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探險家撿到一本古籍,找到了我國一處寶藏,並拿走了五億古董

2020-12-22 奇聞趣談史

古往今來,無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從來都不缺少"探險家"、"尋寶人"的存在。他們可以只根據一個"傳說"、一張"地圖",或者一本"古籍",就能不畏生死,跋山涉水的去探尋自己從未踏足之地,以尋求最大的"寶藏"。

外國就有一位名叫邁克·哈徹的探險家,因為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古籍",上面記載著中國的一處"寶藏"。他便千裡迢迢趕到中國的海域,趁著國人對此處看管不嚴時,便從海中挖掘出了價值5億的古董,並販賣到了其他國家,使眾多國人為之氣憤。

中國水下考古界的剋星——邁克·哈徹

1986年4月,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中國文物"大型拍賣會的場內,中國陶瓷專家耿寶昌、馮先銘正坐在臺下,腳邊是籌備的3萬美金,他們滿懷期待,希望可以將這些不幸流落到海外的文物給買回來,讓它們重回故國。

在前不久,中國突然得知了在海外的一場拍賣會上,湧現了23.9萬件從中國打撈上來的文物,這引起了文物界的重視。

於是耿寶昌和馮先銘便被派來打聽情況,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將這些文物買回來。然而第一件文物的起拍價,就讓給兩人潑了一盆冷颼颼的冰水——起拍價20萬美金,這個價格遠遠高於他們的預期。

接下來,耿寶昌和馮先銘愣是連舉牌的機會都沒有,這些文物最低的起拍價也要15萬元,中國最終還是與這些文物失之交臂。這讓中國的文物學家,對偷偷在南海領域打撈文物的那夥賊人,更是咬牙切齒,恨得牙痒痒。

實際上早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有人翻遍了國際海洋公約、世界各國的海洋法,卻找不到任何一條能夠明確禁止此事的法令,而當時中國對於海洋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比較薄弱。無奈之下,中國才會派出耿寶昌、馮先銘兩人,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來自中國的20多萬件珍貴文物,就這樣花落他家,這讓中國不得不重視起來"水下考古"和"打撈沉船"的事業。張威是"水下考古隊"的隊長,他從1987年起就一直致力於"水下考古"事業,尤其是對打撈"南海一號"更是付出了許多心血。

然而在中國"水下考古中心"剛成立不久,張威還沒有足夠人馬的時候,"南海一號"突然現身了。"南海一號"是在南宋初期,"絲綢之路"中向外運輸瓷器,卻不幸失事而導致沉沒的巨型木質沉船,沉沒的地點是在陽江海域,它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

實際上,在它的周圍還有幾艘裝有"寶藏"的古船,只是當時中國無論是打撈技術,還是資金方面都存在著問題,打撈這艘沉船的事業就一直被擱淺。

這卻也給了別人可乘之機——1999年,一位名叫邁克·哈徹的英國"尋寶者",通過一本"古籍"推算出"寶藏"的位置,帶領著團隊,盜取了36.5萬件精品瓷器,並給他帶來了5億多的收益。

邁克·哈徹意外成為"尋寶者"

不過邁克·哈徹成為"尋寶者"其實是一場意外。他出生於1940年,從小在孤兒院長大,而艱苦的生活環境,是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對金錢有了特別強烈的渴望。他從懂事起就開始尋找,一切可以使他致富的書籍,或者方法。

邁克·哈徹不止一次幻想自己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讓他和孤兒院的朋友們過上好日子。成年後的他,一開始也和眾多普通人一樣打工了幾年,賺夠一定積蓄了,就在1940年,從英國跑到了澳大利亞,用這些錢開了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

原本只是想打撈以前戰爭時期,被大炮擊沉的商場和軍艦上面掉下的橡膠和廢舊金屬而已。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邁克·哈徹打撈到了第一艘古船——一艘沉在南海,裝有2萬多件中國明代時期瓷器的古船。他嘗試著將這些文物賣給了收藏家,結果得到了數百萬美金的報酬。

這比邁克·哈徹前幾年掙的錢加起來還多,於是他便改變了公司的業務方向——找尋南海區域的古代沉船。

他開始了"尋寶之路",甚至為了準確推測出這些古船可能沉沒的地點,他變得十分"好學"。他去往了世界各地的大型圖書館查詢資料,還聘請了許多大學生搜集舊的航海圖和其他情報。

通過不懈的努力,邁克·哈徹花費了幾年的時間,打撈出了不少軍艦還有古代沉船,差不多有80多艘。而他也因此揚名,成為了著名的"海洋探險家","成功的尋寶人"。1984年,邁克·哈徹潛心研究了荷蘭幾位探險家的航海曆程。

然後在荷蘭一家公司塵封了很久的檔案館裡,邁克·哈徹發現了關於一艘巨船的消息,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因為這艘船在1752年的時候,承載著大量的瓷器和黃金,從中國廣州駛向了荷蘭,卻在航行了十幾天後,不幸觸礁沉沒了。

邁克·哈徹都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在南海地區發現了這艘船,並將23.9萬件瓷器,還有125塊的金錠打撈上岸。這批文物,就是耿寶昌和馮先銘在拍賣會上失之交臂的那批,而邁克·哈徹自這時起,就一直是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剋星。

在體會到"打撈文物"能給自己帶來巨大收益後,邁克·哈徹便特意重金聘請了幾位考古人員,負責收集古代遺留下來的"寶藏"的信息。這些考古家也沒讓他失望,先後幫助他打撈了不少"寶藏",而在1999年,有位考古學家通過一本"古籍"— —荷蘭人的航海指南,發現一個巨大的"寶藏"。

在1822年1月,一艘名叫"泰星號"的巨型帆船,從中國廈門出發,前往爪哇,它載有包括各種茶具、化妝盒等100多萬件瓷器,然而在它經過中山群島時,不慎觸礁,徹底沉沒。船上過千的乘客,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被路過的船隻救起,其餘人全部命喪大海。

邁克·哈徹立即派人找到了關於那支船隻的消息,大致鎖定了"泰星號"可能沉沒的區域,之後他便帶上自己的團隊,偷偷潛入了中國的南海區域。剛開始他們的搜尋工作並不順利,直到1999年5月的時候,一位潛水員在深海裡發現了"寶藏"的蹤影。

邁克·哈徹喜出望外,連忙帶領著團隊將海中100多萬件文物全部打撈上來,並交給了專家檢驗,證明這些瓷器全都是出自康熙年間的瓷器,幾乎全部都是精品。所有人都如同"餓狼"見到"食物"一般,盯著這批"寶藏"。

然而邁克·哈徹思考了一下後,挑選了36.5萬件最好的瓷器,剩下60多萬件文物竟然全被他摔碎——因為他深知"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只有量少才能襯託出這批文物的寶貴,他才可以藉此抬高價錢。這些文物被偷運出了南海,販賣到了德國,給他帶來了5億多的收益。

這件事被中國發現後,邁克·哈徹的存在極大的刺激了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發展,為防止這種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張威帶領著"水下考古隊"去到歐洲專門進行潛水訓練,訓練的強度非常大,潛水服都磨爛了好幾件。

張威曾經直言,"通過十幾年的努力,現如今中國的"水下考古隊"不比任何一個國家遜色,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自2002年起一直到2019年,中國的"水下考古隊"終於將"南海一號"打撈完畢,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相關焦點

  • 古籍發現「寶藏」後,老外盜走100萬件文物,聲稱砸了也不還中國
    他們依靠各種途徑得來的信息前往世界各地尋找被人們遺失的寶藏,通過變賣這些寶藏成為一夜暴富的富翁。英國的 Mike Hatcher就是一位尋寶人,他可以說是尋寶界中的翹楚,他在一本古籍之中發現我國的「寶藏」,根據書中提供的信息盜走100萬件文物後,專家痛心疾首:損失40億。
  • 40張照片看,在國外能發現什麼「寶藏」,爬山還能撿到1000年的寶劍
    小時候我們都夢想著能找到一個失落已久的寶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發現,這只是兒時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但今天這些照片會讓你重新點燃你的激情,一起看看這些國外網友在生活中找到的「寶藏」。
  • 《我的世界》探險家地圖怎麼製作 探險家地圖製作方法分享
    導 讀我的世界探險家地圖製作方法為使用工具箱製作,製作材料為空地圖、海洋探險家地圖(或是林地探險家地圖、藏寶圖)。
  • 中國9大預測古籍,最後一本預言中國將出紫薇聖人,天下終會大同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接近天書的古籍,驚人之處是能準確預測身後幾百至幾千年的歷史事件。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神秘讓世人嘆為觀止。今天給大家介紹9部能夠預測未來的古籍,一起感受古籍的神奇之處。1.
  • 在一本200年前的書裡,他發現了中國寶藏,盜走後賣了2億
    就在近代,一個外國人身行力踐證明了這句話,他從一本模糊不清的兩百年前的古籍中嗅到了財富的味道,只可惜,此人心術不正,對於寶藏僅有貪財之意,於是就有了這一次震驚中國的盜竊案。就在大概幾十年前,外國人開始頻繁試探中國埋藏或失傳已久的寶藏。一個名叫Mike Hatcher的英國人就依靠盜取中國的寶藏維持生計,甚至名聲大噪。Mike Hatcher並不是傳統的盜墓賊,他是依靠對於流傳的古籍的分析和探究來嘗試還原寶藏的下落地,進而進行盜取。
  • 敦煌漢簡出土,找到失傳古籍《急就章》,它退出歷史舞臺有個原因
    20世紀初期,在我國敦煌地區發現的一批敦煌漢簡中,考古人員找到了一卷失傳的古籍,名為《急就章》。該書的出現,立即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稱其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可此時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出現了,《急就章》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籍?它又因為什麼原因而失傳?
  • 海賊《基德船長》的ONEPIECE被美國探險家尋獲!!
    難道真的找到了ONEPIECE了嗎???種種疑惑,ONEPIECE已經出現了一塊碎片!!!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左圖為探險家克利福德,右圖為發現的銀塊。據BBC報導,近日一位來自美國的探險家巴裡-克利福德在非洲馬達加斯加海域尋獲重50公斤的銀塊。
  • 歷年來學習古玩收集的兩百多冊古玩類收藏鑑賞古籍
    、青銅器類古董鑑賞古代陶瓷類古玩鑑賞近代各類郵票收集鑑賞古代玉器、石器類鑑賞古籍資料包括其它類各種雜玩類、等古董類收藏鑑賞古籍帶你了解中國的淳厚的傳統古玩文化,讓你從零基礎去了解古玩.魏隱儒.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古董》《古董文物精品鑑賞》《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 吉林大學文物陳列室》《周叔先生捐獻璽印選》《唐三彩收藏知識三十講》《唐代金銀器研究
  • 小哥在海灘撿到黑色巨蛋,小心翼翼地打開來一探究竟
    【關注文玩古董寶貝,做個識貨人】國外的探路尋寶,一如我國的分金定穴,都是為了發現寶貝。只是我國的盜墓者根據傳統文化,找寶貝需要知道風水、易經知識,而在國外則是運用一些科技手段。在國外,有些人喜歡在閒暇的時候拿著金屬探測儀尋寶,或者徒步旅行尋寶。
  • 17歲女孩撿到一條「瓷船」,無償上交獲68元獎勵,如今值多少錢?
    等她回到家之後,她的母親看到這個東西也表示從來沒有見過,而且也覺得非常的精緻,看起來像是一個古董一樣,於是就想著把這個當成是傳家寶,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過這個事情在後來被村子裡其他鄰居知道了,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大家都知道了她家撿到了一個寶貝。
  • 內蒙古男子撿到古代金牌,專家大喜:上交,他一氣之下融成金手鐲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文物是別人撿到的,按理說誰撿到的就歸誰,所以一些人就想不通了,我撿到的東西憑啥要上交?就像這位內蒙古的男子,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發現河中有反光,偶然撿到了一支古代金牌,專家知道後大喜,要求其上交,他死活不給,甚至還一氣之下將金牌融成了金手鐲。
  • 《荒野大鏢客2》全藏寶圖及寶藏位置詳解-
    《荒野大鏢客2》全藏寶圖及寶藏位置詳解-
  • 美國藝術品收藏家10年前在落基山脈隱藏的100萬美元寶藏日前終於被...
    據外媒報導,美國藝術品經銷商、收藏家Forrest Fenn 10年前在落基山脈隱藏的100萬美元寶藏日前終於被發現。可惜的是,Fenn並未公布探險家的名字,後者似乎也願意隱性埋名。報導稱,10年間成千上萬的人前往尋寶,且至少5人因此喪命。
  • 四本小眾好口碑的尋寶類小說,本本精彩絕倫,書荒了別錯過
    四本小眾好口碑的尋寶類小說,本本精彩絕倫,書荒了別錯過第一本:《漁夫傳奇》 作者:山村戶口書評:回漁村發展的男豬腳意外撿到避水珠從而在海裡來去自由,在海底尋寶的故事。大學畢業後的衛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後還是因為幾句口角被上級領導開除。回到家鄉,在海邊偶遇一顆神秘珠子,融入體內。
  • 納粹寶藏去哪兒了?一起去找找
    然而,在戰爭結束後,人們只找到了這些被劫寶藏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巨大寶藏至今仍不知所蹤。 驚人財寶 歷史上,侵略者同時也是絕對的劫掠者,沒有利益的侵略就毫無意義。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劫掠行徑充分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每佔領一個國家,其財政人員即刻奪取這個國家的黃金、外國證券和外匯等。
  • 他撿到了一個法師塔,開啟搜尋寶藏,發家致富的4本軟科幻小說
    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4本科幻小說想要推薦給大家,這4本科幻小說都非常值得一看,其中第二本小說中的男主他撿到了一個法師塔,開啟搜尋寶藏,發家致富,不知道這種小說你們喜歡看嗎?第一本:《蟻賊》——千裡送一血精彩劇情:「你好!」唐羽晃動觸角打招呼,發出善意的信息。沒想到特殊蟻后根本不買帳,丟掉雄蟻屍體,張開大顎,向唐羽撲來。唐羽晃動觸角打招呼,發出善意的信息。
  • 【活動招募】「古籍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國家典籍博物...
    國家典籍博物館主題實景解謎遊戲 「古籍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開啟以來,收到了很多玩家的有趣點評,他們中有些是學生組團打卡,有些是親子同遊體驗,也有些是文博業界人士來「挑戰」。
  • 在停車處撿到古董電腦,12年前的電腦配置就這樣!
    今天早上去吃飯的時候,我準備騎電動車去吃飯,結果在電瓶車停放處地面上發現了一臺躺著的臺式機,我當時以為是別人暫時放在這裡的,但是當時也沒有人,我等了一會,發現電腦還是沒人來拿,於是我走近電腦進行了查看,這電腦配置確實是老古董了,我也算是開眼了,是12年前的老電腦了,我大膽的猜測這是別人丟棄不要的電腦了
  • 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與阿拉善
    他就是科茲洛夫,一個在阿拉善留下深深印跡的外國探險家。科茲洛夫是一個天生的探險家,他不想過那種安逸的生活,中亞地區的神秘使他不得安寧。1907年10月,他在俄國政府和俄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支持下,開始了「蒙古四川考察」,這是他的第六次中亞地區探險考察。考察的任務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順路考察蒙古中南部,二是考察青海湖,三是考察四川西北部。
  • 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專家翻譯內容後,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一、蒙古國的前世與今生眾所周知,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屈辱史的開端。英國人用手中的槍炮,毫不客氣地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於是豺狼虎豹在中國橫行,貪婪的外國人瘋狂地掠奪我們的文物,迫使清政府割讓我們的土地。封建王朝,開始淪為洋人的朝廷。對比清朝初年中國的版圖和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早已成為別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