實力突飛猛漲,建造航母的事情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聽聞這個消息,我國百姓也非常欣喜積極,河南省還曾帶動百姓積極捐款。肯努力才會被好運眷顧,當時烏克蘭深陷經濟困境,準備將「瓦良格」號航母賣掉來換些錢財。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當年的瓦良格號,因為烏克蘭沒有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繼續將其建造完成。而且就算繼繼續建造完成,烏克蘭也不會使用航母,這樣的戰略級武器。俄羅斯和烏克蘭天生不對付,雖然俄羅斯很希望擁有這艘航母,但是烏克蘭獅子大開口,將價格提高到的地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也是很窮,到了最後俄羅斯不得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