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發文稱,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看到這則新聞時,又突然又覺得理所應當。在當今各種社會問題下,導致生育意願低迷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吧。
這個時候不由想到一個著名的烏託邦實驗,25號宇宙實驗。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好像進一步驗證了這個實驗。
1968年,美國動物行為學及行為學研究者John B Calhoun認為,人類和老鼠都是社會性生物,於是為了他的研究,他建造了一個邊長為2.7米,高1.4米的的方形金屬柵欄圍成的空間,並且將這個空間分成了16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充足的飲水以及食物,並且有很多隧道以及老鼠來給老鼠提供居住空間,這可以說是老鼠的一個完美居住所。
在實驗的第一天,公母各4隻老鼠被放入居住所,最開始的時候,老鼠們還處於新環境的適應和探索中,但後面發現沒有天敵,氣溫適宜,並且擁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於是老鼠家族繁衍速度十分的快,平均55天就翻了一倍,當時間來到到315天的時候,老鼠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20隻!但令人驚訝的是,在繁衍速度最快最頻繁的時候,每個區域誕生的小老鼠並不相同。從圖中可以看出來,小老鼠誕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區域,離西南區域最遠的東北區域誕生的小老鼠僅13隻。
在此之後,繁衍速度就明顯減慢了,變成了約145天才能實現翻倍。不過老鼠的繁衍速度還是很快的,實驗到一年半的時間,老鼠的數量就達到了約2200隻。
萬萬沒想到的是,之後鼠群的增長便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停滯,縱然在食物飲水充足的情況下,但在實驗時間不到兩年半的時候,就已經沒有老鼠懷孕了,從那之後整個老鼠的數量迅速下滑,當整個實驗進行到1780天,隨著最後一隻老鼠的死亡,整個實驗徹底結束,25號宇宙徹底滅亡。
導致25號宇宙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似乎並沒有什麼外界的因素,沒有災難,沒有天敵,也沒有病患,同時食物飲水充足。那這個時候就只能從老鼠社會中尋找答案了。
最開始老鼠繁衍成上升,這是否像是我們人類一樣,和平,食物開始充足,經濟開始復甦等一系列因素,人口也開始大爆炸起來。在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十分緩慢,但之後,特別是20世紀以來,人口增長速度大大加快,尤其1950-2000年增長的幅度明顯大於以往。
至於新生老鼠誕生的區域卻不相同,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當下的鼠群似乎有點類似於人類古代時期,強大的人往往佔有的資源更多,那對於這個時候的老鼠老鼠來說,強壯的老鼠佔有的母鼠肯定是多於弱小的老鼠的,在鼠群社會中享受更多的交配權。甚至之後可能強者越強,最終弱小的反而被淘汰了。
之後鼠群數量開始下降到直至滅亡,主要是在後期出現了一系列異常的社會行為,並且這些行為成為了一種常態,如一部分老鼠行為消極,不社交,同性性行為增多;而一部分母鼠則是生育減少,更暴力,並且會驅逐、傷害幼崽;甚至一部分老鼠只關心自己,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梳理毛髮。
John B Calhoun將人口過密導致的行為異常定義為「行為沉淪」,同時用術語「美麗的人」(beautiful ones)來指代那些消極被動且徹底斷絕所有社會交流的個體。他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認可。
或許25號宇宙的實驗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近親繁殖等。但其中的許多行為,似乎都能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找到,其實現在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經很大了,但人們還是不斷的湧入大城市,造成城市中生活的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時由於網絡的流行和便利,被認為是主要原因的「社交密度」,似乎也被突破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社交。同時,以前讓人排斥的同性行為,也慢慢被大眾所接受;一部分女性也越來越強勢,崇尚女權;年輕的不婚族也越來越多;同時很多人也更加佛系,不關心其他的事物。
當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似乎已經在警示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