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撰文 / 橙橙
編輯 / 小葉
出品 / 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上周末,又有一項馬拉松世界紀錄被打破。
來自愛爾蘭59歲的Tommy Hughes 在法蘭克福馬拉松上跑了2:27:52的成績,刷新了59歲單一年齡的世界紀錄,同時也成為史上跑進230年齡最大的選手。
之前跑進230年齡最大選手是瑞典人Erik-Verner Ostbye,1921年出生的他在1977年哥德堡馬拉松上跑了2:27:05,當時他的年齡是56歲零236天。
來看看Tommy的分段配速,前半程1:14:12,後半程1:13:40,完美的負配速,平均配速3分31秒。如果拋開年齡的因素,這個成績相當於30歲男子選手跑2:01:44的水平。
其實,這不是Tommy第一次刷新59歲單一年齡組世界紀錄,今年4月份的阿姆斯特丹馬拉松上,他就跑了2:30:19的成績,刷新了日本人Yoshihisa Hosaka保持的59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2:34:23 ),將原紀錄提高了4分鐘。
然而,僅僅過了6個月,他又將自己保持的紀錄提高了3分鐘,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Tommy距離55歲以上年齡組世界紀錄還差一點。這個年齡組的世界紀錄是2:25:56,荷蘭人Piet vanAlphen在1986年鹿特丹馬拉松上創造的。
有意思的是,Tommy的兒子Eoin,今年34歲,也參加了這場比賽,最後跑了2:31:30的成績。Eoin前半程用時1:12:54,但最後10公裡嚴重掉速,被老爸給超了。
儘管Eoin沒跑贏老爸,但這對父子倆還是創造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成為馬拉松比賽中跑得最快的父子組合(4:59:22)。之前的紀錄屬於Graham Green和Ben Green父子,兩人在2015年跑了5:02:12。
說起來,Tommy的跑步故事頗具傳奇色彩。
他從1982年開始參加馬拉松,那個時候他22歲,到現在已經跑了37年,還曾參加過1992年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目前保持著愛爾蘭50歲以上半馬和全馬紀錄,55歲以上5公裡、10公裡、半馬和全馬紀錄。
在首馬之前,Tommy每周只跑三次,每次最多跑4英裡(6.4公裡)。然而就是在這樣少跑量的情況下,他首馬依然跑了3:01:28的成績。
「我是跑步屆的新手,所以能夠跑出這個成績還是很高興的。」Tommy回憶首馬時笑著說道。
不過這也讓他打開了一扇門。「我突然發現自己跑得還不錯,於是我開始訓練和比賽,不過並沒有想以此作為生計。」他說道。
Tommy並不是一名職業運動員,跑步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他的職業一名貨車司機,還開了一家零售店。
他利用業餘時間訓練,周跑量逐漸增加到超過160公裡。一年之後,他就在Letterkenny馬拉松上跑出了2:35的成績,將個人全馬PB提高了26分鐘。
1984年,他將個人PB提高到2:24。一年後的Derry馬拉松上,他不僅以2:19的成績刷新個人PB,還打破了賽道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Derry馬拉松在這之後停辦了29年。2013年重新開始舉辦,Tommy再次參加,在53歲這個年齡跑了2:30:32的成績。
隨著Tommy的成績越來越好,他逐漸成為愛爾蘭最出名的馬拉松選手,並被很多組委會邀請去參賽。
1988年,他贏得了5場比賽的冠軍。包括馬拉喀什馬拉松上跑出2:15的個人PB;貝爾法斯特馬拉松冠軍,成績是2:19;墨爾本馬拉松冠軍,成績是2:18。
儘管拿了很多比賽的冠軍,但Tommy直到1991年才意識到自己有機會代表愛爾蘭參加奧運會,成為奧運選手。
1991年,他在都柏林馬拉松上跑了2:14:46的成績並獲得冠軍。隨後馬拉喀什馬拉松上,他跑出了2:13:59的個人PB,儘管錯失了北愛爾蘭馬拉松紀錄(2:13:06),但依然讓他贏得了1992年奧運會資格。
不過沒多久,他就遭遇了應力性骨折。醫生告訴他不可能在奧運會之前恢復。然而,他不相信這樣的話,不能跑步就在室內騎車進行訓練,最終順利站在了奧運會的起跑線上。儘管最後只跑了2:32:55的成績,但這並不重要。反而證明了他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有一種不放棄的精神。
他最後一次獲得馬拉松冠軍是9年前的羅賓漢馬拉松,50歲的他以2:29:12的成績奪冠。
儘管Tommy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競技水平,但4年前他卻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難。
2015年,因為過度疲勞和競技水平下降,他患上了抑鬱症。
這之後他開始酗酒,每天一瓶接一瓶的喝伏特加,直到身體徹底垮掉,眼看著人生就要被毀掉。
後來,他的妻子實在看不下去了。逼迫他去醫院進行檢查,這才發現他為什麼總是感覺很疲勞。
「血液檢測顯示,我患有甲狀旁腺功能減低症,會讓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旁腺素,從而讓血液的鈣含量升高,骨骼裡的鈣含量會降低,降低骨密度。」Tommy說道。
所以,沒準1992年奧運會之前的應力性骨折也是因為這個。不過並不清楚這與他的基因有關,還是大跑量訓練造成的。
去年8月,他進行了甲狀腺切除手術。
神奇的是,僅僅過了6周,他就代表愛爾蘭參加馬拉加半馬老將組的比拼,並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績。
「抑鬱症其實是甲狀旁腺功能減低症的一種最普遍表現。我很幸運在手術之後重啟人生。而且跑步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他說道。
去年12月份,他在馬拉加馬拉松上跑了2:38:33的成績,競技水平逐漸恢復到正常水準。
今年4月份的鹿特丹馬拉松,他跑了2:30:19,刷新59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
4月底的Buncrana 5k比賽,他跑了16:14,刷新了59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提高了24秒。
5月份的Newry Half Marathon ,他跑了71:58,刷新了59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之前的紀錄是由Martin Rees保持的72:15。
9月份的貝爾法斯特半馬,Tommy和兒子Eoin挑戰半馬最快父子檔金氏世界紀錄,最後以20秒之差遺憾錯失。不過他的兒子跑了68:30成績,刷新了個人半馬PB。
接下來就是上周末的法蘭克福馬拉松,Tommy刷新59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還和兒子一起成為馬拉松跑得最快的父子檔。
Tommy一直保持如此高競技水平的秘訣是什麼呢?
「我一直都是跟著感覺訓練。跑步的時候不看表,一直都聽從身體的信號。」他說道。
而且還有一點很神奇,他從來不拉伸,也不進行功能性訓練,卻很少受傷。
也許這是他很少受傷的原因。「我每次訓練都只用75%的能力,而且在下一次強度跑之間確保身體有足夠時間來恢復。」他說,「我發現,現在很多年輕跑者,特別喜歡將自己逼到極限。馬拉松其實是一項非常需要耐心的運動,持續的訓練才能換來好的結果。」
而且他即使到了50歲,還一直在尋求改變。
「我之前都是一個人訓練,後來在2011年去英格蘭跟著Leicester Coritanians俱樂部訓練了一段時間。這段訓練經歷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速度耐力。」他說道。也就是在這一年,51歲的他半馬跑了70:31的成績。
明年,Tommy將年滿60歲,按照目前的趨勢,打破日本人Yoshihisa Hosaka保持的60歲以上年齡組世界紀錄(2:36:30)基本不成問題。
「我的目標不僅僅是打破他的紀錄,而是要在60歲跑進230。」他打算在明年的柏林馬拉松上完成目標。
按照計劃,Tommy參加將明年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大師田徑賽,屆時他還會向多項世界紀錄發起衝擊。
前有基普喬格成功挑戰159,後有Kosgei打破沉睡16年之久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還有Camille Herron24小時跑了270公裡,刷新世界紀錄。現在,59歲的Tommy又跑進了230,我們不禁要感嘆,人類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希望Tommy在追求極限的道路上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