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大清洗運動真相

2021-01-19 三湘都市報

近日,俄羅斯聯邦安全總局解密了一批與前蘇聯領導人——政治局成員、中央書記、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謝爾蓋·基洛夫案相關的文件。多年從事基洛夫案研究的歷史學家、基洛夫博物館館長塔吉楊娜·蘇哈爾尼科娃表示:史達林利用基洛夫案清除了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大批反對派,製造了歷史上有名的紅色恐怖;赫魯雪夫利用基洛夫案,拉開了打擊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大幕;戈巴契夫則利用基洛夫案維護其權力的正義性並打造了其民主領導人的形象。但刺殺基洛夫的尼古拉耶夫卻只是一個為了一己之私而衝冠一怒的獨行刺客。

第一刺客並非英雄

1904年,尼古拉耶夫出生在彼得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喪父,再加之其身體一直不太好,長大成人之後,性情變得暴躁異常。

18歲時,他成為了聯共黨員。21歲時,他與比他大3歲的拉脫維亞姑娘米麗達·德拉烏列結婚,並很快就生了兩個漂亮的兒子。1933年10月,他轉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單位——列寧格勒黨史研究所,擔任黨史流動宣傳員。

此後不久,黨史研究所內部徵召黨員投入運輸系統,可尼古拉耶夫因拒絕出長差被開除出黨籍,而且還被開除了公職。

儘管被開除後不久,尼古拉耶夫的黨籍又被恢復並接到了到工廠工作的建議,然而,他卻並不甘心去幹體力活。他開始頻繁向各級黨政機關及各位領導人,甚至包括史達林本人,寫信控訴自己受到了非人待遇。同時,尼古拉耶夫開始了寫自傳體日記。在這本日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起意報復當權者,並如何準備這次謀殺的。「我的槍擊,將類似於日裡亞波夫的槍擊!」在日記中,他寫下了這樣的誓言。安德烈·日裡亞波夫是刺殺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的主謀之一。顯然,尼古拉耶夫已將其刺殺目標鎖定為其所在地的最高領導人——列寧格勒州州委書記基洛夫。

1934年12月1日下午16時30分左右,基洛夫進入州委辦公大樓斯莫爾尼宮,並沿主樓梯來到了三樓,就在基洛夫從主走廊拐向左邊的走廊準備走向自己的辦公室時,後腦中槍倒地。聞聲衝出來的工作人員及警衛人員在基洛夫的屍體旁抓住了手持左輪手槍、有些神經質的尼古拉耶夫。

刺殺行為

成了大清洗運動的導火索

基洛夫是史達林堅定的追隨者,他遇害的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史達林暴跳如雷並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決定親赴列寧格勒察問此案。抵達列寧格勒的當天,史達林就親自提審了尼古拉耶夫。不過,尼古拉耶夫堅稱,他是單獨用私人武器完成了謀殺。另外,史達林在12月2日還決定提審案件中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基洛夫的衛隊長鮑利索夫——正是他陪同基洛夫上了三樓。然而,就在去見史達林的路上,鮑利索夫卻因車禍死於非命(車中的其他人一個也沒有受傷)!

這一「意外」加深了史達林的憤怒,於是一道其親手準備、被俄羅斯歷史學家尤裡·沙巴瓦爾稱之為「恐怖憲章」的命令出臺了:以後類似案件必須在10天內偵結,極刑判決之後則立即執行。

12月29日,尼古拉耶夫及其13名所謂「列寧格勒中心」同夥被處決,在此之前,已有103名前白俄近衛軍成員被鎮壓。兩個多月後,已因喪失警惕而被開除出黨的尼古拉耶夫的妻子米麗達也於1935年3月10日被槍決。除米麗達本人之外,她的妹妹及妹夫同時也被鎮壓。此外,尼古拉耶夫的兄弟,米麗達的哥哥也相繼被捕。尼古拉耶夫的兩個姐姐、堂兄也都被送進了集中營,其母則被發配到邊遠的農村居住,兩個兒子也被送進了福利院。

而尼古拉耶夫全家悲慘無比的命運,只是一個更大悲劇的開始——利用基洛夫案,史達林發動了對前託派分子及其主要反對派——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的攻擊,從而引發了蘇聯歷史上著名的大清洗。1936年8月,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託洛茨基被開除黨籍後流亡海外10餘年,於1940年在墨西哥被蘇聯間諜謀殺。

在整個運動中,近百萬人遭受無辜迫害、處決,或被集中送進古拉格勞動改造,直到1938年3月布哈林分子被鎮壓之後,才終告一段落。以軍隊為例,紅軍指揮人員和政工人員有4萬餘人被清洗,其中1.5萬人被槍決。大清洗槍決了5名元帥中的3人、4名一級集團軍級將領中的3人、12名二級集團軍級將領的全部、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

赫魯雪夫把該案當作

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利劍

史達林去世之後,隨著赫魯雪夫「秘密報告」的出臺,史達林利用基洛夫案將鎮壓擴大化——尼古拉耶夫成為大清洗運動的引爆器——這一概念已開始被蘇聯民眾所接受,徹查基洛夫案也成為了赫魯雪夫的一大政治需求。因此,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少曾有4個主要由黨的監察人員組成的委員會先後專門研究了基洛夫案。

雖然,一份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籤名的證明文件上已明確地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尼古拉耶夫是一個單獨行動的恐怖分子,史達林是利用基洛夫遇刺案從肉體上孤立並消滅了季諾維也夫反對派,以及其曾經的追隨者!」但在1959年出版、巴納馬列夫主編的教科書《共產黨史》以及1964年出版、巴斯別洛夫主編的《蘇聯共產黨黨史》中,卻都曾明確指出:尼古拉耶夫刺殺基洛夫,屬於政治恐怖活動。顯然,尼古拉耶夫被赫魯雪夫一派作為了攻擊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利器。

戈巴契夫最終還原歷史真相

戈巴契夫再次下令組成專門的委員會,於1988-1989年再次調查了基洛夫案。當時,委員會由政治局成員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牽頭。蘇聯總檢察院,克格勃調查處都參與了此事。權力部門仔細調查之後,曾得出過結論:沒有任何文件和證據可以證明史達林參與了基洛夫謀殺案。最終,米麗達及13名尼古拉耶夫的「列寧格勒中心同夥」還是被恢復了名譽,他們的孩子們也得到了「政治鎮壓受害者」的社會地位。

郭懿芝

相關焦點

  • 前蘇聯時期,「大清洗運動」的起因、經過和歷史真相是什麼?
    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運動」是前蘇聯史達林時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在這場大清洗中,出席聯共(布)第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有1108人因反革命罪被逮捕,十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共139人,其中80%的被逮捕,並且全都被處死,列寧在世時的最後一屆政治局委員7人當中,列寧已逝世,除史達林外,其他5人:加米涅夫、託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李可夫、託姆斯基全都被處決,
  • 揭秘:蘇聯「大清洗」運動
    據史料記裁,蘇聯持續四年的大清洗運動嚴重的損害了國家的正常運轉,以至於在蘇德戰爭前期蘇聯節節敗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蘇聯大清洗運動。大清洗運動又被稱為蘇聯肅反運動,其是指在1934年至1938年期間爆發的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在這場長達四年的運動種,大批蘇聯領導人收到迫害,使得蘇聯各界失去了許多優秀骨幹,堪稱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 或許這本就是蘇聯大清洗運動的陰謀
    史達林的指控,不僅針對無產階級的敵人,也涉及對布爾什維黨、對蘇聯忠誠、可靠的黨內人士、優秀官員。這似乎就是史達林的陷害,他要借這次暗殺行動,去消滅那些與自己作對的人。於是,史達林將基洛夫的遺體,護送到紅場,為其舉行盛大的葬禮。在這場光鮮葬禮的背後,史達林已經悄悄地發動了大清洗運動,拿起屠刀斬殺成千上萬的蘇聯人民。
  • 蘇聯大清洗是怎樣開始的
    蘇聯大清洗是怎樣開始的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11.26 星期三     80年前的12月1日,蘇共政治局委員基洛夫被刺殺,由此,史達林掀起了一場針對隱藏在內部「人民的敵人」的運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清洗」,西方多稱之為
  • 蘇聯大清洗到底有多殘忍,五分鐘帶你讀懂那場可怕的運動
    這場史達林執政時期,推行的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一場針對所謂隱藏在內部「人民的敵人」的運動,被稱為蘇聯大清洗運動,是蘇聯歷次政治肅反中最殘暴和最野蠻的。這場可怕的運動使史達林的個人崇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同時也使蘇聯的黨政軍和科學文化界都失去了一大批優秀骨幹,使蘇聯社會主義失去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機會。
  • 恐怖的蘇聯大清洗!
    之前寫柬埔寨紅色高棉時,有朋友提到蘇聯在史達林時期曾發生過一次大清洗。於是我就查了些資料,對此事做一交代。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聲響,俄羅斯蘇維埃聯邦成立。1922年12月30,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發起成立蘇聯。
  • 周有光:蘇聯大清洗與蘇聯解體
    蘇聯歷史是當代知識分子不能不讀的必修課。——周有光       工業化,集體化,工農騷動,幹部憤懣,政權發生危機。為了穩定政權,實行大清洗。(來源:愛思想/江淳編輯)列寧建立的第一屆人民委員會,連列寧自己共15人,有8人被處死,1人被驅逐出蘇聯。大清洗前有6位元帥,4位被處死;有195位師長,110位被處死;有220位旅長,186位被處死。海軍艦隊司令員只留1人。航空國防委員會和化學國防委員會的領導人全部清洗。
  • 大清洗運動時為何蘇聯人要逃到美國?
    在這300多萬的俄羅斯裔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蘇聯大清洗運動的時候跑到美國的。那麼這些人為。政治為何要放棄自己的祖國,不遠萬裡跑到美國去生活呢?原因很簡單,在史達林上臺之後,蘇聯的政治氣氛突然緊張起來。很多反對史達林的精英突然無故消失,甚至家人都不知道去了哪裡。等到家人得到消息之後,大多數是通知去收屍的。在這種高壓的政治氛圍中,很多蘇聯精英為了保住性命決定遠渡重洋,跑到美國去生活。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1934年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蘇聯出現了駭人聽聞的大肅反運動,或者叫做大清洗運動。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一天槍決五百人:蘇聯大清洗驚天內幕
    2007年10月30日,作為對蘇聯大清洗歷史正式表態的第一位國家元首,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託沃射擊場」的大清洗紀念地,悼念遇難者。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間,至少2萬人喪身此處,最多的一天,這裡集體處決了562人。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閱讀連載】
  • 蘇聯大清洗:一場恐怖的人間悲劇
    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是蘇聯在史達林時代的秘密警察機構,也是蘇聯進行大清洗活動的主要執行機關。他們協助史達林,製造了大清洗中的一樁樁冤案。內務部精心策劃的審判由於大清洗活動缺乏法律依據,史達林為了保持「公正性」,決定對「託洛茨基—季諾維也夫集團」進行公開審判。
  • 類比納粹屠殺猶太人,澤連斯基:烏克蘭大饑荒是前蘇聯的種族清洗
    本號在前一篇文章做出了詳細解讀,各位達人可以關注本號,前往查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聲稱,為了紀念災難,提醒後人,烏克蘭也在向以色列學習。像紀念猶太人大屠殺國際論壇一樣,烏克蘭官方大力推動紀念烏克蘭大饑荒,讓國際社會接受這一概念,並認可烏克蘭大饑荒是前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屠殺,這次大饑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前蘇聯有計劃有組織的消滅烏克蘭人。
  • 蘇聯大清洗,只是亞戈達和葉若夫的錯?史達林有什麼責任?
    在三十年代末的政治軍事大清洗運動中,史達林主要是通過內務人民委員亨裡希·亞戈達(1934-1936年)和尼古拉·葉若夫(1936-1938年)來負責實施的。但是,如果就此認為只應該由內務部來承認大清洗的主要責任,那就是對歷史真相的隱瞞。
  • 300萬,蘇聯人沒還價就從納粹手裡買走一份情報,大清洗開始了
    蘇聯的大清洗開創了一個人類先例,一個政黨把自己的一半成員逮捕,一個政權將自己多數的上層人員處決,一支軍隊的軍官在和平時期幾乎被團滅,一個國家的公民看到門外有汽車就懷疑自己要被逮捕,這是蘇聯歷史上的至暗時期。 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場大清洗的背後卻是納粹德國最成功的一次反間計。
  • 比蘇聯更殘酷:麥卡錫主義之下,美國如何將「大清洗」推向全民化
    美蘇有別美國同樣開始了一場大清洗活動,但是這一場美國版本的大清洗活動顯然是有別於蘇聯版本的大清洗活動。蘇聯的問題是,在偉大的導師列寧逝世之後,蘇聯一直沒能完善自己的制度化的管理體制,蘇聯的整個管理制度一直都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建立起來,史達林通過大清洗的手段來迅速整合起蘇聯內部的勢力,迅速地形成一種向心力,美國的情況是資本主義的勢力和共產主義思想之間的路線之爭。
  • 古拉格:蘇聯大清洗及其後果
    [3]畢竟,大清洗是在二十年的鎮壓之後出現的。從一九一八年起,一直定期進行大規模的逮捕和流放,首先是二十年代初期的政治反對派,接著是二十年代後期的「陰謀破壞分子」,然後是三十年代早期的富農。所有這些大逮捕事件全都伴隨著對那些造成「社會動亂」的人們的常規性搜捕。
  • 蘇聯節節敗退,軍隊戰鬥力如此軟弱,大清洗對於蘇聯軍隊的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最終的結果是蘇聯軍隊攻入柏林城,洗刷了被侵略的恥辱歷史,但是,在戰爭初期,原本已經是歐洲第一的蘇聯為何節節敗退?那支捍衛了蘇聯獨立的蘇聯紅軍為何此時的戰鬥力如此軟弱?這不得不談到蘇聯的大清洗。對於蘇聯軍隊的清洗是在政治後面,是從圖哈切夫斯基開始的。
  • 蘇聯大清洗:5個元帥4個被害,199個師長被殺掉139個
    1937年蘇聯發生大清洗,到底有多嚴重呢?筆者查找一些資料,就列舉幾組數據:當時蘇聯全國黨代表有1966人,結果有1108位被秘密消失,蘇聯全國5個元帥有3個被直接殺掉,還有一位被折磨致死,1936到1938年間,蘇共一半的黨員——約120萬人被逮捕。有人總結:列寧創建的黨被史達林消滅了。
  • 蘇聯大清洗過後,紅軍五大元帥死了三位,德日這才敢舉兵犯境
    一個制度內只要權力不受監督就會造成泛濫,即便是在1934正處於如日中天的蘇聯也不例外。此時因時任列寧格勒省委第一書記的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遇刺身亡,直接觸發了史達林所發起的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直到今天,依然對俄羅斯人民是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並且在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也離不開這次清洗所造成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