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種族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展開,聲勢越來越浩大,谷歌(Chrome)對此進行聲援,並指出自去年十月以來,谷歌瀏覽器已在官方代碼樣式指南中包含有關如何編寫「種族中立」代碼的指南。
例如「黑名單」「白名單」等常見的術語,帶有黑=壞,白=好的意思成分,應當改成「阻止名單」和「允許名單」。
當我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是完全,完全無法理解的,但是卻又知道谷歌這麼做的原因。
在現在輿論趨勢下,種族平等,是一個鮮明,不可動搖的政治正確。
這高壓線,誰碰誰死。
▼
大家應該知道,蘋果(Apple)算是一個政治最正確的公司了。
但凡是宣傳片,基本不會選用漂亮的白人演員,而是選用黑人作為主角,並且顏值一定不能過高,以防被扣上顏值歧視的帽子。
蘋果公司出品的emoji(表情)的每個表情都要做五種膚色,簡直是政治正確到不能再正確了。
但即使如此,蘋果公司還是被指責歧視黑人。
出事的,是因為這套手足的emoji:
人類的手心和腳底天然缺乏黑色素,所以所有膚色的人腳底手掌心的顏色都差不太多。
顯然emoji的製作人沒有考慮到這點,於是被噴成「對有色人種有著刻板印象」。
還有比這更加離譜的。
在歐美LGBT團體和黑人一樣是一個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政治正確的壓力之下,每一家大公司都有如履薄冰之感。
Facebook把本來只有兩種性別(男、女)選項擴張到了56種非傳統性別。
但是,這還不能另那些白左滿意。
(白左:白左即「白人左派」,是指白種人當中的一種政治立場。主要特徵包括:同情弱勢群體或者少數派、主張保護生態環境、反對性別歧視。)
最後,迫於壓力之下,Facebook從增加56種性別到可自定義性別。
而蘋果呢?
他們也聽從人民的呼喚,增加了各類團體的家庭結構,性別組合使人眼花繚亂。
但是,這能令白左們滿意嗎?
顯然不能。
emoji只有男人和女人,為什麼沒有中性人?
最後...蘋果說,你說怎麼改,我就怎麼改。他在所有人物中添加了中性人一欄,甚至連虛擬的殭屍吸血鬼美人魚都添加了中性人選項。
What?
中性吸血鬼和殭屍到底是什麼情況?
▼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本來指的是西方社會對邊緣群體(如少數族裔、女性、跨性別者,甚至動物等)的尊重的各種文化現象。它發源於60年代左翼運動,主要由學術界推動,某種角度講確實促進過西方社會的平等。但是近些年,政治正確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荒謬,而對此反感、厭惡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是一個萬金油,只要扯上一點點關係,反對你的人便可以給你扣上帽子,而這種帽子一旦被扣上,要想摘掉,那是相當困難。
就像谷歌擬棄用「黑名單」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向所謂的政治正確妥協,並討好的行為。
「黑名單」是否涉嫌歧視?
當然沒有。
許多人在用的時候,壓根就沒往那邊去想,因為「黑名單」的英文單詞Blacklist的黑,指的是不透明,不讓你看到的意思,而不是因為說你不好,我把你拉黑了。
若是「黑名單」要改,那葬禮的時候穿的黑色喪服要不要改?是不是涉嫌歧視?暗示黑色代表喪氣死亡等不好的意思?
美國的白宮(The White House)要不要刷成黑色的?是不是涉嫌歧視黑人,代表白人至上主義?
這些想法簡直是荒謬。
「黑名單」這個詞本身可能並沒有別的含義,但是谷歌把它單獨拎出來,說這個涉嫌歧視,那麼就變了味道。
本來人們說「黑名單」並不會想歪,現在說出口可能就會不自覺聯想到種族歧視。
▼
我一直算是堅定的平權主義者,認可支持女權,對於黑人被歧視也感到不公。
但是,這一切不平等難道僅僅是改變個詞語,改變個說法就能得到改善的?
這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
即便你一邊去清理歧視詞彙,但是歧視一方永遠可以創造新的詞彙。
歧視一方只要願意,任何詞都可以內涵他人,例如「翔」這個字,大家現在看到「翔」第一時間想的是什麼?
「智障」的本意是智力罹患某種障礙的患者,「孤兒」指的是沒有雙親,失去父母的孩子。
但是因為網絡濫用,導致這些詞語變成了罵人辱人的詞語。
語言中帶有的歧視意味,往往是我們對現實中存在歧視的客觀描述。
並不是語言造成了歧視,語言所帶有的情緒才是問題的核心。
語言,確實會傷人。
中國有句古話: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但是大部分的惡語,往往是說話人自身帶著惡意,而語言的力量也是由說話方式所決定的。
在漢語裡,一個「啊」的不同發音,就可以讓人浮想聯翩。
一個「哦」「呵呵」就是最好的拒絕宣言。
語是因,不是果。
歐美的極端白左玩起「文字獄」來獲得少數群體的好感,卻不去探究歧視背後的根本原因。
從黑人到有色人種,最後到非洲裔美國人,難道黑是被歧視的原因嗎?
我一直認為黑色是經典的顏色之一,甚至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是這麼認為。
這時候怎麼就絕口不提歧視?
這種極端白左的泛濫,只會導致愈來愈多本身沒有傾向的人對此厭惡,使歧視現象加劇。
他們無視客觀現實,強行政治正確,只為了討得一部分人的歡心。
當然,他們可能並不在意。因為白左們獲得了少數群體的好感支持與投票,並且,他們是白人。
政治正確是一種更危險的極權主義 。 ——齊澤克
▼
政治正確就像是一塊遮羞布。
哪裡有問題,遮哪裡。
不想著去解決問題,而是去美化問題,讓它看起來沒什麼問題,這樣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好像有點繞口)
至於黑名單,白宮這些怎麼改,我看到了一個網友的提議,覺得簡直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不叫Blacklisit(黑名單),不叫The White House(白宮),直接叫Pandalist(熊貓名單),Panda House(熊貓宮)。
你看,熊貓黑白相間,即可代表黑,又可代表白。不僅如此,熊貓還是亞裔,身為雜食主義者卻吃著素食,你可能再也找不到這種完美融合各種元素,並且如此政治正確的動物了。
強烈建議所有有爭議的單詞,都可以以熊貓作為參考。
△翻譯:消滅歧視,像熊貓一樣,又黑又白,還是個亞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