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條件如何影響跑步配速:基於天氣選擇馬拉松比賽的策略

2020-08-27 呼嚕爸爸聊生活



隨著天氣漸漸熱起來,跑者又能感覺到那種驕陽似火下的奔跑感覺了。

每一個跑者都知道,高溫會影響跑步的感受、速度,然而具體影響程度卻不是很清楚。很多人也明白涼爽天氣適宜跑步,但是能跑出最佳狀態的理想溫度範圍也許就不知道了。

這裡,呼嚕爸爸會介紹關於溫度與跑步相關的一些問題,它們包括:

▣溫度對跑步產生影響的原因

▣ 跑者最理想的比賽溫度範圍

▣ 氣溫升高對於不同類型跑者影響程度

▣ 高溫氣候條件下的跑步好處與注意事項

▣ 如何依據氣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馬拉松比賽



溫度為什麼會影響跑步

幾乎每個跑者都體會過當氣溫升高時,要保持穩定配速就要付出額外努力的感受。

運動科學研究早已發現不同的氣候因素如風向、露點、溼球溫度、降水以及雲層厚度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跑步比賽成績,但在所有的因素中,氣溫的影響是最為明顯而且巨大的。

高溫下跑步鍛鍊會增加耗氧量,這是影響跑步配速的最直接原因。

外部氣溫較高時跑步,血液循環需要從運動肌肉中分流一部分血液到皮膚表面,幫助降低體溫。結果就導致額外的能量消耗,同時乳酸生成加速,即使在日常習慣的配速下,心率也會提高。

炎熱天氣更使得身體脫水速度加快,心臟泵血容積因此減少,供血量降低,疲勞度產生也相應加快。



最適合跑步的溫度範圍應該是多少呢?

從感受上來說,都清楚涼爽天氣下能夠跑出更好的成績,但具體到『什麼溫度範圍是最適宜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國外進行溫度對運動成績的影響研究,基本是在實驗室完成的。他們在實驗室中模擬氣溫條件,要求單車運動員踩踏單車直到力竭。但最近有一些機構開始研究氣溫對馬拉松完賽成績的影響,從而可以得到對於跑者最理想的比賽氣候條件、以及可能跑出最佳成績的適宜溫度範圍。

這個研究表明:對於大部分跑者,最理想的跑步溫度範圍在攝氏7度到攝氏15度之間。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溫度範圍,馬拉松完賽成績會低於或接近自己的平均水平。

從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到:三分之二以上的男子和女子波士頓馬拉松最佳成績,都是在低於攝氏13.3度的氣溫條件下創造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個人最佳成績是低於攝氏8.9度時完成的。

研究同時還發現大部分的世界最好成績、以及多數打破賽道最好成績的比賽中,前十最佳成績都是在攝氏10度到攝氏15.6度之間完成的。

綜合研究中所有的天氣因素,當天的氣溫條件對完賽成績影響最大。



如果說上面的研究樣本都集中在馬拉松精英選手上,缺乏了普通跑者代表性,最近的一個研究正好能夠補充這方面的不足。

這個研究是針對溫度對速度較慢跑者的影響,涵蓋了巴黎、柏林、倫敦、波士頓、芝加哥和紐約馬拉松的跑步數據。最後發現:大多數能夠在三個半小時到五小時之間完賽的普通跑者,他們的最好成績都是在攝氏6.7度左右完成的

此外,另一個研究總結了最近50年波士頓馬拉松的跑者完賽成績,結論是那些理想的完賽成績都出現在攝氏7.8度到攝氏15.6度之間。(這個研究的平均完賽成績為3小時零2分。)



氣溫升高對於不同類型跑者的影響

一旦氣溫超過攝氏15.6度時,大部分跑者都需要增加能耗來保持配速。溫度越高,配速越慢。但是研究中發現:跑者的性別、速度不同,受氣溫升高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從研究數據上看:

  • 平均跑步配速在每公裡3分34秒甚至更快的跑者,氣溫每升高 1 攝氏度,配速大約會降低 0.62 秒。
  • 平均跑步配速在每公裡4分36秒到6分12秒的跑者,氣溫每升高 1 攝氏度,配速大約降低 2.482.79 秒左右。

在理想的溫度範圍內,女性跑者在偏低一些的溫度條件下表現更好,尤其是速度較快的女性跑者更是如此。而且女性跑者與男性跑者相比,前者受氣溫升高的影響會更小一些。

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研究者認為是精英跑者和女性跑者的體重相對較輕,身體表面積與體重比更高,因而新陳代謝產生的熱效應會低一些。這樣使身體降低體溫所需要的能量消耗更少,心血管系統的壓力也會較低。

而且配速較快的跑者暴露在高溫下的時間相對比較短,比較慢的跑者更少受到高溫的影響。



高溫條件下如何進行跑步訓練

高溫下跑步感覺可能會比較吃力,但是對跑者的訓練來說並非一無是處。

研究顯示: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進行鍛鍊活動,對身體的訓練效果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影影響:比如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閾值會提高;心血管系統中的供血量、血漿濃度也能得到提高和改善。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實際上能夠提高跑者整體的跑步水平。

如果在氣溫炎熱的夏季跑步鍛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提高訓練效果和避免中暑:

補水

毋庸置疑,溫度較高時跑步要比平時跑步脫水更快,因此要提前補水,提高跑動中補水的頻率。不要等到感覺渴的時候才補水,而是制定好補水計劃,例如每公裡就喝上幾口就可以了。

防曬

如果訓練時間較長,還要注意防曬。但是建議溫度較高的條件下,訓練時長不要超過120分鐘。

速度

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不要過於追求配速。保持與平時感受相似的發力程度,即使比平時慢一些也沒有問題。

訓練時段

選擇晨跑和夜跑都可以儘量避開暑熱,但最好不要在中午和下午時段鍛鍊,避免中暑。

當溫度過高(超過攝氏28度),就不要再堅持戶外跑步了。這是對身體負責,也是保證訓練效果的必要考量。



依據氣候條件,篩選適合自己的馬拉松比賽

雖然氣溫對於訓練有一定好處,但如果要在比賽中跑出一個理想成績,就必須考慮氣溫條件對配速的影響。

很多跑者都有過這種體會,平時訓練時能夠達到的配速和完賽時間,到了比賽當天就會感受吃力很多,尤其在後半程掉配速更是常見。

考慮一下氣溫,這個問題就不奇怪了。大部分跑者平時長距離訓練都是五、六點鐘就開始,完成訓練時氣溫才漸漸升高。而比賽多是從七、八點才開始,比賽後半程溫度升高明顯,會極大影響配速。

能三個半小時完賽的跑者,比賽當天的溫度如果超過15.6攝氏度,目標配速可能就會減慢1.5秒左右。如果溫度達到24攝氏度,那麼平時用三個半小時完成的比賽距離,可能就需要3小時44分到3小時47分才能完成。



所以,跑者如果希望在下一個馬拉松比賽中跑出個人最佳,或者需要跑出特定賽事的達標成績,那麼在報名時一定要把溫度條件考慮進去。

國外有一個網站 FindMyMarathon.Com 就利用了上面的研究成果。它設計了一個算法,用賽事(很遺憾沒有收集國內的賽事)的平均氣溫、平均完賽成績,建立一個氣溫影響完賽成績的基準線。

而且,它還會用賽道的地形數據(上坡下坡)、海拔變化、比賽時段的溫度、過去幾年賽事當天的天氣狀況,計算出一個分值。分值越高,理論上跑者馬拉松完賽成績就會越好。

可惜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的應用做這方面的統計,大部分還是跑者之間的口口相傳來判斷賽事的優劣。拋開賽事服務等一些要點,報名前認真查看一下賽事城市比賽時段的氣溫、氣候條件,是那些希望跑出成績的跑者必不可少的工作。




跑者雖無畏寒暑,但是只有對這些外部因素了解越深刻,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訓練的作用,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和水平。

▣ ▣ ▣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


相關焦點

  • 擊敗熱浪,跑者在炎熱天氣條件下的訓練、比賽的八大要點
    隨著夏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跑者不得不面對氣溫的挑戰。在炎熱天氣條件下跑步、甚至參加比賽絕對不是輕鬆的事情,即使那些有豐富經驗的『跑步大神』也會把這個視為重大的挑戰。氣溫升高時,無論是乾燥的北方,還是潮溼的南方,戶外跑步都會因為溫度變得難度倍增。
  • 跑步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配速?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配速?配速的選擇應該從訓練的目的出發。跑步不同的速度對應不同的強度,強度不同身體的能量供應系統不同。跑步訓練目的簡單分為三大類:減肥、健康和提高成績。可以一邊跑步和朋友說話聊天的狀態。
  • 最適合跑馬拉松跑步的氣溫10℃左右?
    不過,破PB靠得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人和靠訓練、靠調整;地利可以慎選比賽,平路絕對優於山路;「天時」除了無風無雨之外,氣溫就是最重要的條件了,今天就來聊聊跑馬拉松最合適的氣候溫度!
  • 【跑步加油站】影響馬拉松比賽的關鍵因素,你了解了嗎?
    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影響一場馬拉松比賽成績好壞的關鍵因素都有哪些! 三、賽道條件 對於以競技為目的的職業馬拉松運動員,賽道起伏對於跑步的影響很大,平坦的賽道同時減少拐彎和折返
  • 冷空氣適合跑步嗎?最完美的馬拉松天氣是什麼?
    「天時地利人和」是指行軍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向背,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想要打一場完美的馬拉松之戰,首先要談的就是「天時」。如今大雪已至,寒冬來臨,不少跑友必須面臨冷空氣的「降維打擊」,鼓足勇氣出門。還有人認為,在冬天的冷空氣下跑步會傷肺。
  • 高溫對跑步影響賊大?別慌,你的耐熱基因會讓你適應它
    相較於靜息狀態的舒適體感,跑步對溫度的要求更為苛刻,如何應對高溫?就成為跑者們繞不開的話題。高溫對成績的影響大嗎?不管你跑得快還是跑得慢,「氣溫」永遠都是對成績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運動生理學家馬修·伊利(Matthew Ely)帶領的科研團隊統計了,幾十年來精英選手和業餘馬拉松選手在5-25攝氏度區間的比賽成績,分析研究的結果發表在《體育鍛鍊的醫學科學》之上,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即使在10-15攝氏度這樣的體感涼爽的氣溫中,這些馬拉松選手的表現相較於最好成績仍舊會出現輕微的下滑,對於那些2小時10分水平的精英選手來說
  •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該如何科學備戰?
    △不完全算統計那麼賽前一個月、半個月、甚至一周,大眾馬拉松選手們應該如何科學地安排跑步訓練?比賽時應該按心率跑還是配速跑?比賽前裝備該如何準備?比賽中如何補給?而如果比賽經驗比較少,平時是按照心率在訓練的跑友,拿不準自己的配速,按照心率去跑,也是很溫和安全的一個選擇。也有一些跑友,是按照配速在比賽,但是同時監控自己的心率,但心率超出了監控範圍,他們會調整比賽的配速計劃。
  • 高溫對跑步影響賊大?別慌,你的耐熱基因會讓你適應它!
    相較於靜息狀態的舒適體感,跑步對溫度的要求更為苛刻,如何應對高溫?就成為跑者們繞不開的話題。 高溫對成績的影響大嗎? 不管你跑得快還是跑得慢,「氣溫」永遠都是對成績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
  • 馬拉松比賽配速的計算
    在馬拉松配速的運動科學方面,測試最佳配速的生理學 (攝氧分析呼吸轉折點、換氣閾值的速度,上圖)、規劃與訓練配速策略、透過前導車與配速員的協助 ,在環境搭配的條件下,完成人類2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創舉。事實上,運動生理周訊第373期「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方法」中指出,實際安排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時,重點在於配速範圍與配速策略。
  • 戶外跑步,你選對時機了嗎?
    夏天的悶熱、冬天的寒冷都關係著跑步感受,果不其然,「氣溫」這一要素又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那氣溫到底是怎麼影響跑步及配速的呢?在高溫環境下跑步,血液循環需要從運動肌肉中分流一部分血液到皮膚表面,以幫助降低體溫,其結果就是導致額外的能量消耗,同時乳酸生成加速,即使在日常習慣的配速下,心率也會提高。在不考慮其它天氣條件情況下,當戶外溫度超過35℃,就別出去運動了。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平時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平時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一場馬拉松,如果想順利的跑完,體能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如果想輕鬆的跑下來,那心肺能力的提高是更重要的,沒有輕鬆的呼吸
  • 最受歡迎的馬拉松配速指南——這樣做你才不會在32公裡之後狂掉速
    霍爾曾借用丹尼爾斯博士的表格來預測自己的比賽成績,或用賽前1.6公裡比賽的用時來幫助跑者預估他們的馬拉松賽用時(丹尼爾斯VDOTO2計算器詳見https://runsmartproject.com/calculator/(複製入瀏覽器即可),不喜歡看英文的跑友可以看耐力網上的「跑力」計算器,它是臺灣跑步教練徐國峰基於丹尼爾斯公式制訂的:http://www.center4gaming.org/c4g
  • 2020年12月13日廣州馬拉松天氣如何?
    廣東氣象部門預計,廣東地區持續已久的乾燥天氣,有望因小雨的到來而暫時緩解。由於預計小雨天氣可能在2020廣州馬拉松期間,氣象部門提醒廣馬參賽者和工作人員留意天氣變化。  2020年12月13日廣州馬拉松天氣如何?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但如果是對不熟悉跑步的人,說配速530難免引起疑惑,這時候說:完成本次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10.9㎞/小時,就通俗易懂多了。02馬拉松配速Marathon pace並不是所有的跑步項目都是越快越好的,想要順利完成比賽或者日常訓練目標,我們就要根據不同的跑步項目,對配速進行適宜的調整。
  • 別看了,這種配速的馬拉松你跑不了...
    >或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如何決定馬拉松配速?馬拉松配速的決定,應當是回到你上一場比賽的完賽時間作為基礎,並且是一場穩定配速下完成的時間,同時也考慮天氣、賽道平坦度與當時淮備程度等因素。」的最大目的,能讓比賽時表現出優於平時訓練的水準。
  • 配速和心率,哪個更重要?
    在某些極端氣候比如35度以上跑步,跑步看心率比看配速更重要,因為這時同等配速下,心率會更高,如果維持配速,就有可能使得心率過高,加劇疲勞感,甚至引發中暑。 假定氣象條件、環境、身體狀態都完全相同,以同等配速去跑步,你的心率降低了一些,這是心肺功能明顯提升的表現。
  • 天氣對跑者的影響,馬拉松最佳競賽溫度是多少?
    每個跑者都知道,天氣越熱,身體就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去維持訓練。研究人員發現,風、溼氣、溫度以及降雨、甚至雲層厚度等天氣因素都會影響跑者的狀態。但所有因素中,氣溫是最大的關鍵。在高溫下訓練會增加耗氧量,血液會大量輸出到皮膚層為我們降溫,心跳數也更為劇烈。
  • 你完成人生第一次馬拉松跑過終點線之後你就有了個人第一個PB
    要在馬拉松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每位跑者都要有自己的比賽方法,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馬拉松賽場如同戰場一樣瞬息萬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戰術戰略,只有最適合的,那麼如何定製你個人終極PB戰術呢?2、了解賽事情況不管你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還是初次挑戰馬拉松的新勇士,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戰不殆,比賽前對將要參加的賽事提前做好攻略,知道哪些因素是會影響PB,提前做好準備。氣溫:研究表明不管是什麼跑步能力層次的跑者,對成績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氣溫」,且最適合跑馬拉松的氣溫----10℃左右。隨著比賽日氣溫的上升,運動表現也會變差。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以下是在馬拉松比賽中如何避免撞牆的一些提示。 每周長跑 這些跑步者通常攜帶標記,以便想要以這種速度跑步的跑步者可以看到它們。 請記住,即使您不參加跑步組,如果這些起搏器在您的活動中可用,您仍然可以關注這些起搏器。大多數有起搏器的比賽將張貼他們的速度組, 所以你會事先知道。 另一種策略是繪製你的步伐,在長跑中練習,並遵循你的馬拉松時間表。計劃跑前幾英裡比比賽速度慢一點是明智的。
  • 什麼是跑步配速?它到底有什麼幫助!
    短距離快速間歇跑能有效幫助你在比賽中堅持目標速度。(2)長跑賽事(以小時計算,如半程、全程馬拉松),就不能用快速跑的方式了。在比賽中你可以將前幾公裡算作熱身準備。經典跑步指導書《丹尼爾的跑步秘方》指出,以「門閥速度」(稍低於馬拉松速度)跑3分鐘左右來熱身,可以讓身體適應比賽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