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對跑步影響賊大?別慌,你的耐熱基因會讓你適應它

2020-08-21 知行合逸


最近,全國各地都進入了高溫桑拿天,動一動就汗流浹背,對跑者而言,就是到了夏練三伏的日子!相較於靜息狀態的舒適體感,跑步對溫度的要求更為苛刻,如何應對高溫?就成為跑者們繞不開的話題。


高溫對成績的影響大嗎?


不管你跑得快還是跑得慢,「氣溫」永遠都是對成績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


運動生理學家馬修·伊利(Matthew Ely)帶領的科研團隊統計了,幾十年來精英選手和業餘馬拉松選手在5-25攝氏度區間的比賽成績,分析研究的結果發表在《體育鍛鍊的醫學科學》之上,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即使在10-15攝氏度這樣的體感涼爽的氣溫中,這些馬拉松選手的表現相較於最好成績仍舊會出現輕微的下滑,對於那些2小時10分水平的精英選手來說,要比自己最佳的表現慢那麼1-2分鐘,而對於那些3小時完賽的男性選手來說,這個差距會擴大到4到8分鐘。


在「The Run SMART Project」的一項統計中,在20攝氏度時,配速4min/km的跑者的馬拉松完賽時間會比最好水平慢1.7%,換算下來,就是每公裡要慢超過5秒的時間。研究發現,跑完一場馬拉松,不論是對頂級的精英選手還是對3小時完賽的人,成績會下降1到4分鐘。當然,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更耐熱,不在討論範圍內。


當氣溫上升到21-26攝氏度時,馬修·伊利的研究顯示:精英馬拉松選手相較於自己的最好成績要慢3分鐘,業餘馬拉松選手要慢20分鐘。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差距。


與此同時,研究還發現,女性對高溫的適應能力要好過於男性,具體原因可以解釋為,女性的體型相較男性較小,因此表面質量比(surface-to-mass ratio)更高,這使得女性身體的散熱效率更高。


當然,並非只有女性可以從嬌小的體型中獲益,身材瘦小的男性也可以,早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實驗室研究中,運動生理學家蒂姆·諾克(Tim Noakes)就在跑步機上做了兩組8公裡計時跑對照試驗。一組的體重在100斤左右,另一組的體重在120斤左右。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兩組的成績幾乎持平。但是,當提高房間的溫度至35攝氏度,體重更低的組要比體重更大的組,配速要快上30秒。試驗告訴我們,體型越大,受到溫度的影響就會越劇烈。所以,這也從側面證明,要想跑得快,還是得減肥


人類的耐熱基因,讓我們可以適應高溫


當氣溫達到27攝氏度以上,相對溼度超過70%時,你就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跑步狀態明顯變差。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狀況,當身體啪嗒啪嗒出汗時,你不僅白白流失許多水分,而且體能也隨之嚴重消耗。不論你的排汗效率多高,與你身體運動產生熱量的速度相比,都都不夠。這時你別無他法,只有減慢自己的速度,即減慢熱量產生速度。


為什麼會這樣呢?從生理學角度來看,肌肉的熱量利用效率很低,肌肉收縮生成的熱量的80%都是被以熱量的形式直接揮發掉了。在寒冷的天氣中,這種低效性有其好處,即為我們的身體供暖,這也是為什麼活動起來就會暖和的原因。但在運動和鍛鍊過程中,這種低效性就百害無一利了。身體效率最高的散熱方式是出汗,我們的肌體會促使血液流向體表,通過將多餘的熱量從肌肉轉移到皮膚,可以使得熱量最終散發到外部環境中,運動過程中肌肉產生大量熱量,出汗無法完成熱量散失,在身體積聚,體溫迅速升高,身體機能開始下降,這時就到了你的極限。



一旦你開始在高溫中奔跑,身體的第一反應是多管齊下地試圖適應高溫環境。如果你在高溫環境中待上一周的時間,身體血漿容量會擴張,體重也會增加1-2斤,從而提高排汗能力,同時避免你因為過多排汗而脫水。


另一個適應的舉措是,身體會開始更早地排汗。一旦你的身體感覺到核心溫度上升,就會開始排汗,而且因為身體需要留住更多的鈉,你的汗液中鹽分會更少,同時心率也會輕微下降,使得心臟可以在每一次搏動中充盈更多的血液,然後將其推送出去。總之,身體變得更適合在高溫下作業了。


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Lieberman)《綜合生理學》發表論文稱,人類的耐熱性可能源自於我們的祖先,他們需要在正午的非洲大草原上捕獵和放牧。如果不能更好地應對高溫,就要被那些耐熱性更好的捕食者淘汰。雖然之後人類在這顆星球上開枝散葉,但是不論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仍舊很大程度上延續了這些古老的耐熱基因。


所以,不要害怕,高溫環境是可以通過適應訓練克服的。


馬拉松比賽中,我們該如何有效應對高溫環境?


完美的跑步天氣不會永遠存在,但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在不完美的天氣中安全無虞地完成比賽,甚至儘可能地追求更好的成績。


下面,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可以採用的參賽策略:


  • 從心理層面,即使在一個很適宜的溫度下起跑,隨著距離增加和時間變長,身體的散熱性能也會下降,最終導致我們的狀態下滑。所以說,永遠不要對溫度掉以輕心。
  • 不要完全避免在高溫狀態中的訓練,我們應該適當地安排高溫訓練環境。在較短的時間範圍內(10-14天),緩慢提升訓練氣溫,身體是能更好地適應一個相對炎熱的跑步環境的。
  • 如果溫度和空氣溼度很高,最好還是慢慢來,別想著好成績了。
  • 在平時的訓練中,養成喝運動飲料的習慣。科學合理的補水,避免身體中水分和電解質的失衡。


所以,不要擔心,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夏練三伏走起來喲!


相關焦點

  • 高溫對跑步影響賊大?別慌,你的耐熱基因會讓你適應它!
    最近,全國各地都進入了高溫桑拿天,動一動就汗流浹背,對跑者而言,就是到了夏練三伏的日子!相較於靜息狀態的舒適體感,跑步對溫度的要求更為苛刻,如何應對高溫?就成為跑者們繞不開的話題。 高溫對成績的影響大嗎?
  • 備戰高溫比賽,夏天耐熱訓練有沒有用?
    人體對溫度適應能力會慢慢提升,用36-37度的高溫與8-9度的低溫環境相比,在適應6天後,衰退幅度僅剩7.9%;適應2周後的衰退幅度剩3.3%,只有10w的差距。不過人體雖然對高溫環境能慢慢適應,但隨著運動時間愈長,衰退幅度還是會比在低溫環境下來得快,若這計時測驗長達2-3小時甚至更長,相信TTH(高溫)的衰退幅度還是會比TTC(低溫)來得快的。此跟身體水份流失速度有關係。體內水份只要流失超過3%就影響了運動表現,流失超過7%就有生命的危險。
  • 高溫高溼天氣,會對跑步產生哪些影響?
    夏季高溫下是可以跑步的,但是夏季的高溫天氣,對跑步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在消耗脂肪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防止脫水和中暑。下面總結了幾點高溫跑步的注意事項,供參考:1、儘量選擇清晨或傍晚跑步夏日跑步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這樣可以避開烈日的照射。晚上跑步儘量不要在餘熱依然很高的水泥地面跑,即使在白天跑步,也應該選擇有樹蔭的地方,跑步的時間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讓身體慢慢去適應。
  • 高溫跑,讓你適應任何天氣的比賽
    在漫長的寒冬裡為一場暮春或者初夏的比賽堅持訓練,會有什麼風險呢?比賽當天的溫度大幅提升!幸好有方法讓你為升溫做好準備,哪怕可供準備的時間不長。
  • 為何有人例假會更外疼?別慌,你可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為何有人例假會更外疼?別慌,你可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女生每個月都會經歷一次「煉獄」,有的人痛不欲生,而有些人卻是在例假來臨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感覺,除了個人身體的差異之外,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個人對於疼痛的忍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 跑步狂出汗?夏天你或許應該這樣跑!
    這種自動降溫行為會將肌肉中的血液(跑步時,血液負責將氧氣運送到骨骼肌中)轉移出來。為了同時滿足降溫和訓練的需求,身體會產生更多的血液。一旦體溫回落後,你的肌肉就會享受到這種額外的增益。這時你會覺得自己就是彼得·潘,跑起來跟飛一樣,」喬治亞州長跑教練、運動醫療專家珍妮特·漢密爾頓說,「如果你想打破個人紀錄,夏季訓練就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之一。」
  • 夏季跑步的跑步的十大好處,最後一點你是否感同身受?
    首先,夏季跑步我們往往會主動或者被動降低配速,避免中暑,另一方面人會對熱產生一定適應能力。夏季運動為了防止體溫過度上升,人體會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散熱,習慣和適應夏季跑步,稱熱習服(heatacclimatization)。
  • 高溫下跑步警惕橫紋肌溶解症 業餘跑者掌握好度
    所以,大家普遍認為比較耐熱的非洲選手,在炎熱中跑步也不輕鬆。  A  高溫下運動的  生理反應  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如果不能很好地散熱,會造成體內熱量積聚過多,體內高熱會導致各種代謝活動受抑制、同時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也大打折扣,表現為肌肉力量下降、控制節奏的能力下降;如果因散熱發汗而失水過多
  • 高溫三伏天跑步,這5個小貼士你必須知道
    高溫酷暑下,一些熱愛跑步的朋友依然會堅持跑步。但如沒有做好萬全準備,中暑、脫水甚至昏厥等症狀可能會隨之而來。脫水是在高溫跑步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沒有將喝水列入進自己每天的「計劃」,然而脫水卻會對整個身體機能產生負面影響。
  • 今日入伏,這些跑步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所以你的夏季跑步訓練也該要有所調整,並且有很多方面值得注意。以下是一些經驗,給大家在炎熱夏季跑步一些參考。1.時間儘量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進行跑步訓練,除非你正在為某項賽事進行專項訓練。天氣炎熱,清晨是最好的鍛鍊時間。2. 空氣品質訓練前查看天氣預報,高溫意味著空氣中汙染物也會增多,這時最好選擇室內運動,否則汙染物也會傷害你的肺部。
  • 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中跑步對運動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中跑步是非常困難的。本篇文章將主要介紹溫度溼度因素是如何(以及為什麼)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對於馬拉松運動員來說,沒有什麼比在比賽的一早被熱醒更糟糕的事情了。在潮溼高溫的環境中跑步可能帶來極大風險。提前做好應對高溫和潮溼的準備至關重要。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人類身體對熱量的反應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
  • 跑步需要戰略嗎?必須的,尤其是高溫跑步
    雖然清晨與夜晚可以有效避免陽光的照射,但是過於開闊的地方經過了一天的暴曬之後,地表溫度很高,不利於跑步,而有樹蔭遮蓋的地方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外,由於植物的蒸騰作用,林蔭較多的地方環境溫度也會相對較低,且又不會像河道邊那樣溼度過大,是跑步的極佳場地。
  • 研究:跑步比肌力訓練更能改變基因、增加肌肉效率!
    我們的身體有許多功能都由基因操控著,但你總是宿命論地認為無法改變嗎?其實,生活習慣可能對基因的運作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一項今年六月剛發表於《細胞》期刊的新研究發現,長期做跑步和騎自行車等耐力運動,比起肌力訓練,更能改善與代謝健康相關的基因,且可以影響你的肌肉表現。
  • 適應初夏暢快跑步的10大要領,最後一個很重要​
    ​雖然緯度或者海拔較高地區還是比較涼爽,但對於身處南方的跑者來說,習慣了舒適的二十幾度溫度,一下子進入三十度高溫,空氣感覺熱乎乎的,跑步時還是頗有些不太適應。跑者該如何更快適應初夏跑步呢?只要你堅持在夏季堅持跑步,你會發現你的熱適應值會越來越高,直至完全適應。
  • 夏天跑步更有效?不管什麼也要重視健康,這幾點要注意了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高溫也變得成為了影響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在這種天氣下還有很多人喜歡跑步,因為他們覺得在夏天氣溫比其他季節高的時候跑步可以改變自己。的確,在高溫的夏天跑步可以鍛鍊自己,不過這種天氣下,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很大損傷,並且暫時變得的脆弱。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夏天還有這麼多人在跑步呢?我們應該怎麼注意在夏天運動?
  • 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
    不論是平時訓練還是馬拉松比賽,5—15℃是快速跑步的理想氣溫,所以冬天長距離跑步時反而容易興奮,夏季高溫的環境對跑者的影響比低溫要大得多。現在夏天二三十度的氣溫下跑步,再加上溼度普遍偏高,按照之前相同的配速跑,你就會發現心率升高了不少,越跑越累汗流浹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耐熱又耐曬的15種花卉,夏天養花好選擇
    三、太陽花談及耐熱又耐曬的花卉,自然少不了太陽花啦!太陽花又被稱為松葉牡丹,看到它的名字,就知道它有多喜歡曬太陽,即便是夏天,也可盡情地曬太陽,越曬花開越繁盛。龍船花也是耐熱又耐曬的花卉,夏天可承受37℃左右的高溫,不怕酷暑、不怕曬太陽,反倒是溫度低於20℃的時候,會影響到整個植株的生長狀態。因此,夏天可養上幾盆龍船花,越曬花開越繁盛。
  • 夏季跑步這些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因為它不僅可以保護你的皮膚免受曬傷,同時也可以延緩皮膚在陽光下的老化。同時,在暑期最好的建議仍然是避開這段日照最強烈的時間(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前)。而是選擇在早晨或者傍晚時段進行跑步鍛鍊。通常來說,你需要花大概兩周的時間適應高溫。
  • 別人跑步瘦身,你跑步「傷身」,別讓「跑步膝」影響你的瘦身大業
    但是正確的跑步姿勢很多人並不了解,也就造成了在跑步過程中很多人因為錯誤的跑步姿勢,導致的膝關節的疼痛;一旦出現疼痛,你付出的身體成本就非常大了,今天我就來看看「跑步膝」到底是什麼?跑步膝不是某一類損傷,而是用於描述眾多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寬泛名詞。它不僅好發於跑步,也常見於步行、騎自行車等其他屈膝運動。
  • 熱熱熱,高溫來襲,夏天如何安全跑步?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它來了,它來了,夏天又熱又溼的難受天氣,就這樣走來了……今年以來最大範圍高溫天氣「這幾天跑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即使是輕鬆跑,也會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比其他季節跑步難受了很多。所以到了夏天,跑步當然還是要跑的,但比起「堅持跑步」,更重要的是安全跑步。那麼,跑者在夏天如何安全地將把跑步堅持下去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