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知識點,提前收藏好,今天聊聊三方協議,胸有成竹不心慌,為畢業季保駕護航。]
一、什麼是三方協議
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生研究生報到證》)、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二、協議的作用是什麼
三方就業協議書是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主要是明確三方的基本情況及要求。三方就業協議書制定的依據是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規和規定,有效期為:自籤約日起至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止的這一段時間。而勞動合同是受《勞動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護,有些用人單位如許多外企在確定錄用時(註:在到用人單位報到前),就同時要求和畢業生籤訂一份類似勞動合同的協議;而更多的用人單位則要求先籤"就業意向書",畢業生報到後再籤訂勞動合同。
所謂的三方就是學生、學校、用人單位這三方,三方協議也是證明學生工作的重要依據,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保障,可以說政策是好的。
但是在實際當中,三方協議政策並沒有管理到位,好大學還好說,學生進入好公司的機會多,一般都比較靠譜,而那些普通的本科大學,實際上就業率都是很有水分的。
中國的每所大學都說自己的就業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實除了重點大學以及部分的實力雄厚的普通大學,很多普通大學的就業率都是有水分的,三方協議統計的數據只是表面的東西,並沒有多大實質作用。
三、學生必須要籤三方協議嗎
三方協議並不是什麼緊箍咒,學校要求籤三方也是為了就業率,當然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
找工作的時候要搞清楚公司的待遇如何,交不交社保、公積金、五險一金這些,這些都是關係到你以後的生活,同時也要了解這家公司如何,而不是找了一份工作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幹著,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個好的規劃,工作後也要不斷的學習,這樣你的職場才會越來越值錢。
大學畢業生最好在畢業前把工作搞定,因為畢業後你找工作更困難。
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果不打算考研,在畢業前最好就把工作搞定,因為畢業前你有校園招聘會、網上求職,人才市場這三個途徑找工作。
校園招聘會是應屆大學生最好的機會,儘管不同的大學校園招聘會有差異性,但是總有一些企業適合你,而且校園招聘會不用擔心公司不正規,都是應屆大學生。
網上求職、人才市場的競爭更殘酷、更激烈不說,你還要擔心受騙上當,找工作就要面對現實,不要眼高手低,你自己在大學學沒學到東西,你自己心裡很清楚,要結合實際找到適合你的企業。
工作前幾年就是提高技術、積累經驗,而不是拿著工資混日子,一般工作中混日子的人,最後想跳槽都難,如果你等到畢業了在找工作,你找工作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
四、為什麼有些學校要求必須籤三方
有時輔導員會給你說不籤協議,不給你發畢業證和學位證,教育部曾發文禁止高校以畢業證和學位證作為讓學生籤訂三方協議的條件,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有些存在。
籤不籤三方對你個人影響不大,對學院專業評估影響反倒更大,因為學校以三方協議來統計就業數據,所以你得面對輔導員對你的催促。
假設你還未畢業,找到了國企、或考上了事業單位,可以籤,國企和機關是有管理檔案的權限;你籤訂協議後,畢業學校會將你的檔案寄到單位。
五、哪些情況下不建議籤三方
要是未確定單位,最好不要亂籤訂,特別是國企、機關這樣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哪天你考上了教師,要轉走檔案,需徵得單位同意;單位不同意怎麼辦,檔案轉走不了,那邊就沒辦法為你辦理錄用手續,不然就要賠違約金。
籤了三方協議後,在當年你還屬於應屆畢業生,之後就不屬於了。在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時候,不能以應屆生身份報考。
另外,民營企業、私企都沒有權限進行檔案管理,學生的檔案就只能由學校統一寄往學生的戶籍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