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2020-12-15 張生全精彩歷史

早在美國沒有崛起之前,英國曾經有一個綽號,叫做「日不落帝國」。它的意思就是,每天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有太陽照耀在英國的領土上。

有人說,美國超越英國,始於二戰之後。其實,早在1894年,美國的GDP就已經超越英國,一戰和二戰讓美國嘗到了稱霸世界的甜頭,開始從發展經濟為主的孤立主義,走上了掠奪世界的霸權主義。

此消彼漲,昔日的大英帝國,是如何被曾經的殖民地美國,拉下世界霸主寶座的呢?

(格拉沃利訥海戰)

一、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1588年8月8日,一個吉利的日子,英國皇家海軍在格拉沃利訥海戰中,打敗了西班牙艦隊。自此,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統領全球三百年。

19世紀末,英國的殖民統治進入鼎盛時期,其殖民地領土及其人口,均佔到世界的四分之一。從美洲到非洲,從亞洲到大洋洲,加上英國所在的歐洲,全球五大洲,24時區都有英國的地盤。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曾歡欣鼓舞地說:北美和俄國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地是我們的伐木區,澳大利亞是我們天然的牧場,秘魯和南非是我們出產金銀的礦山……。

(美國獨立戰爭)

二、美國的崛起。

在英國登陸之前,北美大陸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貧瘠之地。英國人建起殖民地後,大量的英國人和歐洲人來到這裡,這才形成了美國的基礎——北美13州。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並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幫助下,打敗了英國。從此,美國一邊大搞經濟建設,一邊對外領土擴張。

美國人顯然比英國人更有遠見,他們知道,像英國這樣委任式的殖民掠奪,由於沒有強大的本土疆域和人口做後盾,蛇吞象式的殖民統治,最終會難以為繼。

於是,美國加緊國土擴張,當時的美國面積只有80萬平方公裡,他們先後從英國方面拿到密西西比河東岸地盤,從法國手中買了路易斯安那,從俄國那裡淘到了阿拉斯加,國土面積一下擴了十倍多,達到900多萬平方公裡,有了稱霸世界的堅實基礎。

其後是發展經濟增加人口,美國從18世紀末啟動工業革命,搞西進運動和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前往美國淘金。在1855年時,美國的人口就超過了英國本土人口。

人口紅利讓美國得以大展拳腳,在農業機械化的基礎上,工業原料得到了保證,紡織、鋼鐵、煤炭、食品加工等工業生產迅猛發展。

早在成立之初,美國就以普魯士為榜樣,推行公立學校,建立教育體系。到1850年,美國人口識字率達到86%。重視教育推動了科技創新,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機輪船、第一部電報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飛機,都源自於美國。

1894年,美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有了爭霸世界的經濟資本。

(布雷頓森林體系參會成員照)

三、美國對英國霸主體系的瓦解。

一戰之後,美國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個海軍強國,所籤訂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中,美國與老牌海軍強國英國獲得了同等資格,海軍主力艦總噸位比例都為5.25。雖然還沒有把英國拉下霸主寶座,但兩國間已經平起平坐。

美國還佔了地利之先,當歐洲列強們殺得你死我活時,美國遠在北美大陸,不僅沒有受到炮火侵襲,還藉機傾銷軍火,大發戰爭財。

美國日益強盛,英國不斷沒落。二戰之後,沒落的英國殖民體系分崩離析,但英國還有兩大經濟體系殺手鐧,成為美國登頂世界霸主的阻礙,一個是大英國協貿易區,另一個則是英鎊國際通用貨幣體系。

美國首先呼籲全球貿易自由化,高舉打破貿易壁壘的正義大旗,讓英國壓力陡增。接著美國扶持二戰戰敗的西德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所生產的商品不僅品質好,價格還比英國的便宜,使得大英國協貿易區參與國人心思變。

緊接著美國在日內瓦推行貿易和關稅總協議,也就是世貿組織的前身。英國如果想要加入,就必須放棄大英國協貿易區。英國人百般反對這個協議,但沒有得逞。

高舉貿易自由化大旗的美國,又對本國產品實施保護,特別是對英國的商品,課以重稅。這種出口自由,對內保護的貿易策略,讓英國損失慘重。

美國還向急需資金搞戰後重建的英國,給予大量貸款援助,前提是允許美國進入大英國協貿易體系,並籤訂了大量不利於英國的協議。

利用這些不對等協議,美國對大英國協貿易成員國各個擊破,最終徹底瓦解了英國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

其後,美國推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元成功替代英鎊成為世界通行貨幣。英國數百年的軍事、經濟霸主地位就這樣拱手讓給了美國。

如今的英國,已經從昔日的世界老大,淪落成為美國的附庸國,只能在國際事務中緊跟美國人云亦云了。

(參考資料:《美國削弱英國霸權的外交策略探析》)

相關焦點

  • 如果美國解體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哪個國家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如果有一天美國真的解體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現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一超」指的是美國,「多強」指的是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在這些重要的領域,美國都遠遠地甩開所有的國家,別的國家想要超過美國其中的某個領域,會很不容易,而且還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停滯不前,如果美國繼續向前發展,那麼想要超過美國將會非常困難。美國要是解體了,哪些國家會成為美國那樣具有全球超強影響力世界霸主?
  • 美媒:要不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 中國可能計算過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是一場全面、全方位的大國戰略競爭。全球力量平衡,特別是美中的相對戰略軌跡,已發生改變。然而,美中競爭並不必然是一種對抗關係、一種零和或贏家通吃的競爭。
  • 未來一百年,誰將會是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國家?
    筆者認為未來一百年,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國家必定是中國。以目前的世界霸主國家美國為例,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其包含兩大原因。一是由於美國的經濟總量位於世界第一,它有足夠多的資金來推動美國各領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它的高科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其它國家所不能及。二是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它在世界各國有幾百個美軍基地,這些都是支撐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強大力量。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不過,就在歐洲戰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卻跳了出來。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強烈要求對蘇聯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代號為「不可思議」閃電戰的對蘇作戰計劃。按照英國人制定的計劃,美英將於7月1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不過這項計劃遭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拒絕,美國人拒絕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要慫恿美國打蘇聯?
  • 未來一百年,有可能出現某個國家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嗎?
    所以,美國構建了強大的國際地位,無論政治、經濟、科技還是軍事方面,都是領先世界水平的,而美國政府跑馬圈地,建群招攬小弟們維護並擴充著自己的霸權地位,以此確保「霸主」秩序無人能撼動。數百年來,美國已習慣了自己的強大和霸道,也正因於此,美國政府無法容忍世界上有其他國家的崛起和超越。
  • 未來三戰爆發,世界霸主美國會先對誰動手?英國專家作出了預測
    自從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便進入了相對和平發展的時期,可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明白和平不會永久,戰爭終將會再次降臨的,正是因為如此即便和平了各國依舊不敢停下發展的腳步。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不管是科技還是軍事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從越來越多的威力強悍的先進武器裝備的問世就能夠看出來。
  • 從英鎊到美元,美國如何讓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
    英鎊曾代替黃金在全球範圍內暢通無阻, 不過最終英鎊沒能佔據全球霸主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美元,從英鎊到美元,美國是如何讓這個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呢?歷史的風雲際會難以捉摸,時時刻刻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荷蘭作為17世紀的海上霸主可謂是風頭正盛,但是代表荷蘭國家主權的貨幣——荷蘭盾,卻沒有憑藉東風成為世界貨幣。
  • 從歷史來看,有哪些原因,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眾所周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曾經作為歐洲殖民地的美國,憑藉什麼能變得如此發達?在世界上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本期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講,美國為什麼會成為最發達的國家。
  • 這個國家沒有參加二戰,曾具備世界霸主的實力,不是美國
    導語:這個國家沒有參加二戰,曾具備世界霸主的實力,不是美國在大夥的印象中,第二次世界的大戰基本上有實力的國家都參戰了,美國早期並沒有加入戰鬥,結果日本突然偷襲珍珠港,將它拉入戰場。總體來說全世界都亂成一鍋粥,然而在當時有個大國並沒有參與戰鬥,躲在背後安心的發戰爭財,其具備有世界霸主的實力,曾答應希特勒加入軸心國。說到這,軍迷應該都猜出是誰了,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
  • 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納入俄羅斯高考,漢語將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
    這些消息,激起了不少中國民眾「終於可以不用學英語了,中文將要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了」的想法。這些想法會變成現實嗎?第一個問題,全世界為什麼這麼多的國家學習和使用英語?語言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徵之一,體現了國家的硬實力。
  • 超越美國不是夢也許美國會解體
    在清朝乾隆時期以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而且一直領先歐洲的西方文明,但是,英國的工業革命,短短的幾十年,就使英國變得極為強大,迅速超越了中國的大清王朝,在軍事和經濟上,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這也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次超越古老的中國,本來以為,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會像中國一樣,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幾千年的時間,事實是,英國成為霸主,領先其他國家還不足二百年的時間
  • 英國也要拋棄美國?
    文/天行健過去的幾十年來,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一直被稱為世界霸主,尤其在二戰之後,美國在全球打造的軍事霸權、美元霸權、能源霸權等使得美國構建起了他的全球霸權。比如近年來,法國總統馬克龍不斷扛起反美大旗,多次公開與美國唱反調,還與德國一起發出組建「歐洲軍」的倡議等,這些都說明了多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利益集團正不斷走向崩解,其凝聚力正日益下降。最近又有一個美國多年的堅定盟友發出了也要拋棄美國、遠離美國的聲音,是哪個國家呢?
  • 屋漏偏逢連夜雨,內憂外患的英國又被美國輕視,詹森如何脫困?
    英國不是先將自己的破船修好,而是急吼吼跑到中國這個重量級拳擊手家門口秀那萎縮了的肌肉,可笑之極。英國突然急於秀肌肉,本質上是對國際地位下滑的焦慮。二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霸主,英國逐步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英帝國憑藉著大英國協和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保住了大國地位。
  • 英國國防大臣:英國將分擔美國責任,肩負起全球海洋安全
    據USNI News新聞網站21日發布的報導,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在當天的大西洋未來論壇上視頻直播演講引起熱議,據他表示,雖然應該已經脫歐,但在當前複雜的世界局勢下,英國應該同美國一樣,肩負起更多責任,保衛世界海洋安全。
  • 從大陸走向大洋:末代海洋霸主美國,海權與海軍的崛起
    如果以地緣的理念來區分文明,世界上可分為海洋文明(島嶼、航海)與陸地文明(遊牧、農耕)兩系,隨著幾千年滾滾前進,早期的文明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衍生和演變,目前來說,大部分國家只能稱為海洋(陸地)國。尤其是德國,德國的地理上的強敵環伺,註定了必須要在歐洲野蠻崛起,甚至可以說一手把英國從寶座上拉下來。海權論英國的謝幕換來了美國的粉墨登場,無論是從海洋戰略,還是現在的自由貿易式的全球擴張,乃至海軍實力,美國依然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海洋霸主。
  • 英國脫歐是預料之中,昔日霸主或將崛起,美國能否控制住?
    英國脫歐是預料之中,昔日霸主或將崛起,美國能否控制住?經過近5年的脫歐進程,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英國首相詹森還為此發表了重要演講。關於英國為什麼脫歐?脫歐後將如何發展,以前文章中已經提到過。
  • 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人:中國造的394億隻口罩真好
    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了嗎?最近有個新聞刷爆了各大平臺,說是咱們中國目前為止已經向美國出口了394.3億隻口罩。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美國現在有3.3億人,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要用大約120隻中國生產的口罩。
  • 唯一能在美國本土駐軍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曾經也是世界霸主
    導語:唯一能在美國本土駐軍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曾經也是世界霸主在盟友國駐軍是美國最喜歡做的事情,巔峰時期擁有3000多個軍事基地,雖然後續縮減不少,但仍舊有200多個,而且大分部國家還要給美軍保護費,日本韓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 世界上和美國關係最好的三個國家都有哪些
    要問世界上和美國關係最鐵的三個國家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清楚的,一定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因為他們是一家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一個一個看看都是什麼東西就知道了。被加拿大放火燒過的白宮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霸主今天世界上,好像還沒人能取代美國的地位。
  • 外國教授: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那美國如何體面地做好老二?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就非常的快,有著蓬勃的生命力,軍事和各方面的實力都是有著舉足的進展,而在未來的世界格局當中,有許多人紛紛猜測中國最終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而美國也一直非常忌憚中國,就是擔心中國會搶佔美國的大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