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維股份深耕植物蛋白賽道,「豆奶大王」加速產品升級擁抱市場
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在消費市場亦開始逐步顯現,"植物基"概念在全球範圍內正在形成風潮。"人造肉"、"植物蛋白飲料"、"植物奶"等一系列以植物為主要營養原料的新老產品開始席捲食品飲料市場。據天貓國際最新發布的《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報告,2020年 ,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上升900%。
-
「豆奶大王」被查,維他奶遭沽空,豆奶市場洗牌加速?
豆奶行業掀起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植物蛋白飲料重新崛起的當下,眾多企業紛紛入局試水,卻並未出現鰲頭企業。在新業態衝擊下,豆奶市場能否再現輝煌,或是只能最終淡出大眾視野?01「豆奶大王」的沒落2007年,維維股份進軍房地產領域,聯合中糧成立房地產公司,但隨後發展不順選擇退出;2011年,維維股份收購了一家煤化公司,次年該公司虧損2000萬元;2013年,維維股份開展茶類業務,以7650萬元收購了湖南省怡清源茶葉有限公司51%的股權,但在2014年後,維維股份的茶類收入開始持續下降。
-
維維股份:維維經典豆奶、維維悅慢精品豆奶、維維玻璃瓶豆奶、利樂...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2月4日訊,有投資者向維維股份提問, 請問貴公司現有植物奶類產品有哪些在售?有無相關新產品研發在進行?公司回答表示,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現有維維經典豆奶、維維悅慢精品豆奶、維維玻璃瓶豆奶、利樂包類豆奶、大瓶裝豆奶等系列產品在售;一直以來,公司高度重視新品研發,始終將研發創新作為保持產品競爭力的基礎,公司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健康理念,恪守匠心品質,積極創新,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謝謝關注!
-
維維豆奶,再難開懷?
到2000年,維維豆奶登陸A股,市值達到66億元。搭上資本的順風車後,維維豆奶入局飲料、白酒、乳業、食用油、房地產、貿易、煤礦、茶葉等領域,在快消界逐漸浮現出一個龐然大物。2005年,人們評價維維豆奶的專用術語是:中國最暢銷商品之一,連續10多年名列市場佔有率第一、銷量第一,中國的「豆奶大王」。只是15年後,豆瓣上每天還能看到幾篇《渴望》的短評,但你我的居家小熱飲卻不再是維維豆奶了。
-
維維股份「新帥」走馬上任 「豆奶大王」獲國資加持前景可期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趙學毅11月16日,「豆奶大王」維維股份(600300)發布公告,維維股份新一屆董事會產生,新盛集團法定代表人林斌當選維維股份董事長,趙惠卿出任總經理。一方面,維維股份制定了回歸主業的計劃,建立起「生態農業、大糧食、大食品」的發展戰略,在逐步剝離非關聯業務的同時,鞏固豆奶粉市場佔有率,積極在植物蛋白飲料(液體豆奶)領域開拓新產品、新業務,並大力發展糧食收購、倉儲、加工、貿易和健康食品生產,形成「一體兩翼」的業務布局。
-
維維被立案,國內豆奶生產企業不足300家,豆奶行業難開懷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這是昔日「豆奶大王」維維股份的廣告詞,不過如今的維維豆奶難以樂開懷。5月6日晚,維維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並且維維股份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也不甚理想,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剛剛公開的一季度財報裡,維維股份營業收入達10.6億元,同比下降30.72%。
-
維維股份4.62億元「甩賣」枝江酒業,曾經的豆奶大王「戒酒」了
公告中還表示,本次股份轉讓不涉及人員安置,取得的股份轉讓款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更好地聚焦主業發展。這也意味著維維股份不再持有枝江酒業股份,並且徹底剝離白酒業務,「酒齡」14年的維維股份將徹底「戒酒」。
-
維維被查,維他奶下滑,豆奶會不會成為「歷史回憶」?
那句「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的央視廣告語,想必在無數人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許久沒有消息的維維豆奶近日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卻是一個負面大瓜。 維維股份被立案調查,維他奶被「沽空」,豆本豆被曝產品滯銷也時有發生……
-
維維股份攜手中少社:美食和書,不可辜負
&讀書大王陪娃過六一「美食和書,不可辜負」,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豆奶大王」維維與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營銷,將美食和精神的營養禮物,一起送給孩子們。說起維維,立馬讓人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維維豆奶,歡樂開懷」。背後的母公司維維集團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豆奶企業、中國10佳最大食品製造企業、全球華人企業500強,維維豆奶是中國豆奶第一品牌,維維還被國家授予豆奶大王的稱號。說起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童年裡的故事漫畫書,大多是來自她家的記憶。
-
維維豆奶,攤上大事了!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這是昔日「豆奶大王」維維股份(600300.SH)的廣告詞,不過如今維維股份難以樂開懷。5月6日晚,維維股份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據官網介紹,維維集團的前身為1989年成立的徐州豆奶粉廠。1992年,徐州豆奶粉廠和德國康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合資興建江蘇維維康泰爾食品有限公司,同年江蘇維維豆奶集團成立。1993年,江蘇維維豆奶集團被國家統計局譽為「中國豆奶大王」。1994年,江蘇維維豆奶集團通過股份制改革,成為江蘇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維維集團)。
-
業績堪憂 問題不斷 曾經的「豆奶之王」維維股份為何走到今天?
近期,維維股份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由此也引發了市場對於維維股份經營狀況的討論。事實上,成立28年,上市20年的豆奶之王,雖然表面看起來光鮮,實則內裡早已虛空多年。到1997年,維維豆奶銷售額更是飆升到13億元,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70%,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豆奶大王」。此後連續十多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2000年便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之後便開啟了幾乎長達多年的多元布局之路。曾依靠豆奶系列紅遍大江南北的維維股份,近年來,經營似乎陷入了困境,扣非淨利潤連虧3年。
-
被立案調查的維維股份:僅靠豆奶業績堪憂 在建工程十餘年未完工
中國網財經5月11日訊(記者 郭美岑)「維維豆奶,歡樂開懷」。依靠豆奶系列產品贏得市場的維維股份,近日卻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後,直接導致維維股份2015年、2016年的扣非淨利潤由正轉負,再結合2017年-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虧損情況,維維股份的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虧損5年。此外,按照同花順分類,與維維股份屬於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承德露露資產負債率為17.52%,養元飲品為10.43%。然而,維維股份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6.7%。
-
連續3年不賺錢,炒股還賠8600萬,中國豆奶大王快不行了
但「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億元標王」也不是白給的,1994年營收突破5億後,維維豆奶持續走高,到1997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3億,市場份額超過了70%。[5]維維豆奶1999年在CCTV1的廣告,截圖自優酷這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大豆奶粉生產商,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領頭羊。
-
多元化屢戰屢敗 維維股份(600300.SH)如何造車?
2020年開年至今,維維股份(600300.SH)(以下簡稱「維維」)負面消息不斷。6月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16期)2020年第52號,維維旗下的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怡然純牛奶非脂乳固體不達標。
-
維維豆奶「難開懷」?被違規佔用9億後突遭立案調查
違規佔用9億維維股份自曝被佔用資金,源於買辦公樓被證監會關注問詢。3月17日,維維股份擬以1.8億元購買維維集團全資子公司維維印象城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所擁有的部分房地產作為新的總部,交易價格較帳面值增值率31%。維維股份因而被監管問詢,要求說明標的房產的評估定價公允性。
-
維維豆奶「難開懷」?被違規佔用9億後突遭立案調查 剛因6萬元被執行
到1997年,維維豆奶銷售額更是飆升到13億元,市場佔有率一度達70%,此後連續十多年位居國內豆奶品牌第一位,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豆奶大王」。2000年上市後,維維股份在就走上了多元化的發展之路。崔桂亮一開始瞄準的是乳業,維維股份收購、自建了多家乳業公司。
-
豆奶不夠糧食湊 攜手國資打造千億市值 維維股份換帥打造新藍圖?
我們會用好新盛集團十幾年來精耕細作形成的核心競爭力,為維維股份的長足發展賦能。」今年上半年,維維上一屆董事會向徐州市委政府提交了五年發展規劃,提出了「產業雙百億帶動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具體來說就是:糧食產業過百億,食品飲料產業過百億,通過政府主導,維維帶動,在徐州打造出一個千億級糧油食品產業集群。
-
″維維豆奶″出事了: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來源:獨行俠陶大叔「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曾依靠豆奶系列紅遍大江南北的維維股份,如今卻身陷險境。近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維維股份(600300)立案調查。經營陷入困境:扣非淨利潤連虧5年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也引發了市場對於維維股份經營狀況的討論。其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維維股份實現營收50.39億元,同比增長0.12%;歸母淨利潤為7292.6萬元,同比增長22.22%。儘管這一數據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但讓市場憂慮的是其扣非後淨利潤的表現。
-
剛剛,「維維豆奶」出事了: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來源:全景財經「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曾依靠豆奶系列紅遍大江南北的維維股份,如今卻身陷險境。近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維維股份(600300)立案調查。4月29日晚間,維維股份更正前期會計差錯。這一調整也直接導致維維股份2015年、2016年的扣非後淨利潤由正轉負。從而,該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已經連續虧損5年。由於業績表現平平,維維股份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也較為平淡。
-
借力植物基微風,豆奶能否衝高?
豆奶在我國具備良好的消費基礎,在對天然健康的追求之下,也是當下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個植物蛋白飲料品類。如今國內豆奶品牌眾多,但多以區域型品牌為主,即使幾個耳熟能詳的豆奶品牌,也沒有佔到絕對的位置。而且消費者對豆奶的價值並不明晰、缺乏合適的消費場景、市場競爭激烈等都阻礙了豆奶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