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消息,第三方支付機構嘉聯支付所在母公司深圳市新國都股份有限公司(SZ.300130)發布公告稱,公司一級全資子公司嘉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聯支付」)擬以自有資金向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嘉創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嘉創信息」)增資4900萬元。增資完成後,嘉創信息的註冊資本將由100萬元增至5000萬元。
公告顯示,此次增資的目的在於擴大嘉創信息的業務規模,拓展嘉創信息的業務範疇,增強嘉創信息的公司信用和核心競爭力,提升整體營運能力,促進嘉創信息持續健康發展。
天眼查顯示,嘉創信息於2019年9月註冊,當時註冊資本僅為100萬,法人代表為石曉冬(同時也是其母公司嘉聯支付的法定代表人)。經營行業為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據行動支付網報導,嘉創信息定位為一家包含但不限於POS終端的硬體公司,已經有嘉聯支付相關工作人員進入嘉創信息,負責相關業務。此外,嘉聯支付之所以成立硬體子公司,是由於母公司新國都在創新方面不足,且嘉聯支付基於對場景更加了解,對硬體的需求會更加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嘉聯支付母公司的深圳市新國都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新國都控股)還有一家擁有支付牌照的企業——深圳市新國都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新國都支付),但這家持牌機構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牽連到其母公司。
天眼查顯示,新國都支付成立於2015年3月,為新國都全資控股企業,主要業務涉及以金融POS機為主的電子支付受理終端設備軟硬體的生產、研發、銷售和售後服務,為客戶提供基於電子支付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而嘉聯支付則是新國都控股在2017年11月以7.1億元的高價收購而來。與之相比,新國都支付在新國都控股旗下時間更長,而且與母公司同時以新國都命名,親密關係也可見一斑。
信息服務成重心
實際上,在收購嘉聯支付以前,新國都控股的主營及核心業務也一直都是新國都支付。公開資料顯示,
從2015年開始,新國都控股圍繞電子支付產業鏈上下遊收購或出資成立了多家機構,尤其是在信息服務方面,更是投入重金。
2015年1月,新國都控股成立了深圳市信聯徵信有限公司(下稱「信聯徵信」),註冊資本6000萬元,信聯徵信與銀行卡收單服務機構合作,開展基於金融POS機產生的交易數據分析、為收單服務機構提供徵信服務。
2018年8月,新國都控股審核通過《關於子公司收購惠州市惠信資信評級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議案》,同意子公司深圳市新國都金服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國都金服」)以現金人民幣160.01萬元人民幣收購惠州市惠信資信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信資信」)的100%股權。
天眼查顯示,惠信資信成立於2014年6月,註冊資本400萬。
值得一提的是,新國都控股的最大一筆投入,同時也是外界爭論最多的一項收購,則是其高價收購公信誠豐這家機構。
2016年2月,新國都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以5億元高價收購了長沙公信誠豐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公信誠豐」)。新國都控股在這筆收購中提到,公司收購公信誠豐系推動公司徵信業務板塊發展實施的戰略性併購,有助於將公司核心支付業務的數據資源、徵信牌照資源與公信誠豐的數據處理能力相對接,從而實現核心業務資源的有效變現。公信誠豐與信聯徵信的徵信業務有著直接的戰略互補性。
功敗垂成成雞肋
新國都控股對公信誠豐寄予厚望,但外界卻對這筆收購本身及隨後的發展充滿質疑。據證券市場周刊報導,新國都控股以5億高價收購這家2016年帳面價值僅為3695萬的信息服務公司非常罕見。
根據該媒體當時估算,以2016年2月29日為評估基準日,公信誠豐淨資產的帳面價值為3695萬元,評估價值為5.13億元,增值達到12.88倍。
不僅如此,隨著監管對徵信行業的日趨嚴格,徵信公司還給新國都控股帶來很多意料以外的麻煩。
2019年7月,根據《廣東警方持續開展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整治》監測顯示,嘉聯支付有限公司旗下MPOS品牌立刷APP(2.0.4版本)存在四項違規問題被廣東省公安廳點名。包括超範圍讀取用戶聯繫人數據、強制允許應用發送簡訊、彩信,導致意外收費、允許應用程式錄製音頻以及無隱私政策。
而就在前不久,新國都控股發布2019年業績修正公告,公告中提到,2019年度公司全年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億元至2.6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48億元增長-7.21%至4.89%。2019年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大幅下降,虧損4000萬至7000萬,同比去年1.27億元的盈利水平下降131.51%至155.15%。
對於此次預期淨利潤下調,公司在修正公告中解釋稱,業績修正原因主要系公司擬對併購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約1.8億元至2.1億元,此次遭減值的是長沙公信誠豐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信誠豐」)、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正智能」),分別於2019年12月預減值1.45億元至1.66億元、3500萬元至4500萬元。
公信誠豐減值原因為2019年第四季度失去主要客戶的訂單及近年來開拓新客戶、新業務效果不佳;而中正智能則為第四季度將工廠搬至深圳導致出貨量下降,從而影響了2019年部分收入確認。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國都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於2000年3月成立,註冊資本6000萬,主營業務包括基於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等技術,研發、製造和銷售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等產品,為客戶提供身份識別和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儘管公信誠豐近來發展不力,但新國都控股還仍在堅持,而信聯徵信和惠信資信兩家機構幾乎被其「放棄」。2018年8月,新國都控股將信聯徵信和惠信資信統一划分到其全資子公司—新國都金服。
2019年5月,新國都控股將新國都金服以5760萬元的低價轉讓給該集團的關聯方,新國都控股副董事長江漢先生、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雄騰煜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及深圳市信鏈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三家分別轉讓金服技術31%、20%及21%的股權,公司合計轉讓金服技術72%股權。
前文提到,僅信聯徵信和惠信資信兩家註冊資本就達到6400萬,新國都金服在2016年成立時註冊資本也達到5000萬元。同時根據新國都控股披露的數據,新國都金服在2018年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8705.51萬元。雖然淨利潤為-154.45萬元,但從傳統企業併購的角度來看,轉讓價格過低。
由於售賣價格較低且涉及關聯交易,此次轉讓得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關注,並發出問詢函要求集團出售新國都金服的必要性和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
新國都控股在回覆中稱,新國都金服技術及其子公司深圳市信聯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聯徵信」)、惠州市惠信資信評級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徵信服務業務,系公司主要業務之一。但由於國內徵信業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行業的複雜程度較高且變化速度快,對大數據及計算機高級人才需求較大,運營成本較高,基於信聯徵信歷史數據,業績呈虧損態勢,2016年至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942.71萬元、-2441.01萬元和-336.26萬元;另外,後期對資金持續投入需求較大,新國都通過轉讓部分金服技術股權能降低公司自身經營風險,減輕公司的資金投入壓力,有利於促進公司健康長遠的發展。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財經網表示,剝離新國都金服是減少該機構對上市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增加對團隊的綁定和激勵,有利於引入戰略投資者,為金服技術未來業務發展帶來更多資金和資源。
「剝離出上市公司以後,可開啟大規模人員等投入。而上市公司持有的28%股權未來也有更大增值空間。」上述人士補充道。
新國都支付收入下滑
實際上,不僅其關聯企業出現問題,新國都支付的主營業務也開始出現問題。財報顯示,新國都支付從2018年開始起主營業務收入開始下滑。2018年年報顯示,新國都電子支付產品銷售營收8.93億,營收同比上年下降7.24%。2019年年中報顯示,電子支付產品銷售4.11億,同比下滑20.16%。
同時,截至2019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新國都支付資產總額為11.38億元,負債總額為5.48億元,淨資產為5.9億元,營業收入為6.91億元,淨利潤僅為1916.74萬元。
與之對應的是,2018年新國都支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86億元,實現淨利潤1.05億元。也就是說新國都支付要在還未披露的四季度財報中實現淨利潤超過一億的壯舉,才能實現與2018年業績的基本持平,但這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2019年12月,新國都控股再發公告稱,將向新國都支付增資8000萬人民幣。增資完成後,新國都支付註冊資本將由52271.8186萬元增至60271.8186萬元,此次增資的目的在於擴大新國都支付的業務規模,增強新國都支付的公司信用和核心競爭力。
但有業內人士並不看好此次增資。
「2020可能是比較特殊的年份,支付機構大多戰略調整會是戰略防禦型的,新國都的戰略有些激進。同時新國都的主營業務涉及很多線下業務,在疫情之下,今年的收入可能更差。」有支付機構高管對財經網說道。
有趣的是,新國都支付走下坡路的同時,嘉聯支付卻開始發力。天眼查顯示,嘉聯支付成立於2009年5月,註冊資本2億,主營業務是通過向商戶布放POS機具,提供銀行卡收單及增值服務,以獲取機具銷售或租賃及手續費收入。
嘉聯支付後來居上
根據財報顯示,2016年(也就是新國都控股收購前一年),嘉聯支付還處於虧損狀態,全年營業收入為5.23億元,淨利潤虧損867萬元。
2017年11月,新國都與嘉聯支付原股東籤訂協議,以7.1億元高價收購嘉聯支付100%股權。與此同時,嘉聯支付作出業績承諾:2018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不低於9000萬元,2018年度及2019年度兩年合計經審計的淨利潤不低於1.9億。
同年,嘉聯支付業績突飛猛進,僅2017年前三季度(收購前夕),就實現營收增至8.62億元,淨利潤扭虧為盈達到7299萬元的巨變。
2018年,嘉聯支付業績更是進入快車道,僅這一年,嘉聯支付就實現淨利潤2.08億,提前一年完成業績承諾。而2018年新國都集團淨利潤僅為2.48億,嘉聯支付利潤佔比高達84%,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企業。
而在2019年上半年,嘉聯支付的POS租賃收入和收單業務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新國都POS機租賃服務收入在上半年實現營收1100.37萬元,同比增加325.51%。收單服務營收7.57億,同比增長191.76%。
儘管有嘉聯支付業績突然大增的幫襯,但受限於新國都支付及公信誠豐的拖累。新國都控股的2019年業績並不樂觀。
根據前不久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30.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6億元,僅比上年同期增長3.12%。
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比2018年各個數據的增長僅為個位數。新國都對此給出的解釋為,2019年在整體經濟形勢出現下行壓力情況下,公司部分子公司因市場競爭激烈、業務開拓不達預期等不利因素影響,經受了較大壓力和挑戰,所以給出的較為謹慎的盈利預測,
除利潤增長不佳,財經網還注意到就新國都現有收入也存在水分。新國都在發布業績快報時還提到,
公司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約16,500萬元,主要系收到轉讓深圳市新國都金服技術有限公司72%股權轉讓款、轉讓蘇州新國都電子技術有限公司96.32%股權轉讓款、政府補助及稅收返還、理財收益等。
也就是說新國都2019年的2.56億淨利潤中,有1.65億是非可持續性常規盈利。
目前來看,無論是嘉聯支付還是新國都支付,母公司新國都控股都希望通過增資來改變現狀。增資嘉創信息,為嘉聯支付開發、創新新的硬體,保證其良好上升勢頭。而增資新國都支付,則希望挽救其頹勢。
但在2020這個特殊年份,新國都控股能否實現,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