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當標的價格突破4800元/噸—5400元/噸時密切關注行情變化
2019/2020榨季主產國食糖產量已基本確定,泰國與印度因天氣災害減產。當前狀況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巴西印度食糖出口或將受阻,可能導致短期內全球食糖供給偏緊。目前國內食糖壓榨已接近尾聲,產量小幅下滑。
展望2020/2021榨季,當前巴西正處於甘蔗壓榨初期,此前原油價格大跌明顯帶動新榨季巴西製糖比和產糖量回升,預計巴西糖本榨季將會大幅增產。當前東南亞主產國正處於甘蔗生長期,近期天氣狀況將影響2020/2021榨季甘蔗和食糖的產量。
需求方面,由於國內疫情逐漸穩定,大多數城市的生活節奏均已恢復正常,且面臨夏季用糖高峰,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食糖需求將穩步增加。雖然全年經濟因疫情原因或有下滑,但白糖作為基礎食品,整體消費量不會受到過多的影響。
當前保護性關稅已自動到期,經過鄭糖之前的大幅走低,該利空因素基本已反映在糖價上。考慮到當前巴西、印度受疫情影響出口或將減少,可能導致世界食糖供應偏緊,預計將帶動全球糖價有所提升。國內食糖需求正逐步恢復,但短期內無力支撐糖價大幅上漲,近期鄭糖更有可能在小範圍之內波動。
[全球白糖市場情況]
巴西
當前巴西正處於2020/2021年度甘蔗壓榨初期,雖然當前增產的勢頭仍在延續,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巴西感染人數不斷攀升,生產力受阻導致食糖增產速度有所放緩。UNICA數據顯示,6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甘蔗使用量為4174萬噸,同比下降1.91%;產糖254.9萬噸,同比增加36.28%;乙醇產量18.34億公升,同比減少13.77%;甘蔗製糖比為61.06%,高於去年同期的43.95%。
圖為巴西甘蔗累計產糖量(單位:噸)
2020/2021榨季截至6月15日,巴西中南部累計甘蔗使用量為1.86億噸,同比增加9%;累計產糖量為1056萬噸,同比增加57%;累計乙醇產量80.39公升,同比下降4%;累計甘蔗製糖比為56.64%,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39.22%。預計本榨季巴西產糖量或將大幅回升,達到380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約900萬噸。
近期巴西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買家爭相趕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造成影響之前進貨,供應的壓力導致巴西待出口食糖激增。當前巴西港口食糖出口積極性很高,5月出口糖270.8萬噸,同比大增79.58%,為2017年10月以來最高月度出口水平。不過由於巴西目前的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1萬,為全球第二多,導致港口阻塞加劇,據了解,巴西逾300萬噸食糖待發運。同時隨著新榨季糖產量的增多,可供出口的量也將增加,食糖貿易流壓力加大。
美元兌雷亞爾匯率在5月中旬逼近6之後開始下降,一路下行至4.8左右。雷亞爾升值及原油上漲,支撐了國際糖價近期反彈,而隨著新冠疫情的暴發,巴西的出口存在收緊的可能,需密切關注。
印度
受疫情衝擊,印度2019/2020榨季產量及消費均下降。印度糖廠協會(ISMA)數據顯示,2019/2020榨季截至5月底,印度累計產糖量為2682萬噸,同比減少18.1%。ISMA預計本榨季印度總產糖量為2700萬噸,高於此前預估的2650萬噸,但是較上一榨季仍減少600萬噸左右。國內食糖消費預計將下調50萬噸至2550萬噸。目前印度封鎖措施延長至6月30日,短期食糖消費難有支撐,即使疫情解除後,也將經歷緩衝期才可能回歸到正常水平。目前印度食糖庫存仍處於較高水平,去庫存之路依舊漫長。
圖為印度食糖累計產量(單位:萬噸)
就2020/2021榨季而言,目前市場預計印度產糖量為3020萬噸,同比增加11.9%,這意味著2020/2021榨季印度存在出口食糖的需求。後期關注7—9月季風雨降水量、疫情、蟲災對印度主產區的影響,這是影響下榨季產量的關鍵因素。
泰國
2019/2020榨季,泰國甘蔗產量7490萬噸,產糖量827萬噸。因長時間的乾旱導致甘蔗單產下降,造成甘蔗壓榨量創下十年來最低水平,糖產量也同比驟降逾四成。
由於近期旱情仍在持續,預計2020/2021榨季泰國甘蔗產量或進一步下降約20%。泰國政府於6月初宣布批准100億泰銖資金用於救助遭受旱災的蔗農。
出口方面,當前泰國糖出口情況較為良好。數據顯示,2019/2020榨季截至4月底,泰國累計食糖出口量為571.74萬噸,同比增加9%。其中出口原糖270萬噸,出口精煉糖169.83萬噸,同比增長43.4%。4月當月出口糖66.64萬噸,同比增加6.81%。其中出口原糖41.71萬噸,同比增加28.1%;出口低質量白糖約4.78萬噸,同比下降29.89%;出口精製糖20.15萬噸,同比下降12.43%。
[國內白糖市場情況]
壓榨
2019/2020製糖期全國製糖生產已進入尾聲,除雲南有5家糖廠生產外,其他省(區)糖廠均已停榨。截至2020年5月底,本製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040.7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5.32萬噸。其中產甘蔗糖901.44萬噸,同比減少4.56%;產甜菜糖139.28萬噸,同比增加5.88%。
圖為全國白糖累計產量(單位:萬噸)
進口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2020榨季至5月累計進口食糖181萬噸,同比增加約5萬噸。2020年1—5月,累計進口約83萬噸,同比減少約10萬噸。
5月22日開始,配額外關稅保障措施到期,食糖配額外進口關稅由85%降至50%,關稅降低導致進口成本大幅下降,預計6月後到港壓力加大。由於我國食糖需求對進口有一定依存度,因此關稅的降低對我國白糖價格形成了壓力,但近期國際糖價上漲緩解了內外價差。同時我國食糖實行的「進口許可管理,進口總量控制」的政策使得近期關稅降低將更多影響進口通關的節奏,對國內糖價產生的影響較小。
圖為全國白糖累計進口量(單位:萬噸)
圖為進口糖估算價與鄭糖期價價差(單位:元/噸)
除此,我國還通過進口糖漿的渠道增加糖源的供應。數據顯示,4月我國進口糖漿12.6萬噸,2020年1—4月累計進口29.48萬噸,1—4月進口量超過2019年全年12.78萬噸,是2018年全年的13.4倍。由於進口糖漿低關稅的政策,進口成本極低,因此近期糖漿進口量激增,對國內糖價和食糖消費造成了負面影響。但是糖漿保質期時間約90天,考慮到從生產、包裝、運輸及清關的時間佔用,流通至國內的糖漿保質期已經被縮短,為終端企業帶來使用難度,降低使用價值,因此對食糖的替代影響有限。
前期由於國際油價大跌引發食糖增產累加配額外關稅保護到期的影響,使得鄭糖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當前油價已逐漸回升,且關稅到期的影響效果已反映在糖價上。目前印度、巴西兩個產糖大國或將面臨出口困難促使國際糖價逐漸上漲,該上漲或將支撐鄭糖價格。
庫存
中國糖協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食糖新增工業庫存為409.63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考慮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產區局部降水顯著偏多影響,食糖生產有所延誤,食糖產量下降,不過由於消費疲軟,最終導致新增工業庫存較去年同期無明顯變化。
截至6月24日,鄭商所倉單及有效預報數量合計11710張,低於去年同期16589張,處於歷史偏低水平。
圖為全國食糖新增工業庫存(單位:萬噸)
圖為鄭商所倉單及有效預報數量(單位:張)
消費
中糖協數據顯示,2019/2020榨季截至5月底,本年度全國食糖累計銷量631.09萬噸,同比減少5.35%;累計銷糖率60.64%,去年同期為61.97%。其中,銷售甘蔗糖535.22萬噸,同比減少5.33%;銷售甜菜糖95.87萬噸,同比減少5.47%。
5月單月銷量為78.32萬噸,環比增加2.5萬噸,同比下降11.5萬噸,略低於近六年同期均值,可見當前食糖銷售情況仍不樂觀。但長遠來看後續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食糖銷售在遠期或將逐步恢復。
圖為全國白糖累計銷量(單位:萬噸)
廣西食糖商業儲備
2020—2022年,當廣西食糖市場價格在榨季內連續3周低於4500元/噸時,由自治區糖業主管部門會同自治區財政部門擬訂具體食糖商業儲備工作方案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後,在廣西2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啟動食糖商業儲備工作。每年儲備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內製糖企業生產的食糖30萬—50萬噸。當年的儲備指標按照符合條件的製糖企業上榨季的食糖產量佔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食糖總產量的比例分配。該政策主要是針對以甘蔗種植為主要營收渠道的貧困縣,但由於數量較少,收儲量僅佔每年國內白糖消費的2%到3%,且啟動條件為價格4500元/噸較低,預計對糖價支撐有限。
[期權交易策略分析]
預計白糖短期或維持振蕩態勢。
基於以上判斷,考慮構建賣出寬跨式組合策略(即賣出一定數量的虛值看漲期權同時,賣出相同數量的相同標的、到期日的虛值看跌期權),在行情小幅振蕩情況下賺取時間價值。賣出寬跨式策略在標的價格變動不大的情況下,期權越是臨近到期,時間價值流逝得越快,計劃持有期權直至到期。
以6月24日價格進行測算,主力合約SR009報收於5104元/噸,可通過分別賣出1手行權價為4700元/噸的看跌期權,1手行權價為5500元/噸的看漲期權,以此作為一套賣出寬跨式組合。SR009P4700當天成交均價為25.5元/噸,SR009C5500當天成交均價為29元/噸,該策略期初開倉時產生權利金淨收入約545元/套。
圖為策略收益試算情況(單位:元/手)
持有該組合策略到期,該策略盈虧平衡點為4645元/噸及5555元/噸左右,收益高點在4700元/噸至5500元/噸區間內,持有到期最大絕對收益為545元/套,資金佔用約8100元/套,絕對收益率約為6.72%,折合年化收益率約58.40%。
考慮到短期內標的價格大幅波動時仍會導致虧損。建議當標的價格突破4800元/噸—5400元/噸時密切關注行情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平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