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剛健,中正圓渾:評姜立綱書法

2020-12-15 松風閣書法日講

姜立綱(1444一1499)字廷憲,浙江瑞安人。據嘉慶戊辰本《瑞安縣誌)(卷八人物文苑23頁)《兩浙名賢錄》載:居梅頭裡,七歲以能書命為翰林院秀才。天順七年授中書舍人內閣制敕房辦事。成化二十一年,升吏部昂中宏治四年升太僕寺少卿。歷事三朝。謙恭勤慎,位陟清華布素如寒士。至於周急解紛視棄金帛若土苴。人以是重之。書法尤為一時所推。凡進御諸書及丈制詔多其手筆,後卒得賜祭葬。

姜氏自幼學書,初師黃蒙(字養正),七歲便以書名得命秀才。可見他天資聰慧。至於他小小年紀所學之書為何體?這還得從其師身上探求答案。《溫州志藝文》(清辛巳本王繼明修纂)載:善楷書。永樂中書舍人。宮殿坊匾碑刻多其所書。黃氏肯定是教授姜立綱楷書入門。幼年的大字啟蒙,對於姜立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對姜立綱書法有微詞的人是項穆。他曾說過:「民則(沈度)立綱儘是趨時吏手。」明代還有一個叫範欽的人,也說:「立綱臃腫痴濁,大類算子,世顧好之,遞相宗習」。王世貞在他的《藝苑卮言》裡說:「立綱小變二沈為方整就其體中可謂工至,而不免俗累。」

首先,客觀上講,姜立綱作為一個書家,已經獨立形成自己的風格,世人已經接受姜體字,已經說明他有不同於趙董及沈度的地方。就是在明朝中後期,其價格也不減吳門書家。明收藏家項子京在《書畫跋》裡說:「姜立綱自置身金紫,今遺蹟至京都,價亦不見不減希哲(祝枝山),履吉(王寵)。效之者多白衣躋顯貴。」一些人專靠練姜字發家。這並非虛傳。《萬曆野獲編》載:嘉靖間,吾鄉有談相號木泉者,幼而門役,長而偉議,工書,習姜太僕立綱體。人京師值也廟西內修醮,因得以書供事齋官,丈被寵眷。積官工部左侍郎。」

其次,姜立綱書法創作絕非食古不化,泥古不前。他也注重師造化,得天然之旨趣。何喬遴在《名山藏》裡說:「姜立綱臨湖舍作『皆春'二字,適有操舟者過其前,衝濤搏浪,字遂寫成風波行舟之勢"。

這與雷太簡聞江聲而書藝大進,黃魯直光徵夫蕩槳而悟書理一樣,都是書法家資質聰穎,才識卓拔的結果。試想,此二字怎麼會有臺閣體的半點影子呢?它一定是瀟灑飛動,綿綿渺渺的趣味淡蕩迴腸,不絕如縷。瑞安玉海樓藏有姜立綱草書立軸《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從整體上看,近沈度體格,但又比沈氏豪放舒展,頗得章草三昧,又取懷素之筋絡,長線如戟短筆有鋒,連帶婉轉有度,節奏疾遲間優雅從容,整篇氣息雍容高貴古意昂然。他與沈氏的距離拉得很開:字形修長左右開張,清勁圓潤,循章草而覓古意,似乎是宋克的章草的影子。

再次,姜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點,成.為系統性的理論。把它們寫在《東溪書法》裡。清嘉慶戊辰本(瑞安縣誌》載:今吾鄉所藏立綱遺筆及八法一卷又有東溪書法一卷見黃氏書目。這是同時代書家所難以企及的。

最後,姜立綱的書法天賦還表現在他對篆書,隸書小楷和繪畫的把握上。在溫州市龍灣區海城街道辦事處(原瑞安市梅頭鎮)東溪村姜氏宗祠裡,有一塊(姜赤崖祠堂記》的篆額就是姜立綱的手筆。姜立綱也能畫。《六研齋筆記(瑞安縣誌卷十雜誌遺事)載姜立綱世傳其楷法嚴整未嘗知其畫。餘偶得其一幅瀟疏聳秀以黃鶴山人為宗特筆意稍未化耳。

姜立綱去世後,明孝宗皇帝遣使浙江布政司溫州知府鄧淮渝祭之。這在整個明代乃至中國書法史上都是罕見的,也許可以作為後人評價姜立綱的歷史地位最佳註腳。

相關焦點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篆書篇
    因甲骨文多為鍥刻文字,故筆法瘦勁挺拔,線條似鋼筋鐵線一般。大篆包括籀文、金文和石鼓文,以西周青銅器銘文為代表。金文盛行於東周,其用筆與甲骨文風格不同,它以粗壯雄渾、樸茂厚重見長,結體上講究參差變化,造型呈現出絢爛多姿的風貌。
  • 剛健秀挺·神韻雅逸—品讀翟保雪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歷經數千年的傳承發展,在中華文明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書法藝術注重表現字外的境界,更注重於表現內心世界,體現著書家的才情、功力、學問、修養。在當代書壇,翟保雪先生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對書法有著獨到的見解,他的書法是久為人們所熟悉所喜愛的。
  • 他被日本人捧為「一代書宗」,卻在中國書法史上寂寂無名躺了600多年
    題寫日本國名的巨幅牌匾 而這塊牌匾上的書法 竟然是一位中國人寫的 姜立綱《楷書七律》 姜立綱是何許人也?
  • 剛健贏天下,自強創未來——關於「剛健」的主題讀寫
    《象傳》提出「剛健」觀念,讚揚剛健精神,提倡「剛健而文明」、「剛健中正」。把剛健作為一種重要的品質,同時又要求剛健而文明,剛健而中正,即剛健而不過分,不妄行,不走極端,堅持原則,以「中正」的態度來行事。《象傳》提出了「自強不息」的原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象傳》倡導的「自強不息」可以說是最有概括性的經典論述。
  • 硬筆書法入門:基本筆畫「豎」的寫法
    實際上一定不能把楷書的橫寫成水平,豎畫寫成筆直,那樣就失去了書法的線條美。楷書中的橫,大部分都應寫成左低右高,成一定傾斜的角度。豎畫除了中豎以外,大多數也不是完全垂直,而是有左右的傾斜變化。「橫平」包涵兩個含義,一是橫畫本身要挺拔剛健,不可纖軟無力;另一個是說橫與橫之間的位置關係要方向協調一致,平行勻稱。「豎直」則主要指豎畫要剛直挺拔。橫豎的書寫角度一定要視情況而定,而這也是書法美的地方。
  • 中國書法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青島雲峰山摩崖石刻
    其中最珍貴的碑刻當屬《鄭文公碑》,此碑系北魏光州刺史鄭道昭所書,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品,書法風格堪稱隸楷之極,鍾致帥《雪軒書品》稱:「雲峰魏碑,承漢隸之餘韻,啟唐楷之先聲。不失為一代名作,無愧於千古佳品。」
  • 鋼筆楷書的練習方法及技巧,不可或缺的書法寶藏,宜收藏
    前言與時俱進,將中國書法寶庫發展壯大,是每一位書法人的應盡之責。中國書法家族中,不僅有毛筆書法,亦有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族中有鋼筆、鉛筆、原子筆、竹筆、木筆、水彩筆、粉筆等。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猶若姊妹花,可以互相促進,很多技法可以互通,但又有區別。
  • 中秋節,賞史上醉美的中秋書法
    中秋節,今天和大家聊聊和中秋節有關的書法。古代文人寫中秋的詩詞很多,但寫中秋的書法作品其實很少。
  • 這位高官的小楷,有渾雄剛健的陽剛之美,可比《靈飛經》
    最受大家喜歡的,當屬鍾紹京的《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而林則徐走的另外一種路線,他的書法如同他性格一樣,具有俊逸豪邁,渾雄剛健的陽剛之美!在筆法上,林則徐以歐體為正宗,融合「顏筋柳骨」之神韻,呈現了方勁峻峭,俊逸豪邁,渾雄剛健的陽剛之美,在藝術上價值絕對不屬於《靈飛經》。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本《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楷書字帖,期待大家喜歡!
  • 黃輔性書法:看似行雲流水,卻又蒼松挺拔
    這次因事出差,外出住在賓館,白天忙得一塌糊塗,晚上竟然因為看了一檔書法節目,突然心血來潮,簡直莫名其妙,關掉電視之後,竟然重新萌發了要寫黃輔性的念頭。 據說他生於1972年,江西省上猶縣人,自從讀書開始,從小寫字端正工整,因而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儘管沒有正式拜師,但臨摹法帖自始至終,經過長期堅持不懈,日積月累之後,其書法之功日逐牢固並漸成特色,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書法比賽當中,斬獲名次不計其數。
  • 書法的「美學」體現在哪裡?
    例如說,蔥鬱的山巒,澎湃的江濤,溪澗的潺流,田野的麥浪,挺拔的蒼松,柔和的垂柳,青翠的竹林,百姿的花卉,枝頭的黃鶯,湖中的遊魚,海洋的群鯨,長空的雄鷹,等等,都有自身的個性美,同時亦有相互間的共性美,那就是自然生動的天趣美。各式各樣的自然天趣,能在書法藝術的點畫線條、字體結構、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等地比擬吸收;也能在神採奇趣、風度韻味、姿貌格調和骨力氣勢方面,神領意會、若明若暗地體現出來。
  • 這位唐代書法大家面相溫爾文雅,卻寫出了書法史上最險絕的書法
    中國傳統文化重平正,尚衝和,崇寧靜,同樣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一貫主張。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中正平和相對的是俊俏、險絕,在中國書法美學中,書法的險也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美。險峭,是一種峻峭之美,是一種帶有不穩定的動態之美。
  • 紙上談兵:書法的基本理論及十大「筆法」
    雖然說「紙上談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恭行」,寫好書法更重要的是練習;但是,了解一些書法史上理論知識,不僅能答疑解惹,也會對實踐練習起到一些益處,更何況這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略講一講書法的基本理論及用筆上的一些術語。
  • 俊逸高潔,戎馬書生——武中奇書法篆刻作品展覽館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四大展館當中的武中奇書法篆刻作品展覽館。 武中奇(1907.9-2006.3),山東濟南人。幼年家境清貧,曾在印刷廠當童工,從事磨石版和刻學的勞作,常觀石印工人在石版上寫字,朝夕留心揣摩,對書法,金石產生興趣,並矢志自學,孜孜探求,功力日益精進。
  • 文化學者康震的書法不錯,有「啟功體」筆意,瘦勁挺拔,灑脫飄逸
    在教師這樣一個行業中,有不少寫字好的老師,尤其是在當下,雖然人們對書寫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老師都主動加人了練字的行業,從教師中也產生了一些書法家,諸如我們熟悉的楷書大咖楊華,還有美女教師崔磊等,而他也是這樣一位老師,雖然不以書法家的名號名世,但是書法水平讓人佩服,堪比書法家,他不僅是一位文化學者
  • 張大千書法對聯30幅!!
    張大千《隸書年少將軍七言聯》 1932年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年少五陵騎白馬將軍百戰取黃龍張大千說,「筆法的要點,要平、要直、要重、要圓、要轉、要拙、要秀、要潤,違反這些要點那就是不妙張大千書法作品張大千還說,「要在剛勁快利中求柔美諧和,柔美諧和裡要有剛勁快利,在柔美姿媚中找求剛強中正」,「下筆一定要有遒健、圓勁,生動的意趣,一直連綿不斷,行筆要快而速,不可遲緩。」
  • 張大千書法對聯30副
    張大千豪放不羈、風流倜儻的個性決定了他作品風格強烈的抒情色彩,這不僅反映在繪畫上,而且反映在書法上。張大千《隸書年少將軍七言聯》 1932年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年少五陵騎白馬將軍百戰取黃龍張大千說,「筆法的要點,要平、要直、要重、要圓、要轉、要拙、要秀、要潤,違反這些要點那就是不妙
  • 蕭峰、郭靖歷史原型,竟然是元代的宰相,更是一個書法高手
    耶律楚材文治武功,網上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作為北方遊牧民族,很少出現文學家、書法家,而耶律楚材就是其中之一,是個典型的書法高手。他的書法,書法得顏真卿、黃庭堅之真傳,這是跟他的性格有關,他生性豪爽,不拘小節,甚至連陷害他的對手,他都能夠寬容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