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過四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其他三艘去哪了?

2020-12-26 前沿觀察員

我國前後一共從國外買回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造了「瓦良格」號,其他三艘存在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改造自蘇聯的「瓦良格」號,但當時中國其實一共從國外購買了四艘航母,只是改造成功後的「遼寧艦」意義非凡才受到更多關注,那麼我國為什麼只改造了「瓦良格」號?

為什麼沒有改造其他三艘航母?

其中一艘是「墨爾本」號,這艘航母雖然是我國從澳大利亞手中購買回來的,但實際上澳大利亞也只是個中轉站,它原本是英國的「莊嚴」號航母。之所以沒有改造,是因為它的服役年限已經超過40年,金屬疲勞非常嚴重,而且滿載排水量僅為2萬噸,對於中國海軍發展意義不大。但在拆解「墨爾本」號的過程中,中國的科研人員也具體了解到了航母的設計與建造,並在此基礎上繪製出了航母的設計草圖。

另外兩艘是蘇聯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下水時間分別是1972年和1975年。由於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難,俄羅斯無力負擔巨額的軍費開支,大量軍艦被迫提前退役。之後這兩艘航母就被我國改造成了航母主題公園

雖然這兩艘航母滿載排水量並不小,達到了4萬多噸,屬於中型航母,但是它們已經服役了將近20年,改造成功後也不會起到很大作用。更為關鍵的是,它們的設計理念與我國需求不符,更像是搭載了艦載機的巡洋艦,綜合來看不符合中國研發大型作戰航母的需要。

為什麼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

對比之下,「瓦良格」號屬於未完工的半成品,尚未服役,之後的可使用時間會很長。其次,「瓦良格」號不僅甲板簡潔尺寸更大,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最符合中國航母的研發理念;而且滿載排水量達到6萬多噸,只要完成改造工作,就能發揮出強大的作戰能力,總體上有利於中國海軍的整體發展。因此綜合來看,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經於2019年正式交付中國海軍,代表著我國軍事實力實現了重大突破,未來一定還會取得更多的成就。

相關焦點

  • 我國購買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裝了瓦良格號,其餘三艘去哪了?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就沒有技術也沒有充足的資金,所以我們只能從其他國家進口航母,以此來學習航母研製技術。那時我國一共購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改裝了「瓦良格」號呢?
  • 中國先後買過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看專家咋說
    而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戰鬥力最強的海上作戰裝備當屬航母。早前的中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自造航母。為了擁有航母只能選擇購買別國航母進行研究改裝。很多人都好奇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先後購買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專家說出原因,這幾點很重要。中國當時購買回國的航母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克斯號以及瓦良格號。
  • 我國一共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改裝「瓦良格」號,其它3艘在哪?
    這句話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深有體會,因為近代史上的中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黑暗時光」。戰場上一次次的失敗讓中國陷入「深淵」。很人曾說,當年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是海軍太過落後。其觀點似乎也能說通,畢竟海軍強大了,那敵人都沒有上岸的機會。後來新中國成立,海軍建設成了國防建設的重點項目。
  • 中國先後採購4艘航母,為啥只有「瓦良格」被採用,專家說出原因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雙航母時代,不過我們的航母研發之路可是充滿曲折,早前我國先後購買了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專家說出了原因,這幾點很重要。 中國早前受到太多戰爭的衝擊,導致建國初期沒什麼工業水平,而且在技術上也沒有參考對象,最終只能通過進口航母的途徑,去學習和累積研發航母的經驗。
  • 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幾艘航母
    中國人也第一次見證了航母這一全新艦種。1928年,中國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華甲號投入使用,打造這艘軍艦的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雖然船體是原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艦載的水上飛機也來自於法國,但它代表了中國發展海軍的渴望。在之後的幾十年,雖然也有提中國人出自己的航母發展計劃。
  • 蘇聯留下了9艘航母,俄羅斯只有1艘,剩下的航母哪兒去了?
    美蘇爭霸近半個世紀,雖然最終解體,但卻給俄羅斯留下了龐大的遺產,比如航母來說,蘇聯雖然不如美國那般強大,但是卻依然留下了9艘航母。然而我們知道,現在俄羅斯只剩下一艘,那就是「庫茲涅佐夫」號,其他的8艘航母都到哪裡去了?
  • 中國先後買了4艘航母,為啥只有瓦良格號能改建,基輔級卻不能?
    在中國的國產航母出現之前,中國先後從澳大利亞購買了「墨爾本號」航母、從蘇聯買了「基輔號」、「明斯克號」、從烏克蘭手中買了「瓦良格號」,但為啥只有瓦良格號能改建成新航母入役中國海軍,而基輔級卻不能呢?
  • 中國前後共買入4艘航空母艦,為何最終選擇了瓦良格號?
    中國從1985年開始先後獲得了4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斯克號、瓦良格號,但是最終卻只有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成續建和改裝,在2012年最終加入中國海軍,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為什麼偏偏是瓦良格?而且是一艘沒有完成建設的航空母艦呢?
  • 二戰時,美國就有150艘航母,為何我國第三艘航母才開建?
    今天主要了解西方國家航母發展歷史,探討一下為何我國數量少的原因。2020年6月,從環球時報資料看到,一家名為《軍事維基》網站資料顯示,外國的軍事媒體通過衛星影像發現,位於上海的江南造船廠有一個大型浮式幹船塢已經投入使用。據說這種船塢是用作建造大型船舶所用,因此外媒猜測我國第三艘航母已經開始建造。
  • 4.3萬噸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為何不改造,更早實現有4艘航母?
    此後又分別每隔2到3年開建了另外三艘,也就是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這裡面除了最後一艘巴庫號滿載稍大,達到4.5萬噸級外,其他三艘的滿載排水量都在4.2萬噸到4.3萬噸上下。蘇聯解體後,俄海軍大批主力艦和主力核潛艇紛紛退役報廢,而4艘基輔級航母也就是1143級全部在其中,從1993年到1995年全部退役。其中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被銷售到了東亞。而第3艘新羅西斯克號直接被拆成了廢鐵。
  • 總共買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有遼寧號修成正果?這才叫大智慧
    文/辛集眾所周知的是,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總共進口了四艘航空母艦。而在這些航母當中啊,加入我國海軍的,卻只有一條遼寧號。選擇遼寧艦的原因,並非只是體型大那麼簡單。至於另一艘「基輔」號,也是同樣的問題。 與其說是中國海軍選擇了「瓦良格」號,倒不如說是歷史選擇了它。
  • 我國曾買了3艘航母,瓦良格號成為遼寧艦,另外兩艘怎麼樣了?
    目前,中國已經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遼寧艦和山東艦成為中國海軍的左膀右臂,日後我們一定會有更多、更先進的航母問世。展望未來的同時也別忘了回首過去,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遼寧艦是由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改建而成,不過各位朋友是否知道,當初我國其實一共買回了三艘航母,分別是基輔號、明斯克號和瓦良格號,其中瓦良格號搖身一變成為了遼寧艦,那麼另外兩艘航母呢?瓦良格號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而基輔號和明斯克號都屬於前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航母。
  • 老師不會告訴你,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還買過三艘航母
    通過這種方式,1985年,廣州黃埔船廠終於迎來了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墨爾本」號。「墨爾本」號是澳大利亞海軍航母,是英國於1943年建造的「尊嚴」級航空母艦,原名尊貴號。屬於二戰時代的產物。二戰結束之後,英國為了減負,將其以1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遂改名為「墨爾本」號。
  • 瓦良格號航母返回中國,西亞土耳其,為何索要10億美元?
    目前,中國海軍總計有2艘航母,分別是遼寧號航母和山東號航母。其中,山東號航母屬於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遼寧省則是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就在90年代,中國先後進口了基輔號航母和明斯克號航母,不過僅僅擁有研究而已。這兩艘航母屬於蘇聯的第二代航母,排水量4萬多噸,蘇聯總計建造了4艘。中國進口這2艘航母以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隨後,改造成為了主題公園和航母酒店。2001年,在新一輪的瓦良格號拍賣過程中,中國商人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衝破了美國的一系列束縛,終於買到了瓦良格號航母。
  • 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鄰國俄羅斯,當時到底什麼態度?
    美國不希望其他國家獲得這些航母,因此,烏克蘭的幾次出售計劃都先後流產。當然,主要是價格問題,對於瓦良格號航母,幾個美國商人的報價,都沒有超過500萬美元,明顯是欺負人。在此期間,美國商人購買了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並且進行了拆毀。事後查明,這位美國商人的背後,其實是美國中央情報局。至於瓦良格號航母的出售問題,一直拖延到了2001年。當時,中國商人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艘航母。
  • 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未完成的瓦良格號,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其中的艱辛歷程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只能通過別人的記錄來知道中國走到現在,是用老一輩的親歷者用無數心血和日日夜夜的執筆伏案換來的。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 印度又和中國「較勁」,第二艘航母還沒下水,就要買第三艘航母
    2020年12月17日,也就是昨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正式入列一周年,同剛入列時一樣,入列一周年這個時間點也引起了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覺得"中國能行我也能行"的印度也對此事做了報導。
  • 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
    導語:蘇聯解體時有9艘航母被瓜分,俄羅斯有一艘,其餘的被誰所得?航母是增強海軍實力的重量級武器裝備,能有一艘航母意味著海軍實力也會有所增強。如今美國擁有的航母數量最多,而俄羅斯只有一艘。其實在蘇聯時期,俄羅斯擁有航母的數量也是相當多的,只是蘇聯解體後,經濟崩盤,不得不把當時擁有的武器裝備售賣出去。蘇聯時期擁有的9艘航母,有的被烏克蘭繼承了,有的賣出去給別的國家,也有的被當成廢鐵賣了出去,如今俄羅斯只剩下一艘航母。我們知道一艘航母的造價非常高,而俄羅斯曾經花費重金打造的航母最終的命運卻不盡相同。這些航母最終的命運都是怎麼樣的呢?
  • 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出動了八艘航母,為何有四艘卻在打醬油
    不過有趣的是,在這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決戰中,作為日本海軍殺手鐧的航母,卻只有四艘參與了直接進攻,剩下的四艘一直在打醬油,基本沒發揮什麼作用。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出動了八艘航母,為何有四艘卻在打醬油?首先,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中途島海戰是在中途島附近海域爆發的一場海上大決戰。但實際上,中途島作戰計劃只是日本「米號作戰」計劃的一部分。
  • 蘇聯有9艘航母,俄羅斯拿一艘,賣給印度一艘,其餘的都去哪了?
    導語:蘇聯有9艘航母,俄羅斯拿一艘,賣給印度一艘,其餘的都去哪了?1991年,伴隨著蘇聯的解體,大量冷戰時期被製造出的武器流向了世界各地,蘇聯的鋼鐵或在今天重煥新生,或在那時便成為廢墟,蘇聯解體時海軍留下的9艘航母,也和大部分武器一樣,命途多舛,跌宕起伏。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蘇聯解體後遺留的9艘航母各自最後的命運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