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聯邦安全總局解密了一批與前蘇聯領導人——政治局成員、中央書記、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謝爾蓋·基洛夫案相關的文件。多年從事基洛夫案研究的歷史學家、基洛夫博物館館長塔吉楊娜·蘇哈爾尼科娃表示:史達林利用基洛夫案清除了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大批反對派,製造了歷史上有名的紅色恐怖;赫魯雪夫利用基洛夫案,拉開了打擊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大幕;戈巴契夫則利用基洛夫案維護其權力的正義性並打造了其民主領導人的形象。但刺殺基洛夫的尼古拉耶夫卻只是一個為了一己之私而衝冠一怒的獨行刺客。
第一刺客並非英雄
1904年,尼古拉耶夫出生在彼得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喪父,再加之其身體一直不太好,長大成人之後,性情變得暴躁異常。
18歲時,他成為了聯共黨員。21歲時,他與比他大3歲的拉脫維亞姑娘米麗達·德拉烏列結婚,並很快就生了兩個漂亮的兒子。1933年10月,他轉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單位——列寧格勒黨史研究所,擔任黨史流動宣傳員。
此後不久,黨史研究所內部徵召黨員投入運輸系統,可尼古拉耶夫因拒絕出長差被開除出黨籍,而且還被開除了公職。
儘管被開除後不久,尼古拉耶夫的黨籍又被恢復並接到了到工廠工作的建議,然而,他卻並不甘心去幹體力活。他開始頻繁向各級黨政機關及各位領導人,甚至包括史達林本人,寫信控訴自己受到了非人待遇。同時,尼古拉耶夫開始了寫自傳體日記。在這本日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起意報復當權者,並如何準備這次謀殺的。「我的槍擊,將類似於日裡亞波夫的槍擊!」在日記中,他寫下了這樣的誓言。安德烈·日裡亞波夫是刺殺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的主謀之一。顯然,尼古拉耶夫已將其刺殺目標鎖定為其所在地的最高領導人——列寧格勒州州委書記基洛夫。
1934年12月1日下午16時30分左右,基洛夫進入州委辦公大樓斯莫爾尼宮,並沿主樓梯來到了三樓,就在基洛夫從主走廊拐向左邊的走廊準備走向自己的辦公室時,後腦中槍倒地。聞聲衝出來的工作人員及警衛人員在基洛夫的屍體旁抓住了手持左輪手槍、有些神經質的尼古拉耶夫。
刺殺行為
成了大清洗運動的導火索
基洛夫是史達林堅定的追隨者,他遇害的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史達林暴跳如雷並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決定親赴列寧格勒察問此案。抵達列寧格勒的當天,史達林就親自提審了尼古拉耶夫。不過,尼古拉耶夫堅稱,他是單獨用私人武器完成了謀殺。另外,史達林在12月2日還決定提審案件中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基洛夫的衛隊長鮑利索夫——正是他陪同基洛夫上了三樓。然而,就在去見史達林的路上,鮑利索夫卻因車禍死於非命(車中的其他人一個也沒有受傷)!
這一「意外」加深了史達林的憤怒,於是一道其親手準備、被俄羅斯歷史學家尤裡·沙巴瓦爾稱之為「恐怖憲章」的命令出臺了:以後類似案件必須在10天內偵結,極刑判決之後則立即執行。
12月29日,尼古拉耶夫及其13名所謂「列寧格勒中心」同夥被處決,在此之前,已有103名前白俄近衛軍成員被鎮壓。兩個多月後,已因喪失警惕而被開除出黨的尼古拉耶夫的妻子米麗達也於1935年3月10日被槍決。除米麗達本人之外,她的妹妹及妹夫同時也被鎮壓。此外,尼古拉耶夫的兄弟,米麗達的哥哥也相繼被捕。尼古拉耶夫的兩個姐姐、堂兄也都被送進了集中營,其母則被發配到邊遠的農村居住,兩個兒子也被送進了福利院。
而尼古拉耶夫全家悲慘無比的命運,只是一個更大悲劇的開始——利用基洛夫案,史達林發動了對前託派分子及其主要反對派——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的攻擊,從而引發了蘇聯歷史上著名的大清洗。1936年8月,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託洛茨基被開除黨籍後流亡海外10餘年,於1940年在墨西哥被蘇聯間諜謀殺。
在整個運動中,近百萬人遭受無辜迫害、處決,或被集中送進古拉格勞動改造,直到1938年3月布哈林分子被鎮壓之後,才終告一段落。以軍隊為例,紅軍指揮人員和政工人員有4萬餘人被清洗,其中1.5萬人被槍決。大清洗槍決了5名元帥中的3人、4名一級集團軍級將領中的3人、12名二級集團軍級將領的全部、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
赫魯雪夫把該案當作
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利劍
史達林去世之後,隨著赫魯雪夫「秘密報告」的出臺,史達林利用基洛夫案將鎮壓擴大化——尼古拉耶夫成為大清洗運動的引爆器——這一概念已開始被蘇聯民眾所接受,徹查基洛夫案也成為了赫魯雪夫的一大政治需求。因此,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少曾有4個主要由黨的監察人員組成的委員會先後專門研究了基洛夫案。
雖然,一份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籤名的證明文件上已明確地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尼古拉耶夫是一個單獨行動的恐怖分子,史達林是利用基洛夫遇刺案從肉體上孤立並消滅了季諾維也夫反對派,以及其曾經的追隨者!」但在1959年出版、巴納馬列夫主編的教科書《共產黨史》以及1964年出版、巴斯別洛夫主編的《蘇聯共產黨黨史》中,卻都曾明確指出:尼古拉耶夫刺殺基洛夫,屬於政治恐怖活動。顯然,尼古拉耶夫被赫魯雪夫一派作為了攻擊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利器。
戈巴契夫最終還原歷史真相
戈巴契夫再次下令組成專門的委員會,於1988-1989年再次調查了基洛夫案。當時,委員會由政治局成員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牽頭。蘇聯總檢察院,克格勃調查處都參與了此事。權力部門仔細調查之後,曾得出過結論:沒有任何文件和證據可以證明史達林參與了基洛夫謀殺案。最終,米麗達及13名尼古拉耶夫的「列寧格勒中心同夥」還是被恢復了名譽,他們的孩子們也得到了「政治鎮壓受害者」的社會地位。
郭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