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公投四年:英國改變了什麼?

2020-12-23 縱相新聞

東方網 黎裡

英國脫離歐盟,不僅是英國近代以來歷史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歐洲特別是歐盟歷史上的一件顛覆性的重大事件,它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和英國人的不斷爭議。

四年前的英國公投

四年前的6月23日,英國在時任首相卡梅倫精心算計後的積極推動下,在現首相詹森的大力煽動下,英國舉行了一次引起世界轟動和股市劇烈波動的全民公投。

資料圖片:英國前首相卡梅倫。 (來源: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投票持續了整整15個小時,公投的最終結果是支持英國脫歐的總票數17,176,006票,佔52%;支持英國留歐的總票數15,952,444票,佔總數的48%。52%:48%,雖然差距不大,但「脫歐者」佔了上風,從此,英國開啟了脫歐進程。四年來,英國各種政治風波、經濟動蕩、社會分化、民心裂變,市場波動,始終都圍繞著「英國脫歐」這根主軸在運轉,也由此演繹了無數的悲劇與戲劇,乃至各種鬧劇與荒誕劇。

英國《衛報》6月23日的評論指出,「四年過去了,人們很難不被隨之而來的政治變革所打動。然而,實質性政策方面的後果卻明顯有限。到目前為止,英國脫歐改變了一切,但也什麼都沒有改變」。此話一語中的,這既讓世人看到了英國政治與社會的種種殘酷與複雜,也讓英國人感受到了英國所謂民主政治制度的荒唐與無奈。

客觀地說,脫歐公投4年來,英國的變化還是有的,至少位於倫敦唐寧街10號的英國首相府,主人接連換了三撥。幸好,被病毒傳染而住院搶救的詹森首相,從死亡線上被包括美國醫生在內的英美頂級醫生全力以赴搶救過來,否則現在唐寧街10號的主人就成了第四撥。

遠景被渲染但相信者上當

公投之前的各種演說充滿了煽動鼓惑,推動者著力渲染的是英國脫歐很容易,而且脫歐之後的英國將從此脫離「歐盟的苦海與束縛」,走上英國內政外交自主和再現大英帝國「昔日輝煌」的光明大道。英國派屈克明福德教授設計的英國脫歐模型甚至預測,即便英國無協議「硬脫歐」,也將促使英國年度經濟激增4%。

多數人信了,但美景至今沒有兌現,因此深深地感到了失望和失落;少數了不信,但抵制毫無作用,即便後來一些人高舉標語,打著橫幅,冒著嚴寒風雪,從英國北部和中部長途跋涉到倫敦街頭抗議,也無濟於事。因為票決制,他們依然屬於少數。英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形象和國際信譽,在一些政治家的操弄和極端派的鼓惑下,裹挾著所謂的公投多數票,在迷濛中一次次遭受拷打和損益。

其實,當初卡梅倫首相併不想英國真正脫歐,而不過是企圖以英國脫歐和英國公投相威脅,逼迫歐盟對英作出讓步,沒曾想歪打正著,卡梅倫無顏面對保守黨主流和國民,不得不在公投事與願違後迅速掛冠而去,「留下一地雞毛」,讓繼任者特雷莎·梅去打理。

資料圖片:2019年2月7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抵達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當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與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舉行會談。(來源: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梅首相很認真,或者說過於動情執著,她對外與歐盟苦苦談判,對內與黨內右翼強硬分子搏鬥,並與主要反對黨工黨首領科爾賓勢力爭鬥,但因為態度過於固執而不夠圓滑,結果在黨內外遭孤立,最後不得不含恨離開唐寧街10號。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足智多謀的鮑裡斯·詹森早就瞄準了英國保守黨主席和英國首相的寶座。經過一番巧妙運作,在逼走梅後,又依靠黨內的保守派主流和英國的民粹主義勢力,入主了唐寧街。老資格的英國工黨主席科爾賓,同樣不是他的政治對手,因為工黨在隨後的英國提前大選中不敵詹森和保守黨,科爾賓也只能讓位於人。

只有詹森贏了

詹森贏了,而且是迄今為止英國脫歐進程中最大的獲勝者,或者說英國政壇曾經的頭面人物中唯一的獲勝者。不服不行,詹森的政治手腕確實高超,因為他從小就與眾不同,發誓要出人頭地,改變世界。至少目前,他是得手和得意的。

裹挾著英國去年底提前大選中的又一次支持脫歐民意,詹森在去年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刻,帶領英國脫離了從1973年以來與歐盟建立的關係。但去年底的脫歐,不過是英國與歐盟「離婚」的法律兌現與形式體現,更為錯綜複雜的英國脫歐協議,卻遲遲無法達成。歐盟希望實事求是,雙方適當延長英國脫歐協議的談判和籤署,以便把彼此之間的經濟、貿易、市場、人員流動、關稅和邊界管理等諸多事務,全部談得清清楚楚,以免日後再起爭執和風波。

圖片說明:2020年2月5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離開首相府前往議會。(來源:新華社發 蒂姆·愛爾蘭 攝)

但詹森是個既強硬又急性子的首相,他堅稱英國脫歐協議不能再拖,談判必須儘快進行,協議必須在今年6月底前就達成,以便英國徹底擺脫歐盟。據說詹森不僅有算計,而且有人為他託底,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總統川普,早已在不斷向他微笑招手。儘管很多人都看出,川普至少在經貿和談判上,比詹森更有心機,有更多的「交易藝術」,倫敦不會得到比從布魯塞爾更多的好處,但詹森看好美國,相信川普,因為他們臭味相投。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協議,早已開始談判。因為詹森已經揚言,即便今年6月不能如期達成協議,英國也要硬脫歐。歐盟雖然懷疑倫敦是又在玩弄強硬咋呼的一手,但對詹森的脾性,布魯塞爾的掌權者多少是有些領教和擔憂的,因此也一直都在加快與英國的談判。

脫歐協議談不攏

彼此「結婚」了近47年,要馬上徹底分割,談何容易。問題在於,詹森既想繼續享受英國在歐盟時的各種經貿特別是關稅和市場一體化的優惠條件,又不願意受歐盟經貿特別是市場一體化管理的準入標準等條件,但布魯塞爾豈能輕易讓步,而且這不是歐盟領導人一句話就行的事,按照規定,歐盟的所有對外談判和協議,最終都必須經過27個成員國的同意。

但詹森不關心這些,而歐盟也對英國無所畏懼,因為談判拖延下去只會對英國不利。如果詹森果真無協議「硬脫歐」,在6月後與歐盟在經貿上一刀兩斷,英國馬上就會自討苦吃,至少英國再想順順利利地把大量工業、農業和漁業等產品和金融服務等無關稅而且不按歐盟標準輸入到歐盟國家,已經不可能了。

從年初到現在,英國與歐盟的談判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即便遇到疫情,也沒有停頓。至少在態度上,雙方還是想首先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分手。據英國國家審計署聲稱,到2020年3月,大約有27,500名英國公務員在為英國脫歐工作,而且長期以來他們「被視為歐盟內部最有效的政府公務員」,但因為談判複雜艱難,彼此立場懸殊,特別是在涉及一些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雙方都不願作出讓步,談判總是傳出令人悲觀的消息。

因為歐洲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英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不斷增加,倫敦和布魯塞爾,都不得不陷入與疫情的抗爭之中。詹森雖強硬,但疫情更強硬,容不得他談判。由於疫情肆虐,倫敦和布魯塞爾的英國脫歐協議談判爭吵之聲被掩蓋了或衝淡了。

英歐又到十字路口

但詹森設置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下一步怎麼走,是英國無協議脫歐,還是雙方再延長談判期限,英國與歐盟又到了抉擇時刻,但主要看英國的態度了。英國《衛報》評論說,別看詹森表面上非常強硬,那不過是一種示強的手段和交易的藝術,頗像川普總統,實際上「鮑裡斯·詹森喜歡掉頭」,因此這次也希望他能「將掉頭技術延伸到英國無協議退歐」的談判決斷之中。但詹森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擺脫派屈克明福德教授為他設計製作的英國脫歐經濟增長預測模型。

疫情之下,世界各國經濟都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大衝擊。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英國正在遭遇「歐洲最嚴重的經濟衰退——GDP下降11.5%」。這個數據讓詹森不得不著急,因為相比之下,OECD預測德國經濟在疫情之下只萎縮了6.6%。

更為嚴重的是,疫情之下的英國失業率將進一步惡化,「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為嚴重的失業情況」。如果英國再強硬脫歐,打擊將會更大。由於英國堅持脫歐,加上倫敦疫情和英歐經貿協議談判不順利,據報導最近倫敦金融城的高級人才「正在流水般地轉移到歐洲他國」。

對於英國脫歐,詹森首相是有深層次戰略考慮的。英國的評論指出,詹森政府似乎不僅致力於完成英國脫歐,而且致力於以符合英國標準和利益考量需要,從歐盟中收回對英國資金、法律和邊界的控制。但歐盟官員同樣很敏感和固執,他們不可能讓詹森隨心所欲地佔便宜,否則如何向歐盟27個成員國交代。

《衛報》評論說,英國推動脫歐以來,當政者一次次地描繪和許諾了美好的前景,「似乎真的會發生什麼好事」。特雷莎·梅宣布,她打算讓英國成為「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國家」,而不是「繼續讓少數特權階層」驅動利益,她在2017年3月啟動英國計劃時表示,英國脫歐「將改變我們國家的工作方式」,並「通過改善生活在英國貧困地區人們的福祉來提升英國」。梅的話很有誘惑力,可她現在已經離去,「語言只是語言」,人們回過頭來通過統計數據發現,「在2016年至2018年間,倫敦人均可支配家庭總收入增長了1700英鎊,但在英國中部、威爾斯、東北部地區以及約克郡和亨伯郡,人均可支配家庭總收入的增長僅有上述水平的三分之二。在約克郡、亨伯和中東部地區,人均交通支出在2017/18年度實際上低於2015/16年度」。

英國參與脫歐事務的官員說,「現在採取行動比公投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和緊迫。迄今為止,四年的承諾幾乎沒有導致任何有意義的行動」。一場空洞的承諾和遠景,帶來了一片空洞的現實。疫情的肆虐和脫歐談判的艱難,正在把英國推向更加艱難的境地。

(作者黎裡為東方智庫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相關焦點

  • 英國「脫歐」公投滿四年 德國或成多領域「贏家」
    英國「脫歐」公投滿四年 德國或成多領域「贏家」中新社柏林6月23日電 (記者 彭大偉)23日是英國「脫歐」公投四周年。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最新公布的2019年外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報告顯示,英國去年在德投資項目為185個,僅次於美國的302個。「來自英國的項目明顯增加,這主要與『脫歐』相關。」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羅伯特·赫爾曼對記者說。該署駐倫敦代表處負責人羅伯特·沙伊德表示,自2016年以來,英國企業向該署發出的問詢顯著上升。
  • 英國「脫歐」公投四年 法蘭克福金融地位上升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人民網柏林6月23日電(記者 李強)6月23日,在英國「脫歐」公投四周年之際,法蘭克福金融協會發表報告稱,相比2016年6月,法蘭克福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排名已由第18位躍升至第13位,繼續保持歐洲大陸最大金融中心的地位。
  • 英國脫歐 蘇格蘭脫英?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對於詹森首相來說,他將以脫歐首相而進入歷史。長達四年半的脫歐的紛擾終於落下帷幕。在這個過程中,卡梅倫和特雷莎·梅首相因脫歐而提前下臺,詹森首相算是經受住了脫歐的考驗,脫歐本來是卡梅倫首相的政治策略,但是沒有想到變成了自己下臺的助推器。脫歐從好萊塢的大片變成了久拖未決的電視連續劇,經過四年多的脫歐談判,英歐正式離婚。我想詹森首相所說的英國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獲得了自由,就是一場並不幸福的婚姻結束之後的短暫的自由,至於說英國是否重新掌握命運,獲得了新生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 英國脫歐沒啥大不了,其影響甚至敵不過希臘公投
    諸如此類,筆者不敢苟同,對英國脫歐的影響不應過度解讀,需冷靜看待、客觀分析這一事件。1出於政治考量的公投終成政治賭博1975年6月5日,工黨威爾遜政府執政時期舉行過一次公投。40年過去了,英國人為什麼再次舉行脫歐公投?
  • 三任首相、三次推遲:五個問題回顧英國「脫歐」這四年半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23時(北京時間2021年1月1日7時),英國正式結束「脫歐」過渡期。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隨後進入「脫歐」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後,英國才在實質上真正完全離開歐盟的體系。這已經離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過去了四年半。在此期間,英國歷經三位首相和兩次大選,「脫歐」期限三次推遲。
  • 過去四年,英國最主要的精力,都忙在脫歐上了
    但歐盟根本不相信英國人。按照外媒的說法,歐盟認為英國人脫歐後,什麼都幹得出來,比如大幅削減社會福利,降低環保標準,你們這樣一搞,我們歐洲人還怎麼競爭?英國人最大的小動作,就是在北愛問題上出爾反爾。根據1月達成的脫歐協議,英國脫歐可以,但一國兩制,北愛享受特殊安排,依然是歐盟待遇。
  • 【英國剛脫歐 蘇格蘭欲搞「諮詢性」獨立公投】英國正式脫歐後...
    文 / 冷靜2020-02-01 10:08:38來源:FX168 【英國剛脫歐 蘇格蘭欲搞「諮詢性」獨立公投】英國正式脫歐後,面臨的難題除了與歐盟的談判外,還有內部的分裂。
  • 對脫歐方案不滿,67萬英國民眾走上街頭要求舉行二次公投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特雷莎·梅已走入『死亡地帶』!」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1日報導,包括倫敦市長在內的約67萬英國民眾在倫敦街頭集會,要求就最終的脫歐協議再次舉行公投。隨著越來越多民眾和議員對英國政府的脫歐方案不滿,梅的首相地位岌岌可危。據報導,這次的示威由英國民間100多個基層團體合作舉行,獲得英國跨黨派政治團體的支持。
  • 英國脫歐,蘇格蘭脫英?蘇格蘭將舉行第二輪脫英獨立公投
    蘇格蘭又要公投了?近日蘇格蘭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領袖斯特金宣布,蘇格蘭政府將會推動新一輪脫英公投,草案將在近期公布。當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準備在明年3月份啟動脫歐談判的時候,蘇格蘭搶先一步,以脫英實現留歐的目標。
  • 英國大選:詹森大獲全勝,保守黨將贏!英國暴漲,脫歐箭在弦上!
    給大家理一下時間線:英國上一次正兒八經按規律來的大選還是在2015年,那時候勝出的是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所以按理來說下一次大選應該是在2020年。然而,2016年,「留歐派」的卡梅倫弄了個脫歐公投,原本是為了能讓英國在歐盟獲得更大的利益,結果一不小心被民眾們玩脫了,讓「脫歐派」給贏了。
  • 回眸2020之四 英國「脫歐」劇情了猶未了
    倫敦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23時,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英國與歐盟達成的未來關係協議開始生效。新華社發 此時距離英國「脫歐」公投已經過去四年半的時間。
  • 英國才完成脫歐,蘇格蘭卻要重返歐盟,蘇格蘭將與英國分道揚鑣?
    如果斯特金帶領蘇格蘭人民舉行全民公投,脫離英國,重新加入歐盟,那無疑將會是2021年世界的一件大事,這將深刻改變英國的未來版圖。一、蘇格蘭為何要重返歐盟?說起英國脫歐這件事,蘇格蘭是一百個不願意。當初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的時候,雖然以52%對48%決定要離開歐盟,但是在蘇格蘭地區三分之二的人選擇留在歐盟內,但是無奈蘇格蘭人只佔英國總人口的8%,無力改變英國脫歐公投的最終結局。雖然蘇格蘭是構成聯合王國的主體之一,但是蘇格蘭的獨立傾向一直比較強烈。早在2014年蘇格蘭就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結果以46%對54%的劣勢被否決。
  • 英國脫歐後:蘇格蘭力推第2次獨立公投 獨立黨魁呼籲支持者要耐心
    英國脫歐之後:蘇格蘭力推第2次獨立公投。倡導蘇格蘭獨立的民族黨黨魁斯特金呼籲支持者要有耐心。贊成獨立首度超越反對英國2016年舉行脫歐公投,以51.89%支持、48.11%反對,確定退出歐盟,但蘇格蘭卻是62%反對、38%支持,偏向留在歐盟。
  • 瑞士「脫歐」公投是如何失敗的?
    該公投結果同時也標誌著,瑞士近十年以來的疑歐思潮遭遇重大打擊。瑞士「脫歐」路自從2002年瑞士與歐盟籤訂人員流動協議以來,實質上被廢除的邊檢帶來的移民問題就成為了瑞士國內政治的矛盾焦點之一。彼時的公投一時間使得瑞歐關係跌入冰點,同時也極大地撕裂了以鬆散聯邦制著稱的瑞士國內團結。雖然人民黨僅希望以公投結果向歐盟施加壓力,以期望對人員自由流動協議進行再談判,但是在2002年的一攬子雙邊協議中,人員自由流動協議是包括貨物流通、自由貿易、科研合作等其他六項協議的前提條件。
  • 外媒:義大利公投失敗 或掀起新一輪脫歐風潮
    義大利總理倫齊歐洲害怕「脫歐噩夢」重演 美媒稱「義大利版脫歐」將致命昨天義大利進行的一場公投讓歐洲屏住呼吸。如果公投衝擊波僅限於義大利自身,倒也還好,歐洲更擔憂的是它可能殃及整個歐盟,甚至點燃義大利退歐的導火索。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其爆炸性甚至大於英國脫歐——雖然分量比不上英國,但與英國長期以來半推半就的游離姿態不同,義大利一直是歐盟核心成員,是歐元創始國之一。
  • 公投投票已過四年 國股市和英鎊一直籠罩在脫歐的陰影之下
    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投票正式開端,到現在,正好曩昔四年了。自那時以來,英國股市和英鎊一直籠罩在脫歐的暗影之下。 與其他商場比較,英國股市每年的體現差之遠矣,而基金司理們也共同不看好英國股市。而最近英鎊在交易員中的人氣也現已降至上一年英國大選前夕以來的最低水平。
  • 俠客島:英國「脫歐」僵局無窮無盡,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的?
    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這場「脫歐」僵局無窮無盡?這背後的根源,還必須從英國政治中尋找答案。 如果哪天島友們一覺醒來,發現英國又不「脫歐」了,可不要驚訝。 因為這種可能性真的出現了。
  • 英國脫歐:原因、影響及走向
    〔提 要〕英國公投脫歐,既是其「例外主義」歐洲觀和歐盟多重危機共同推動的結果,也是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帶來的社會分化,以及一體化市場與社會政策國家化矛盾的體現。脫歐撕裂了英國政治和社會,對歐洲一體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不僅削弱了歐盟的軟硬實力,也改變了內部的力量平衡,將對一體化的方向和路徑產生深遠影響,歐盟將被迫進行方向性選擇和改革。
  • 盤點:英國政壇各黨派就脫歐問題立場一覽
    當地時間2017年5月7日,英國多佛,街頭藝術家班克西創作了一幅畫,畫面中一名工人正從歐盟12星旗幟上抹掉一顆星,寓意著英國將脫離歐盟。  保守黨(Conservatives)  據報導,在英國2016年舉行脫歐公投之後,整體而言,保守黨一直希望英國能儘快脫歐,並強烈反對再次舉行與脫歐相關的公投。
  • 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全球主要股指表現中,英國落後
    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全球主要股指表現中,英國落後; ① 英國股市自2016年以來就表現遜色,而且在3月以來推動其他國家股指創紀錄高位的這波全球復甦中,英國的成績也落後。這也說明了英國的魅力下降。 ② 表現落後的主要原因是外國投資者拋售英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