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我看不太正確

2020-12-26 十四十四Fourteen

近日,隨著種族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展開,聲勢越來越浩大,谷歌(Chrome)對此進行聲援,並指出自去年十月以來,谷歌瀏覽器已在官方代碼樣式指南中包含有關如何編寫「種族中立」代碼的指南。

例如「黑名單」「白名單」等常見的術語,帶有黑=壞,白=好的意思成分,應當改成「阻止名單」和「允許名單」。

當我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是完全,完全無法理解的,但是卻又知道谷歌這麼做的原因。

在現在輿論趨勢下,種族平等,是一個鮮明,不可動搖的政治正確。

這高壓線,誰碰誰死。

大家應該知道,蘋果(Apple)算是一個政治最正確的公司了。

但凡是宣傳片,基本不會選用漂亮的白人演員,而是選用黑人作為主角,並且顏值一定不能過高,以防被扣上顏值歧視的帽子。

蘋果公司出品的emoji(表情)的每個表情都要做五種膚色,簡直是政治正確到不能再正確了。

但即使如此,蘋果公司還是被指責歧視黑人。

出事的,是因為這套手足的emoji:

人類的手心和腳底天然缺乏黑色素,所以所有膚色的人腳底手掌心的顏色都差不太多。

顯然emoji的製作人沒有考慮到這點,於是被噴成「對有色人種有著刻板印象」

還有比這更加離譜的。

在歐美LGBT團體和黑人一樣是一個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政治正確的壓力之下,每一家大公司都有如履薄冰之感。

Facebook把本來只有兩種性別(男、女)選項擴張到了56種非傳統性別。

但是,這還不能另那些白左滿意。

(白左:白左即「白人左派」,是指白種人當中的一種政治立場。主要特徵包括:同情弱勢群體或者少數派、主張保護生態環境、反對性別歧視。)

最後,迫於壓力之下,Facebook從增加56種性別到可自定義性別。

而蘋果呢?

他們也聽從人民的呼喚,增加了各類團體的家庭結構,性別組合使人眼花繚亂。

但是,這能令白左們滿意嗎?

顯然不能。

emoji只有男人和女人,為什麼沒有中性人?

最後...蘋果說,你說怎麼改,我就怎麼改。他在所有人物中添加了中性人一欄,甚至連虛擬的殭屍吸血鬼美人魚都添加了中性人選項。

What?

中性吸血鬼和殭屍到底是什麼情況?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本來指的是西方社會對邊緣群體(如少數族裔、女性、跨性別者,甚至動物等)的尊重的各種文化現象。它發源於60年代左翼運動,主要由學術界推動,某種角度講確實促進過西方社會的平等。但是近些年,政治正確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荒謬,而對此反感、厭惡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是一個萬金油,只要扯上一點點關係,反對你的人便可以給你扣上帽子,而這種帽子一旦被扣上,要想摘掉,那是相當困難。

就像谷歌擬棄用「黑名單」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向所謂的政治正確妥協,並討好的行為。

「黑名單」是否涉嫌歧視?

當然沒有。

許多人在用的時候,壓根就沒往那邊去想,因為「黑名單」的英文單詞Blacklist的黑,指的是不透明,不讓你看到的意思,而不是因為說你不好,我把你拉黑了。

若是「黑名單」要改,那葬禮的時候穿的黑色喪服要不要改?是不是涉嫌歧視?暗示黑色代表喪氣死亡等不好的意思?

美國的白宮(The White House)要不要刷成黑色的?是不是涉嫌歧視黑人,代表白人至上主義?

這些想法簡直是荒謬。

「黑名單」這個詞本身可能並沒有別的含義,但是谷歌把它單獨拎出來,說這個涉嫌歧視,那麼就變了味道。

本來人們說「黑名單」並不會想歪,現在說出口可能就會不自覺聯想到種族歧視。

我一直算是堅定的平權主義者,認可支持女權,對於黑人被歧視也感到不公。

但是,這一切不平等難道僅僅是改變個詞語,改變個說法就能得到改善的?

這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

即便你一邊去清理歧視詞彙,但是歧視一方永遠可以創造新的詞彙。

歧視一方只要願意,任何詞都可以內涵他人,例如「翔」這個字,大家現在看到「翔」第一時間想的是什麼?

「智障」的本意是智力罹患某種障礙的患者,「孤兒」指的是沒有雙親,失去父母的孩子。

但是因為網絡濫用,導致這些詞語變成了罵人辱人的詞語。

語言中帶有的歧視意味,往往是我們對現實中存在歧視的客觀描述。

並不是語言造成了歧視,語言所帶有的情緒才是問題的核心。

語言,確實會傷人。

中國有句古話: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但是大部分的惡語,往往是說話人自身帶著惡意,而語言的力量也是由說話方式所決定的。

在漢語裡,一個「啊」的不同發音,就可以讓人浮想聯翩。

一個「哦」「呵呵」就是最好的拒絕宣言。

語是因,不是果。

歐美的極端白左玩起「文字獄」來獲得少數群體的好感,卻不去探究歧視背後的根本原因。

從黑人到有色人種,最後到非洲裔美國人,難道黑是被歧視的原因嗎?

我一直認為黑色是經典的顏色之一,甚至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是這麼認為。

這時候怎麼就絕口不提歧視?

這種極端白左的泛濫,只會導致愈來愈多本身沒有傾向的人對此厭惡,使歧視現象加劇。

△黑人女演員出演美人魚愛麗兒

他們無視客觀現實,強行政治正確,只為了討得一部分人的歡心。

當然,他們可能並不在意。因為白左們獲得了少數群體的好感支持與投票,並且,他們是白人。

政治正確是一種更危險的極權主義 。 ——齊澤克

政治正確就像是一塊遮羞布。

哪裡有問題,遮哪裡。

不想著去解決問題,而是去美化問題,讓它看起來沒什麼問題,這樣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好像有點繞口)

至於黑名單,白宮這些怎麼改,我看到了一個網友的提議,覺得簡直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不叫Blacklisit(黑名單),不叫The White House(白宮),直接叫Pandalist(熊貓名單),Panda House(熊貓宮)。

你看,熊貓黑白相間,即可代表黑,又可代表白。不僅如此,熊貓還是亞裔,身為雜食主義者卻吃著素食,你可能再也找不到這種完美融合各種元素,並且如此政治正確的動物了。

強烈建議所有有爭議的單詞,都可以以熊貓作為參考。

△翻譯:消滅歧視,像熊貓一樣,又黑又白,還是個亞裔。

相關焦點

  • 一件小事,看美國「政治正確」的自我衝突
    ▍引起爭議當前,中國兩國因各方面的原因,政治氛圍並不友好。美國總統川普14日剛在白宮籤署了相關因香港問題「制裁中國」的法案。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拜登引用中國偉人的名言一下子變成了「政治不正確」。這事,怎麼看怎麼魔幻。「政治正確」大行其道的美國,「女性平權」是「完美無瑕」的「政治正確」,而偉人這句名言本身也毫無瑕疵。要知道,當年希拉蕊和川普競爭總統寶座的時候,希拉蕊可是利用自己的「女性」標籤拉了不少選票。
  • 「政治正確」正在掐死美國
    「希望放過圍棋,I can’t breathe (我無法呼吸了),」中國圍棋選手柯潔6月24日在微博感嘆。有些人擔心,這樣回顧歷史、全盤否定的聲討運動,是不是有些矯枉過正了?對本身可能並不涉及種族問題的事件和品牌,人們是不是太苛刻了?事實上,在過去歷史上幾次較大的民權運動中,不約而同地都出現了「政治正確」論調下的大追討。
  • 沒有政治正確,遊戲世界會更好嗎?
    共同創作:戰術大米不久前,一家雪梨電臺認為西洋棋中白棋先走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看到這個新聞後我直接裂開了,又一次感到政治正確真是無孔不入,不由得感覺今兒穿的白襯衫都跟著罪惡起來,明天一定要換一身黑的,不僅顯瘦還更正確。
  • 政治正確正在「毀掉」好萊塢?
    至於在政治正確問題上「打明牌」的《黑豹》和《驚奇隊長》,更是在口碑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讓迪士尼賺得盆滿缽滿。 」才是好萊塢自身的「政治正確」。 斯嘉麗·詹森《摩擦和拖拽》角色照 「我覺得(政治正確)正變成一種趨勢。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整體而言,四位老師均對這場運動持同情理解的立場,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但對話中的一些具體論述及其背後的思維框架,在我看來仍有可議之處,因此不揣冒昧,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見。由於未能現場聆聽此次對談,我的回應只能以事後整理的對談文字整理稿為依據,如有誤解幾位老師觀點之處,這裡先行致歉。本文的商榷,集中於整場對談始終依託著的「(反)政治正確」論述框架。
  • J.K 羅琳:放出「政治正確」這個伏地魔,終被對方吞噬
    可我們也知道,羅琳前些年走上了政治正確的不歸路之後,說了很多令粉絲覺得毀三觀的言論,並且在這兩天因為一句話的不恰當,突然就成為了「不政治正確」的代表,並且被一些粉絲網站聲明劃清界限。這讓人不由得感慨:當「政治正確」這個伏地魔被釋放之後,羅琳最終沒有主角光環,成為了對方反噬的對象。
  • 我們為什麼一邊嘲笑「政治正確」,一邊痛斥那位留學生?
    大政治 VS 小政治對於政治,中國和西方的歷史經驗相差甚遠,從詞源上就能看出來。Politics這個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城裡的事」,也就是說「有組織地控制社區事務,決定權力與資源的分配」,是西方政治的本質。而在漢語裡,「政」和「治」原本是分開的,「政」是統治方式,「治」是社會整體狀態,它們之間乃是因果關係。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①丨「(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整體而言,四位老師均對這場運動持同情理解的立場,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但對話中的一些具體論述及其背後的思維框架,在我看來仍有可議之處,因此不揣冒昧,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見。由於未能現場聆聽此次對談,我的回應只能以事後整理的對談文字整理稿為依據,如有誤解幾位老師觀點之處,這裡先行致歉。本文的商榷,集中於整場對談始終依託著的「(反)政治正確」論述框架。
  • 原泉:白俄羅斯在「政治正確」和「正確政治」的十字路口徘徊
    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來,以「民主」的名義,被冠以「顏色革命」名號的街頭政治運動像野火一樣燒遍了幾乎所有的前蘇東國家。如今,這把野火終於借著新冠肺炎的「東風」向白俄羅斯氣勢洶洶地奔殺而來。 盧卡申科——歷史選中的最不「政治正確」的總統 無論白俄羅斯未來的局勢朝什麼方向發展,談到當代白俄羅斯的歷史,都不可能繞開一個人,這就是從1994年,也就是筆者上小學那年開始執掌白俄羅斯總統之位,並在這次總統選舉當中再次獲勝的總統亞歷山大·格裡高利耶維奇·盧卡申科。
  • V社因沉默被批 遊戲界還有哪些政治正確?
    這就有點令人感到玩味了,畢竟你要支持黑人運動,作為遊戲製作人你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比如說捐出遊戲售賣收入或者通過遊戲去宣傳反種族歧視,但是道德綁架別人就不太好了。許多看到這條新聞的人也提出了自己的反感:這種在遊戲界出現的「政治正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接下來就來看看還有哪些「令人吃驚」的事吧:在《戰地5》宣傳片發布後,就有玩家就花俏的服裝和女兵的登場,以及沒有展示納粹旗幟等各方面與歷史不符向藝電錶示了反對,並批評開發商「過分政治正確」。
  • 確保法院工作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首要的任務就是確保法院工作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講話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是我們戰勝任何風險挑戰、做好法院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 全美國政治正確 新百倫和安德瑪也參政?
    沃頓商學院研究政治危害對企業的影響的教授維特德爾·亨尼斯(Witold Henisz)說:「我們真的擔心,我們到了穿一種鞋子就會被認與一個團體有關係的地步,因為他們把它當作一個象徵。然而現在,我們離這不遠了。」然而,當潛在的破壞力度非常高時,也很難去指出這些品牌遭受的任何一種長期的影響。也有專家認為,大部分人們會恢復以前的狀態,去選擇購買適合他們的鞋。
  • 「政治正確」是個啥,何以誕生「因言獲罪」的美國
    NFL有一支球隊叫紐奧良聖徒,最著名的球員德魯布裡斯說,我永遠不會同意任何人不尊重祖國和國旗。隨後他就火速地極其誠懇的道歉了,我試圖以國旗國歌為中心,探討尊重團結友愛,但我的評論麻木不仁,完全沒有觸及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這些不能準確的反映出我的內心和性格。種族歧視的語言是一種暴力。
  • 此與彼之間:一所美國大學裡的政治正確「三國殺」
    這大概算是我對於美國「政治正確」的「初體驗」。近些年,尤其是當美國總統川普以「反對政治正確」為口號競選成功之後,美國社會對此的反思越來越多:政治正確本應指反對所有類型的歧視(包括種族、宗教、性別、性向、身體殘缺等),但如果很多人,尤其是白人,把政治正確當成對自己的壓迫,如何才能促進社會各界的彼此包容呢?
  • 西方「政治正確」有多虛偽:警察為黑人洗腳、總理下跪-虎嗅網
    在美國,違反了「政治正確」,要承擔不小的代價。2018年,世界知名的披薩連鎖店棒約翰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約翰施耐特,在一次內部電話會議裡,用「黑鬼」稱呼黑人。美國部分白人精英對上面圖片的簡述:我無法判斷這兩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或者他們也可能是變性的,所以我將會使用「它」這個代詞來描述這兩個人。它們都有黑色的短髮,除了右邊的人稍微有點鬍鬚外,我根本不知道這兩個人的外貌有任何其他區別。可見,某些「政治正確」的詞彙看起來有多可笑。
  • 政治正確,是霸權武器?
    作為一名90後,我相信各位不可能不知道《哈利波特》這四個大字,也不可能不清楚它的創作者JK羅琳,她和她的這本創作在小說界的地位就如同《聖經》般的存在(總銷量已累計超5億本),也無人會在看完《哈利波特》之後不會被羅琳對魔法世界的腦洞構想(既天馬行空又邏輯縝密)拍案叫絕。
  • 紐約2020:正確與不正確的100天
    1960年代倡導民權,「黑就是美(Black is beautiful)」;之後不可用膚色稱呼人,「政治不正確」,要改說「非洲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1980年代美國又「身份政治」 了,「黑人」一說成了鬥爭的鎧甲;「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2013年爆發,當下正在風口,5月底的紐約下城,要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 美國種族問題的兩副面孔:不說出口的歧視和被濫用的政治正確
    在無數個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發生的此類行徑說明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的生存環境不甚樂觀,而弗洛伊德之死最終成為了一個爆發點。「政治正確」背後的種族矛盾 很多人會有疑問:在「政治正確」的美國,黑人的悲劇為什麼還會屢屢發生?這就是涉及到了「政治正確」背後隱藏的種族矛盾。
  • 澳小夥狠批雪梨機場:「政治正確」大過國家安全?
    Yemini稱這樣僅僅為了「政治正確」的行為也太瘋狂了。(圖片來源:《每日郵報》)周四,Yemini在接受《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稱:「像我這樣的人通行無阻,卻攔下他那樣的人來檢查也太愚蠢了吧。他說:「如果他們以人種歸類,而不僅僅是追求』政治正確』,那我的感受還要好一點。一味追求『政治正確』並不會讓人們更加安全。」
  • 美國警察為黑人洗腳、加拿大總理下跪:西方「政治正確」,有多虛偽
    在美國,違反了「政治正確」,要承擔不小的代價。2018年,世界知名的披薩連鎖店棒約翰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約翰施耐特,在一次內部電話會議裡,用「黑鬼」稱呼黑人。此言一出,薩默斯遭到200多位本校教授聲討,最終被「不信任投票」而黯然下臺。矯枉過正「政治正確」是為了保護弱者,爭取少數人的平等權利。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是,現在的「政治正確」,有點矯枉過正,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