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修士考試的流程中,面試是筆試合格後的下一步,也是關係到能否合格大學的最後一環。面試中,1個考生往往要面對4名以上教授的連環發問,加上要用外語作答,臨場壓力還是很大的。而作為考生,如果能追本溯源地了解教授想獲取的信息,進而真誠得體地進行溝通,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接下來一川老師將以經濟學專業為例,列舉10個面試中常見的問題,告訴大家教授們想聽的到底是什麼~
Q1:請做一下自我介紹。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必問題,目的是開啟對話。所以回答要簡單明了,不要有錯誤的信息,以及要充分站在對方認知的角度去考慮。
OK的回答:
我叫**,來自中國北京的**大學,**專業,今年讀大四。21歲。我的志願專業是**。
分析:中規中舉的回答。
加分的回答:
在基本情況之上,加上一句:這次我為了貴校的考試,第一次來日本。
分析:傳達了強烈的想來讀書的願望。
NG!的回答:
我叫**,來自江浙計算機學院大學。......(沉默)
分析:對於自己學校的介紹,最好具體明確一些。否則對於日本教授而言,不知道的中國大學,等同於無效信息。
Q2:為什麼要選我們學校?
教授希望知道你選擇的標準和是否用心,也希望了解年輕人的新鮮的動機。要真誠回答,讓教授感受到你對學校的好感。
OK的回答:
貴校的經濟學專業在日本名氣很大,教授也很有實力。通過主頁也了解到對留學生的支援也非常給力。
分析:雖然很客套┗( ▔, ▔ )┛,但也能看出是事先做了調查研究的。
加分的回答:
我因為喜歡日本漫畫,很早就有來日本留學的打算,所以一直關注著各大學的專業成果。貴校的2018年的**獲獎作品打動了我。
分析:真實具體,有情有理。順帶為什麼選日本這個國家也一併回答了。讓人看到了堅定的內心。
NG!的回答:
我的一個朋友去年考中了,說很不錯,他推薦給我的。
分析:受朋友推薦是一個理由,可以說,但一定還要說出打動你自己的地方。如果只因為有相熟的人就來,會被認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或不成熟哦><
Q3:你本科不是經濟類,
為什麼選擇經濟學來繼續深造?
這道問題有一些壓力,往往是對本專業是語言類的學生提出的,因為教授不希望你因為專業知識欠缺而影響到未來的研究。
OK的回答:
我本科雖然是日語專業,但兼修了國際貿易課程,認為國際貿易這方面的專業性非常強,我想成為一個既有語言優勢又有高度專業性的人。
分析:甩掉了只會語言的印象,雖然對專業選擇說的籠統,但有一定的邏輯關係。
加分的回答:
因為我的職業理想是證券分析師。我本科階段有修數學課程,為日後數據模型分析打好了基礎。也已經用1年時間把經濟類專業課進行了惡補。日本有世界頂級券商如XX,也是我未來的目標。
分析:前前後後的細節都計劃好了,教授怎麼能不助這一臂之力?
NG!的回答:
因為經濟學沒有指定文科理科,對於文科出身的我,考試準備比較容易。
分析:想容易,就不要讀碩士了。(教授嚴肅.jpg)
Q4:不好意思,你說的日語沒有聽懂
聽到這句話,多半是因為教授真沒聽懂。所以不要緊張、不要心理崩潰。儘量換個方式交流。
OK的應對:
放慢語速,改變措辭,再來一遍,逐句用眼神和表情確認,儘量讓對方理解。
分析:大多數情況下,慢慢說+把用詞變簡單就能化解。能表現出沉著冷靜很重要。別讓一句「沒聽懂」難倒你。
加分的應對:
先道歉:不好意思,我日語準備不足。然後可以利用白板、白紙,把自己的回答裡晦澀難懂的詞寫出來,再加以說明。
分析:積極樂觀的溝通態度+靈活的頭腦+強大的內心,完美體現了出來。
NG!的應對:
開始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然後又用重複的語言再來一遍。
分析:教授該不懂的還是不懂,後面都有點不想提問了。(淡定很重要!)
Q5:疫情當下,
你還願意冒風險出國留學嗎?
考慮到今年的疫情,也許會出現這樣的提問。事實上,像這樣問及時政和雙邊關係,多半是在試探你是否考慮過風險。比如311地震時就有很多留學生突然回國、給學校造成了麻煩。
OK的回答:
我一直關注著日本的疫情發展和對留學生的政策,我覺得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風險了,只要按政府要求自肅、就可以了。
分析:這是和大多數人一致的獨善其身的想法。
加分的回答:
我了解到日本的疫情控制已經到了一個**天0增長的水平。疫情是一個長期的全球化的問題。我會嚴格遵守日本政府和駐日在華機構的指示,不會因為疫情隨便放棄學業。
分析:表明自己對學業的執著,以及理性的原則。畢竟除了疫情還有地震等自然災害,不隨便放棄才是應有的態度。
NG!的回答:
在中國國內也有疫情存在,所以在哪裡都躲不到,對我來說並不覺得害怕。
分析:切忌凡事和在中國時比較!對日本教授來說,更看重的是融入的決心,而不是比較後的妥協。
Q6:如果入學後沒按照你研究計劃的題目指導,你怎麼考慮呢?
被問到這個問題,大概是你的研究計劃書內容沒有特別匹配的指導老師,但內容卻有一定吸引力,老師們還是關注你的。
OK的回答:
我可以接受一定角度的調整,只要是關於**這個範圍領域,我都很有興趣深入研究。
分析:說出自己的keyword,也給了一定的機會讓教授選擇你。
加分的回答:
我看到貴校有幾位老師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我要研究的內容。我可以在這幾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通過老師指導方法,在交叉領域取得進展。
分析:沒有否定自己的計劃,也看到了可行的方向,能提到學校的老師也說明是認真做了準備。臨場能立刻說到一個共同方向,也足見基本功。
NG!的回答:
可以的,研究計劃書的方向對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願意接受老師的指導。
分析:快速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計劃,給人的印象是你並沒有研究思路,只是交材料而已。(暴露得太快了!)
Q7:有報考別的學校嗎?
這個問題需要真誠回答。畢竟錄取進來又被放鴿子,教授們也受不了。被問到這個問題,說明教授對你的好感度很高。
OK的回答:
我還報了東京大學,筆試合格了,但還沒有面試。面試預計*月*日進行。
分析:如實說明情況。教授們會有自己的斟酌。
加分的回答:
我還報了*大學,但是貴校是我第一志願,如果合格,我就會退出其他學校的考試。
分析:明確告訴教授,你選我我就選你。
NG!的回答:
明明報了其他學校卻說沒有其他志願。
分析:萬一運氣不好碰上哪個教授在兩校同時任教,那真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Q8:認為自己適合做研究的特質有什麼?
做研究是艱苦和枯燥的,教授想知道你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依據。這個問題雖然不算特別常見,但被問到的話,可以認真說一下自己性格中合適做研究的部分。
OK的回答:
我是一個努力好學的人,我每天學習時間在10小時左右。我認為要取得研究的進展,就要有大量的付出。
分析:勤奮是研究必要的一項素質。
加分的回答:
我從小練習跳高,跳高被稱為一項「註定以失敗結束」的運動項目,但永遠會有下一次挑戰。這樣的精神讓我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怕失敗,不輕言放棄。
分析:在日本,體育能力被認為是一個人性格養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從小養成的素質,讓教授放心。
NG!的回答:
我是一個聰明的人。我考試成績很高,我總能有很少的時間就記住很多內容。
分析:不要過於主觀地評價自己,減少定性的詞語,儘量靠事例說明。
Q9:碩士畢業以後如何打算?
很多教授都希望招收博士生,對有志讀博的學生會更青睞。但也不能因此就勉強說要讀博,還是要如實回答。要有長遠清晰的打算,這樣也利於教授進行後續指導。
OK的回答:
我想通過2年的學習,在**領域有所收穫,之後在日本就職,未來成為能在跨國企業效力的國際人。
分析:留學生強調國際性,是說得通的。
加分的回答:
我立志成為一名學者,所以希望在日本攻讀至博士後,終生從事研究工作。
分析:簡單明了。(注意要和Q3統一口徑噢!)
NG!的回答:
我想讀碩士時再考慮這個問題,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回國。
分析:會被認為是一個缺少長遠打算的人,不太可靠喔_(:з」∠)_
Q10:經費如何解決?
這是一個會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它其實涵蓋了很多信息。我們要在了解學費生活費的基礎上做出合理回答,才能讓教授相信你有足夠的財力來日本。
OK的回答:
我是獨生子女,父母有自己的公司,他們支持我留學,會幫我準備費用。
分析:大多數留學生的費用的確還是父母解決的。誠實的回答。
加分的回答:
父母會幫我解決大部分的費用。我也可以用假期時間做一點兼職工作。我通過留學生中心了解到了學校有學費減免,無息貸款,獎學金等支援,我一定努力學習,積極爭取。
分析:能獲取這些信息的人就是踏實的。這個描述符合大多數人的情況。
NG!的回答:
我聽說可以做兼職來解決生活費的問題,學費也可以減免。
分析:讀書是主業,兼職的時間是有限的。一開始就靠學校減免?萬一不能減免怎麼辦呢?
以上就是一川老師對十個常見面試問題的解答分析,是不是特別精彩呢!(*^▽^*)
而除了上述相對基礎和典型的問題以外,一般面試還會拋出1-2個專業相關的題目進行考察。且面試中還有禮節、日語表達等等細節需要學習和注意。相對筆試而言,面試更加靈活多變,更能考察學生的全面素質。
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學在7月份開展的由一川老師主講的「研究計劃書&面試通識系列講座」,其中的第三期(目前第一期已經圓滿結束)就將圍繞本文中提到的所有面試的注意點進行全面深入的講解,感興趣的同學們請持續關注我們的講座動態,屆時歡迎踴躍報名參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