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變季經,睪固酮失調,瑜珈降雄性激素,緩解多囊性卵巢症

2021-01-19 網易

  

  你是否覺得很難「瘦」?體重怎麼努力都降不下來?甚至月經遲遲不來,快要變成季經?以及遲遲沒有好「孕」發生,身體還會出現體毛與痘痘增多的情形!如果有以上狀況,小心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作祟!目前造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因尚未明朗,推測可能與基因、體內胰島素或是雄性激素(睪固酮)過高有關。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規律做瑜珈,似乎能夠降低體內睪固酮、紓解壓力,以減緩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帶來的不適症狀。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種複雜的代謝疾病,原因涵蓋了心理、生理以及代謝內分泌三方面。患者血液中的睪固酮通常會高於一般女性,過多的睪固酮會阻礙卵泡發育,可能導致不孕;此外,也會導致患者身體多毛、痘痘增多、脾氣暴躁等現象。

  過去一項來自義大利錫耶納大學分子與發育醫學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iena, Italy)的研究指出,一種天然的藥物紅麴菌素K,似乎能藉由降低體內睪固酮,減緩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帶來的不適影響。不過,想要緩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症狀,究竟是否只能靠改變飲食,或吃藥來緩解呢?

  據報導,一項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伊利湖整骨醫學學院的研究指出,每周練習三次瑜珈可能可以改善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的內分泌,進而減緩該病症的症狀。

  研究:每周做3次瑜珈、持續3個月,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體內睪固酮下降29%

  研究進行的方式,是以31名年齡在23至42歲之間,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伊利縣,且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婦女為受試者,進行每周3次,每次1小時的瑜珈課程,經過3個月後,分析最後有參與完整實驗流程的22名婦女,其中包含實驗組13人及無進行瑜珈運動之對照組9人的內分泌測量數值,再將結果與未進行瑜珈運動時之初始值做比較後發現,完成3個月瑜珈運動的13名受試者,其血液中睪固酮數值降低了29%。

  想要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症狀,做瑜珈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為什麼選擇做瑜珈呢?雖然適度的進行其他有氧運動,也可能達成減緩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症狀的效果,但是由於瑜珈的動作較緩和,適合不同年齡層的人進行,且也具有正念的效果,有助於促進心情放鬆跟情緒平衡。不過,瑜珈的動作這麼多,是否有特定的瑜伽姿勢比較有幫助呢?

  一套經由來自耶魯大學生殖內分泌學家兼婦產科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the Yale School of Medicine )的醫學博士Dr. Amanda Kallen審查過的動作,包含6個瑜珈動作與1招呼吸技巧,或許對緩解多囊性卵巢的症狀有幫助。這些柔和的瑜珈姿勢可以幫助血液流向骨盆區,增加血液循環,使新鮮血液流經位於腹部的卵巢,促進新陳代謝,也可以加強身體的伸展和放鬆。

  【6招瑜伽降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適】

  花環式(Bound Squat , Malasana)

  

  花環式(Bound Squat , Malasana)

  此姿勢在下蹲張開臀部時,可以強化骨盆底部及腹部核心,透過增加血液循環骨盆區域的血液流動,改善新陳代謝並幫助消化,這可以使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婦女受益。

  注意:在身體熟悉此動作前,可以先在臀部下使用1-2個瑜珈磚作為支撐

  分解動作:

  1.兩腳之間的距離與瑜珈墊同寬。

  2.彎曲膝蓋,臀部往地板方向降低,做到下蹲的姿勢。

  3.將手呈祈禱位置(安賈莉手印)。可以讓拇指碰觸到胸骨,以幫助抬起胸部。

  4.蹲下時將上臂(肱三頭肌)壓入膝蓋內部,保持脊椎伸直(肘部壓入膝蓋以打開臀部)。

  5.伸展下背部,將兩塊肩胛骨彼此拉近。

  6.保持該姿勢,並完成5次呼吸,起身並伸直雙腿。

  7.總共重複姿勢三遍。

  

  橋式(Bridge Pose, SetuBandhasana)

  此動作可幫助背部肌肉放鬆,使大腦平靜、減少壓力及焦慮、促進骨盆區的血液循環。

  1.雙膝彎曲,雙腳張開約與腳與臀部的距離同寬,呈仰躺姿式。

  2.將手掌朝下放在身體兩側。

  3.吸氣時,下背部先緩慢抬起,接著將中背部、上背部也從地板上抬起(骨盆抬起,伸長骨盆與胸骨之間距離)。

  4.輕輕滾動肩膀,使胸部朝下巴方向移動。

  5.兩大腿彼此保持平行,也與地板保持平行,壓緊與地面接觸的四個支撐點

  6.輕鬆呼吸,並保持該姿勢1至2分鐘。

  7.最多重複5次。

  

  弓式(Bow Pose, Dhanurasana)

  此姿勢可能有助於減輕生理期的不適,刺激生殖器官和調節月經量,增加骨盆區域的血液循環,釋放腹部器官的張力,此外,也拉伸了頸部、肩膀和腿部肌肉。

  1.將手臂放在身體兩側,肚子貼地,屈膝並伸手握住腳踝。

  2.吸氣並抬起胸部,同時抬起雙腿,保持姿勢15秒鐘,並記住保持呼吸。

  3.放鬆時,將胸部和腿部放回地面,釋放對腳踝的支撐,然後放鬆。

  4.總共重複3次。

  注意:如果不能同時碰觸兩隻腳踝,可以一次做一隻腳,或者使用瑜伽帶輔助。

  

  牛式(Cow Pose)

  1.手掌朝下,手腕、肘部與肩膀連線與地面垂直,膝蓋與臀部連線與地板垂直,腳趾踮起。

  2.吸氣,彎曲手肘,降低腹部,同時抬起下巴和尾椎,以波浪形移動脊柱的每個脊椎骨。

  3.收起尾椎和下巴,並在拱起背時,將肚臍向脊椎方向拉,同時下巴向胸部靠近。

  4.依想要的時間重複動作。

  

  頭碰膝式(Head-to-Knee Pose, Janusirsana)

  1.坐在瑜伽墊上,將左腿延伸到墊子的一角,彎曲腳,腳跟向後,腳趾朝向天空。彎曲右膝蓋,將右腳縮到腹股溝附近。

  2.將手臂伸到腿上,深吸一口氣,然後呼氣,將上半身輕輕移向左腳,同時將右手臂慢慢彎成弧形。

  3.每次深呼吸時,都會感覺到軀幹的扭曲、肩膀及臀部的張開,薦腸關節(骨盆與脊椎交接處)輕柔按摩,以及腎臟、卵巢和每個內部器官的運動。

  4.每邊做7–12下。

  

  蝴蝶或束角姿勢(Butterfly or Bound Angle Pose,SuptaBaddhakonasana)

  注意:此姿勢適用於任何程度的人,若要進行改良,請在肩膀或頭部下方或大腿下方使用毯子或枕頭。

  1.坐在墊子上,雙腿向前伸展。

  2.彎曲膝蓋,使腳後跟朝向自己,將腳底對腳底,膝蓋朝向左右兩側方向。

  3.向後躺,直到背部貼在地板上,此時手臂將被支撐並張開,手掌向上。

  4.閉上眼睛,深呼吸3–5分鐘,如果覺得舒適,可以延長更久的時間。

  【1招呼吸技巧緩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火呼吸法(Kapalbhati Pranayama)

  

  火呼吸法(Kapalbhati Pranayama)

  此為一種快速呼吸運動,此呼吸技巧的特點在於:正常吸氣,在腹部肌肉的幫助下呼氣,但最好在空腹時進行。但是,不建議在懷孕期間進行這種呼吸運動。

  注意:

  1.坐在椅子上或盤腿坐在地板上,閉上眼睛,嘗試放鬆全身。

  2.擴胸時,鼻子深吸一口氣。

  3.用力使腹肌收縮呼氣以放鬆。

  4.開始時最多重複5次(以10次為1個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女性雄性激素高這些食物千萬別碰
    可適量食用,但是,不可過量,體內雄激素過高,會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出現內分泌失調,嚴重情況,導致女性不孕症。雄性激素高的人,往往偏胖,專家建議,吃肉類、油炸類、蛋糕類、巧克力類等食物,這些食物熱量很高,會使患者變的更胖。雄激素高,以清淡食物為主,可多吃豆製品類食物。
  • 月經紊亂、長痘、長胖、長鬍鬚……這是「內分泌失調」嗎?
    這主要要看為啥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生理因素內分泌這個「調控員」所管理的激素涉及——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垂體(生長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腎上腺(腎上腺素)、胰島(胰島素)、卵巢(雌性激素)和睪丸(雄性激素)。
  • 你,內分泌失調了嗎?
    人體有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這就造成內分泌失調,會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內分泌失調有哪些表現?
  • 得了多囊卵巢綜合症,雄性激素過高,怎麼辦!
    女性雄性激素過高的症狀 臨床中也有一些血液檢測正常的高雄激素患者可能會疑惑:「明明我的血液檢測都沒有提示高雄激素啊,怎麼醫生你就說我是高雄了呢
  • 男人雄性激素旺盛,四個「特點」可能藏不住,若你符合,替你高興
    不僅如此,過量吸菸喝酒的話,也會加速體內雄性激素的流失,降低男人抵抗力,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勸你還是儘早及時戒掉為好。熬夜。越來越多的男性朋友,因為工作原因,長期加班熬夜,從而導致自身的器官負擔加重,而且也會導致體內內分泌失調。
  • ...月經紊亂,小心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月經失調|排卵障礙|高雄激素...
    陳小姐今年27歲,本身屬於易發胖體質,但是半年前開始,體重增加很快,即便注意飲食調節和運動,陳小姐還是肉眼可見的發胖很多,加上近三個月月經紊亂,頭髮掉得厲害,陳小姐便到醫院檢查。做了一系列檢查,結果卻讓陳小姐不知所措,她得了多囊卵巢綜合症。近年來,女性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病發率一直在上升,是什麼導致發病?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回覆:雄性激素高!雄性激素不背鍋
    雄性激素的真實作用搞體育的人們和搞健身的人們對於雄性激素是最熟悉不過的了,並且在詳解之前我先說明,雄性激素並不會讓人暴躁!讓人瘋狂!雄性激素不背這個鍋!如何提高雄性激素的分泌那麼如此對於人體有益的激素應該如何讓其分泌更多呢?
  • 經期知識:月經推遲的原因有哪些?
    :月經延遲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功能尚未健全所導致的無排卵型的月經紊亂。其特點是月經稀發,短時停經後突發不規則性月經過多、經期延長,隨著年齡的增加性腺軸發育成熟後症狀會逐漸緩解,但症狀嚴重者仍需治療。2、圍絕經期婦女:這時候的女性卵巢衰退,生育功能也漸趨衰退,激素分泌紊亂,就會出現月經周期紊亂。其特點為有短期月經延遲,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月經過多,淋漓不斷,往往需要刮宮止血或服用性激素類藥物止血。
  • 如何根據女運動員月經周期安排訓練負荷
    要注意的是在第一階段卵泡期的最後一天機體開始排卵準備受精,而雌激素在此時開始下降,持續三四天後雌激素水平又會上升,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受精。雌激素和孕激素會對女生的身體狀態產生明顯的影響,例如女生在青春期時的發育,脂肪的堆積、胸圍的突增、臀部的變化幾乎是由雌激素的增加所致。(男生在青春期時的發育主要是由於雄性激素——睪酮,在青春期前男女生的雄性激素的濃度基本沒有差異,到達青春期後男生的雄性激素濃度會達到女生的十倍。)總的來說女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越高越好,可以發現女生在身體狀態較好時,這兩種激素水平均會達到較高值。
  • 女性嘴巴周圍長鬍子是激素失調?子宮健康,看嘴也可知道
    男性長出鬍子是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促進了體內的毛髮生長,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鬍子長得快的原因。那為什么女性也會出現鬍子呢?男女生理構造本身就不同,女性體內也確實會分泌一定的雄性激素,但是會比男性的少很多。女性嘴巴周圍長鬍子是激素失調?
  • 雄性激素導致「雌雄同體」?
    有人說,像她這樣「雌雄同體」的模特,一定是雄性激素過多導致的。事實上,她只是五官有些許英氣,但是絕不是雄性激素過多。有人說,力量訓練會使得睪酮素(雄性激素的一種)分泌過多,導致女性男性化。女性的雄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腎上腺分泌,其中最主要的雄激素也是睪酮。而睪酮對女性來說,同等重要!睪酮與女性 女性的雄性激素是由卵巢和腎上腺分泌的激素,主要的雄激素是睪酮。
  • 雄性激素旺盛的男性,有哪些過人之處?若你都符合,說明男人味足
    但因為雄性激素看不見摸不著,所以男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雄性激素充足,其實雄性激素旺盛的男人,一般都會有過人之處,如果你都有,說明很不錯。雄性激素旺盛的男人,往往有令人羨慕之處1.如果是一開始生長速度快,現在變慢了,意味著雄性激素降低了,需及時進行補充。3、能夠很快進入夢鄉,睡醒後神清氣爽我國有睡眠問題的人不在少數,男性們生活和工作壓力比較大,免疫力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就很容易出現失眠的現象,常常無法很快地進入夢鄉。
  • 男生若出現4種表現,可能是雄性激素快要「見底」
    尤其是男性體內雄性激素逐漸降低,是更容易增加身體患病風險,也會降低自身魅力。當男性體內雄性激素逐漸枯竭時,身體也會向你發出求救信號,一旦察覺千萬別視若無睹,請及時進行調理。身體關節出現疼痛年輕的小夥子就算白天再累晚上加班,只要休息一段時間,身體的疲憊感就能得到緩解,因為體內雄性激素比較旺盛。但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當進入衰老狀態時,身體過度疲勞,即使休息很長時間也得不到緩解,這說明你體內的雄性激素正在逐漸枯竭。
  • 雄性激素與運動天賦
    雄性激素並不一定和運動能力直接相關,以此為標準進行的性別鑑定不科學。為了徹底規避性別鑑定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國際奧委會於今年6月正式出臺了一項新的規定,取消了性別鑑定,把雄性激素作為唯一的標準,拒絕患有「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的運動員參加女子項目比賽。換句話說,奧委會不再關心某個人到底是法律意義上的男人還是女人,它只關心該運動員是否因為天生雄性激素水平高而對其他選手不公平。
  • 月經失調的原因?醫生說:可能是內分泌問題「牽連」了它!
    不然,哪天親戚不高興了,還會給你造成月經不調,有規律的月經周期對於女性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經常有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那麼月經不調是什麼原因?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引起月經紊亂的原因1、性激素分泌失調如果在適孕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受到很大的壓力,就會導致下丘腦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紊亂進而導致卵巢分泌激素異常,到時候就會出現月經紊亂的症狀,可表現為閉經或月經過多
  • 教你怎麼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調節月經失調?
    月經也就是我們平時講的「大姨媽」,讓許多小仙女又痛又愛,不來想的緊,來了又難受,而有許多女性面臨著月經失調,究竟什麼是月經失調?我們又該如何去改善和調節?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下吧!月經失調是一種由於內分泌失調或器質性病變(指身體器官或組織受到損害)引起的疾病,發病人群絕大數為從月經初潮開始至絕經前約14~55歲的女性。月經失調的常見症狀有經期紊亂、出血量異常、頭痛、腹痛、閉經。月經失調的危害:生殖器官炎症如陰道炎、多囊卵巢症候群、骨質疏鬆、貧血、色斑、黃褐斑,嚴重時會導致閉經、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