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確山縣石滾河鎮何大廟村千年古慄園裡的板慄開始採摘了,這些古老的板慄樹今年仍是碩果纍纍。 (古慄園風情)
很多板慄咧開了嘴笑迎四方賓客,您敢和它接吻嗎?
從《詩經鄘風》中「樹之溱慄,椅桐梓漆」來看,「樹之溱慄」的「溱」字說的就是該縣境內的臻頭河,具體指石滾河鎮臻頭河兩岸的何大廟、焦老莊、袁棚等地。經考證,何大廟古慄林,由明朝大學士焦閣老(原名焦芳,明代人,公元1434~1517年),天順八年考取進士後,衣錦返鄉,到何大廟焦老莊認祖歸宗時,命人在當地栽種的。此處古慄林,歷經滄桑,遭遇數次洪澇災害,現留存100多棵,在全國不多見。您看這棵板慄樹有多大。
目前,確山縣石滾河鎮也形成了以臻頭河沿岸、廟山流域、陳衝流域、虎嘯山流域為主的四大板慄生產基地,種植面積5.8萬畝,僅何大廟村種植板慄面積就達2.1萬畝。
何大廟是當地政府重點幫扶的貧困村。近些年,由於板慄滯銷,影響了村民的收入。這裡通過多次舉辦板慄節,使當地的板慄名氣大增。2015年,這裡盛產的板慄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6年,這裡的古板慄林被評為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
來吧,何大廟村的板慄已開始採摘,這裡的板慄節也即將開幕。古板慄林裡文化厚重,慄肉香甜,吃板慄也是扶貧,買板慄就是奉獻愛心,這裡的百姓期盼各地商客光臨……
茅草相伴度年華
古慄林裡迎遊客
打下板慄任您嘗
老人開車運慄忙
顆顆紅慄甜又香
古慄園裡盡風景
豐收喜悅掛臉上(攝於2017年9月,王天定文/圖)
「攝影新視野」從2016年初就開始關注我國脫貧攻堅這一重大舉措,一直拍攝到至今。先後走訪了200多個貧困村,堅持不懈追蹤記錄貧困村「脫貧攻堅難度、力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全紀實手法拍攝圖片,用圖片講述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感人故事。 請看:「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之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