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更愛臺灣?臺灣民眾已經在用「腳」揭曉答案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藍綠惡鬥撕裂臺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30日訊  臺灣內部當前面臨著嚴重的藍綠惡鬥,造成經濟停滯、社會對立,受夠了被藍綠政黨綁架的人們開始期待真為臺灣著想的第三力量出現。有人認為,應該乾脆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三黨來比賽,究竟誰更愛臺灣?誰更能夠給人民更好的發展機會與空間?與此同時,島內也出現另外一種現象,伴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一系列便利臺胞措施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臺灣,西進大陸發展。

  島內的這股「登陸潮」還吸引了外媒關注,英國BBC中文網甚至為此創造了一個新詞——「脫臺者」。在28日的報導中,BBC中文網將脫離臺灣到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臺灣人,稱為「脫臺者」。

報導截圖

  報導提及,早期也是最著名的「脫臺者」是林毅夫。出生於臺灣宜蘭的林毅夫到大陸後,受到重點栽培成為經濟學家,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另一位知名的「脫臺者」是中共十九大代表盧麗安。

  報導說,除了「徹底的脫臺者」外,還有更多在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臺灣人「仍然保留臺灣身份」,遊走於兩岸之間,屬於「半脫」的「脫臺者」。針對越來越多臺生選擇到大陸就讀,報導稱,這類在大陸讀書的臺生一開始可能只是遊走兩岸之間的「脫臺者」,但時間一久,誰也說不準他們是否會回到臺灣,最後可能成為真正的「脫臺者」。報導認為,在兩岸勢力此消彼長下,未來「脫臺者」會越來越多。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此事引發了臺媒關注,在今日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中,臺灣《聯合報》記者就詢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發言人安峰山指出:對您所提的這個詞彙的涵義,我不去做評論。僅就兩岸關係而言,從大陸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大陸通過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蓬勃發展和巨大進步,也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臺灣同胞對大陸的一些刻板的印象,而且大陸一直在推動便利臺灣同胞的各項措施,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的歡迎。我想,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和一些青年願意到大陸來學習、交流、創業、就業、發展、生活,也是這方面的一些具體表現。

  實際上面對島內現在藍綠惡鬥和對立,有些島內輿論也認為,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誰更加愛臺灣,這樣的話能夠讓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

  臺灣中天新聞為此舉行了電話投票,詢問臺灣民眾是否支持讓三黨競賽,誰才是真正地愛臺灣?結果顯示,有高達4030的人選擇支持,遠遠超越選擇反對的134人,差距相當懸殊。臺灣《中時電子報》指出,這反映了臺灣人民的想法,比起政黨,大家更加重視的是能不能給予人民美好的生活,能不能更好地對待臺灣。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民眾也確實是這麼做的。這些年島內經濟不振,薪資低迷,越來越多的臺灣人選擇出走。據《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22日報導,臺當局有關部門統計顯示,臺灣1100萬勞動力中,有72萬離開臺灣謀職,其中超半數去了大陸。專家說,實際數字更高。

  大陸今年2月份出臺對臺31項措施,臺灣《遠見雜誌》彼時的調查顯示,所謂18歲至29歲的「天然獨」世代,對大陸的看法已有轉變。在10年前的同類調查中,「天然獨」認為大陸對臺不友善的比率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但10年後持相同看法的下降至39.8%,變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友善佔比也從35.5%增至40.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高,更有近六成(59.6%)願到大陸發展。

  有關臺青爭相來大陸求學就業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臺媒報導截圖

  據臺灣《旺報》報導,近日有一位臺灣家長在Facebook貼出照片,上頭是5月14日廣州中山大學大排長龍等候面試的臺灣高中生,時間是早上7點半。這位家長表示,今年來大陸大學面試的臺灣學生非常多,「去年是臺生選陸校、今年是陸校選臺生。」帖子引起許多網友關注並被瘋傳,有網友說,去廈門大學面試時也很多人;另有網友感嘆,民進黨執政之後,企業出走、人才出走、教師出走,「現在連學生也出走!」報導稱,這張照片讓不少臺灣人深深震撼:「什麼時候,臺灣孩子們用腳投票了?」

廣州中山大學大排長龍等候面試的臺灣高中生。(圖片取自臺媒)

  問到為何要到大陸讀書,這位臺灣母親的回應發人深省:「臺灣太安逸了,每個小孩滿足於小確幸,沒有一個可以做夢的環境,而大陸可以!」她去年去過上海、杭州,市民對城市都充滿希望;相較於臺灣只會罵來罵去,令人失望。

  不止學生,臺灣教師們也紛紛到大陸謀職。據《中國時報》報導,島內校長感嘆只能用「教授逃命潮」形容。這位校長說,年金改革今年7月上路後,他和學校會計室精算過,教授們月退俸少了近3萬元新臺幣,所以不少60歲左右的教授考慮退休,轉往有4到5倍薪資的香港、大陸或新加坡,「這是正在發生的事」。

  臺生赴大陸讀書原是為了自身更好地發展,臺當局卻按捺不住了。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建中和武陵高中校長因幫畢業生寫推薦信到大陸升學、以及發表有關臺生赴陸求學的相關言論,竟雙雙受到檢調機關的關切。此舉引發島內各界批評,有臺灣學生對此大罵。

 

臺灣學子掀起出走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朝野政黨黨員人數加起來約佔選民總數6%,其餘94%都是無黨籍。然而長期以來,臺灣一直都處在藍綠兩黨惡鬥的環境,久而久之,大家也養成非藍即綠的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時刻,無色覺醒於焉而生。「無色」代表沒有特定色彩的這群人,「覺醒」代表不被藍綠牽著走。

臺灣朝野政黨黨員人數加起來約佔選民總數6%,其餘94%都是無黨籍。(圖片取自臺媒)

  該報記者曾在國臺辦發布會中提問:面對這94%「無色」覺醒的民眾,大陸方面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爭取他們的認同?

  安峰山回應表示,日久見人心,大陸這些年的發展進步,和我們一直以來推出的有利於兩岸同胞的這些政策措施,讓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感受到了我們對臺灣同胞的真情實意,也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是對臺灣老百姓有好處的。同時,也認識到,大陸的發展進步,對臺灣來說實際上是機遇,不是威脅,更不是挑戰。

  究竟誰更愛臺灣?誰更能夠給人民更好的發展機會與空間?看吧,臺灣民眾已經在用「腳」揭曉答案。(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馬蕭蕭:臺灣的尊嚴誰來給?「臺獨」嗎?
    民進黨最近在國際上又丟了面子,先是一個月內連失兩個「邦交國」,緊接著,數十家國際航空公司遵照中國法律法規將「臺灣」標註為「中國臺灣」,特別是在日本也這樣做了以後,臺當局備感受傷,於是公開鼓勵臺灣民眾拒絕搭乘標註「中國臺灣」的航空公司飛機,並叫囂考慮對標註「中國臺灣」的航空公司採取法律行動,還慣性地追加了一句:大陸的做法只會更疏遠臺灣人民的心。但事實呢?
  • ...兩岸年度漢字揭曉,民進黨當局不斷秀下限,「悶」了多少臺灣人...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
  • 「臺灣阿甘」用行動愛臺灣 六度環島撿垃圾
    「臺灣阿甘」用行動愛臺灣 六度環島撿垃圾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第6次徒步環島撿垃圾的「臺灣阿甘」林明德,前天走到花蓮縣太魯閣風景區,昨天拜訪花蓮市公所,市長田智宣推崇他長期為臺灣奉獻、付出的努力。
  • 蔡英文,註定會被臺灣民眾拋棄
    不過,當「美臺」雙方沆瀣一氣之時,臺灣民眾卻再也坐不住了。 國民黨籍民代鄭正鈐指出,進口「萊豬」和中天關臺問題牽動著島內民眾們的心,因此才會在距離中天關臺的最後一個周末,在新竹市舉行露營活動,希望藉此向民進黨當局表明,臺灣民眾有守護自己民主價值跟選擇的權利。
  • 比賽「愛臺灣」,敢不敢讓大陸參賽?
    「愛臺灣」,說出來只有三個字,其實做起來卻重比千金!面對臺灣內部長期陷入藍綠惡鬥和對立內耗的局面,最近一段時間臺灣輿論傳出「無色覺醒」的呼聲,並反思是否該有「第三種選擇」,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由臺灣老百姓做評審,看誰最愛臺灣。
  • 誰有可能會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眾:柯文哲
    此外,網站還向民眾徵求意見,讓大家選擇6位市長的能力誰最強?依然有近半數的民眾支持侯友宜,所以侯友宜的能力排在第一名。至於其他幾位市長,全都只能甘拜下風。
  • 謎底就要揭曉!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       外媒揭露「臺灣人為何力挺川普」       據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發布一份針對歐亞15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相較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偏向支持拜登,有42%的臺灣民眾支持川普連任
  • 不愛臺灣的蔡英文 註定被臺灣人民拋棄
    民眾不是有選擇的權利嗎?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陳美雅、邱於軒也聲援中天,要民進黨當局不能用殘暴的手段去壓制任何一家媒體。中天新聞臺今天在新竹開講。4日晚間,上百位來自全臺灣各地關心臺灣未來的民眾聚集在新竹市北大路停車場,寒風中紮營守護臺灣價值。
  • 在失去「愛奇藝自由」後,臺灣民眾可能又不能愉快地「買買買」了
    而民進黨當局非常崇拜美國,他們渴望得到美國的「扶持」,這樣的「臺獨」心理已經非常明顯。可是美國除了製造混亂,並不能給民進黨當局任何實質性「幫助」,這沒有阻礙民進黨當局對於美國政府的模仿,他們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利,在臺灣地區抵制陸資企業。
  • 毋庸置疑,蔡英文註定會被臺灣民眾拋棄
    不過,當「美臺」雙方沆瀣一氣之時,臺灣民眾卻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蔡英文當局以前所表現出的「臺獨」傾向,僅僅是口頭呼籲,可後來其耗費納稅人大筆辛苦錢,採購美制武器,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關閉中天新聞臺等一系列惡劣行徑,則是徹底激怒了臺灣民眾。
  • 拜登政府會協防臺灣?臺灣民眾:想多了
    直新聞:近期島內一項民調顯示,近半數臺灣民眾認為,美國拜登政府不會協防臺灣。你對此有何觀察?但我也要點破一點,美國總統是否會派兵協防臺灣,這只會取決於美國的民意與國內形勢、甚至中美關係,與臺灣島內民眾怎麼想一點關係也沒有。一直以來臺灣媒體熱衷於猜測美國人會不會橫跨太平洋施以援手,說白了就是心存妄念,本末倒置。
  • 從"用愛發電"到"用肺換電",臺灣霧霾背後多少荒謬
    從「用愛發電」到「用肺換電」,蔡英文執政一年半,臺灣從缺電危機到霧霾爆發,背後都是不合理的能源政策作祟。「甩鍋」無效每當臺灣遭遇霧霾,當局總將其「甩鍋」給東北季風帶來的大陸空氣汙染物。臺行政機構主管賴清德就聲稱,空氣汙染來源多種,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境外,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揭曉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1日下午4時結束。 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
  • 「雙標黨」變本加厲 臺灣民眾吞苦果
    這已明顯觸犯 「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牛肉麵冠軍商家的營收,然而他不僅未按同樣標準被告,且被民眾檢舉後赴中正一分局作筆錄時還爆出受禮遇訊息。「雙標黨」已經不足以形容民進黨當局,加上「變本加厲」也只是剛好而已!       過去民進黨宣稱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並多次發動群眾要求廢除「刑法」100條「內亂罪」。
  • 臺民眾:蔡英文阻礙臺灣的發展
    戰爭不可預料的後果自1987年以來,兩岸民眾生活與經濟貿易等交流活動逐漸頻繁,30年來大陸始終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成為出口進口「雙」第一地區。不僅如此,大陸亦是臺灣商人投資和島民眾外出旅遊最多的地區。在下半年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下,大陸對臺灣進口金額仍然保持正成長趨勢,可見大陸對臺灣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經濟市場。
  • 臺灣十大地景評選揭曉 野柳奪冠玉山主峰居第二
    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當局「農委會林務局」票選臺灣十大地景結果揭曉,第一名由野柳拿下,其次是玉山主峰。另外,依得票次序入選地景的還有日月潭、金瓜石、龜山島、月世界泥巖惡地、雪山圈谷、清水斷崖、苗慄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大、小霸尖山等等。
  • 韓國瑜還沒被罷免,臺灣民眾黨就蠢蠢欲動民代蔡壁如戶籍遷到高雄
    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心腹,也是臺灣民眾黨籍民代的蔡壁如在今年2月把戶籍遷到高雄,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政治解讀,這是要等韓國瑜被罷免後爭取高雄市長補選嗎?對此,蔡壁如4月9日坦承把戶籍遷到高雄,還說已經跟柯文哲講過。
  • 臺灣民眾的2020:我太難了
    可就在2020年,臺灣民眾陷入焦慮——今後吃一碗簡單的滷肉飯也難以安心:8月,民進黨當局突然動用行政命令,企圖從2021年元旦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一種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不分豬肉還是瘦肉精積累更甚的豬下水,統統可以進入臺灣市場。瘦肉精一般被列為生豬養殖過程中不能使用的違禁藥品。因美國養豬業存在有限度使用的現象,歐盟、中國大陸、俄羅斯等都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
  • 愛打「臺灣牌」?到底是誰給美國的勇氣!
    不得不說,這是美國人民和島內民眾共同的不幸。對於此次美方訪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臺官方往來,已就有關情況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 臺灣民眾開始「覺醒」
    據了解,用「毒」這個字眼是為了表示民進黨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引進會毒害當地的勞工以及臺灣民眾的「萊豬」豬肉。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臺灣的社會環境每況日下,一年不如一年。本次遊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此次遊行隊伍以「前往西天取經」為主題,遊行民眾會一路途徑「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最後,遊行隊伍一路「斬妖除魔」到達民進黨的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