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3月24日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一致,東京奧運會將確定推遲至2021年舉辦,最晚不超過2021年夏天,名稱依舊為「東京2020年奧運會和帕運會」。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7.5萬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而且其數量正以小時為單位迅速增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23日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國際奧委會主席和日本首相認為,東京第32屆奧運會需要改期至2020年後,但不遲於2021年夏天舉行,以保護運動員、奧運會參與者和國際社會的健康。
現代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屆延期的奧運會
現 代夏季奧運會自誕生以來一直是全球體育盛事之一,只在1916年、1940年、1944年因為兩次世 界大戰三度取消,但仍計入奧運會的屆次。 除此之外,夏季奧運會尚未有過沒能如期舉行的。 東京奧運會成為現代奧林匹克124年歷史上,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會。
與之前三屆因戰爭而取消的夏奧會一樣,本屆賽事屆次保留,依舊是第32屆夏季奧運會。而即便推遲到明年,賽事名稱依舊是「東京2020年奧運會和帕運會」。 在奧林匹克百餘年的歷史上,還曾遇到政治因素幹擾、恐怖襲擊、疾病、腐敗、金融危機、興奮劑醜聞等等,但最後都挺了過來。
政治因素曾經成為幹擾奧運會正常舉辦的不確定因素,1976年非洲國家為抗議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而抵制蒙特婁奧運會,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因冷戰而先後被部分國家抵制。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生了多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恐怖分子殺害的嚴重政治恐怖事件。隨後奧運會被叫停,並在主體育場進行了悼念活動。在暫停了34個小時後,組委會無視恐怖分子的存在,要求賽事重新開始。
疫情也是奧運會揮之不去的陰影。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夕,東京以外出現了霍亂病例,預防疫情蔓延成為當時的重大課題。1998年長野冬奧會期間又趕上流感大流行,也曾一度引發擔憂。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期間的H1N1流感,2016年8月裡約奧運會期間的寨卡病毒也讓人記憶猶新……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24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在加速發展」,導致他們決定推遲東京奧運會,而推遲是為了挽救生命。
歷史上被取消的夏季奧運會
1916年德國柏林夏季奧運會
1916 Summer Olympics // Berlin, Germany
第6屆奧運會即1916年柏林奧運會。原定於1916年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因1914年7月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迫停辦。
國際奧委會在6個爭辦城市中,選擇了德國的柏林。 德國開始積極籌辦。顧拜旦希望德國人因承辦具有和平色彩的奧運會,而轉移其軍國主義的侵略意識。但他過高估價了奧運會促進和平的作用,1914年7月爆發並迅速蔓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打亂了他的設想。後來他和國際奧委會的同仁們不得不做出決定:原定在柏林舉辦的第6屆奧運會停辦,但按古希臘文化傳統,奧運會的屆數照算。因為世界大戰而停辦奧運會,這不能不說是對尚在幼年階段的奧林匹克運動的一次打擊和挑戰。
長達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釀成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災難,同時也給奧林匹克運動造成了巨大損失:國際奧委會總部被迫遷到瑞士小城洛桑;32名奧運會選手戰死疆場,其中包括16名曾獲奧運會獎牌的優秀選手。
1940年日本東京(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
1940 Summer Olympics // Tokyo, Japan and Helsinki, Finland
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件,隨後爆發長達八年的第二次中日戰爭。翌年7月,國際奧委會於開羅舉行會議,中國奧委會代表抗議日本侵略中國,破壞世界和平,違反奧林匹克精神。並要求剝奪日本東京、札幌兩市夏季與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日本則宣稱:保證如期舉行運動會。國際奧委 會接受日方說法,採取了觀望態度,但在隨後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秘密會議上,決定將赫爾辛基和奧斯陸作為夏、冬季奧運會候補地。
1938年國際奧會開羅總會後不久,日本奧委會在軍方壓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為了紀念神武紀元2600年,要在1940年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而無法舉行奧運會。隨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將夏季奧運會會址改在赫爾辛基,會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
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上蘇聯入侵芬蘭引發蘇芬戰爭,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委會放棄主辦權。隨後,戰火遍及歐洲和世界各地,第12屆奧運會也就被迫取消了。
上圖為1948年倫敦夏季奧運會
1944年英國倫敦夏季奧運會
1944 Summer Olympics // London, United Kingdom
二戰初期,國際奧委會還選定了第13屆奧運會舉辦地。1939年7月在倫敦召開國際奧委會年會,決定在英國倫敦舉行,但因二戰正在激烈進行而作罷。
1945年5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和平的鐘聲終於敲響,從鹿特丹到史達林格勒的整個歐洲成為一片廢墟。長達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也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深重的影響。
1936年柏林奧運會鐘樓連同刻有「我呼喚全世界青年」字樣的大鐘一起被炸倒,兩米多高的大鐘上布滿深深的裂痕。由於戰爭的緣故,無以數計的奧運選手及奧運明星戰死疆場。戰爭結束後,在戰爭發起國德國,人們為被炸壞的奧運大鐘建起了一座紀念碑,上刻有「紀念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遇難的運動員」的字樣。這口大鐘坐落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旁邊,永遠地警惕著人們遠離戰爭,爭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