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新媒體
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目前,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何防止「跌跌不休」、如何提高生育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人口問題,常說常新。
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到底是什麼讓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想生孩子?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他表示,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持續保持社會活力的治本之策。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意味著什麼?
總和生育率,可以通俗理解為平均一對夫婦所生育的孩子數量。
在現代社會,生育率達到2.1,則稱為達到更替水平,也就是能維持人口世代更替、人口數量不增不減的生育率水平。
如果生育率低於1.5,則是跌破警戒線——因為生育率一旦跌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很難再回升。
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連續數年下降。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
從歷史數據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2016年和2017年,由於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一度超過1.5。
但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495和1.47,已經跌破警戒線。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2018年和2019年我國的生育率仍然接近1.5,但這是存在二孩生育堆積效應的情況下,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在2018年和2019年僅為1.1至1.2之間。
人口大省也「缺人」了?
近日,河南衛健委對省人大代表關於「儘快制定河南省人口發展戰略儘快放開生育」的建議答覆,引發各界關注。
河南衛健委表示,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全省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人口增長基本符合預期。
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生人口已連續三年下降並將繼續呈下降趨勢,對本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人口大省還「缺人」?一時間,這封答覆引發網絡熱議。
事實上,河南出生人口連續下降的情況並非孤例。
梳理近5年各地出生人口數據發現,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首年,全國29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明顯反彈。
但從2017年開始多數地區人口增長勢頭即開始減弱,到2019年全國超九成省份出生人口呈下降態勢。
其中,河南、山東等7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數已連續三年持續下滑。
年輕人不是不想生
出生率持續走低,並不是適齡女性不想生,而是育齡女性在減少,另外,生活壓力大、成本高企也導致不敢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7年減少700餘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500餘萬人。
對於多數家庭而言,「養娃」絕對是件燒錢的事情,生二胎則面臨著更大的經濟壓力。
尼爾森發布的《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顯示,目前「生娃」主力人群集中在85後、90後,80%以上為本科以上學歷人群。
這些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約為1.9萬元,育兒花銷平均超5200元,佔家庭整體月收入的近三成。
低收入家庭的育兒花銷佔家庭月收入的比例更高,達到44%。
「養娃」不僅花錢,還很花時間。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家庭育兒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寶媽」群體日常陪伴孩子時間最長,30%的「寶媽」每天陪伴孩子超4小時,周末超7成父母會陪伴孩子4小時以上。
對於大部分「養娃」家庭來說,假期並不意味著休息,甚至可能會更加忙碌。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報告中指出,據目前發展態勢預測,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預計203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8‰,2050年為-5.65‰。
從人口總量來看,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為140005萬人,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將開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億,2050年降至13.21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已成現實,大家關心的是中國哪一年會迎來人口負增長,前幾年的預期是2030年,今年的預期是2027年,但也許會比預期更快到來。
事實上,當前中國人口形勢不僅面臨規模即將見頂、遠期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性別比已嚴重失衡的情況:
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0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萬,9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900萬。
截至2015年,中國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超2000萬、而同齡未婚女性僅約600萬。
預計到2040年,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將超4000萬。
「此次『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
楊舸稱,「從性別比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偏高,此前積累的問題可能會在不久後發生。婚姻擠壓、性交易、性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能加劇。」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根據聯合國的老齡化社會標準,中國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程度正在進一步加深。
這意味著,中國的撫養比(是指在人口當中,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將逐漸變大,勞動力負擔將越來越沉重,如果撫養比超出一定範圍,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嚴重受阻。
而控制撫養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延遲退休年齡。
「延長退休年齡已經勢在必行,需要建立全民共識和時間表。」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彭希哲表示,「目前國家已設計多種延遲退休方案待進一步研究,每種方案都是根據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經濟發展制定的,目標都是緩解勞動就業和老齡化社會的壓力。」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明確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實施」兩個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要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成現實。
結語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已接近尾聲。
在結果公布之前,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將迎來負增長已成為學界共識。
目前,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何防止「跌跌不休」、如何提高生育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那麼,這種局面下,全面放開生育還會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