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前後一共從國外買回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造了「瓦良格」號,其他三艘存在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改造自蘇聯的「瓦良格」號,但當時中國其實一共從國外購買了四艘航母,只是改造成功後的「遼寧艦」意義非凡才受到更多關注,那麼我國為什麼只改造了「瓦良格」號?
為什麼沒有改造其他三艘航母?
其中一艘是「墨爾本」號,這艘航母雖然是我國從澳大利亞手中購買回來的,但實際上澳大利亞也只是個中轉站,它原本是英國的「莊嚴」號航母。之所以沒有改造,是因為它的服役年限已經超過40年,金屬疲勞非常嚴重,而且滿載排水量僅為2萬噸,對於中國海軍發展意義不大。但在拆解「墨爾本」號的過程中,中國的科研人員也具體了解到了航母的設計與建造,並在此基礎上繪製出了航母的設計草圖。
另外兩艘是蘇聯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下水時間分別是1972年和1975年。由於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難,俄羅斯無力負擔巨額的軍費開支,大量軍艦被迫提前退役。之後這兩艘航母就被我國改造成了航母主題公園。
雖然這兩艘航母滿載排水量並不小,達到了4萬多噸,屬於中型航母,但是它們已經服役了將近20年,改造成功後也不會起到很大作用。更為關鍵的是,它們的設計理念與我國需求不符,更像是搭載了艦載機的巡洋艦,綜合來看不符合中國研發大型作戰航母的需要。
為什麼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
對比之下,「瓦良格」號屬於未完工的半成品,尚未服役,之後的可使用時間會很長。其次,「瓦良格」號不僅甲板簡潔尺寸更大,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最符合中國航母的研發理念;而且滿載排水量達到6萬多噸,只要完成改造工作,就能發揮出強大的作戰能力,總體上有利於中國海軍的整體發展。因此綜合來看,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經於2019年正式交付中國海軍,代表著我國軍事實力實現了重大突破,未來一定還會取得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