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日韓的5G較量中,日本顯得緩慢又疲乏。直到今年3月,日本三大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KDDI和軟銀)才相繼正式啟動5G服務,標誌著日本正式進入5G時代。
然而,就在3月30日,東京奧運會延期的消息官宣。本來指望借東京奧運會推廣5G,無奈遭遇這般打擊。
日本5G時代剛剛開啟,似乎就被迫面臨夭折,日本5G商用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日本人口老齡化、產業空洞化、金融機能低下等現象,愈發制約社會發展。
日本希望利用5G、AI、大數據等相關技術來緩解這些難題,更希望通過5G商用助力經濟再次騰飛。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5G普及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達46.8萬億日元。5G有望在減少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方面發揮作用,可獲得21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
分析者認為,「對日本來說,5G是國策」,日本政府在2018年加大推進5G布局,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目標,計劃在2023年初實現60%的人口覆蓋率,到2024年底完成全國覆蓋。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運營商在5G上的總投資約為144億美元,為完美配合東京奧運會,還制訂了充足的5G商用計劃。
日本運營商將在2020年6月底前為各都道府縣設置至少一處5G基站,還將覆蓋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主要設施。在2021年3月底前,為逾500座城市提供5G服務。
NTT DoCoMo把東京奧運會作為展現5G的重要場合,計劃銷售奧運會特別款智慧型手機,還將5G應用在去年秋天的日本橄欖球世界盃。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但東京奧運會延期讓日本運營商措手不及。
沒有了奧運會這個著名的「吸金石」和「印鈔機」,日本5G商用的推廣沒有助力,國內5G用戶規模勢必難以達到預期。
不過,即使奧運會如期舉辦,日本5G服務是否能承受得了龐大的用戶群,提供高速的網絡呢?
日本5G產業發展速度緩慢、在全球排名靠後,早已不爭的事實。
根據公開信息,日本NTT Docomo、KDDI、軟銀三大移動運營商分別擁有20多萬個基站,合計約70萬以上。但5G基站上面,截至今年5月,全日本只有1874個,其中NTT Docomo為989個,KDDI為629個,軟銀為256個。
日本只有1874個5G基站,日本移動通訊用戶約1.2億,數字如此懸殊,答案也顯而易見。
在3G、4G時代,日本一直是新一代無線通信網絡建設的領導者和先行者,但在5G方面,調查顯示,日本5G產業的發展進度在世界各國中僅排在第13位。
面對增長乏力、市場高度飽和的移動市場,同時,受政治因素影響,日本運營商在建網成本、產業鏈等因素上更是雪上加霜。
比較中國和韓國,日本錯失了在2019年推出商用服務的機會,落後太多。
如今東京奧運會延期,再加上持續蔓延的疫情,日本國內形勢不見趨好。日本運營商在5G商用上也沒那麼有底氣了。
顯然,日本5G商用已經等不及2021年奧運會了。
日本開始與華為建立合作,雙方在日本5G建設達成合作。
華為日本負責人表示,儘管美國政府對華為制裁,但華為與日本5G零件供應已建立長期穩定關係,會持續推動與日本企業的合作關係。
日本對內與華為合作,對外正採取行動重返全球5G設備市場。
最新消息顯示,日本政府和電信運營商開始把目光投向國際,日本廠商將參與到愛立信、諾基亞以及三星的強力競爭之中。不過,「日本製造」能否在全球市場中取得成功,還暫存疑問。
分析完日本5G商用的艱難,反觀中國的5G之路同樣困難重重。
希望5G發展越來越好,這才對得起國家的巨大投入和人民的關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