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有句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充分表現了貴州人愛吃酸這個愛好。說到酸,又不得不說黔東南,黔東南不僅以酸而聞名,眾多重口味的美食也會毀了你三觀,看完不要太驚訝哦!
酸湯魚
入口酸味鮮美,辣勁十足,令人胃口大開。一般是先加入特產糟辣椒和本地許多有營養的中草藥,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湯,然後將清洗的活魚下鍋煮。如再加些黃豆芽、小竹筍和野蔥作輔料,風味就更加獨特了。
魚凍
苗民最喜歡做的一道名菜。數條活魚放入黃豆一起煮,加入少許姜粒和鹽;魚熟後連同黃豆、魚和湯倒入大腕,撒入蔥花,次日魚凍即成,加上花椒麵和幹辣椒輕拌即可食用,是夏天一道不錯的解暑開胃菜。
韭菜根、酸菜
韭菜根不止可以做成涼拌,還可以調湯、蒸扣肉、炒筍子,它還是屬於苗家的一種苗藥,男女吃過後有滋陰壯陽的作用哦!
苗家鼓藏肉
是苗家在過十三年一次鼓藏節少不了的一道菜,它都是以黑豬的胸脯五花肉或大肥肉為主,有二尺寬、二兩重,用白水來煮,不佔鹽、不佔辣椒,但是絲毫不影響其口味哦!
榕江卷粉
在榕江,卷粉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美食,當地人就算每天都把卷粉當做早餐吃都不會吃膩,其美味不言而喻。卷粉是用薄薄的米皮裹著肉末、豇豆丁、香菇丁、生薑做成的餡料蒸製而成,餡料根據季節的不同也有相應的變化,比如春天是竹筍,夏天是豇豆,秋天冬天是蘿蔔。
醃魚
醃魚的香味,那是一上桌便足以讓人垂涎的味道,醃魚口感層次極為豐富,香辣不在話下,從江翠裡的高武、高華村的醃魚,完全收了小美的心!
下司狗肉
下司狗肉肉質細嫩,味道純正,準確地說,下司狗肉叫下司草燒狗肉,正因為採用草燒技術,即所謂的「天然」技術,所以它與其他地方的噴燈燒、煤燒煮起來的味道還是有所區別的。
從江香豬
說起從江香豬,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香芹爆炒香豬,菜的顏色特別亮眼鮮美,遠遠你就會聞到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吃起來肉質細膩可口,回味悠長別有一番風味。
魚醬
是黔東南苗族自治州雷山縣永樂區的傳統調味品,又名永樂魚醬或糟辣魚醬。魚醬芳香四溢,魚香味濃,可用於烹製魚香味型的菜餚,更是錦上添花。常見有菜餚有魚醬乾鍋雞、醬燒全鴨、魚醬牛柳、魚醬排骨湯等。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小夥伴們不知可否還有印象?
牛糞火鍋
黔東南有種叫「牛糞火鍋」也叫「牛癟火鍋」的美食,用上等青草加中草藥先餵飽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入鍋文火慢熬後食用,為當地待客上品。因為賣相及製作獨特,被稱作「牛糞火鍋」,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吃過的人大多都會這樣形容這道菜:「未煮之前臭草味,正煮之時牛糞味,入口之初微苦味,飯後才知菜香味。」
炒九香蟲
吃蟲子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不過這一道炒九香蟲小菜可只有在劍河才能吃到。九香蟲,學名椿蟲,但它行走江湖時所用的花名「放屁蟲」才是我們最熟悉的。沒有人工飼養,都是當地人去抓,因此供不應求,一盤2兩重的炒放屁蟲要賣到50元。其做法是先用溫水浸泡把「臭屁」排出,再加佐料用熱油爆炒。據說其味脆香綿長,還有一定的藥用功效。
肇興烤鼠
肇興,有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稱。每到秋收時節,肇興人會帶著各種工具去田裡抓碩鼠。用篝火燎去毛以後,去除內臟,抹上食鹽,做成臘鼠幹。烹調方法還有黃燜、油炸、宮爆等,還可做成燒烤,雖然工藝各異,但誘人的香味卻相同。黎平縣城和肇興集市都有很多鼠肉餐館,價格一般在五十多元一斤,光顧者絡繹不絕。世居於此的侗族同胞們一方面繼承了先民們食鼠肉的古風,另一方面為使莊稼免遭踐踏,因此肇興吃鼠之風盛行。
豬小弟
「豬小弟」,顧名思義就是公豬生殖器,一般都是搭配黃喉、肚條、天庭、蔬菜、花生炒成一份,裝在鐵盤子端上來,桌子上開洞,下面放置炭火,邊烤邊吃。豬小弟做成燒烤,不但可以吃到軟糯的口感,還可以做成蹄筋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豬小弟」在凱裡可是與酸湯魚齊名的美食。
便便魚
便便魚是一種被戲稱為「吃大便長大的魚」。在黔東南地區,一些村寨房屋建在水池或池塘邊上,沒有廁所,人或家禽就在水塘板子上方便,水裡的魚被養的又肥又大,因而被戲稱為「便便魚」。但大家似乎並不介意,反而以「吃大便長大的魚」大打招牌。其實「便便魚」只是一種調侃,糞便實際是肥水用的,它提供給浮遊生物養料,而魚則靠吃這些浮遊生物長大。
紅肉
黔東南侗族逢年過節都要做的一道美食,又叫「紫血肉」,主材料是豬肉和豬血。豬血一定用腹腔的血,因為這裡的血不會凝固。做法是用煮熟的豬肉和生豬血拌在一起,不但肉看起來血紅血紅的,而且容易吃得滿嘴是血。現在「紅肉」已經成為侗族人的最喜歡的一道民族美味,逢年過節或是有朋自遠方來,侗族人都一定要烹製這道菜色款待親朋。不過對外鄉來說,品嘗這道佳餚是需要一些膽量才行的。
臭酸
在過去,人們吃剩下一些葷菜,沒有冰箱又不捨得倒掉,於是想方設法儲存起來食用,就出現了臭酸。臭酸呈淡綠色,是獨山最特色菜餚,和鹽酸、蝦酸一起並稱三酸。將蔬菜煮爛做酵母,之後將吃剩的葷腥魚肉盛入壇內,密封,大約一月以後即成,越陳越香。煮臭酸菜時,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鍋葷菜同煮,便成。隨著火力的升旺,臭酸味四溢,外人聞來說其味「不敢恭維」,吃過臭酸的人聞之,卻口水都要淌出來。
糯米生肉
將生肉切大片放缸底,撒一層糯米、鹽巴、辣椒,上面再摞一層生肉,反覆放十多層,一個月後啟封,當地人通常用來下酒。其實這種生吃的肉叫酸肉,放糯米只是其中一種吃法,也可以不放糯米只吃肉。
無線黔東南
及時傳遞出行信息,營造快樂生活
聽廣播,心動930,玩微信,無線黔東南
微信公眾號:fm930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