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識 阿賴耶識

2021-02-19 十方義工社

什麼是第八識呢?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也是梵文,我們翻為「藏」,因為它有能藏、所藏、跟執藏的功能,所以又稱為「藏」,所以我們是以它的功能來命名的。所以我們看到功能,就知道它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就稱為「藏識」,因為它有能藏、所藏、跟執藏這三個功能。

那什麼叫做「能藏」呢?就是第八識,它能含藏無量劫以來的種子不會壞失,所以稱為「能藏」。這是以它持種的功能來說,它能夠持一切的種子,不管你輪迴了多久,你那個業力的種子,它到那裡去了呢?統統含藏在第八識,所以你不要以為我講一句話,講完就完了,沒有耶,它就含藏到你的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你不要以為你今天做一件壞事,都沒有人知道,今天動一個壞念也天不知、地不知,我隨便想一想,那個壞念頭沒關係啊,它就燻到你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我們所有身口意一切的種子統統沒有壞失,統統含藏在第八識,所以第八識它能夠含藏一切的種子不壞失,你還沒有報、還沒有清淨之前,它全部都在你的第八識,等到因緣成熟,種子就生起現行,就是它要有一個外緣,雖然很多無量的種子含藏在你的第八識,可是你每天要面對不同的境界,對不對?你面對那個很討厭的,碰到那個很討厭、不順心的事,你那個瞋恚心就起來了,所以這個不順心的外緣是牽動你瞋恚的種子,讓它生起現行來,生起現行也沒完,如果你還在那邊氣個沒完沒了,它又燻回去了,所以你瞋心愈來愈強,它是有道理的。你任何的習氣愈來愈強,都是這樣燻的,你每天這樣燻燻燻,可是你不知道。你以為這件事情做完就沒事了,這句話說完、我一個念頭動完都沒事,不是喔,統統燻回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所以它能執持一切的種子,不管你是業力的種子、煩惱的種子,一切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識,這個就是以它能藏的功能來說的。

什麼叫做「所藏」呢?因為第八識是一切善惡種子受燻之後,所含藏的地方,所以稱為「所藏」。剛才是說執持種子是能藏;現在是以受燻來說,是所藏,就是說你燻了之後,到那裡去?就到了第八識,這個是以它受燻,第八識是受薰習的,所以你每天做了什麼,你常常做什麼,它都燻回去第八識,成為習氣的種子,所以所藏是以它受燻來說。剛才能藏,是說它能夠執持一切的種子不會壞失來說的,所以能藏跟所藏是不一樣,雖然都好像是在講這個種子,可是一個是說它能夠執持一切的種子不會壞失,三大阿僧祇劫、還是八萬大千劫,不管是多少劫,那個種子都不會壞失,這個是能藏的功能來說。你任何的身口意燻回去第八識,這個受燻來說,是所藏,就是說你受薰習之後,這個種子到那裡去?就是含藏到第八識,所以一個是以持種來說,一個是以受燻的功能來說。

什麼是「執藏」呢?就是我們剛才一直念的,當作口訣念的——恆審思量,執八識見分為我,「執八識見分為我」,這個就是執藏的功能,所以第八識是第七識恆常內執,堅固地執持有一個自我的主體,這個我們稱為「我愛執藏」,就是「執藏」,就是八識的見分,是第七識它恆常念念去執持的,這個就是我愛執藏。以第八識來講,是我愛執藏,就是第七識它所執有一個「我」的那個主體,就稱為我愛執藏,這就是第三個功能。

就是因為第八識有這三種功能,所以稱為藏識,所以我們就知道藏識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能藏、所藏、執藏,這三種功能來命名的。

這樣就把八個識簡單的介紹完了。

相關焦點

  • 第八識──阿賴耶識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  本識就是指第八識,這第八識去後來先,所以有句偈頌說: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前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浩浩是大的樣子,三藏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叫藏識,為什麼說三藏?這個三藏,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的種子,都在八識裡頭藏著,所以說浩浩三藏不可窮。在這個三藏的藏識裡邊,就好像大海裡邊的波浪似的,無窮無盡,所以說不可窮盡。而我們人的心念,也好像水波浪那麼多,無窮無盡,因此才說不可窮。「淵深七浪境前風」,這個很深的、淵深的,七浪,就是第七識。
  • 第八識阿賴耶識的三種功能
    一、十八界與阿賴耶識  昨天給大家簡單地提到過一下,唯識所講的這個阿賴耶識的真心,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真心的境界。  色法有十一個,就是外在的六塵和內在的五根,加起來是十一個,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加上內在的眼、耳、鼻、舌、身,這叫色法十一;心法八個叫八識心王,它前面的七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加上六根當中的意根,也就是第七識,這就是十八界了,就是六根、六塵、六識。
  • 宣化上人:第八識──阿賴耶識
    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本識就是指第八識,這第八識去後來先,所以有句偈頌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前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翁。在這個三藏的藏識裡邊,就好像大海裡邊的波浪似的,無窮無盡,所以說不可窮盡。而我們人的心念,也好像水波浪那麼多,無窮無盡,因此才說不可窮。「淵深七浪境前風」,這個很深的、淵深的,七浪,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又叫傳送識,它把前六識的意思傳送給第八識,所以說境前風,這是好像前邊那風吹來似的。「受薰持種根身器」,受薰,因為這個第七識交給第八識了,傳送給它,所以它受薰。持種、有這個種子在裡邊。
  • 佛教:「八識漫談」什麼是前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八識漫談:佛家所指的心識,粗分為八類,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識就是心,為什麼我們一心能有八識? 原來人們通常都是執著於實我實法——把宇宙間的一切視為實體。說到心時,也隱然有一個整體的東西存在。唯識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為八,以破除人們的執著。
  • 何謂「阿賴耶識」?
    甲、題解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梵語Alaya Vijnana音譯而成「阿賴耶」。為有情根本的心識,八識之根本。它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當因緣成熟時,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為一切事物之根源。乙、阿賴耶識說是否有違佛意雖然初期出現的大乘諸經已談及第八識,但是各部派卻不承認大乘經為佛說,亦不承認有阿賴耶識。此等爭辯在大乘經中常常見到。其實在眾多經典之中,較可信為釋迦佛所口說而為眾弟子結集流傳的,乃為《四阿含》。除阿含經外,亦有很多小部經典秉佛之旨而另自結集的,大乘經典亦理應如此。
  • 阿賴耶識
    在無盡生命延續中,我們所有的生活的經驗之所以能夠保存而不會失去——不是保存在大腦裡——是因為有這個生命的基礎,阿賴耶識在執持著,它不會喪失。那所藏呢?所藏就是所有的生命的信息。那麼在唯識宗裡的說法,就是叫作:種子。那麼還有一層意識叫執藏,執著的執。這個執藏它主要是第八識和末那識的關係。末那識把第八阿賴耶識執以為我,這種執著它是一直從無始以來,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 何謂「阿賴耶識」與「三能變」?
    一、何謂「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以梵語Alaya Vijnana前者音譯而成「阿賴耶」,為有情根本的心識,亦為八識之根本。它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當因緣成熟時,它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為一切事物之根源。此識之義譯則有不同的譯名,有譯作藏識。
  • 阿彌陀佛,阿賴耶識,安爐立鼎
    [阿賴耶識] 佛教(唯識論)八識中之第八識,又名「阿梨耶識」,是根本識,以下各識都由它生出。唯識論認為,阿賴耶識中藏有無數的種子,可以引發人的善惡行為(主要指思維活動)。 自無始以來,阿賴耶識就有淨、染、萬有種子,對待萬物待緣而起這一真理不明了,故稱作「無明」。
  • 阿賴耶識的種子是如何運作的?
    你的眼耳鼻舌身,給你攝入信息,前五識給你攝入信息;你的意識第六識開始分別,分別就產生情緒,所謂的正面反應和負面反應;產生情緒之後,第七識莫納什,就把這個產生的反應,這樣的一些信息傳給(第八識)阿賴耶識,就在阿賴耶識當中種了所謂的好的種子或壞的種子,就是善業或惡業了。
  • 惟賢長老: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1、能藏:謂此識能含藏染、淨、善、惡、無記三性諸法種子,如倉庫能收納稻麥等五穀種子。2、所藏:此識為前七現行識之所燻,燻成習氣(種子異名),收藏在此識中,遇緣再現行。就受燻言,前七識為能燻,此識為所燻。
  • 第27集 阿賴耶、異熟、無垢這三個識,是不是三個心?
    實際上,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這三個識,並不是三個心,而是同一個心——就是第八識。這樣子施設異名的原因其中的一個,是為了要在佛菩提道上,使得學人能夠知所修學的內涵與次第,因此而作了方便施設,並不是說第八識以外,還有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這三個識;也不是說阿賴耶識以外,還另外有異熟識、無垢識兩個心。
  • 淺談八識
    在佛法中,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定義,一般分為心,意,識。而心,意,識有時候合稱為心,即是心王,是緣取外境的精神主體,是思維,了知的根本。再細分就是八識:眼識,耳朵,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1,心:為集起義。集就是收集,起就是生起之意。即是心能夠收集我們過去生中所造的種種業,包括善業,惡業和無記業(就是不善不惡業),同時又可以從心中生出種種的果實。
  • 於第八識。何性所攝…
    於第八識。何性所攝。約有幾位。 答。論雲。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釋雲。此有漏種。與本第八識體無別故。性類是同。唯是無記。若能所生法。皆通善等三性。謂此種子。本能薰習。現行之因。及後所生。現行之果。皆通三性故。言因果俱善等性。
  • 法相唯識宗|何謂「「阿賴耶緣起」」?
    愚痴無聞凡夫如筆者,便總是將整個「賴耶緣起」的重點只放在「阿賴耶識」上,直至最近於讀書會完成了解讀《成唯識論》中有關第七「末那識」的部分,才驀然驚醒自己輕視了此識之重要性,亦忽略了整個「賴耶緣起」系統的環環相扣。第七及第八識的建立為瑜伽行派之獨議,並不見於其他印度或中國的佛教宗派。有關此兩識的作用及體性等,於《成唯識論》中有非常詳盡的陳述,故不在本文中討論。
  • 阿賴耶的三細相是什麼?
    現在科學家把現象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大類物質現象,第二大類精神現象,第三大類自然現象。實際上這三種現象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阿賴耶的三種現象。阿賴耶的業相,(自然現象),阿賴耶的轉相(精神現象),末那跟第六識都屬於轉相,境界相(物質現象)。
  • ​禪密二宗,根本由八識下手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忘染汙名。
  • 為什麼說唯有淨化「八識心田」方能有三身成就證得無上佛果?
    佛家所指的心識,粗分為八類,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依佛學辭典的解釋,「第八識」之音譯為「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因其含藏了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一切的一切,都收藏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發出現行,像是在田地播下了種子,會生出果實來,是一樣的,所以可以將其比喻成「八識心田」。
  • FGO:抑止力的簡介,阿賴耶和蓋亞是什麼?
    阿賴耶:阿賴耶是所有人類(靈長)想要生存的潛意識產生的,一般人都會希望自己的世界無限延長下去,所以人類會繁衍,會保衛和平,創作更加美好的未來,可能在這其中會有一些怨天尤人的人類存在,希望人類毀滅,希望世界毀滅的,不過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都是現實中廢物,他的願望無足輕重,所以「阿賴耶」基本都不會鳥這種存在。
  • 佛陀降世 《聖鬥士星矢:重生》阿賴耶識·沙加的使用技巧
    認識阿賴耶識·沙加,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第一點:15資質的屬性成長優勢 阿賴耶識·沙加是第一個15資質角色,其屬性增長極為出色,5星阿賴耶識·沙加分別對比14資質的7星冥王瞬、13資質的7星庫恩, 5星阿賴耶識·沙加各項屬性的成長都優於7星13資質,但都略低於14資質的7星冥王瞬,如下圖所示。
  • fate世界中的抑制力原來有兩個,一個是蓋亞,一個是阿賴耶識
    那麼問題來啦,這兩大抑制力們到底是怎麼保護世界的呢,相信大家定然對此十分好奇,接下來便由我來為大家詳細的解析一番,蓋亞意識與阿賴耶識兩大抑制力保護世界的方法,不要閉眼喲,精彩馬上上演。而抑制力—阿賴耶識則與蓋亞不同,它是人類集合意識誕生出的產物,為了就是保護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發展與延續,為了保護人類-靈長類動物的持續發展,阿賴耶識創造出了守護者組織與英靈之座類似,阿賴耶識會從各個時間線挑選失去希望,執念深沉的人類,讓他們成為守護者,它們會被阿賴耶識派往各種各樣時間線與世界線進行阻止人類滅亡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