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標黨」變本加厲 臺灣民眾吞苦果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前榮總醫師蘇偉碩最近突然成為全臺知名人士之一,他之所以如此赫赫有名,不是因為在醫學上公布希麼重大研究成果,而是因8年前論證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害而反萊牛,並受邀至民進黨黨團說明萊劑危害;8年後以同樣的理由反對萊豬,卻被民進黨當局轄下的衛福部門,依據「食安法」46-1條:「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提告。

       姑且不論萊豬尚未進口,「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尚未發生,提告有些牽強,即使是數據上引用有誤,難道一定得動用公權力來解決嗎?食藥部門主管對此表示:「難道要放任他一直講嗎」?蔡英文不是許諾若行政當局聽不到人民聲音,可以掀桌嗎?曾幾何時,百姓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不能「放任他一直講」,是什麼樣的「執政」心態?

       民進黨當局始終未曾說清楚的是,若萊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為何教育部門要改契約範本防萊豬進入校園、防務部門宣布採購均為臺產CAS標章優良產品、體育部門強調只會採購臺產豬肉、退輔會要求所屬榮家等所有榮民養護單位,在採購契約上註明豬、牛都必採購當地食材?更遑論現有106個國家和地區禁萊豬進口。

       若按「食安法」46-1條的標準,前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早就應被判刑,因他誣指臺北市牛肉麵冠軍商家使用萊牛。這已明顯觸犯 「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牛肉麵冠軍商家的營收,然而他不僅未按同樣標準被告,且被民眾檢舉後赴中正一分局作筆錄時還爆出受禮遇訊息。「雙標黨」已經不足以形容民進黨當局,加上「變本加厲」也只是剛好而已!

       過去民進黨宣稱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並多次發動群眾要求廢除「刑法」100條「內亂罪」。雖然最終「刑法」100條未被廢,但至少「內亂罪」條文已被修正,讓行政部門不再能輕易以「臺灣安全」為名,鎮壓單純的政治言論。不料當初竭盡所能要維護言論自由的民進黨,「執政」後忘卻,透過修改「國安五法」、制訂「反滲透法」來箝制言論自由。明顯是以維護言論自由為名,實在取得政權。

       連過去鮮有被用來對付異議者的「社會秩序維護法」、「食安法」,都會被民進黨當局拿來對付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不是變本加厲,什麼才是?民進黨當局上一任的「執政」後期,以及這一任宣布要開放萊豬進口後,「查水錶」事件就經常見諸媒體報導,連過去一向挺民進黨甚力的農民,因要北上抗議臺當局開放萊豬政策,就被「查水錶」。

       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是,警政部門不僅坦承不諱對豬農「查水錶」,竟然還能理直氣壯地表示,是「出於善意、基於保護,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讓豬農心生恐懼的「善意、保護」,相信豬農不要也罷!同樣地,商譽卓著的信功豬肉加工廠,不過發聲明否認挺民進黨當局的萊豬政策,也立即被屏東縣政府消防局進行消防安檢,一點也不在乎是否會被質疑「查水錶」。

       既然能堂而皇之的「查水錶」,行政機構嚴詞批評臺中市長盧秀燕,「不該用突襲方式造成國際友人對臺灣的不信任」,還會奇怪嗎?盧秀燕代表臺中市議會、市民向「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處長酈英傑,當面表達拒絕萊豬立場,何錯之有!若所謂的「臺美關係良好」,美國為何不增加出口不含萊劑的78%美豬來臺,而硬是要臺灣民眾食用那22%含萊劑的美豬!

       美國將大陸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尚且不出口萊豬至大陸去考驗百姓的胃,臺灣百姓卻必須在「臺美關係最好」的時刻,食用可能會影響自身健康的萊豬,試問這樣最好的時刻之意義在哪?更何況賴清德、陳菊,曾分別在臺南市長、高雄市長任內,也突襲式地向當時(AIT)處長表達不歡迎萊牛立場,行政機構對盧秀燕的批評站得住腳嗎?

       行政單位存在的目的是為民眾謀福利並解決問題,然而看到最近民進黨當局關於美國萊豬的諸般政策作為,不但未能為民眾謀福利並解決問題,反而要民眾吞下其對外政策執行不力的苦果!簡直是雙標到變本加厲且無以復加的地步,民眾豈能不設法討回公道? (作者艾中樺,臺灣/大學教授)

 

來源:大華網絡報

相關焦點

  • 2020臺灣:當局荒誕無情 民眾恐懼憤怒
    2020「討厭民進黨」再次成為臺灣民眾心中熱詞。2020年1月11日,臺灣島內舉行所謂的「二合一」選舉,民進黨再次取得大勝。不僅贏得了地區領導人選舉,而且在立法部門選舉中也獲得半數以上的席次。蔡英文不僅實現連任,而且騙取了57.13%、817萬張選票,成為臺灣選舉史上的最高票。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面對民進黨當局一味「親美反中」,大肆軍購,「強悍」開放美國萊豬,痛心疾首的臺灣民眾走上街頭奮起反抗。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極大風險挑戰的情況下,大陸仍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持續推動反「獨」促統大勢,保持臺海形勢總體穩定。今日起,「2020臺灣說文解字」特別策劃報導帶您盤點解析今年臺海大事件。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 民進黨票選「10大假訊息」藍女議員公布前4名:名符其實雙標黨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舉辦2020「假訊息」票選活動,對此,高雄市國民黨議員李眉蓁痛批,民進黨真是名符其實「雙標黨」,故意忽略有權有勢的官員製造的假訊息才有最大的影響力,建議民進黨增列「丁怡銘誣指店家使用萊牛」、「蘇貞昌點名信功支持開放萊豬」等4則假消息,鐵定可以獲得前4名。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
  • 臺灣民眾如今自食苦果
    然而她自從獲得連任資格以來,內心十分膨脹,甚至在媒體面前發表不實言論表示臺灣已經獲得獨立,對於她這種囂張的言行,不僅臺灣民眾表示反對,國臺辦也給了她嚴重的警告。蔡英文之所以會有這樣囂張的行為,就是因為她自認為有底氣,首先就是自己高票當選,她認為自己的一些不正當手段已經徹底的將臺灣民眾的眼睛蒙蔽,此後也會如此,但事實上真相是什麼樣的大家都會去了解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被她矇騙的民眾也會清醒。
  • 華春瑩揭露軍售真相,蔡英文花出去的錢,都要臺灣民眾還
    作者:年負「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表示,美國2020年對外軍售的最大客戶是臺灣地區,其軍售金額總計共118億美元。這也是臺灣歷史上軍售的最大金額。而且酈英傑聲稱,在明年,還將會有一筆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
  • 昨是今非的雙標黨
    民進黨這個「雙標黨」如果還願意腐化得慢一點,還願意尊重它一路走來所標榜的「程序正義」,那麼民進黨就請為自己設定一個最基本的言行標準,那就是從今之後,包括國民黨在內的「在野黨」只要「在野」一天,就請尊重其各種監督職責。
  • 臺灣民眾黨,一個人的馬拉松
    臺北市長柯文哲創立的臺灣民眾黨雖然在2020「大選」獲得11%的不分區選票和5席民代,不過選後,由於民進黨空前壯大,不僅凝聚淺綠,對臺灣民眾黨的優勢族群─中間選民,也有一定吸引力,使得臺灣民眾黨在光譜被擠壓的情況下,只能不斷爭取游離的泛藍票。
  • 臺灣民眾的2020:我太難了
    回顧2020年,很多臺灣民眾在感慨,沒想到今年會這麼難。有多難?且細聽分說。資料圖為臺灣一家商超內的豬肉貨架。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豬」事不順 吃飯「難」提到臺灣美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滷肉飯。肥而不膩、甜鹹適口的滷肉,配上一碗軟硬適中的白米飯,能著實滿足食客味蕾。
  • 蔡英文,註定會被臺灣民眾拋棄
    不過,當「美臺」雙方沆瀣一氣之時,臺灣民眾卻再也坐不住了。 國民黨籍民代鄭正鈐指出,進口「萊豬」和中天關臺問題牽動著島內民眾們的心,因此才會在距離中天關臺的最後一個周末,在新竹市舉行露營活動,希望藉此向民進黨當局表明,臺灣民眾有守護自己民主價值跟選擇的權利。
  • 蔡英文自認看到希望,在民眾眼裡卻是陷阱
    而現在臺灣民眾也都帶有懷疑的態度,他們對於蔡英文執政能力以及蔡英文是否真的能帶領臺灣走向富足產生質疑。臺灣民眾的無奈之舉有些民眾是在放棄了國民黨之後選擇了蔡英文,同時這體現出臺灣民眾對於選舉結果的無可奈何。
  • 臺民眾:蔡英文阻礙臺灣的發展
    戰爭不可預料的後果自1987年以來,兩岸民眾生活與經濟貿易等交流活動逐漸頻繁,30年來大陸始終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成為出口進口「雙」第一地區。不僅如此,大陸亦是臺灣商人投資和島民眾外出旅遊最多的地區。在下半年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下,大陸對臺灣進口金額仍然保持正成長趨勢,可見大陸對臺灣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經濟市場。
  • 臺灣防疫解封,臺中大甲媽祖周四繞境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防疫7日解封,大甲鎮瀾宮8日宣布11日晚間起駕,展開9天8夜的媽祖繞境。考慮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臺中大甲鎮瀾宮2月底宣布原定3月舉行的媽祖繞境行程延期舉辦。臺灣「中央社」稱,8日上午11時,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召開記者會宣布,大甲媽祖將在11日晚間11時起駕,20日迴鑾安座。此次繞境全程長達340公裡,橫跨臺中、彰化、雲林和嘉義;將採取實名制,將人數控制在800人左右,人員都會登記造冊,同時排除廟會大型活動,千人起駕宴取消,祝壽大典改為香客自由參拜,信徒儘量通過網絡跟隨媽祖繞境。
  • 《中國時報》:臺灣民眾黨一個人的馬拉松
    臺北市長柯文哲創立的臺灣民眾黨雖然在2020大選,獲得11%的不分區選票和5席民代,不過選後,由於民進黨空前壯大,不僅凝聚淺綠,對臺灣民眾黨的優勢族群─中間選民,也有一定吸引力,使得臺灣民眾黨在光譜被擠壓的情況下,只能不斷爭取游離的泛藍票。
  • 臺灣民眾開始「覺醒」
    據了解,這次活動是臺灣的「秋鬥」遊行,每年秋天,臺灣都會舉辦以勞工團體為代表的抗議活動。而本次「秋鬥」的目的是為了反抗民進黨在沒經過允許的情況下,私自開放萊豬進口,這場抗議活動結結實實的朝民進黨腐敗面「開槍」。
  • 中美博弈下的臺灣民眾矛盾心理
    同樣的,臺灣的政治大學民調結果也顯示,主張儘快「獨立」的民眾由2018年的5.0%增加到2019年的5.1%,再增加到2020年的7.4%;偏向「獨立」的民眾,更是由2018年的12.8%增加到2019年的21.8%,再增加到2020年的27.7%。
  • 「綠化」讓臺民眾哭笑不得(看臺灣)
    「不是紅包,應該叫菜包……」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春節期間,臺灣「移民署」特別推出綠色「紅包」向民眾發放。但對於這樣的「好意」,臺灣民眾並不買帳,認為有關部門「政治掛帥」,為了討好執政者,連喜慶的紅色都不要了。   事實上,今年春節期間一起「綠化」的還有客家丁粄(粄,客家人喜愛的一種米糕,有多種烹飪方法),這服從政治需求、違背傳統習俗的事件同樣引來島內網友的批評。
  • 毋庸置疑,蔡英文註定會被臺灣民眾拋棄
    不過,當「美臺」雙方沆瀣一氣之時,臺灣民眾卻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蔡英文當局以前所表現出的「臺獨」傾向,僅僅是口頭呼籲,可後來其耗費納稅人大筆辛苦錢,採購美制武器,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關閉中天新聞臺等一系列惡劣行徑,則是徹底激怒了臺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