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是預料之中,昔日霸主或將崛起,美國能否控制住?
經過近5年的脫歐進程,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英國首相詹森還為此發表了重要演講。關於英國為什麼脫歐?脫歐後將如何發展,以前文章中已經提到過。
英國脫歐並非因為會費或者因為難民問題,這只是藉口罷了。其實英國不差那點錢,因為脫歐後,英國也將喪失在歐盟優惠待遇,可以說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沒有人願意做。英國這樣做是有其深遠的戰略,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
重新整合
英國作為一個很大的島國,該國歷史與歐洲並非真正融為一體。即使英吉利海峽的隧道也並沒有真正把英國與歐洲大陸捆在一起。一戰和二戰時,為什麼德國想打英國,其目的也能明白,但英國僥倖躲過了。
英國即使先前加入歐盟,也並非心甘情願。英國想在歐盟發揮作用,又想當老大,但德法兩個老牌帝國顯然不會讓英國成為老大。歐盟實施歐元時,英國沒有響應,繼續用英鎊,這或許為英國脫離歐盟埋下伏筆。因此英國在歐盟成員國內,既享受著待遇,又很憋屈。於是脫歐想法便產生了。
英國崛起於十九世紀,曾經向外佔領了很多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衰弱後,英國無時不想再次崛起,而且英國還有一個大英國協組織,有52個主權國家加入。雖然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但不要忘了大英國協成員國都是英語系國家,這些成員國有窮有富,但要聯合起來,其實力不可小視。
大英國協成員國內既有原料供應國,又有諸如澳大利亞、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還有廉價勞動力國家,比如印度。這一組織如果整合成一個經濟共同體,其實力只在歐盟之上。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英國脫歐是有底氣的。因為英國在歐盟當不了頭,但英國可以在大英國協當「頭」,英國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科技、技術及能源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大英國協成員國,實現自身利益。
美國利益
在英國脫歐上,我們會注意到,美國很活躍,美國堅定支持英國脫歐。只要英國脫歐遇阻,美國就會站出來說兩句。對於梅姨在推動脫歐問題上不力時,美國並沒有給梅姨留面子,直指其軟弱。
有人說詹森能當首相,美國是「助功」。詹森作為一個堅定的脫歐派,是他在任內促進英國脫歐,而且被稱為「英國川普」,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詹森當選。
不要以為英國脫歐,是因為美國在後面推動,能最終維護美國的利益。其實英國脫歐是英國自己的事,而且美國支持英國脫歐,其實與美國有很大利益。
首先,英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自不必說了,兩國就如捆在一起兄弟國,美國與英國親緣關係也較近,美國也是英語系國家。如果英國脫歐,而發揮大英國協作用,美國不會落下,也會加入,獲取更大的利益。
其次,分裂歐盟。自從歐盟建立起,美國就很不爽。歐盟雖然主要以經濟為主,但美國也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歐洲出現。歐元推出後,美國曾發動一場遏制歐盟的戰爭,這就是科索沃戰爭。美國沒有停手,因為近年來,有歐盟國家提出歐盟建軍隊的事宜,這就碰了美國的敏感神經。
現在都說美國天天借錢生活,國家還依然這樣富有。美國即使還不起有些國家的錢,美國照樣當老大。為什麼?因為有英國撐著。不要小看英國與美國這層關係,對兩國都有利。
新型聯盟
美國曾主導建立包括英、澳、新、加五國組成的「五眼聯盟」。這五個國家都是英語系國家。美國主導的這個組織是情報互聯互通,但英國脫歐後,或許還有一個美國意識不到戰略。
英國如果不整合不了大英國協,但英國完全可以組織一個自己的「五眼聯盟」,這個聯盟可以不包括美國,但也不會損壞美國,畢竟英美關係如此之近。
那麼英國組織的哪「五眼」呢?
我們看大英國協成員國內哪些與英國最近?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這三國大都是英國後裔所建,而且其體制也仿效英國,語言也沒有障礙,而且經濟發達,綜合實力很強。英國下一步或許與這三個國家建立一種更加緊密的關係。至於這種關係如何界定,到時會水落石出。
不要以為詹森是吃素的,此人不簡單,如果不出所料,詹森將成為不亞於邱吉爾一屆首相。因此將來推動英國在世界止崛起重任,詹森將責無旁貸。
留給英國的有很多可以選擇的路,無論大英國協還是加強與澳、新、加三國關係,這三國對英國有著特殊感情。
但這三國加入也只有「四眼」,另一隻眼是誰呢?
另外可能加入的是印度。英國雖然結束了對印度殖民統治,但英國念念不忘印度,而印度對宗主國也沒有忘記。當年印度獨立基本是在和平條件下的獨立,因此印度對英國沒有仇恨。而且印度也是大英國協成員國,也是英語系國家,最主要還是廉價勞動力的大國。
從去年印度騷亂看,既有美國介入,也有英國介入。這並非偶然,也並非因為英國曾是印度宗主國的關係,這或許與英國的長遠戰略有著直接聯繫。
如果英國把自己的「五眼」建立後,意欲何為呢?能否挑戰美國?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