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無論孔子做什麼,想什麼,人們都很難把他和武術聯系起來,但事實上,孔子是壹位中華武術宗師。不信您聽我徐徐道來。
一是:孔子力大無窮。《呂氏春秋》有言,孔子是個大力士,能舉起城門上的門閂,哪時門閂少說也得七八百斤。為什麼孔子有如此神力?這估計跟遺傳有關系,因為孔子父親叔梁紇舉起過城門口的「千斤閘」,這可不是評書演繹,而是史書記載哦。
《淮南子》更誇張,說「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服於孟賁」,其勇武之力,比孟賁還厲害。孟賁是誰?孟賁秦國人,曾在幽州舉國大鼎。秦武王自幼神力,卻很不服氣,於是跟孟賁比賽舉鼎,結果眼珠子努了出來,脛骨折斷,成為史上第壹個因參加舉重賽事而身亡之人。孔子「勇服於孟賁」,可見有多厲害。
二是:孔子健步如飛。《淮南子》裡還提到,孔子能徒手追擊野兔子。要知道狼追兔子都很費勁,別說人了,可孔子就可以,可見孔子飛跑的速度和靈活的身軀,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孔子是個健步如飛的輕功高手。
三是:孔子神箭百發百中。《禮記》記載,孔子曾當眾表演射箭,慕名前來圍觀之人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孔子箭無虛發,指哪打哪。
四是:孔子車技無與倫比。古代駕車可是個極復雜的技術活,沒輪胎的大木頭軲轆,崎嶇不平的土路山路,前面兩匹馬要指揮得當,後面人要站穩,否則稍不註意就壹頭栽下、嗚呼哀哉了。不只用來行車趕路,還要沖鋒陷陣,砍敵殺將,乃軍事領域基本技能也。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孔子生活在戰亂頻繁的春秋戰國時期,深知文武兼備的重要性。春秋五霸無非靠實力,這個實力首要是體力。孔子深諳:「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以此為出發點,他提出了「禮、樂、射、禦、書、數」六藝。
五是:孔子崇尚武德。以孔夫子為代表的儒家練武的目的是保家衛國、除暴安良,而非恃強好狠、為非作歹。對敵人,戰必勝之,講打擊之穩、準、狠,即便如此,孔子點到為止,切磋武藝中以制服對方為主,盡可能避免殺人取命,講究先禮後兵。對那些具有特強殺傷力的功夫,用之審慎。
總之,書生能武術,神仙擋不住。從「勇者不懼」到「知恥近乎勇,」孔子可謂尚武崇文第一人。
北京市武協主席杜徳平先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