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強盛
離不開精神的支撐
一個社會的發展
有賴於文明的推動
一個個人的進步
需要文化的哺育
值此中華民族正在奮力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曆程之際,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上,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引起了全黨、全社會的巨大反響和共鳴,乃至在海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深刻的社會原因以及重大意義。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上的價值取向,是立足社會集體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既契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又承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
自 由
社會主義的價值理想
是馬克思主義的終極追求
也是社會主義的內在邏輯
自由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在人們的日常認知中,自由與約束和限制相對,是一種擺脫束縛、無拘無束的自在狀態。而在政治哲學傳統中,自由又是一個與權利相聯繫的範疇,意味著國家賦予公民各種各樣的權利。社會主義的自由內涵不僅包括政治權利和自由,而且包括使人人都有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權利和機會,它是一種積極的實質自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核心,是最廣泛、最全面的自由。
平等
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原則
大力倡導平等價值
促進平等目標的實現
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著重要意義
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是衡量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也是人類嚮往的理想價值。人們嚮往和追求平等,首先要明確平等的內在意涵。平等是一種社會價值,是一種關於社會應當如何對待其成員的規範性價值。社會應將每個人作為平等的社會成員來對待,確保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都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和照顧。
公正
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
是構建和諧社會
實現科學發展的必要前提
公正作為一種社會價值,是衡量一個社會的制度安排是否正當合理的重要標準。一個社會的公正,應當體現在經濟、政治、法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社會主義所倡導的公正理念是基於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提出的無產階級公正理念,優越於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就在於它以消滅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要旨。促進社會公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法治
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
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可靠保障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根本目的在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導向,以執法為民為本質要求,將法治與民主政治統一起來,真正實現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
法治代替人治,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不僅將民眾從專制統治下解放出來,並且在政治上實現公民平等,推進了自由、平等和公正價值的實現。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法律體現人民意志,規定和保護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權利,並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促進和實現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社會活力;有助於培育現代公民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有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對於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來源:人民網
[ 這裡是閩東日報,感謝您的閱讀 ]
閩東日報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報料熱線:28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