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的烏龜,為何如今再次出現?科學家:警惕第六次大滅絕

2020-12-27 洋子話科學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在不斷地進化與發展,因此地球的環境也會隨著發展而變化,因此地球上很多生物都在面臨著滅絕。地球上曾經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分別是距今4.4億年的奧陶紀大滅絕、距今3.65億年前泥盆紀大滅絕、距今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距今2億年前三疊紀大滅絕以及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至於這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科學家猜測很有可能已經在向我們來了,如今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正在不斷加劇,而人類就是推動這第六次大滅絕的始作俑者。科學家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理由的,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地球的溫度上升,連地球的兩極地區也出現了溫度上升的現象,而且南極的氣溫屢創新高,最近一次的氣溫竟高達20對多攝氏度,這使得冰川加速融化。

冰川的加速融化,使很多生物出現了滅絕,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以及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數量都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減少,另外此前澳洲的森林大火持續燃燒數月,有科學報告指出這場大火導致了10億隻動物的死亡,令113個物種面臨絕境,其中袋鼩及北部Corroboree的青蛙成為了極度瀕危物種,這些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最近有消息表示,研究人員在費爾南迪納島的一次探險中,發現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這隻巨龜似乎活得很好,但是有專家表示這種巨龜已經滅絕了近百年,如今人類再次發現這隻巨龜,看來事件好事。但是費爾南迪納巨龜的「滅絕」正是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目前費爾南迪納巨龜所剩無幾,它終將躲不過滅絕的命運。

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人類幹預大自然的環境生長,肆意捕殺動物,破壞地球生態環境,導致生物加速滅絕,研究人員發現,超過40%的物種已經在一個或多個地區滅絕。有數據預測,預計在未來 50年內,地球上的動植物可能會有三分之一的物種會從地球上消失,這意味著,我們身邊近一半生物都將看不到了。科學家也警告人類,人類正在推動地球歷史上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

為了防止地球環境的惡化,人類必須要警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從現在起我們真的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環境了,保護動物,愛護環境,保衛地球。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第六次大滅絕真的在發生嗎?科學家:真正可怕的是它正在加速
    人類在滅絕其他動物的同時,也是在自斷手足——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Paul Ehrlich關於第六次大滅絕的說法,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大量的動物逐漸失去自己的家園,走向了滅亡。科學家們形象地稱之為地球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許這個概念在最初被提出的時候略顯誇張,但事到如今,幾乎沒有人不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難道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嗎?很顯然,和上個世紀相比,生物的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數百種珍稀、獨特的物種,在上個世紀都徹底成為了歷史。
  • 鯨鯊為何看不到大量的鯨蝨類東西?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會來嗎?
    當然最多的就是鯨蝨,下面我們也單獨從鯨蝨來說下為何鯨鯊沒有出現類似於鯨蝨的東西。簡單的來說是跟這些鯨蝨的一些棲息方式存在關係,並且只會依附在不同區域的「縫隙」之中,所以要說它們為何不會出現,其實從生物的特性就可以看得出來。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按照最新的數據計算發現,最近12萬年以來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已經達到極值,並且根據計算機模型,未來它們的滅絕速度還將快速的提升,科學家預計在2100年,還會有大約550種物種消失滅絕。地球生物發展史大約有38億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發生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
  • 第六次大滅絕或真的來了!地球生命會走向「終結」嗎?
    對於地球來說,生物可以說是維持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也是構造生態鏈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如果它們都消失或者滅絕了,那麼這個基本的生態鏈系統將可能不復存在。地球生命鏈也將從此消失。而要想再次出現,也就可能會進入到一個新的進化過程。在過去,我們地球經歷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可以說對地球生命的「抹殺」非常強。
  • 鯨鯊為何看不到大量鯨蝨?全球生物種群減少,警惕生物滅絕的到來
    當然最多的就是鯨蝨,下面我們也單獨從鯨蝨來說下為何鯨鯊沒有出現類似於鯨蝨的東西。簡單的來說是跟這些鯨蝨的一些棲息方式存在關係,並且只會依附在不同區域的「縫隙」之中,所以要說它們為何不會出現,其實從生物的特性就可以看得出來。
  • 地球即將迎來第六次滅絕?2021年會發生什麼?人類該怎麼辦?
    所有人把2020年成為「災難年」,確實在去年出現了很多災難,災難的出現令人喘不過氣,從2019年澳洲山火一直到美國加州出現大火,沒想到去年一年裡似乎全都是關於大火的新聞,如今已經迎來了2021年,2021年開始我國先後出現了七彩祥雲、大鵬展翅,似乎今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隨後科學家的一則言論震驚眾人
  • 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早在2015年,由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Paul Ehrlich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聲稱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引發生物多樣性快速下降。現在,研究人員以新的研究報告的形式提供了最新的信息,發現生物滅絕的速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科學家們擔心這可能會掀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真正的威脅。2015年的論文概述了一種新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除了之前確定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之外,還稱已出現了一種新的大規模滅絕事件。
  • 13.6萬年前滅絕動物再現,野外滅絕的華南虎可能出現嗎?
    一般情況而言,對於滅絕的生物來說,就不可能再次出現的情況,但是最近關於一種被宣布滅絕十幾萬的生物突然出現了。 為何13.6萬年前滅絕動物會出現?
  • 地球上曾經出現的5次生物大滅絕,你知道有幾個?
    但是此次大滅絕只是眾多中的一次,在它之前,地球上還曾經發生過四次全球範圍性的生物大滅絕,在此過程中,無論你是食物鏈頂端的王者,還是最低等的生物,大自然都會一視同仁,能否生存下來,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今天不妨跟隨筆者一同探索一下地球曾經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
  • 滅絕超50年的生物,如今重映眼帘,莫非地下世界真實存在?
    滅絕超50年的生物,如今重映眼帘,莫非地下世界真實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未逃脫生物進化論的過程,一個物種的滅絕或消失,大多因環境變遷導致,徹底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已經習以為常了。就拿斯特拉大海牛來說,曾經它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因人類的一次誤闖,斯特拉大海牛的噩夢便開始了,從發現到滅絕短短26年,它便黯然退場,再也不見蹤影。地球上很多生物的滅絕原因與斯特拉大海牛高度相似,一些生物如果不好好保護,那麼它面臨的結局只能是滅絕。自從進入2020年,地球上總是發生一些奇異現象。全球變暖的影響,南北極凍土層消融,無數的遠古生物遺骸重見天日,它們的重現給科學家們敲響了警鐘。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來了?巴西發現神秘病毒,美國諾如病毒爆發
    如今,雖然一場大雨澆滅了澳大利亞的山火,可是卻又造成了洪澇災害,讓人們叫苦不迭。 或者是病毒們開會討論了一下,集體在2020年來了一場傳染大聯歡?又或者地球已經開始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了嗎?有科學家認為,其實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的那一天起,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就已經開始了,而在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馬達加斯加的很多本土鳥類紛紛滅絕,也讓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式啟動。
  • 生物學家:這種魚已滅絕至少6500萬年,為何又重現地球了?
    作者:文/虞子期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並且在這幾次的生物滅絕過程之中,大多數的物種都已經徹底消失了,只有少數的生物能夠完美的進入到下一個世紀或者「元年」之中。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悄然來襲,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學習拯救地球吧!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悄然來襲,這次有誰能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目前,全球的焦點聚焦在新冠、種族歧視、全球經濟之上。但你知道嗎?「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絕。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我們親眼所見,滅絕危機非常嚴重,我們所有人在未來10年到50年的行為將決定人類的未來。」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可能回來了,滅絕生物為何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地球在有記錄以來,總計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過程,這5次可以說導致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消失,而過後新的一個物種群體又出現了,也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種群,
  • 滅絕52年後現身,消失63年重回視野,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又出現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 被認定滅絕7年植物「復活」!為何宣布滅絕的動植物頻現?
    確實很多科學家都難以解釋,不知道為何這些滅絕動植物會頻繁再現,而我國在雲南發現稀缺植物「滇桐」之後,再次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一種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植物再現。什麼宣布「野外滅絕」的植物被發現了?但是很多人也在不斷地提出疑問,到底為何這些宣布滅絕的動植物頻現?其實我們從幾個方面就可以明顯知道。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2020年1月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宣布:中國特產稀有動物、號稱「水中大熊貓」的白鱘基本確定滅絕,人類很可能又告別了一個物種。顯然,白鱘並非是人類所知的第一個滅絕的物種,也絕非最後一個。在人類進入近現代後滅絕的生物,數不勝數,甚至很多人形容說,地球已經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絕事件」。
  • 全球最珍貴的花,滅絕後再次「復活」,如今僅有一株出現在四川
    地球上誕生至今已經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但是地球曾經在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後,很多生物都已經滅絕了,後來人類誕生對地球上的物種也進行了大肆的破壞,導致越來越多的生物都出現了滅絕。但是目前我國有40多種物種都出現了滅絕,不過科學家卻發現有一種已經滅絕的植物,如今卻又重新「復活」,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個植物就是枯魯杜鵑,它屬於灌木,長約7~10.5釐米,寬約2.4~3.4釐米,它開出的花大約有6~8朵,總軸長5毫米,花冠是淡粉紅色,具有紫紅色的斑點。
  • 二疊紀大滅絕發現新證據,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面臨著一樣的問題
    不同的是,它們已經滅絕,我們還有時間。現在的自然界裡,從數量和種類來看,昆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果不是體型限制了它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不是人類了,而是昆蟲。在幾次物種大滅絕裡,昆蟲受到的波及都不是特別大,只有如今2.51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昆蟲遭遇了一次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