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卅八年新疆省造幣廠鑄壹圓銀幣

2020-12-23 文苑商城

1946年(民國35年)時,中央銀行在迪化、哈密兩所分行發行新疆省流通券,以收回地方銀元發行權,達到統一貨幣發行的目的。但是,僅僅三個月便停止了。於是特準新疆商業銀行在財政部派員監督下繼續發行省鈔,同時由該銀行向央行繳納黃金5萬兩,作為發行準備金。

到了1949年(民國38年),局勢對國民政府當局更加不利,前一年發行的金圓券(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 強制將黃金、白銀和外幣兌換為金圓券)已貶值到駭人聽聞的地步,其與銀圓的比價,最低時暴跌至面額的二十億分之一!後來,新疆商業銀行發行了以千萬圓為單位的紙幣,甚至最後還發行了3億、6億、30億、60億圓超高面額的紙幣。最終泛濫成災!由於民眾對紙幣已毫無信心,中央政府被迫於7月初恢復銀本位幣制。在公告發出之前,哈密分行致電已由上海搬遷至廣州的中央分行,報告新疆即日起實施幣制改革,恢復銀本位,並自行籌制一圓銀幣,此即民國卅八年新疆省造幣廠鑄壹圓銀幣誕生了。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為安定民心、維護社會經濟穩定,人民政府同意繼續鑄制流通新疆"四九"銀元,但將幣正面紀年"民國卅八年"改為公元紀年"一九四九年",背面仍有"1949"字樣,故此幣又俗稱新疆"雙四九"銀元。從此,新疆造幣廠鑄民國三十八年壹圓銀元在發行了短短4個月後就停鑄了,最終結束了其新疆民國時期金融使命,成為最後一款民國時期地方流通的"關門幣"。亦是新疆唯一以圓為貨幣單位的大洋銀元,可謂為民國末代金融的"最後晚餐"。

新疆的造幣廠由於設備落後,工藝尚欠精湛,故新疆造幣廠鑄民國卅八年壹圓銀元質量粗糙且版式複雜,有實心版和空心版之分,如依幣正面上的漢字書寫方式及背面"1"字的寫法,可劃分為普通版、壹橫上翹版、細字版、方足1版、雜體字版、童體字版等等。另外,該幣發行之初,新疆當局嚴禁攜出省境,流入中原極少,故中國近代機制幣權威耿愛德對其評價甚高,被早期錢幣收藏界視為夢寐以求的珍品。

相關焦點

  • 新疆1949銀幣:雙四九、空心字、牛角壹等版式與收藏
    新疆「1949」銀幣是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由新疆省造幣廠鑄造發行的。當時由於金圓券(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濫發造成惡性通貨膨脹,金圓券急劇貶值,發行不到一年,形同廢紙,人民拒用金圓券,金圓券完全崩潰。
  • 民國時期福建造幣廠與所鑄銀幣大全
    2、民國二年(1913年)2月,福州造幣廠鑄造二角、一角、半角銀幣,幣面鑄有幣值和「福建省造」字樣,背面有蟠龍。(註:《福建省志》-金融志-貨幣)3、民國十三年(1924 年),福州造幣廠鑄發少數銀圓,次年秋復鑄新式一角及二角(註:耿愛德:《中國貨幣論》,第417頁,1929年)。這裡說的銀圓當指壹圓型銀幣,就鑄造時間看不可能是小頭或船洋。當年,福建沒有領到中央下發的大頭模具,要鑄造壹圓型銀幣只能自行雕版,從福州造幣廠的條件看,它有這個能力。
  • 2021年探秘「民國時期福建造幣廠與所鑄銀幣!」
    2、民國二年(1913年)2月,福州造幣廠鑄造二角、一角、半角銀幣,幣面鑄有幣值和「福建省造」字樣,背面有蟠龍。(註:《福建省志》-金融志-貨幣)3、民國十三年(1924 年),福州造幣廠鑄發少數銀圓,次年秋復鑄新式一角及二角(註:耿愛德:《中國貨幣論》,第417頁,1929年)。這裡說的銀圓當指壹圓型銀幣,就鑄造時間看不可能是小頭或船洋。當年,福建沒有領到中央下發的大頭模具,要鑄造壹圓型銀幣只能自行雕版,從福州造幣廠的條件看,它有這個能力。
  • 神秘的新疆銀幣
    自1867年後,阿古柏侵佔南疆,創鑄了「天罡」銀幣,每枚值銀五分,「天罡」一詞也就成了銀幣的名稱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疆鑄造了種類繁多的銀幣,但當地民眾將後鑄的銀幣統稱為「天罡」了。自清代中國,新疆受西方國家影響,由地方政權鑄行「天罡」銀幣,直到1949年新疆省鑄行銀本位大洋「壹圓」幣止,新疆的銀幣時代結束了。
  • 「銀行提醒」為什麼新疆幣越來越貴,新疆各時期鑄銀幣概說!
    每枚銀幣重一錢,抵紅錢十六枚,是新疆在未建省以前清廷最早鑄的銀幣。但是,由於當地世居民族習用地方政權打制的小「天罡」銀幣已久,清政府鑄造的「道光通寶」銀幣,僅行用一年便不再流通了。縱觀新疆銀幣,品種繁多,有著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濃鬱的民族特色,是東、西方貨幣文化的結晶。值得研究的是,除1949年新疆省造幣廠鑄行的壹圓銀幣外,其餘的新疆銀幣,不管幣面是什麼錢文,民間都習慣的統稱為「天罡」。
  • 雲南造幣廠民國十六年至1949年所鑄造的銀幣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十一月,雲南省政府為解決經濟危機,決定從1930年開始,本省稅收改徵滇鑄銀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雲南造幣廠正式開鑄民國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半圓,俗稱雲南省鑄半圓雙旗銀幣,當年共鑄14102520枚。
  • 民國十年廣西造幣廠都鑄造了哪些錢幣?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西巡撫呈準設立廣西造幣廠,次年造幣廠尚未建成,清廷即下令將其併入廣東造幣廠。九月,廣西都督陸榮廷徵得廣東都督胡漢民同意,由廣東造幣廠搭鑄銀毫,運回廣西使用。(資料主要來源:中國錢幣大辭典-金銀幣卷民國篇,中華書局出版)民國七年(1918年),陸廷榮任廣州國民政府總裁,利用權力幫廣西建立造幣廠。
  • 孫中山像背帆船上三鳥壹圓銀幣,曾被認為是「不祥」的銀元
    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上三鳥壹圓 文/觀鑑欄目組評論員賈敏十(古泉)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上三鳥壹圓銀幣一枚,齒邊,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銀幣正面圖案為孫中山文裝側面像,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三鳥帆船壹圓銀幣為銀幣收藏中的珍稀品種之一。此幣發行不久,時值中日關係緊張,有人說此圖案有隱含日本侵略中國的不祥之兆。此幣因其背面東方有初升的太陽,中間有雙帆船和三隻飛鳥的圖案而引起當時愛國人士的警惕和質疑。認為「天上的飛鳥是外國人的徽記,凌駕於中國帆船之上」,於是馬上收回這版銀幣,以止謠言流傳。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孫中山壹圓】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陵墓落成而鑄造的紀念銀幣
    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孫中山先生為了商談全國和平大局,毅然應邀北上,不想於當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民國政府在南京鐘山建造了中山陵,並將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從北京移至南京。1927年,由國共兩黨合作的北伐戰爭勝局基本奠定,北洋軍閥統治集團遭受沉重打擊,民國政府準備建都南京。
  • 稀罕的新疆銀元,個個都是寶貝!
    縱觀新疆銀幣,品種繁多,有著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濃鬱的民族特色,是東、西方貨幣文化的結晶。值得研究的是,除1949年新疆省造幣廠鑄行的壹圓銀幣外,其餘的新疆銀幣,不管幣面是什麼錢文,民間都習慣的統稱為「天罡」。在民間還有「大天罡」和「小天罡」之稱。「天罡」一詞為維吾爾語音譯。
  • 民國三年至十年雲南造幣廠所發生的變革
    民國六年(1917年)八月,為紀念護國運動,雲南造幣廠鑄造了以唐繼堯頭像為圖案的金、銀、銅質紀念幣,交富滇銀行發行,通令全省通用。其中銀幣為側像,一面珠圈內為交叉的九角十八星旗和五色旗,雙旗間有一顆五角星,珠圈上方為「擁護共和紀念」,下方為「庫平三錢六分」,中間各有兩個五角星隔開;另一面為唐繼堯臉向右的側像,上方為「軍務院撫軍長唐」,該版共鑄10929422枚,但因模型未臻完美,需改模型而停鑄。同年,唐繼堯參加護法運動反對北洋段祺瑞獨裁政權。
  • 民國二十三年雙帆幣壹圓
    為了讓眾人銘記孫中山先生的苦勞功高,在民國時期,鑄造刊行了攜有孫中山先生頭像種種版式的銀幣。此藏品為民國二十三年孫中山像雙帆幣壹圓,錢幣正面為孫中山側面像,上方為鑄造發行年號「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字樣,錢幣背面為一艘二桅帆船行於海上,左右「壹圓」字樣,直齒邊。
  • 這些民國紀念銀幣,每一枚都價值不菲!
    (參閱孫浩編著《百年銀圓》第133頁) 此幣由天津造幣廠為紀念褚玉璞任職直隸省軍務督辦兼省長一周年所鑄,當時僅供贈送、紀念之用,鑄額極少,雕刻精美,品相難得。 3 民國十三年(1924年)段祺瑞像中華民國執政銀幣
  • 論民國三年袁世凱像銀元
    造幣廠接到命令後,隨即令義大利籍雕刻技師魯爾智 喬治製造了壹圓國幣祖模,並鑄造了少量樣幣呈袁世凱審定。該幣形式為:正面中央袁七分側面像,上環列「中華民國三年」,背面中央「壹圓」,左右交互二本嘉禾,下瑩結帶。但該幣後未鑄行。
  • 拍賣場上那些百萬級別的袁世凱銀幣、金幣有何特別之處
    ;新國幣由總廠義大利籍技師魯喬奇(Luigi Giorgi)雕刻制模,「新鑄銀幣陽面恭摹大總統五分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陰面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縈結帶,中鐫壹圓二字」,此即所謂的「袁大頭」銀幣。「壹圓」二字為廣東順德縣人羅復堪手筆。羅氏早年從康有為受業,民國初年在財政部泉幣司供職。
  •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的幾個版別特徵-袁大頭銀元
    袁大頭銀元是民國時期的一種通用貨幣,全名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軍閥執政黨正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地軍閥紛紛私鑄袁大頭。導致存世的袁大頭質量良莠不齊,如今在銀元收藏市場上成為炙手可熱的一個收藏品種。
  • 閒談孫中山像背帆船下三鳥金本位幣和上三鳥壹圓鑄造始末
    今天小編便帶大家認識一下最具代表性的孫中山像機制銀幣: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下三鳥金本位壹圓銀幣樣幣和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三鳥帆船壹圓銀幣,此二枚錢幣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甚為珍貴。新國幣壹圓正面之孫中山肖像,採用民國十八年比稿時義大利雕刻師莫蒂所刻圖樣,背改為雙桅帆船,模具委請美國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製作。金本位幣壹圓原本設計與後來的量產船洋相似,惟國民政府以青天白日為國民黨徽,欲將之鏤刻於幣面,因此加上旭日與象徵三民主義的三隻海鷗;後又因財政部要求將金本位字樣標示其上,故再將海鷗移到水面。然甘末爾的金本位幣制計劃因不適合中國國情遭致各界反對,終未實行。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四川大漢銀幣
    「漢」字大洋壹圓銀幣於1912(民國元年)年4月以軍政府名義發行,由成都造幣廠鑄造,「漢」字銀幣有壹元、伍角、二角、一角四種幣值。「壹元」銀元正面圖案中央是篆書「漢」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漢」,具有反清意義。
  • 為泉友所追捧的「民國八年籤字版袁像銀幣」|升值潛力大
    最近我司徵集到一套「八年籤字版袁大頭」銀幣,直徑均為3.9 cm,重量分別為26.4 g和25.8 g。此幣為「民國八年籤字版」,由鑄幣廠鑄造,純銀,包漿自然,品相完美,大珍。八年版袁大頭銀幣,外國造的鋼印,字型符合漢字結構,字形未變,背圖嘉禾亦規範。其特點為正面小圓臉胸襟花飾前邊多一細齒,無空檔(其他年號有一空檔)。此外還有幾種版型較小的版型,主要區別是「造」字不同。八年袁大頭銀幣的外環以直齒邊為主,另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 袁世凱的幣制改革與袁像壹圓銀幣的鑄造
    民國時期是如何確立的銀本位幣制以及模具的設計和最終的確立過程是怎樣的呢?北洋政府在建國初期,為了整頓混亂的貨幣市場而進行了幣制改革,幣制改革,不是簡單地廢除銀兩改用銀元,而是要從整個貨幣制度上改革,這就首先需要確定一個貨幣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