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英烈文創要登場,戰旗飄飄,理想勵志踏徵程

2020-12-23 中時農創

來這裡,歲月年輪刻錄著被遺忘的時光,曾經熱血的青春故事,仿佛象已經沒有氣息的嬰兒,靜靜地封藏在理想之路的孤寂之中。

沙西線都江堰方向右50米

成都郫都區烈士陵園是近年遷址戰旗村的。 這裡靜靜安放著194位烈士的英靈。其中,182位是革命戰爭、剿匪、抗美援朝、對越反擊戰、治安防暴犧牲的烈士。

平時冷清,時不時學生黨員前來祭掃

守護烈士英靈的是參加過老山戰役的 1983年老兵施實明,我們對他講明了來意,老兵激動萬分,他親自為我們導遊。

守護者原11軍老兵施實明(作者右側)

墓群前排,特別醒目的是:段振聲,29歲,祖籍山西,崇寧縣(現唐昌鎮)第一任解放軍縣長,及其夫人——25歲的婦聯副主席周俊英,以及崇寧縣第一任縣委書記馬文的夫人、31歲的婦聯主席柴和祥。他們犧牲的極其悲壯,在寡不敵眾、受傷被俘後,被土匪大卸八塊。與他們英名一起定格在70年前的2月11日的還有38位同志。

崇寧縣第一任縣長29歲段振聲烈士墓

除了有記載外,曾經令人心生崇敬的原陵園的牌坊和對聯已經不知所蹤。

「革命流血本尋常,最難是客路迢迢,晉蜀山川同一恨;殺身成仁也不易,又何況豐碑疊疊,英雄兒女各千秋」。

崇寧縣婦聯副主席25歲周俊英烈士墓

「歷數千裡,險阻艱難,奮鬥犧牲,解放殊烈昭日月;為億萬人,精神感佩,崇高氣魄,留取芳躅壯山河」。

崇寧縣婦聯主席柴和祥烈士墓

在烈士紀念館裡,給人強刺激的是對越反擊戰和兩山輪戰犧牲的6位烈士,以及和持槍通緝犯英勇搏鬥而殉職的警官。老兵施實明告訴我們,郫縣政府對烈士的身後事都做了很周到的安排。

上網查找烈士的事跡,網上的介紹不過短短數行字,大多語焉不詳。卻發現與紀念館生動介紹內容迥然相異,百度百科裡對詩人班長趙秋勇是這樣介紹的:

詩人班長趙秋勇烈士介紹

這樣的簡介令人費解,不知是有意還是故意

我們感到的不僅僅是遺憾,更是深深的悲哀。人民英雄為人民幸福而獻身的崇高理想,已經被今天社會上的個人至上主義、發財成功學、功名利祿的喧囂淹沒了,他們的事跡被這樣漠視、歪曲或惡搞?

站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普通人真切的生活,站在這裡,我們能感受到每一個名字背後鮮活的生命。

他們在靜靜安睡,他們其實就是當年我們理想中的自己。他們埋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他們還應該精彩地活在人民的心中。

柴和祥烈士的女兒馬敏銳來給母親掃墓

我們告訴老兵施實明,我們已經向戰旗村村委高書記遞交了報告,希望通過戰旗村委上報唐昌辦事處,轉呈郫都區區委、區政府批准,申請合作掛牌「戰旗創新創業俱樂部」,在系列創新中,成立戰旗村民表演隊組織表演,將烈士故事改編成一個個劇目,變成別開生面的戰旗村文化旅遊項目。

抗戰英烈解固基之女解濟黎祭奠父親

信念的戰旗,就應該是中國革命集結的旗幟,就應該是中國改革前衛的旗幟,就應該是中國小康創新的旗幟。

我舉義蒼天,我要用祈願和召喚來復活他們,在玄幻魔法、鬼怪橫行的遊戲佔據年輕人身心之時,用真誠真意的乾坤大法,復活他們單純的正氣,復活他們為信念而獻身的榮光。

在舞臺,在稻田,在廣場,在視頻上,用歌聲,用鼓聲,用掌聲,用號角聲,讓段縣長回到村民身邊,讓詩人班長回到母親身邊,讓我們的英雄的父輩回到孩子們身邊。

我希望,這些承載著改變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的一代人,奔走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一代人,用傳承無畏的精神和凝聚創新的力量,讓鄉村振興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轉折點。

戰旗,就應該是中國革命光榮的旗幟,就應該是中國改革前衛的旗幟,就應該是中國小康創新的旗幟。

我們還要用語言、用體驗、用敢為人先的勇氣,傳遞前赴後繼的精氣神,要告訴我們的後輩,要奮鬥,就要有犧牲。要讓我們的後輩,一代代接過信念的戰旗,在理想之路上,無懼徵途險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者原創,感謝轉載)

相關焦點

  • 產業振興,鄉村投資三問,新戰旗該怎麼回答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日前,全國鄉村合併已接近尾聲。成都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與被譽為「天府水源第一村」的金星村合併為新戰旗,新戰旗迎來了投資者關注的目光,正成為鄉村振興新投資熱點。問題就是課題,思路決定出路。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沒有資本,就沒有產業。新戰旗依然不能迴避,金星村招商引資中投資者提出的三問。
  • 戰旗村,何以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
    戰旗村位於鄉村振興博覽園唐昌鎮西北部2020年5月,原戰旗村、金星村合併,成立新的戰旗村。合村後戰旗村幅員面積5.36平方公裡,轄25個村民小組,共1445戶、4493人,村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165人。
  • 鄉創+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
    7月14日,鄉創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在蘭州舉行。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鄉創」如何賦能鄉村振興,「文創」怎樣助力脫貧攻堅?7月14日,蘭州文化創意產業園、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蘭州文理學院和甘肅省文化產業規劃設計院聯合召開研討會,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問診把脈,建言獻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甘肅鄉村文旅資源豐富,振興鄉村優勢凸顯,大有可為。
  • 農業供給側改革,產業振興,戰旗能做什麼?
    此後,戰旗村一夜也就成了旅遊觀光的打卡地,僅觀光車年收入都達數百萬元,而「唐昌國家農業公園」的規劃亮相,更是將社會關注熱度推向高潮。但隨著新冠疫情的到來,熱度迅速降溫。縱觀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旅遊振興軌跡一度高度的雷同,千軍萬馬上文旅,村村搶過獨木橋。現在,需要冷靜思考的時候到了。
  • 臺灣團隊助福建鄉村「浪漫」振興:文創為媒 婚慶做嫁
    2020雲上三樓豐收節暨首屆兩岸婚慶文創產業展10月17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舉行。通過視頻連線,兩岸團隊共同探討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的多重機遇,分享老區村的豐收喜悅。三樓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平均海拔近700米,擁有層疊梯田、千年古樟、龍鳳瀑布、紅河谷等美景。多年來,三樓村一直期待拓寬大米、錐慄、筍乾等主要農產品的銷路。
  • 在邁向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徵程上再顯青年擔當
    近年來,江蘇各級團組織聽黨指揮、聞令而動,牢牢把握「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的核心要義,認真踐行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創新推出「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行動,推動青商企業、青年人才、「青字號」金融資本、青年風尚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動力和活力。
  • 新春耍成都,戰旗最安逸 2020戰旗大地藝術節將開幕
    1月14日,記者從郫都區委宣傳部獲悉,2020戰旗大地藝術節將在唐昌鎮戰旗村拉開帷幕,屆時,遊客們不僅可以觀精美絕倫的燈會、品鮮香的川西美食、還可以參加熱鬧的篝火晚會、遊紅色旅遊線路,過一個不一樣的「紅色中國年」。 作為一年一度的盛會,本次的戰旗大地藝術節有哪些亮點,哪些耍事呢?
  • 十八洞村:脫貧摘帽不歇腳 鄉村振興再出發
    作為「精準扶貧」重要思想首倡之地,已脫貧摘帽的湘西十八洞村如何接續奮鬥,實現從精準扶貧典型向鄉村振興樣板的新蝶變,具有全國性的示範帶頭引領作用和重大意義。新徵程婺源式鄉村建築、層疊的梯田、一望無垠的田園風光,如今的十八洞村,如詩如畫,讓人如臨仙境。這裡位於武陵山深處,曾是個典型的貧困村,2013年,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僅有1668元。這一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小山村,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
  • 工業遺存成了文創中心 臨安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如今,臨安區國興集團對8300工業遺存進行整體接收,通過重新規劃和改造,融入文化元素,還原舊時風貌,建設昌化鎮8300文化體驗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臨安線上市集』的前身是原昌化國營8300廠第一機修間,也是8300老廠房『變身』文創中心的首發項目。」
  • 四川舉行川臺鄉村暨社區文創演迪活動
    為促進川臺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助推四川鄉村振興和文化旅遊強省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在活動致辭中對兩岸文創合作提出建議,臺灣同胞在鄉村、社區營造中有很好的經驗,在開展兩岸合作中不僅要在大陸鄉村振興規劃和政策方向中找準結合點,還要與在地規劃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四川師範大學旅遊與城鄉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劉旺曾以導師身份參加首批鄉村旅遊產業帶頭人赴臺學習交流活動,並多次赴臺考察休閒產業與鄉村旅遊。
  • ...在邁向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徵程上再顯青年擔當_青年組織__中國...
    近年來,江蘇各級團組織聽黨指揮、聞令而動,牢牢把握「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的核心要義,認真踐行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創新推出「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行動,推動青商企業、青年人才、「青字號」金融資本、青年風尚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動力和活力。
  • 「新村民」的鄉村振興夢
    原標題:「新村民」的鄉村振興夢   鄉村振興夢如何在攀枝花的綠色田園裡生長開花?
  • 「紅綠金」三色繪就渭南鄉村振興畫卷
    宜居「綠」,為鄉村振興賦能、扮靚美麗秦東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生態福祉的保障。渭南,坐落於渭水之南、秦嶺以北,黃渭洛三河在此交匯。農發行渭南市分行揮毫潑墨,書寫生態畫卷,讓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之美從理想照進現實,讓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浸潤美麗家園。
  • 「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舉辦
    >   中新網福州12月5日電 (鄭江洛)2020年「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活動5日在福州永泰舉辦。  2019年起,「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通過前期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的實踐探索,圍繞優質農產品附加值提升,力爭打造小眾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特色農產品,實現農業產業升級。
  • 樸宿開啟鄉村振興「小馬達」
    黃岡新聞網訊(記者 鄒德祥)12月6日,羅田縣三裡畈鎮楊家灣,又一家來自武漢的下鄉「創客」落戶這個享負盛名的「羅田文創谷」,至此,楊家灣35戶老房子租賃招商全部完成。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
  • 方城縣券橋鎮:落實基層減負工作輕裝上陣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河南方城訊:(王顒 王炳中)去年以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基層減負精神和省市縣要求,傳達文件內容,體會良苦用心,拿出硬招實招,切實鬆綁減負,使鎮村組各級幹部輕裝上陣,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推動兩個高質量發展上,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
  • 推動鄉村旅遊全面振興 蘭州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協會年會成功...
    12月26日,由蘭州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協會主辦,永登越國開心農場協辦的「2020年度蘭州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協會年會暨永登越國開心農場第三屆冰雪節開幕式」 在越國開心農場舉行,來自市、縣、地區的農業專家、大學教授、農民企業家、智庫專家、鄉村旅遊專家及新聞媒體和會員企業150人參加了活動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大河」漲水「小河」滿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增進農民福祉,讓億萬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匯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戰旗村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由村集體注入資金,組建了戰旗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推進土地集中、規模經營,實現了村集體對全村1930畝耕地進行統一規劃、競價、招商談判。
  • 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鄉村,承載了太多人的記憶與不舍,許多人對「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若能一世安穩,誰願顛沛流離」產生了共鳴。而恰在新年前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擘畫了鄉村振興新藍圖,為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在與時俱進中充分認識鄉村振興的意義。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一大批人走出鄉村,在城市各個崗位耕耘,成了新的城市人,而鄉村也曾因人員的流失,發展面臨諸多困境。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古厝村落:面子與裡子
    走訪中記者發現,隨著巨口鄉文化振興的推動,感受田園生活的遊客日漸增多,他們多數以省內、周邊、短途為主。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這裡沒有遊客可帶回的記憶產品和土特產,諸如新鮮農產品,以及文創產品等。由此可見,想要真正留住遊客多次復購,就要發展能滿足他們的「後備箱」經濟,繼而再在康養上下功夫,這樣,既有美麗的面子環境,也有農民收入的實在裡子,才能真正帶給當地土厝村落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