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2020-12-26 市界

文 華宇 齊敏倩

編輯 廖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鍾南山接受央視採訪時說,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還是有用的。一時間,口罩成了這幾天最緊俏的商品。

在便利店、藥房等不少地方,防護級別達N95的3M口罩以及醫用外科口罩總是最先售罄,商家、買家都在等著補貨。

不同類型的口罩在防範疫情上有何區別,小小的口罩藏著多少生產工藝,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01一罩難求

作為非日常消費品,口罩極少像現在一樣遭受到廣泛關注。

社交媒體上,「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打擊哄抬口罩價格行為」等話題頻繁登上熱搜榜。

口罩生產商接受梨視頻採訪時稱,目前公司已經斷貨,原本預留年後的3萬箱也基本售空。另一個生產商說已經接收到8000萬隻訂單,正3倍工資召集員工返廠加班生產。

疫情引發的口罩需求激增疊加春節期間工廠停產、物流停發,供需矛盾一觸即發。搶口罩的人絡繹不絕,可不同口罩的區別是什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哪種?

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口罩主要有普通棉質口罩、普通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型口罩。從防護效果看,普通棉質口罩可以阻隔灰塵等較大顆粒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普通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飛沫造成的細菌傳播,後者的防護效果強於前者,但二者均無法防霾。

N95不是口罩名稱,而是指符合美國N95標準的產品。這種口罩可以預防由患者體液或血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染,也可以防霾。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提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阻擋飛沫傳播。

跟口罩的分類、用途的精細和最近的熱銷相比,我國的口罩行業顯得原始、粗放,口罩企業的日子也比外界想像中還難過一些。

我國消費者對口罩的認知大都來自於前幾年瘋狂的霧霾天氣,在此之前幾乎沒什麼人戴口罩,霧霾時期口罩銷量激增才讓這個行業迎來一絲暖意。然而即便是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也還是不習慣戴口罩。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告訴市界,目前國內很多口罩生產企業都是跨界而來,整體呈現小而多的特點。

國產品牌中,綠盾是少數知名度較高的專業口罩生產商。公司財報顯示,2013年和2014年,霧霾嚴重時,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上漲443%和82%。

2013年開始,霧霾刺激下,民眾對口罩需求增加,刺激整個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競爭加劇。口罩行業本就門檻低、監管困難,大量低價、低端產品開始充斥市場。

綠盾品牌擁有方,新三板上市公司興諾科技在年報提到,這樣的局面影響了公司的市場份額。再加上近兩年環保力度加大,霧霾天氣出現頻率大大降低,口罩企業的日子就更不好過。尤其是2017年後,公司的營收、利潤以及銷售淨利率都開始出現嚴重下滑。

02為什麼是3M?

目前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終端零售市場,主要還是由外資企業例如3M、Honeywell等佔據著。

3M公司全名為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是一家市值超10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公司。

3M口罩進入中國人的視野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

那時候,醫院裡醫生們佩戴的口罩、防護服以及醫用消毒水幾乎全是3M的。醫院的使用所產生的推廣效果最無形也最管用。在大眾心中,醫生是專業人士,在口罩的選擇上,醫生本身就是權威。

於是那個時候,3M開始在民用防護上建立起品牌印象。

不過真正讓3M進入大眾生活,還得是2013年霧霾席捲中國的時候。民眾一下子認識了PM2.5的威力,談之色變,而解決的辦法就是戴口罩。

霧霾席捲了中國的大部分城市

3M口罩等於已經在非典時期被民眾「備了案」——這是醫生認可的好口罩。更重要的是,3M口罩可是工業用安全防護口罩,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口罩外觀並不養眼。

在大眾的認知裡,既然都是礦產、鋼鐵、造船廠這些重工業企業員工使用的,防霧霾豈不是小菜一碟?

那時候,3M口罩成為藥店賣得最好的產品,常常被一掃而空。據媒體報導,在3M中國工作的員工常常接到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不直接認識的朋友打來電話,跪求一「罩」。3M口罩在中國開始成為一種時尚,霧霾天出門必帶。

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之前,3M口罩在中國的用戶幾乎100%都是工業用戶;非典之後才用於零售,或者說民用的銷售份額才緩慢上升了20%;但在2013年之後,3M口罩在中國的購買主力開始大量轉向普通民眾。2013年3M口罩在中國賣了超1億美元,而當年3M中國整個公司的年銷售額為30億美元。

3M的營銷也很快跟上,本來零售口罩的銷售一直是安全與標識事業部的業務,之後響應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將其調整至消費品事業部,零售口罩從工業用品變成了快消品,專人專事,避免了供不應求、造假的問題。

疾病和霧霾的相繼出現以及營銷上的助力,雖然能讓3M口罩被頂上風口,但歸根結底,還在於其本身品質過硬。

儘管口罩是個挺小的物品,但內裡其實有很大的玄機,並非一個布片兩個繩就能搞定的。王文華告訴市界,專業的口罩在材料貼合性、過濾效率、阻抗性以及模具精密性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換言之,稍微出一點偏差,有可能導致產品不合格而回爐再造。

3M中國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3M口罩採用的是3M專有的高效靜電濾棉技術,相比較傳統的過濾材料,可以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前提下,提高過濾顆粒物的效率。

不得不提3M公司在研發上下的功夫。3M所涉足的行業多達六七十,在全球70多個國家擁有分公司或實驗室。反映在數據上的,是3M公司逐年增長的研發支出。

早在2005年,3M的研發支出已有12.4億美元,2018年達到18.2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3M研發支出為13.85億美元,佔經營開支總額的7%以上。這些費用大部分用在基礎研究或者非直接實用性研究上。

有接近3M公司的人透露,3M公司很多產品都沒來得及投入市場就已經死在了工廠中,沒有辜負「科技公司」的定位。

而與3M公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口罩生產和銷售的起步晚和粗放發展。

03遲到的標準和興起的亂象

霧霾危機後,生產口罩的企業開始多起來。2013年前,已註冊的各類口罩企業僅有500多家,兩年後,這個數字翻了一番;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20日,我國經營範圍內含「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有16625家。

王文華告訴市界,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口罩市場的整體規模處在數十億元這個級別。

生產口罩的企業大多從醫藥行業、日用品行業甚至是服飾行業跨界而來,這就導致了它們並不專業。

不專業的企業生產出來的口罩能是專業的嗎?江蘇省質監局此前曾發布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在監測的160批次的口罩中,存在質量問題的有99批次。

這一現象與口罩行業標準不清晰有很大關係,我國直到2016年底才出臺第一個民用防護口罩的國家標準。在此之前,什麼樣的口罩是達標的都沒有統一標準。

在王文華看來,口罩企業快速增長以及標準的空檔期導致行業進入門檻不高,即便是中低端產品也能在市場上暢銷,哪怕是一些小公司也能從這個增量市場中分得一部分市場紅利。

為了擊敗競爭對手並快速佔領市場,很多廠家魚目混珠,大量不合格的口罩流向市場,亂象頻生。

新京報曾揭露過一款「九頭鷹」納米PM2.5口罩:包裝上生產地址實際為小庫房;用抑菌檢測結果假充PM2.5防塵檢測;防霾實測結果其實不及其宣稱的一半。這款口罩曾被稱為「防霧霾口罩第一品牌」,更號稱「PM2.5-病菌汙染物過濾效率>99%」。

就這樣的一款造假口罩,售價高達45元的價格,光一個濾芯就賣15元,並且銷量還不錯,甚至發展出多層代理商。

除了口罩生產不達標,還有大量貼牌廠商的存在,它們往往「掛羊頭賣狗肉」,為了錢什麼都做。比如新華社《瞭望雜誌》曾報導過一家專門做口罩貼牌代工的公司,品牌多達50個,包括日本三次元等所謂的洋品牌以及綠盾、維康等國內市場上較為知名的品牌。

除了生產商造假,也有賣口罩的零售商家也是信口胡說。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人們對N95口罩的需求激增,不少線上商家紛紛修改上架商品說明,明明是普通口罩,硬要說是醫用口罩;明明是防霾口罩,偏強加防菌功能。為了增強說服力,甚至偽造證書。

貼牌造假、急功近利、不重創新,這些口罩生產商的「特性」嚴重拉低了人們對國內品牌的信任度。加上由於起步晚、投入低,下遊營銷渠道建設也較為落後,種種土壤導致國內尚難培育出一個民族自有品牌,不得不讓利國外品牌。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外資品牌口罩仍以N95、P1、P2等歐美標準來分類,且由於外資品牌主導了口罩銷售的終端市場,導致購買的消費者到目前為止對口罩分類和功能的了解很有限。王文華補充道:「《普通防護口罩》團體標準(T/CTCA 7-2019)將會在今年1月底開始施行,對於行業規範將起到作用。」

有限度的提價尚能容忍,但若產品造假、將用途隨意誇大,無異於傷人性命。商家心中應該有一桿秤,不只是國家給定的標準,還有心中的道德底線。

通過此次武漢新型肺炎,我們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口罩可以走向正軌,也可以走向國際和外資口罩品牌媲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不同類型的口罩在防範疫情上有何區別,小小的口罩藏著多少生產工藝,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01 一罩難求 作為非日常消費品,口罩極少像現在一樣遭受到廣泛關注。
  • 3m口罩多少錢一個多少天換一次 醫用3m口罩型號區別及分類介紹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處於爆發階段,雖然說現在基本上不怎麼出門,但是有時候還是不可避免的會出去,出門就一定需要口罩,現在口罩已經是最緊俏的貨了,很多藥店和線上店鋪已經買不到口罩了。新型冠狀病毒可以用3M口罩嗎?3M口罩多少錢一個?3m口罩一般多少天要換一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何3M口罩獨霸中國市場?背後是美國製造業巨頭完善產品布局!
    為何3M口罩獨霸中國市場?3M起初是以工業品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大多數消費者對該品牌並無印象,直到2003年非典,不少醫護人員戴上了3M口罩,3M才開始走進普通大眾視線。在N95口罩的官方測評裡,3M的產品質量名列前茅。依託品牌和銷量,2019年中國口罩十大品牌中,3M居於榜首。表—2019年中國口罩行業十大品牌從工用到民用,為什麼3M口罩能一直獨霸中國市場?
  • 3m口罩一般能用多久 有使用期限嗎?
    說起3m口罩,相信對於大家來說最熟悉不過了,而且3m口罩是美國的品牌,在市面上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佩戴3m口罩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不過問題來了,你知道3m口罩一般能用多久呢?有使用期限嗎?一起來看看。
  • 3m9002口罩可以防病毒嗎?
    3M9002口罩為防顆粒口罩,可有效過濾不低於90%的非油性顆粒物,對空氣中的飛沫、分泌物、體液等有阻隔作用,且防護效果大於一次性醫用口罩及醫用外科口罩,可用於病毒的防護。但是對於生物性的危害,如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醫護人員使用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達95%級別的防護口罩,即N95口罩,降低一線工作人員暴露於流行病毒環境中的風險,3M9002防顆粒口罩相對N95的防護能力較弱,但對於普通人群的日常防護,3M9002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離病毒的作用。
  • 3m9002v口罩能防冠狀病毒嗎?
    理論上來講,3M9002v口罩不可以防冠狀病毒,3M口罩分為醫用口罩、顆粒物防護口罩、舒適保暖口罩三類,每個類型有不同型號,不同型號符合不同標準,通常N/R/P系列是美國標準,KN/KP系列是中國標準(GB2626),FFP系列是歐洲標準,數字越大防護等級也越高;9002v是3M顆粒物防護口罩的一種型號
  • 優衣庫65元一隻的口罩,為何沒有國內企業敢做?
    該款口罩三個零售價為不含稅990日元(約合人民幣65元)。初步計劃每周生產50萬盒,很快將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上線銷售。來源:優衣庫官網瞄準夏日專供口罩的不止優衣庫,運動品牌美津濃在5月底推出了以遊泳衣布料製成的口罩。
  • 3M口罩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場肺炎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恐慌和焦慮,還加持了一個品牌,那就是3M公司。在我國,超九成的N95口罩都產自3M公司,甚至,一度有人誤以為,口罩上的3M就是這種口罩的規格名稱,可事實是,口罩僅僅是這家公司業務的冰山一角,以至於在公司財報上3M幾乎都不提及自己的口罩業務。
  • 3M口罩背後,是家從清朝光緒二十八年起就不斷開掛的挖礦公司
    自從口罩成了搶手貨,你一定經常聽到3M這個詞。畢竟,口罩上面都印著這家公司的牌子: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家公司創立於1902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在慈禧和光緒帝剛剛結束逃亡回到京城的時候,美國的明尼蘇達州,五個老哥正聯手創立了一家名為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的公司。當時他們的主營業務是挖礦,跟口罩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 救命的N95,口罩巨頭3M的中國往事
    美國總統川普與 3M 公司在本周一達成和解,一場因口罩而起的爭執得以平息。此前,川普批評 3M 公司沒有生產更多 N95 口罩,一度要援引《國防生產法》,迫使 3M 公司按需生產 N95 口罩,還宣布將禁止緊缺醫療物資的出口,其中包括口罩等資源。
  • 你戴的3M口罩,可不是一家只生產口罩的公司
    大多數人知道3M,可能因為口罩或者反光貼。現在因為疫情,口罩進入每個人視野,一時間3M曝光率激增,特別是人們放在嘴邊的N95。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業,創建於1902年,素以勇於創新、產品繁多著稱於世,生產數以萬計的創新產品,在醫療產品、高速公路安全、辦公文教產品、光學產品等核心市場佔據領導地位。
  • 千軍萬馬做口罩,專業市場空間巨大,未來口罩長這樣
    整體來看,短期內我國口罩市場仍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面對著巨大的暴露風險,全國各地也在加快生產,力爭保障一線醫務人員需求。 據2020中國口罩前十大品牌排行榜顯示,3M、綠盾口罩、Honeywell 霍尼韋爾、UVEX、Kowa三次元、穩健Winner、陽普IMPROVE、白元 HAKUGEN、Dettol 滴露、朝美CM為我國口罩前十大品牌,其中3M位居榜首。
  • 哪些口罩品牌具有防病毒效果?
    新冠肺炎的全面爆發已經快過半年,我國累計確診人數基本定格在8.4萬+,現有確診已經快回落到兩位數,相信通過全國人民的努力,我國抗疫在不久後會取得成功;但是反觀國外,疫情的拐點都還未到來,每日新增在10萬左右,這樣下去的話,在今年11月份左右,有很大可能會爆發二次疫情。 為何疫情會反彈?
  • 口罩雙雄相愛相殺:3M和霍尼韋爾如何一步步搶佔中國市場?
    整個春節期間,3M在全球範圍內7x24小時全天候生產,霍尼韋爾也沒有停產。加緊生產之外,剩餘的口罩也被捐贈。1月26日,3M捐贈80箱醫用口罩、1330箱防護口罩及洗手液,緊急運往武漢;1月31日,霍尼韋爾也把庫存中僅存的50萬隻KN95口罩捐給了武漢。
  • 為什麼3M口罩總是被搶斷貨?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與此同時,一批口罩廠商也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這其中,作為佔領中國口罩市場九成份額的3M,更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賣空」、「缺貨」幾乎也成了它的代名詞。那麼,3M公司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又為何會在中國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今天,我們不妨就來聊聊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
  • 敢賣假口罩?絕不放過你!吉林省市場監管廳追蹤非法銷售假冒3M口罩...
    過去幾個月,在沒有硝煙的戰「疫」戰場上,口罩是人們與新冠病毒戰鬥的重要「武器」。銷售假口罩,如同讓戰士拿著玩具槍上戰場。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執法人員追蹤非法銷售假冒3M口罩案件,讓不法分子受到了應有的制裁。
  • 義烏假口罩背後:有工廠無資質卻稱能產醫用標準口罩
    1月26日,義烏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接到網友舉報義烏出現假口罩即將流入市場的電話,即刻展開核查,現場查獲「清輕」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計10萬餘只;無標識口罩11箱,共計5萬餘只。不過,未發現網友所稱的「3M」標識口罩。
  • 醫用外科口罩、N95、KN95口罩、3M口罩,有點暈
    什麼是醫用外科口罩?什麼是N95、KN95型口罩?什麼是3M口罩?傻傻分不清楚。 醫用外科口罩為醫護人員工作時所佩戴的口罩,主要用於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等高要求的醫療環境,安全係數相對較高,對於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強。醫用外科口罩也可用於預防流感、呼吸系統疾病的傳播。雖然達不到95%的過濾性,但能防液體滲透,由於其和人臉的密合性不如醫用防護口罩,一般不用於高危操作的防護,但能滿足普通風險的操作。
  • 吉林省市場監管廳追蹤查處假冒偽劣3M口罩案件記
    疫情中,無數英雄逆行而上,毅然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但也有人良心喪盡發國難財,如本文中的涉案人員符某某、張某某之類,非法銷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被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受到法律的制裁。
  • 口罩熱銷:3M等品牌口罩的電商旗艦店多款產品賣斷貨
    受上述疫情影響,部分電商平臺可孚醫用口罩及3M口罩銷量緊俏,特別是此前主打防霾、防粉塵、防病毒的3M KN95系列口罩,在多個電商平臺的3M自營店中,處在「缺貨」、「無貨」狀態。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搜索發現,在天貓3M官方旗艦店,多款產品缺貨,「3M工業級別口罩KN95」、「3M兒童口罩,防塵防流感」均顯示當前庫存已售完,就連「3M口罩防風防花粉」、「3M耐適康口罩」在下單時,也多顯示「缺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