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1-02-08 古文詩歌

【簡介】


《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撫今弔古的詩篇是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此詩憑弔昔日東晉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全詩語雖極淺,味卻無限。



【注釋】


⑴烏衣巷:金陵城內街名,位於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期吳國曾設軍營於此,為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

⑵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正南朱雀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在今南京市秦淮區。

⑶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巨室。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⑷尋常:平常。



【白話譯文】


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



【創作背景】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南京),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文學賞析】


這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這首詩曾博得白居易的「掉頭苦吟,嘆賞良久」,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勳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舊日橋上裝飾著兩隻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同烏衣巷偶對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有關的歷史聯想,是「一石三鳥」的選擇。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讀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作者在「萬戶千門成野草」(《臺城》)的詩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徵衰敗。在這首詩中,這樣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已經荒涼冷落了。


第二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悽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澹情景。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而現在,作者卻用一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澹的氛圍之中。


經過環境的烘託、氣氛的渲染之後,按說,似乎該轉入正面描寫烏衣巷的變化,抒發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沒有採用過於淺露的寫法,諸如,「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之類;而是繼續藉助對景物的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裡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簷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麼不同於往昔。從中,讀者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飛燕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作者的藝術匠心和豐富的想像力。晉傅鹹《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像,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相關焦點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尋常】平常。【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建都於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舊時】晉代。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淺談烏衣巷中的「王、謝」
    王、謝是指東晉時以王導為主的琅琊王氏和以謝安為主陳郡謝氏。我們都知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作者描寫了原本棲息在王謝雕梁畫棟、堂檁之上的舊燕,如今卻棲居在尋常百姓家低矮的屋簷下。昔日風光無限的王謝舊居蕩然無存,曾經的昌盛繁華灰飛煙滅。
  • 冬日讀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詩是一首弔古懷今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首》中的第二首,此詩憑弔昔日東晉時朱雀橋和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現今卻野草叢生,夕陽殘照,破敗不堪。古今形成強烈對比,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詩人又忽然將筆觸轉向了飛燕,曾經王、謝等富豪大家屋簷下的燕子也已經居住在普通百姓家。更加突出今昔對比,讓人們認識到錢財地位終世過眼雲煙,蘊含深刻思想,餘蘊無窮。
  • 唐詩閒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要讀懂這首詩,必需要了解烏衣巷的來歷。烏衣巷現在還有,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核心地帶,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後來王、謝家族人才輩出,書法史上的「書聖」王羲之與另外兩位大書法家王獻之、王洵都是王氏一族的後人;中國山水詩派的鼻祖謝靈運,後來的大詩人謝惠連、謝朓,都是謝氏一族的後人。王、謝二族是典型的中國式貴族,他們居住的烏衣巷因此也非常有名。
  •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惠山·雲門雅集」專題學術...
    2020年12月13日,無錫雲門文化、惠山古鎮景區,無錫市書畫院、鳳凰藝都美術館,特邀中國著名書畫鑑定家、著名畫家、中國嘉徳首席顧問尹光華先生,在惠山二泉書院超然堂,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乾隆皇帝的書畫藏品及其聚散與回歸》專題學術講座。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呢?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前言題主的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金陵五題 其二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加 (謝) 安徵討大都督。(謝) 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顧謂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謝安運籌帷幄,在家裡下著棋度過了最緊張的時刻,收到前方勝利的消息時,一盤棋還沒有下完。
  • 現代詩歌|舊時王謝堂前燕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野草,夕陽……金陵城興衰的舊事如柳葉紛紛。王導、謝安等南朝高門世家的故事,成為詩中的歷史,不免憂嘆感懷。貧與哀,披髮左衽舊都在那裡,士大夫的黃金屋坍倒了中書舍人抱制誥伶人抱琵琶君子不齒,南渡不義誰嚮往的理想國在山川,默默前行天下事。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名詩中的「王謝」是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很是感慨,原來古人也如我們現代人一樣,人生是如此多變,榮華富貴說沒了就變沒了。恰似紅樓夢所說的《好了歌》:「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這一首詩是詩人劉禹錫在建康遊玩時,見到了王謝兩家的故居,心有感慨!
  • 蒙曼解讀「舊時王謝堂前燕」,觀點新奇卻遭質疑,國學大師符實?
    張紹振先生在《詩歌狂歡的背後》一文中含沙射影的指出:在文學上造詣頗高的蒙曼犯了低級錯誤,她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了。張紹振認為蒙曼犯了低級的錯誤,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了。網友更是以此作為攻擊蒙曼的武器,認為她配不上「國學大師」的稱號。讓蒙曼遭受非議的「舊時王謝堂前燕」出自《烏衣巷》,而這篇七言絕句是劉禹錫寫的詠懷古蹟的詩篇。
  • 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到了陳郡謝氏的第三代、謝安的父親謝裒時期,謝裒與自己的哥哥謝衡一度都是琅琊王氏權臣王敦的幕府門客,在王羲之的祖先們看來,陳郡謝氏那時候只是個給他們打工的小馬仔而已。 在謝晦事件中,謝氏家族損失慘重,謝世休、謝日爵、謝世平、謝紹、謝遁、謝世基、謝世酞等謝氏族人也慘遭屠戮,對此,謝晦的侄子謝世基在臨刑時也寫詩說: 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一旦失風水,反為蛾蟻食。
  • 背了這麼久「舊時王謝堂前燕」,「王謝」到底是哪兩位神仙人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雖說只有短短28字,描述的也都是尋常景物,但卻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愫藏在字裡行間。昔日的這裡車馬喧囂,是何等的繁華鼎盛,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很多,而如今,烏衣巷裡已經居住著尋常老百姓了,那曾經在王家和謝家築巢的燕子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當然,燕子已不是從前那個燕子,而夕陽卻是從的夕陽,烏衣巷昔日的繁盛,今日的衰敗,它都看在眼裡。
  • 「舊時王謝堂前燕」,王謝兩家到底有何能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所做的《烏衣巷》。這首詩,是詩人感嘆曾經風光無限王謝舊居,早已蕩然無存。不過一直到東晉之前,王謝兩家也僅僅只是當時北方的二流氏族,但他們早早便開始布局了。王謝兩家所任的官職儘管都不高,但卻掌握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職的地點又是國家的膏腴之地,故為其家族的日後興起奠定了基礎。
  • 歷史的天空┃舊時王謝堂前燕
    東晉中期,前秦苻堅發動侵東晉之役,以謝安為首的抵抗派在淝水之戰中大勝苻堅的前秦軍隊,挽危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謝安也是江南士族,而以王導為代表的王氏家族和以謝安為代表的謝氏家庭都居住在孫吳烏衣營舊址,此時的烏衣營已改稱為「烏衣巷」。王、謝兩家均為江南望族,家族中可謂人才輩出。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記國家一級書法師羅善福
    有一次,他為一村莊大祠堂寫春聯,站幾個小時不停歇,整整寫了六十多副,族長堅持要付1000元作為酬勞,他卻婉言謝絕……百姓心中有桿秤,隨著影響越來越大,請他寫字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一幅幅龍飛鳳舞的書法和對聯,像一隻只翩飛的燕子,飛入鄉村農家的門簷、廳堂,讓千家萬戶的農民,不用去買印刷的千篇一律的對聯,而貼上他書寫的新鮮生動、接地氣的對聯,正是「雅俗共賞是春聯,飛入尋常百姓家!」羅善福,字仁樵,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吉安泰和贛江邊一個小村莊。
  • 蒙曼錯誤理解「舊時王謝堂前燕」,犯低級錯誤,她水平被高估了?
    「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在這句詩中韓愈嘲諷了無知百姓把一段長得像人的朽木當作神靈崇拜的愚昧現象。 二、「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爭議 《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古詩,在中國的流傳程非常之高,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夠熟讀背誦,其感嘆興亡變化,世事無常的主旨也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在蒙曼的口中,這首經典的古詩有了新的解讀。
  • 教授孫紹振:對蒙曼解析「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提出不同看法?
    原來有教授指出,蒙曼女士在"舊時王謝堂前燕"理解錯了。在對於教授來講,是一個常識性錯誤。蒙曼女士的水平,因此也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真的高估了蒙曼女士的知識文化嗎?蒙曼出生在1975年的河北承德。她從小便對我國的歷史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加上父母有意的引導,蒙曼小小年紀就會背很多古詩詞。
  • 大眾CC獵裝版上市 舊時王謝燕 飛入百姓家
    華貴的裝飾、悍猛的馬匹、華貴的裝飾這等等的等等都是貴族們使獵裝車在滿足打獵需求的同時通過「檔次感」將自己與普通百姓區分開。不難看出來,獵裝車的特點有很多,啥動力猛啊,剎車好啊,裝飾華貴啊什麼的。舊時王謝燕 飛入百姓家從開始到結束,獵裝車似乎都沒在我國汽車市場出現過。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匹克UP30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