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曾是我國距今約四五千年的遠古時期大量使用的一種器具。《史記》記載了一則有關鼎的神話:「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
古代的九鼎代表的就是九州,象徵著古代君主的王權天命所歸。其中成語「問鼎中原」便是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杜牧有「始皇東遊出周鼎」之說,但《漢書》卻說,九鼎沉沒於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如果司馬遷所說屬實,九鼎應該落入秦始皇手中,何況杜牧有「始皇東遊出周鼎」之說!秦始皇對九鼎十分珍愛,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極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這也成為目前一些考古學家鼓動開掘秦陵動機所在。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九鼎曾作為夏、商、周三代的鎮國之寶,傳承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毀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再現之時。
本文由愛吐泡的小丑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