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退伍回來那會,我特別熱衷於出入酒場,三五個戰友,或者七八個朋友,坐在一起喝酒,吹牛侃大山,一口一口兄弟叫著,總以為在酒桌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以為在酒桌上才能感覺原來這麼多的兄弟朋友以我為中心。而且還會認為,原來我有這麼的人脈關係,這些人日後發達了,我也能跟著沾點光,那一段時間可以說是無酒不歡。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大概一年的時間,直到有一次喝酒把自己喝進去了醫院,在醫院吐的昏天暗地,仿佛要把內臟都要吐出來一樣,別提有多難受,也就是這一次,讓我對目前的社交發生了深刻的反思。
這種社交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我從中真的學到了一些能適用於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嗎?這種社交能否給我帶來有效的價值?我真的適合這種社交圈子嗎?每月的工資都以這種方式花光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這種社交方式不會給我帶來任何的價值,的確在酒桌上會認識幾個有地位的人,但人家也僅僅是禮貌性地給我碰個杯,離開酒桌後,人家就壓根就記不住有我這麼一號人,而我還經常向他人提起來作為吹牛的談資。所以這不是我想要的。
這種社交方式更不會促進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酒桌,用於建立無效的社交,每次都喝得昏天暗地的,根本就沒有清醒的腦子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物質條件,也不會讓自己的思維層次得到提升。所以這不是我想要的。
當時的工資並不高,一月3000,幾乎一大半的工資花在了酒桌上。留給自己家庭父母的少之又少,還好當時沒有結婚,要是結婚了,媳婦會跟著我過下去嗎?所以這不是我想要的。
本身我的酒量就很差,每次都喝得天旋地轉的,這樣下去身體能受得了嗎?所以這不是我想要的。
人脈的建立,並不是非得要靠喝酒來維繫,情義的加深也不是非得靠酒來加深。我特別喜歡一句話「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朋友,如果你優秀如馬雲,那麼全世界的知名人士都是你的朋友」。
優秀的#人脈#,需要你也要優秀,你不可能融入一個層次比你高很多的圈子裡,即使硬融進去,別人不會看重你,你也會感到自卑。
何不拿出那些參加酒場的時間,去學習,去精進自己。讓自己成長起來,讓自己優秀起來,你優秀了,你的能量場就會變大,自然而然會吸引到同頻同層次的人與你交流。自己強大了,你就是別人的人脈,要想認識大佬,首先你要成為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