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苦惱,那就是孩子不開學很難受,孩子開學之後輔導作業更難受。
孩子寫作業要是認真效率還好,最怕孩子討厭學習,寫一會,玩一會,根本心不在焉。最痛苦的是他冷不丁的還要問你一個問題,而尷尬就出現了,有些小學題目你還真的就不會。
一、留給家長們的「作業」
有些事,我一說你就明白了,有孩子的一定懂!先看看這幾個小故事。
作業一:帶東西去學校
上生物實驗課,兒子說:老師讓帶一條小金魚去做實驗,誰沒帶誰就罰站。好傢夥,半夜才想起來魚還沒有給兒子準備,行了,一家人別睡覺了,半夜跑去外面海鮮市場去買,哪還有賣的!最後還是小區的魚池裡撈了一條非常小的魚給兒子帶過去了。
一天心事重重的等待兒子放學的回應,怕是被老師吵了,結果人家沒上實驗課,老師請假了,得了,跑到魚店買幾條好看的小魚等著吧!那一頓挑啊,啥熱帶魚、什麼大頭魚、寵物魚、就差買一個魚缸了。心心念念的課終於上了,回來一問,兒子啥都沒有記住,反倒是自己可忘不掉這些魚了。
作業二:檢查作業,訂正試題
班級群的消息,讓所有的家長在考試的試卷上簽字,留下評語並且幫助孩子訂正所有錯誤答案。這不是玩呢嘛?家長幫忙訂正,那要你老師幹啥?
算了,訂正吧!這不看還好,一看真的是血壓升高,滿卷飄紅,這從何下手啊。反反覆覆盯著幾個錯題看了一會,這不怪孩子會做錯,有些題目以大人的審題方式都會看錯,甚至有些題目都不通順,你明知道這個試題表達的意思是要考核某一個知識點,但是你讀那個題目真的是讓你崩潰。
從晚上六點吃完飯一直到晚上10點,就給孩子解釋了幾道題,效率慢的懷疑人生,你知道答案,但是你還要以最淺顯的方式解釋給孩子聽,孩子聽不懂,還得問孩子學到哪裡了?然後根據孩子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解答。
終於結束了,你發現,一晚上啥都沒幹,澡沒洗,牙沒刷,劇沒看,甚至有的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有換。結果到第二天才發現,孩子的卷子還沒有籤名。
作業三:宣傳海報製作
孩子的消防宣傳日要製作畫報,要求觀察消防器材使用的全過程,配合文字創作自己的消防海報,電子版要進行上傳並列印出來,A4大小,題材不限。
有沒有家長看完要求像我一樣一臉懵逼的,這是三年級小孩子會做的事嗎?
畫一個畫報我覺得沒什麼問題,關鍵是幾歲的孩子會做這樣題材的立意設計嗎?孩子不會,百分之一千萬的要問家長,那家長不會應該問誰呢?
花點錢去網上做吧,又怕老師會說不按照要求獨立設計,自己做吧又真的是不會做,那能怎麼辦呢?硬著頭皮上吧!一張海報求爺爺告奶奶問遍身邊所有的人,只能上網找點案例,自己慢慢描摹了!
這是給孩子的作業嗎?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法吧,可別的家長都幫忙做,又怕做不好被老師看不起,自己做吧,真的喪失教育孩子的意義!這是老師明顯留給家長們的選擇題啊!
類似這樣的案例太常見了,學校的大掃除是家長們的大掃除,好傢夥,學校操場上面,一群穿著高跟鞋拿著鐵鍬除草的;學校的興趣班是家長興趣的啟蒙班,想讓孩子彈鋼琴,孩子沒學會,自己倒是學會了,果真是超級尷尬。
二、那些你熟悉的口頭禪
寫字別用那麼大勁!
頭抬起來!
吃飯不要盯著電視看!
擦橡皮別那麼大勁!
這道題我昨天才和你講過,你怎麼又忘了!
這7和8就換了一個位置你就不會了?
你這個字是怎麼能寫成這樣的?
你腦子呢?我以前怎麼說的?
還哭,我剛才怎麼跟你講的?
人家有那是人家的,你沒有那樣的媽!
是不是特別熟悉?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說出了上述的話語。
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以上話語包含了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很多家長或許都已經忘記自己原來的性格了,不知不覺,在孩子的眼中,母親已經是一個嚴厲的形象了。
慈母要當,嚴母要有,很多家庭都是在這樣「精神分裂」的狀態下,實現孩子教育目的的。
孩子處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時期很正常,家長要做的就是當孩子學習路上的「攝像頭」,提醒孩子保持精神集中的學習狀態,煩躁點,辛苦點沒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快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讓孩子正確寫作業的必備條件
想讓自己的孩子高效率且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這幾點,你可一定要清楚!
1、作業前條件充足
(1)營造良好且安靜的環境,準備相對齊全的學習作業用具,在做作業前保持孩子相對安靜的狀態。
(2)孩子在做作業前最好配備「作業完成計劃本」,不同的學科,記錄不同的作業要求及完成情況,家長最好做到監督及時,保證作業本的實時更新和記錄。
(3)孩子每天做完作業,最好準備一個「糾錯本」,把錯題、難題全部記錄下來,一星期集中解決所有的疑問,並且對所考的知識點做到完全掌握。
2、陪寫作業有方法
前兩天剛刷到的熱點,母親為了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得一邊寫,一邊哭,結果最後母子倆對著哭。實際上,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就能順利且高效的幫孩子完成作業計劃。
(1)家長最好能預估孩子的作業時間,並根據具體的時間安排合理的作業科目和數量。到點要提醒,沒完成要催促,特殊時期情況可以安排獎懲輔助,可以設置緩衝的時間,勞逸結合,但是最好是在大計劃範圍內的自由安排。
(2)孩子做完作業檢查時不要一味的強調錯誤,幫孩子整理出難點和易錯點才是最重要的,你罵哭他又能怎麼樣呢?倒不如心平氣和的把知識點講解一遍,然後由淺到深的給孩子羅列錯誤之處,最後舉一反三加強鞏固,最好來點獎勵強化記憶。
(3)勞逸結合要適當。很多成年人的注意力都很難維持在一定的時間內,何況是那麼小的孩子。我們陪孩子寫作業的目的不是引導孩子苦行,而是讓他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並且讓他有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迅速得到解決的安全感。思維得到轉換,大腦才會更集中。
(4)及時表揚,耐心講解。很多家長在孩子完成任務後,沒有讚揚的鼓勵給到孩子,結果讓孩子很沒有成就感,甚至在孩子問問題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感覺,這很大程度給孩子一種負面的錯覺,覺得不會做的題,千萬不能給父母發現,不然會得到責怪,這就導致我們家長最不願看到的場景出現。我們作為家長還是要常常肯定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優秀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驕傲。
3、以身作則,提高自己
孩子在努力,實際上我們家長也需要默默的努力。這個時代信息更迭的很快,很多新的知識和見解已經不再是從前的理解。
有數據顯示,父母的高質量教育很大一部分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質量。這其實就是學習環境對於孩子學習影響的作用力!示範和榜樣的力量可以很好的在孩子的內心樹立一種「協力作戰」的力量和鼓勵。
同樣的一本書,陪孩子一起看一遍,並與孩子交換意見和看法,討論人物和情節,這樣的舉動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起孩子孤零零的進入書中的世界要強的多。
很多興趣和能力,其實和家長的引導有很大的關係,家長注重孩子的教育,那麼很多優秀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成為同齡孩子中的佼佼者,從而獲得關注和目光,進而帶動孩子一直往理想的方向前進,但是部分家長不願意行動,反而把成為天才的事,單獨交給孤零零的孩子,甚至動不動就拳腳相加,那麼最終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家長永遠都要記住這樣的一句話:對於孩子的教育,你的精力投入多少,就會獲得多少回報。在教育環境相對公平的情況下,你的投入決定你孩子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