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概述:
巴西榨季處於空檔期,泰糖減產,歐盟和俄羅斯均減產,印度糖需要高價出口,全球需求恢復,供應格局偏緊。下一榨季巴西糖產量或天氣和高油價而減少。國際糖偏強,配額外進口利潤倒掛,保稅區存高,國內產銷進度偏慢,庫存偏高,未來糖協有控進口決心,春節備貨臨近,國內糖價預計繼續偏強運行。長期來看,全球和國內糖價運行區間將上移。
策略建議:
全球新榨季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巴西產蔗量或下降,糖分或因乾旱減少,製糖比受到原油價格影響有減產預期。國內糖價受進口控制影響較小,未來糖漿進口或受到管控,國內新糖產量持平略增,當前庫存壓力較大。短期驅動不足,建議觀望,看多原油建議逢低布局鄭糖多單。
風險提示:
油價大幅上行,疫情,其他國家減產。
一
供應
巴西聖保羅州天氣情況
巴西甘蔗主產區聖保羅州由於10月下旬降水有所恢復,整體仍偏少,土壤溼度仍處於4年較差水平,本周有所恢復。預計未來2周偏旱,墒情將有所惡化。預計對於甘蔗產量影響有不利限,含糖量或受前期乾旱影響。由於巴西進行多年品種改良,甘蔗存在一定抗逆性。
巴西:據UNICA,巴西中南部地區2020年12月下半月壓榨甘蔗45.3萬噸,同比下降38.2%,20/21榨季累計壓榨甘蔗5.97億噸,同比增加3.2%。12月下半月產糖1.1萬噸,同比減少13.7%;累計產糖3820萬噸,同比增加44.7%。產醇1.46億升,同比增加6.6%;累計產醇293億升,同比減少8.1%。雙周製糖比16.94%,累計製糖比46.22%,同比增加11.74個百分點。
巴西產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價格持續低迷。乙醇此前生產利潤低,導致巴西糖廠轉產食糖,由於玉米價格上漲,製糖優勢有所減少。
巴西乙醇產量是左右本國食糖產量乃至全球食糖供應的核心。2020/21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累計入榨僅增加3.2%,產糖量卻大幅增加44.7%,巴西增產1180萬噸,遠遠覆蓋了泰國、歐盟、俄羅斯減產量。
當前巴西產糖進入尾聲,新糖供應始於2021年4月,當前處於空檔期。
新榨季巴西製糖比有望因原油價格提振而降低。
泰國甘蔗壓榨:至2020年12月,20/21榨季累加壓榨0.10億噸,同比減少0.13億噸;泰國糖產量96萬噸,同比減少132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20/21榨季泰國產糖量780萬噸,同比減少10%。
嘉利高預計2020/21榨季泰國糖產量704萬噸,同比減少123萬噸。
我國糖產量,截止2020年12月,2020/21榨季產糖353萬噸,同比減少26萬噸。2020年12月我國產糖242萬噸。
新榨季,我國產糖樂觀可達到1070萬噸,因乾旱導致糖分積累少。
印度糖產量,截止2020年12月,2020/21榨季產糖1102萬噸,同比增加323萬噸,和2018/19年度持平。ISO預計印度2020/21糖產量3150萬噸,同比增加430萬噸。印度國內預計2020/21榨季糖產量3250萬噸,其中本國消費2600萬噸,出口600-650萬噸。
新冠疫情導致印度財政赤字增加。印度12月出臺出口補貼方案,政府先結清626億盧比補貼,然後發放350億盧比出口補貼,合5.83盧比/公斤,低於市場8盧比/公斤預期。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印度2020/21榨季糖產量增加16%至3350萬噸。
2020年4-12月,巴西糖累計出口2814萬噸,累計同比增加1436萬噸。
2020年1-11月,泰國糖累計出口581萬噸,同比減少359萬噸。
泰國減產,巴西舊榨季進入尾聲。泰糖較ICE 3月合約升水1.73美分/磅,巴西糖升水0.09美分/磅。
截止2020年11月,我國食糖累計進口71萬噸,同增加38萬噸。11月,我國進口白糖達71萬噸。報關量仍受控。11月食糖進口預報有所減少,或顯示國家對食糖進口的管控。此前,中糖協與海關總署就加強進口管理開展座談。
截止2020年11月,我國糖累計消費43萬噸,同比減少13萬噸。11月全國銷量43萬噸,銷售進度十分偏慢。
當前保稅區食糖庫存高達150-200萬噸。中國糖進口預計在新榨季有所減少,大約100萬噸。
截止2020年11月,我國糖庫存為206萬噸,同比增加24萬噸。
2020年12月,廣西產銷率達到42%,同比慢13個百分點;雲南為11%,同比慢41個百分點。
二
供需格局
供應端:巴西榨季處於空檔期,泰糖減產,歐盟和俄羅斯均減產,印度糖需要高價出口,全球需求恢復,供應格局偏緊。下一榨季巴西糖產量或天氣和高油價而減少。國際糖偏強,配額外進口利潤倒掛,保稅區存高,國內產銷進度偏慢,庫存偏高,未來糖協有控進口決心,春節備貨臨近,國內糖價預計繼續偏強運行。長期來看,全球和國內糖價運行區間將上移。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