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而言我們預計市場將會繼續保持上行趨勢,臨近年底,市場有望持續向低估值順周期方向調倉,不排除在金融的帶領下,藍籌權重指數出現階段性快速上行。從風格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前期的2021年年度策略展望中提出2021年機構關注的標的有望從「抱團300」擴張到「挖票800」左右。因此具備業績改善、產業趨勢變化、政策支持的細分領域將得到投資者的更多關注。近期我們觀測到各大巨頭均在加速布局自動駕駛車聯網產業鏈,產業有望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後迎來快速增長。此外,第一階段限塑禁塑任務將在今年底完成,可關注政策驅動下的產業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觀策·論市】短期而言我們預計市場將會繼續保持上行趨勢,上證指數有望突破前期高點,上證50指數將會續創新高。臨近年底,市場有望持續向低估值順周期方向調倉,不排除在金融的帶領下,藍籌權重指數出現階段性快速上行。中期來看,展望至明年一季度,順周期的領域業績均在不同程度改善。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建材、化工等周期板塊,輕工家電等地產後周期消費,航空酒店機場影視等出行消費也有望依次恢復。科技領域的消費電子、電動智能汽車也將會開啟復甦周期。估值性價比將會重新成為市場考量的重要因素。從風格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前期的2021年年度策略展望中提出2021年機構關注的標的有望從「抱團300」擴張到「挖票800」左右。因此具備業績改善、產業趨勢變化、政策支持的細分領域將得到投資者的更多關注。近期我們觀測到各大巨頭均在加速布局自動駕駛車聯網產業鏈,可能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後迎來快速增長。此外第一階段限塑禁塑任務將在今年底完成,可關注政策驅動下的相關投資機會。
【復盤·內觀】本周市場整體上漲,上證指數在周三盤中一度創了年內新高,北向全周大規模淨流入245億,連續五周單周淨流入,本周市場呈現出普漲行情的主要原因在於:(1)醫藥板塊、傳媒等超跌反彈,帶動了中小創的大漲。(2)近期包含金融等在內的順周期板塊表現活躍,市場成交放量後帶來板塊輪動效應。(3)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北上資金連續淨流入帶來增量資金。
【中觀·景氣】近期鐵礦石價格漲幅較大,多數資源品庫存加速去化。鐵礦石價格指數周環比上行7.40%,相比去年同期上行52.91%;主要鋼材品種、唐山鋼坯和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均下降。動力煤、焦煤、焦炭價格上行,京唐港煉焦煤庫存降幅較大。玻璃價格維持漲勢,庫存降幅較大。有色金屬庫存普遍下降,錫庫存下降明顯。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創2013年以來新高。
【資金·眾寡】外資放量流入,內外資加倉金融&電子。11月30日~12月4日,內外資繼續流入。北上資金淨流入245億元;融資前四個交易日淨流入177億元;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153億份,ETF對應淨流出94.5億元。行業偏好上,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較高的集中在電子、電氣設備、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醫藥等;融資資金集中買入非銀、銀行、電子。
【主題·風向】本周產業觀察——禁限塑階段性任務年底收官,關注造紙與可降解塑料。第一階段限塑禁塑任務將在今年底完成,主要涉及不可降解塑膠袋與一次性塑料餐具。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和需求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數據·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上行,全部A股PE(TTM)上行0.3X至19.1X,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86.4%分位數。除汽車、鋼鐵、房地產板塊估值略有下跌,其他板塊估值均上漲,其中醫藥生物、計算機、食品飲料估值上漲明顯。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低於預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疫情擴散超預期。
01
觀策·論市——年底值得關注的兩大產業趨勢變化
短期而言我們預計市場將會繼續保持上行趨勢,上證指數有望突破前期高點,上證50指數將會續創新高。主要原因在於工業企業盈利加速改善,地產基建投資需求仍相對旺盛,庫存加速下滑,價格持續上行。全球疫苗加速出爐,全球經濟仍在持續修復,全球地產繼續上行。北上資金在經濟預期改善和外部不確定性落地後加速流入,順周期板塊在業績大幅改善後的估值有望繼續提升。同時臨近年底,市場有望持續向低估值順周期方向調倉,不排除在金融的帶領下,藍籌權重指數出現階段性快速上行。
中期來看,展望至明年一季度,順周期的領域業績均在不同程度改善。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建材、化工等周期板塊,輕工家電等地產後周期消費,航空酒店機場影視等出行消費也有望依次恢復。科技領域的消費電子、電動智能汽車也將會開啟復甦周期。估值性價比將會重新成為市場考量的重要因素。
從風格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前期的2021年年度策略展望中總結2021年的風格可以描述為「風格均衡,價值回歸,挖票為王」。由於經濟改善,企業盈利加速上行,業績改善的行業、板塊在明顯增多,由於此前機構主要關注核心300,對於剩下3000多隻股票關注度較低,估值較低,一旦業績改善,值得挖掘的個股機會將會明顯增多。機構關注的標的有望從「抱團300」擴張到「挖票800」左右。因此,具備業績改善、產業趨勢變化、政策支持的細分領域將得到投資者的更多關注。
而近期我們看到各大巨頭均在加速布局自動駕駛車聯網產業鏈,自動駕駛車聯網可能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後迎來快速增長。此外,第一階段限塑禁塑任務將在今年底完成,主要涉及不可降解塑膠袋與一次性塑料餐具,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和需求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汽車將加速自動駕駛普及
2020年以來,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最耀眼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板塊,蔚來汽車今年以來漲幅近10倍,特斯拉漲幅超過6倍,A股的比亞迪漲幅2.6倍,分別於7月底和8月底在美股上市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上市後也都收穫了翻倍以上的漲幅。
新能源板塊持續大漲的背後反映了以下幾個基礎事實,
第一,未來,在降低碳排放的大趨勢下,包含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在內的新能源最終呈現均是電力能源輸出,新能源電氣化將是能源革命的終極形式。
第二,新能源汽車改變了傳統車的研發模式,從原來傳統車的核心機械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過渡到新能源車電子三大件(電池、電機、電控),這給了中國這樣具備龐大基礎消費力的新興國家在汽車製造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
第三,汽車智能化的加成使得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的估值不再以傳統汽車製造業為基準。
智慧型手機爆發的導火索是人機互動界面的變革,從實體按鍵向觸控螢幕過渡帶來了顛覆式創新,徹底改變了原有的手機產業格局,而智能汽車時代,智能駕駛大規模普及的導火索很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普及。繼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支持後,美國、歐洲相繼發布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普及,而智能駕駛程度較高的特斯拉開始放量,將加速全球新能源產業鏈格局優化,並且加速自動駕駛的普及。
因此可以看到,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是新能源汽車板塊估值提升的一個重大因素。而在新能源整車企業持續大漲後,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板塊漲幅相對落後,可能迎來板塊修復的機會。
車聯網層面,近期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宣布放棄DSRC並轉向C-V2X,由我國主推的C-V2X將成為全球範圍內廣受認可的行業標準,可能是車聯網產業加速發展的一個重大標誌。
我國車聯網市場快速增長,通信模塊與智能終端硬體佔據主要市場份額。2016年以來我國車聯網市場快速增長,2020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975億元,實現高達70%的增速。受疫情影響,實際的數據可能偏低。從市場結構上,通信模塊和車載智能終端硬體佔據主要市場份額,軟體和服務市場份額相對較低。
C-V2X產業鏈包括通信晶片、通信模組、終端設備、整車、智能道路、測試驗證以及運營與服務環節。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等組織,在通信模組方面,2019年國內已經完成LTE-V2X的相關測試,2020年將進入量產階段,目前國內華為、大唐等企業已經推出C-V2X晶片及通信模組,具備量產的基礎,並且2021年我國將開始進行5G-V2X的標準制定工作;車載智能終端方面,2019年國內已經在局部示範區內應用,2020年將開始在新車前裝C-V2X,2025年C-V2X新車搭載將達到50%;路測設施方面,2019-2021年,我國將在車聯網示範區內部署路測設施,2022年開始在典型城市、高速公路擴大覆蓋範圍。
自動駕駛層面,新能源汽車普及將是L4級別自動駕駛普及的必要條件。
目前,全球範圍內大多數廠商停留在L3水平,但是技術發展迅速。最為領先的谷歌Waymo已經開始嘗試L4級汽車的量產,國內廠商也開始嘗試向L4進軍。根據Gartner預測,2023年全球當年無人駕駛汽車淨增量將超過74萬輛,全環境下自動駕駛L5級預計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
國內廠商方面,2020年百度首次進入自動駕駛排行榜領先者梯隊,說明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處於世界第一梯隊。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軍者,百度已經構建了從硬體到軟體,從算法到方案的完整布局,連接了福特、比亞迪、英特爾、英偉達等182家生態合作夥伴。
此外,華為也開始加速布局自動駕駛產業鏈,巨頭加速投入將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催化。
造紙與可降解塑料——禁限塑政策驅動下的產業型機會
11月27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對商品零售場所、電子商務企業平臺、外賣企業等主體的一次性塑料使用報告進行規定。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於年初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即將在2020年底完成。而今年以來,禁塑限塑政策頻頻發布。
第一階段限塑禁塑即將收官,主要涉及不可降解塑膠袋與一次性塑料餐具。根據年初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政策即將收官,包括:(1)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2)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透露,今年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
造紙業與可降解塑料迎來發展機遇。目前可降解塑料產品以澱粉基、PLA、PBAT為主,從全球的產能來看,澱粉基、PLA、PBAT分別佔比38%、25%、24%。但是國內傳統塑料製品產能大、成本低,因此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不足,產能也有限,成本相對較高。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
整體來講,今年以來限塑禁塑政策頻頻發布,並且目標明確,各地方政府也加速推進。根據年初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政策即將收官,主要涉及不可降解塑膠袋與一次性塑料餐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透露,今年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在此背景下,造紙業與可降解塑料需求將大幅提升,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02
復盤·內觀——市場普漲,北上加速流入
本周市場整體上漲,其中創業板指、科技龍頭、中小板指漲幅相對較大,中證100、上證50、上證指數漲幅相對落後,從成交來看,本周全周平均日成交金額超8400億,較前幾周成交額有所放大,其中上證指數在周三盤中一度創了年內新高,北向全周大規模淨流入245億,連續五周單周淨流入,從大類板塊上來看,醫藥生物、必選消費、TMT板塊漲幅領先。
本周市場呈現出普漲行情的主要原因在於:(1)醫藥板塊以及前期跌幅較深的傳媒等板塊走出了超跌反彈的行情,帶動了中小創的大漲。(2)隨著對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逐步強化,近期包含金融等在內的順周期板塊表現活躍,市場成交所有放量後帶來板塊輪動效應。(3)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北上資金連續淨流入帶來增量資金。
從風格上來看,本周醫藥生物、必選消費、TMT風格漲幅明顯領先,從行業層面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三個行業漲幅超過3%,分別為醫藥生物、傳媒、食品飲料,五個一級行業下跌,分別為銀行、公用事業、汽車、房地產、鋼鐵,本周行業表現呈現出典型的行業輪動格局,前期跌幅較大的如醫藥生物、傳媒等板塊超跌反彈,而短期表現強勢的汽車、銀行、鋼鐵等板塊出現調整。
03
中觀·景氣——鐵礦石價格漲幅較大,多數資源品庫存下降
本周鐵礦石價格漲幅較大,主要鋼材品種、唐山鋼坯和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均下降。價格方面,截至12月04日,螺紋鋼價格為4046元/噸,周環比下降1.63%;鋼坯價格3608元/噸,周環比下降1.1%;鐵礦石價格指數495.68,周環比上行7.40%,相比去年同期上行52.91%。庫存方面,截至12月4日,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量為12448萬噸,周環比下降1.26%;唐山鋼坯庫存量為17.96萬噸,周環比下降30.47%;截至11月27日,主要鋼材品種庫存下降5.55%至995.47萬噸。產能利用率方面,截至12月4日,全國高爐開工率66.85%,較上周下降0.42個百分點;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73.02%,與上周持平;唐山鋼廠產能利用率77.4%,周環比下降1.22個百分點。
本周動力煤、焦煤、焦炭價格均上行,京唐港煉焦煤庫存降幅較大。價格方面,截至12月04日,京唐港山西主焦煤庫提價報1600.0元/噸,周環比上漲3.23%。截至12月04日,動力煤期貨結算價為688.6元/噸,周環比上漲6.79%;焦炭期貨結算價收於2536.0元/噸,周環比上漲3.66%;焦煤期貨結算價收於1513.0元/噸,周環比上漲5.99%。
近期天津港焦炭和京津唐港煉焦煤庫存降幅較大。截至12月04日,京唐港煉焦煤庫存為102萬噸,較上周下降13.56%;天津港焦炭庫存為21萬噸,較上周下降8.70%;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維持在507萬噸。
玻璃價格微漲,庫存降幅較大。截至12月4日,全國主要城市浮法玻璃現貨均價較上周上漲0.82%至1926.57元/噸。庫存方面,截至11月27日,浮法玻璃生產線庫存較11月13日下行7.78%至2834萬重量箱;白玻璃庫存較11月13日下行7.95%至2582萬重量箱;彩玻璃庫存較11月13日下行15.14%至157萬重量箱。
有色金屬庫存普遍下降,錫庫存降幅較大。截至12月4日,銅庫存較上周下行0.73%至149675.0噸;鋁庫存較上周下行1.79%至1353350.0噸;鋅庫存較上周下行0.90%至219325.0噸;錫庫存下跌7.86%至3575.0噸;鉛庫存本周下行1.29%至111225.0噸;鎳庫存242562.0噸,較上周上行0.34%。
本周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和中國沿海散貨運價綜合指數CCBFI均上行。在國內航運方面,截至12月04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CCFI上行10.44%至1323.83點,創2013年以來的新高;中國沿海散貨運價綜合指數CCBFI上行3.45%至1198.49點。本周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和原油運輸指數BDTI下行。在國際航運方面,截至12月4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為1197.0點,周環比下行2.68%;原油運輸指數BDTI為445.0點,周環比下降2.63%。
04
資金·眾寡——外資放量流入,內外資加倉金融&電子
從全周資金流動的情況來看,11月30日~12月4日期間,內外資繼續流入,淨流入規模較前期有所擴大,資金面總體改善。北上資金當周淨流入245.4億元;融資資金前四個交易日合計淨流入176.86億元;另外,當周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合計153.14億份,較前期有所回落;ETF當周轉為淨贖回,對應資金淨流出94.5億元。
從ETF淨申購來看,本周市場ETF轉為淨贖回,淨贖回103億份,創業板、信息技術、券商類ETF贖回較多,上證50ETF申購較多。具體來看,股票型ETF總體淨贖回103億份,對應資金淨流出94.5億元。其中,創業板 ETF淨贖回10.5億份;上證50ETF淨申購15.6億份。行業方面,信息技術ETF淨贖回20.4億份;券商ETF淨贖回36億份,金融地產類ETF淨申購8.4億份。
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北上資金總體淨流入,當周淨流入245.4億元,較前期擴大。行業偏好上,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較高的集中在電子、電氣設備、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醫藥等;淨賣出主要集中在傳媒、家電、房地產等行業。如果從大類行業來看,本周北上資金各大類板塊的相對淨買入額排序為周期金融>科技>消費醫藥。
個股方面,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最高的為隆基股份,淨買入規模12.2億元;其他淨買入較多的包括恒生電子、韋爾股份等;淨賣出規模較高的包括格力電器、海康威視、五糧液等。總體來看,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居前的個股多屬金融和電子行業。
兩融方面,融資資金在前四個交易日淨流入176.9億元。從行業偏好來看,本周融資資金集中買入非銀金融,淨買入額遠超其他行業,其他淨買入較多的為銀行、電子、農林牧漁等;融資客主要賣出醫藥。從個股來看,融資淨買入較高個股包括東方財富、京東方A等,淨賣出較多的主要包括工商銀行、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等。融資客與陸股通都加倉金融和電子。
從資金需求來看,重要股東淨減持規模較前期略有擴大,計劃減持規模下降。本周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增持2.64億元,減持101.8億元,淨減持99億元,淨減持規模有所擴大,其中淨減持規模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醫藥、非銀金融、計算機等行業。另外,公告的計劃減持規模131億元,較前期有所下降。
05
主題·風向——禁限塑階段性任務年底收官,關注造紙與可降解塑料
本周市場上漲,Wind全A指數周度上漲1.73%,創業板指漲4.27%,滬深300漲1.71%。本周漲幅居前的主要為覆銅板、疫苗、血液製品概念相關主題。
本周和下周值得關注的主題事件有:
1、晶片——中芯控股聯合「國家隊」成立合資晶片企業加碼12英寸晶圓製造與封測
12月4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同意出資25.5億、12.245億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51%、24.49%和24.51%。企業業務範圍包括12英寸晶片晶圓生產及集成電路封裝、技術測試等。中芯國際認為,此舉可滿足公司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有助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推進國產替代加速。(Wind)
2、5G手機——高通發布旗艦平臺驍龍888 關注5nm晶片商用引發的新機密集發布
在12月1日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級5G移動平臺,採用全新「驍龍888」命名。其為高通首款集成5G基帶的旗艦SoC,該晶片組基於5nm製程製造,併集成同樣基於5nm製程的X60 5G數據機。小米旗艦智慧型手機Mi 11和OPPO新一代Find X系列均屬於首批搭載驍龍888 SoC的智慧型手機,後者將於2021年一季度發布。(人民郵電、C114通信網)
3、衛星網際網路——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演示成功構建海上5G天基回傳通道
12月1日,在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工作人員通過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接通5G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這標誌著我國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取得成功。針對海上與地面不同的手機網絡需求,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利用我國首套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系統在海上構建了5G天基回傳通道,實現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和5G技術融合,普通5G終端可直接訪問衛星網際網路使用語音及數據業務,實現在鑽井平臺、遠洋船舶、海外基地及勘察車輛等場景的廣泛應用。(中國聯通)
4、航空航天——諾基亞聯合NASA建設月球4G網絡 2022年底部署首個LTE/4G
12月1日消息,諾基亞旗下貝爾實驗室宣布和美國宇航局NASA將4G無線網絡帶到月球。據悉,諾基亞已和SpaceX等13家公司從美國宇航局NASA獲得總價值超3.7億美元的5年合同,用於在月球表面部署創新技術,包括遠程發電、低溫冷凍、機器人技術、安全著陸及4G網絡,這也是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Artemis計劃的一部分。建成的月球4G網絡不僅會像地球上一樣傳輸聲音和數據信號,還能處理遠距離操作。諾基亞表示將於2022年底在月球表面上部署首個LTE/4G網絡。(快科技)
5、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將迎來密集上市潮加快提升經濟復甦預期
近期全球主要新冠疫苗品種相關消息被密集報導,預計明年初將迎來全球新冠疫苗密集上市潮。在12月2日,英國政府批准使用輝瑞/BioNTech疫苗,下周在全英國銷售;俄羅斯總統要求下周起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國務院在北京調研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我國國藥集團旗下兩隻滅活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近百萬人身上緊急使用,並已經向藥監局提出上市申請;Moderna也在實驗中取得較好結果並已經向FDA申請緊急試用授權,預計在12月下旬有條件上市。(招商策略團隊整理)
6、面板行業——11月面板價格大漲預期行業景氣持續
11月下旬TV面板價格延續上漲,行業景氣持續向好。11月下旬,65寸、55寸、43寸、32寸價格分別為215美元、164美元、106美元、60美元,相比11月上旬分別上漲1.4%、2.5%、2.9%、3.4%,相比6月上旬低點分別上漲31.1%、59.2%、58.2%、87.5%。此次大漲得益於TV面板採購需求快速恢復以及供給端收縮,TV面板產能持續緊張。考慮到下遊需求復甦以及韓廠退出LCD面板帶來的產能收縮,面板供需關係持續改善,預計2021年年中前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面板廠商業績有望迎來復甦,建議關注全球液晶面板龍頭。(先知研報)
7、MCU——MCU全球缺貨五大廠漲價 NXP也發漲價函
12月3日消息,全球MCU缺貨,交期拉長至4個月,盛群、凌通、松翰、閎康、新唐五大臺灣MCU廠近期因成本上漲,同步調升產品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10%,且有產品交期拉長至10個月。汽車晶片龍頭廠商NXP近日也發出漲價函,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產品嚴重緊缺,原料成本增加,全線產品價格漲幅或將5%起跳。在此背景下,預計終端製造廠或將選擇替代供應商,陸系臺系廠商將可望迎來轉單。(今日芯聞)
8、新能源車——新能源車11月銷售火爆由政策驅動轉向產品驅動
小鵬汽車11月交付4224臺,同比增長342%,創年內新高,其中小鵬P7交付2732臺,環比增長30%,刷新單月交付記錄;小鵬G3交付1492臺,環比增長59%。五菱宏光MINI EV 11月銷量達33094輛,同比增長60%。蔚來汽車11月交付5291輛,同比增長109.3%。隨著多家車企推出爆款車型,滿足不同類型需求,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正在由政策驅動轉向產品驅動。在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合資品牌平臺化車型和特斯拉的共同驅動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選股寶)
9、航天運輸——中國計劃2045年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達航天運輸系統
航天技術助力交通產業發展論壇12月4日在杭州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旭輝提出,到2045年計劃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達航天運輸系統,滿足每年總飛行千次級、總貨運萬噸級、總客運萬人次的總目標,讓人類運輸從快速變極速,從「陸海空」向「陸海空天」全域發展。(澎湃新聞)
10、量子計算——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領先世界最快超算一百萬億倍
12月4日,中科大宣布成功構建76個量子比特(光子)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命名「九章」。其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九章」主要攻克三大技術難關:高品質量子光源、高精度鎖相技術、規模化幹涉技術,與「懸鈴木」相比有三大優勢:速度更快、環境適應性更強、彌補了技術漏洞。「九章」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全新高度,成功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新華社)
11、核電——中國核聚變「人造太陽」首次放電堆芯級等離子體研究國際領先
12月4日,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核聚變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啟動並實現首次放電。HL-2M託卡馬克反應堆是目前中國最大、最先進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由中國核工業集團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設計建造,最高核心溫度達1.5億攝氏度,約是太陽核心溫度的十倍。此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使我國堆芯級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及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快速吸收消化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帶來的前沿技術探索。(深科技)
本周產業觀察——禁限塑階段性任務年底收官,關注造紙與可降解塑料
今年來,禁塑限塑政策頻頻發布,塑料汙染治理目標與計劃進一步明確,限塑禁塑工作加速推進。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年初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第一階段限塑禁塑任務將在今年底完成,主要包括:(1)不可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2)一次性塑料餐具: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透露,今年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
在此背景下,造紙業與可降解塑料迎來發展機遇。目前可降解塑料產品以澱粉基、PLA、PBAT為主,從全球的產能來看,澱粉基、PLA、PBAT分別佔比38%、25%、24%。儘管目前國內傳統塑料製品產能大、成本低,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產能有限,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從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和需求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06
數據·估值——整體A股估值上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上行。截至12月04日收盤,全部A股PE(TTM)上行0.3X至19.1X,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86.4%分位數。創業板本周上行,PE(TTM)上行1.6X至49.9X,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54.1%分位數。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PE(TTM)上行0.2X至15.0X,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92.7%分位數。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PE(TTM)上行0.6X至30.2X,處於2014年以來歷史估值的38.1%分位數。
在行業估值方面,除汽車、鋼鐵、房地產板塊估值略有下跌,其他板塊估值均上漲,其中,醫藥生物、計算機、食品飲料估值上漲明顯,漲幅超2.0X。具體來看,醫藥生物板塊估值上漲2.3X至43.1X,位於84.3%歷史分位;計算機板塊估值上漲2.1X至63.9X,處於84.1%歷史分位;食品飲料板塊估值上漲2.0X至49.3X,處於99.8%歷史分位。汽車板塊估值下跌0.6X至28.2X,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97.1%分位;鋼鐵板塊估值下跌0.1X至13.2X,處於29.8%歷史分位。截至12月04日收盤,一級行業估值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休閒服務、計算機、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