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你所不知道的流感大流行,最終是靠疫苗結束的嗎?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肆虐全球。在期盼疫苗和新藥到來,祈願疫情早日退去之際,回望歷史,閱讀《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一書,將大大減少我們的焦慮與不安。

《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美)約翰·艾伯斯  著,徐依兒 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對於人類未來和傳染病的鬥爭,《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一書作者約翰·艾伯斯抱有樂觀的態度;因為他發現,即使在沒有現代醫學手段的情況下,人類也可以通過對於大型傳染病的不同態度影響疾病的發展進程。這一點,對於我們應對新出現的傳染病大流行是十分重要的經驗。

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流行的疾病之一,因而人類對於流感的認識與防治,無疑值得我們關注。在《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一書中,就專門講述了流感這一傳染病帶給人類歷史的影響。

人類對流感的早期認識

「流感」這一術語從 1504年開始被廣泛使用,但這一詞彙的現代含義,直到 18 世紀才出現。

在英國和歐洲,16、17 世紀就出現了流感病例的可靠記載,但很有可能當時的疫情只零星出現,而並非大規模暴發。但到 18 世紀,交通速度更快,而且戰爭也在世界範圍內打響,使得流感大暴發成為可能。此外,當時的城市也開始飛速擴張,人口密度快速上升,尤其是在 18 世紀下半葉,工業和農業革命興起之後。

18 世紀的醫學對於流感暴發的判斷更細緻、更精確,而且醫生所使用的方法也更加明智,但傳統病理思想仍有影響,人們依然認為疾病通過瘴氣傳播,支持汙染的理論,而放血和拔火罐也依然是治療的主流方式。因為流感是一種相對輕微的疾病,至少不如鼠疫和天花嚴重,只有少數人會死於此病,所以醫生不會常常使用催吐這麼激烈的手段進行治療,他們一般首先建議病人多休息,並食用有營養的食品,這一建議至今也仍然管用。

到 19 世紀,上個世紀出現的趨勢依然在繼續,但速度卻有所加快:隨著蒸汽船和鐵路技術的發展,跨洋和跨陸旅行的時間大大縮短;歐洲國家實行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建立了廣袤的帝國,其影響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工業革命全力發展,城市飛速擴張,人口快速上升。這一切對於流感的暴發和擴散來說都極為有利。

在醫學方面,人們開始用新方式來解釋和治療傳染病,這些前所未有的理論和方法振奮人心。天花疫苗就是例子之一,此外醫學界還意識到了病原體的存在,並識別出了許多疾病的致病菌。但是,這些進步非但沒有真正應用到流感方面,事實上還讓醫生產生了錯覺,覺得自己已經掌控了疾病。在 19 世紀早期,瘴氣論的影響力依然超過細菌論,甚至放血療法也依然受到歡迎。但是,至少就流感的死亡率來說,歐美國家已經進行了更為精確可靠的數據記錄。

人類對流感大流行的防治認知

1919年以後的30年中,流感疫情似乎漸趨平息。當時,通過電子顯微鏡這一新技術,人們已經能夠成功掃描病毒,抗生素也已發現,並在人類身上進行了首次試驗。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第二年還建起了世界流感中心,來協調世界各地對於該病的應對,讓世界上45個國家的實驗室能夠共享信息。之後,隨著航空業的發展,世界日益縮小,大流感基本上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戰後,在1946年至1949年,流感再一次暴發;1957年也出現了疫情;下一次流感暴發則出現在1968年。這幾場流感遠比1918年至1919年的流感溫和,再一次回歸了該病的典型規律,即易感人群是小孩和老人。

世衛組織的活動也展現出,疫苗項目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協同落地。世衛組織在20 世紀70年代就通過疫苗,在天花根除運動中取得了成功。但令人煩惱的是,這幾場大流感表明,流感病毒的變異速度很快。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是 H1N1毒株,人們在經歷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後,對其會有一些免疫力;但1957年和1968年的兩場流感中,致病的病原體分別是 H2N2 和 H3N2,兩者都是全新的毒株(抗原性漂變所致),成功替代了之前的毒株。人們認為這幾次疫情也起源於遠東,而且分成數次來襲,和 1918 年的情況類似,其中第二次來襲時,病毒毒性比第一次更強(即傳染性更強,死亡率更高)。這就說明流感病毒經過了進化,更加適應人類。

但是,就和1918年時一樣,在第一次溫和的流感暴發中,如果感染了病毒,那麼在後來幾次流感來襲時,就能獲得一定抵抗力。一般認為,1957年和1968年流感疫情中出現的毒株可能在19世紀末也出現過。這對老一輩來說是一種安慰,因為他們最容易感染流感。在這兩場流感中,病原體是人類流感和禽流感混合後基因重組的產物,產生於第三方宿主身上,比如豬,而並非和1918年的流感一樣,從鳥類直接傳染到人類中。這也就意味著,這場流感不會像是在「處女地」上一樣肆虐,也不太可能導致無法控制的免疫反應,比如細胞因子風暴。

但這也並不保證一切都一帆風順。在西方國家,比如英國,政府在遵循世衛組織建議及關閉學校方面,反應十分緩慢,而這些措施實際上有利於控制疫情。由於措施實施不及時,醫院的設備和工作人員常常不堪重負。

1976年流感疫苗項目的歷史影響

1976年1月,駐紮在新澤西州迪克斯堡的軍隊中,超過200名士兵感染了「豬流感」,即 H1N1 毒株,而另外幾十名病患感染的則是 H2N2 病毒,即 1968 年流感的致病病毒。

當時極受關注的是,豬流感病毒已經表現出能夠在人際之間傳播,而且似乎和毒性極大的1918年流感毒株有關聯。這一猜測的證據是,研究人員從超過50歲的人群當中提取了血清,其中存在對該病毒的抗體,而那些人都曾經歷過1918年的流感。這也意味著大多數人口,尤其是年輕一代,都不具備對這一病毒的免疫力,因為他們出生之前,1918年的大流感毒株就已不再出現。從這一角度推斷,當時可能會再一次出現「處女地」式的流感大規模流行。

人們不可能對疫情無動於衷,但也確實需要仔細考慮一些看似冷酷的建議:艾伯特·薩賓建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只有高風險人群才應該是疫苗注射的首要目標,同時多出來的疫苗應當儲存起來,他還指責世衛組織未能匯報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流感疫情。薩賓在國會面前也證實了自己的觀點,他是20世紀50年代協助發明了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究人員,但為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提供諮詢的藍絲帶小組卻刻意忽略了此類異議。因此,福特在1976年4月快速籤署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耗資1.35億美元,在全美為大約 2 億人進行大規模疫苗注射,這項計劃從10月份開始推行,注射了第一支疫苗。

之所以以這一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疫苗注射,其考慮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 1918 年的悲劇重現,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和財產流失,在這一次,其數量級會變成數百萬人口死亡、數十億美元流失。此外,在1957年和1968年的兩場疫情中,疫苗注射得太晚或數量不足導致了數千人死亡。但還有一個因素是,當時正值選舉的年份,福特一開始面對著來自共和黨的強有力挑戰,對手是加利福尼亞州長隆納·雷根,而後又在大選中面臨其民主黨內對手吉米·卡特的挑戰。

事實上,《紐約時報》的編輯就曾譴責疫苗注射項目背後的動力主要是政治角逐。在這一項目中,緊接而來的所謂「大敗」,甚至「慘敗」讓福特失去了大量政治資本,甚至超過了他的收穫。當年秋季並未出現流感疫情,因此強化了福特無能和愚蠢的形象。 

到1976年12月中旬,疫苗注射項目撤銷,主要是出於人們對於其副作用的恐慌,當時有幾百位接受了疫苗注射的人罹患了一種罕見的神經性疾病,即吉蘭巴雷症候群,該病有時會致死。雖然之後的研究表明,和未接受疫苗注射的人比起來,這些接受了疫苗注射的人罹患吉蘭巴雷症候群的概率高了五倍(但概率還是很低),但這支疫苗和該病之間是否不止有間接聯繫,依然有待證明,因為任何輸入體內的異物都可能引起此類病症。

儘管出現了挫折,一些人依然聲稱 1976 年的疫苗項目是成功的,因為該項目證明,大規模疫苗注射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在美國,超過 4300 萬人口接受了注射,佔高危人口的 50%(是一般的疫苗項目覆蓋率的兩倍),佔總人口數量近四分之一。支持這一項目的醫療顧問埃德溫·基爾伯恩總結了該項目的實施原因,來為自己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申辯。他說:「注射了疫苗但沒有碰上流感,總好過流感來了但沒有打疫苗。」

在裡根擔任總統的 20 世紀 80 年代,人們對於美國政府疫苗項目飽含敵意,且美國政府也無意控制,因此針對流感等可預防疾病的疫苗項目缺乏資金,導致從此以後研發疫苗的項目都歸於私人企業。 但是,1976 年的實踐卻證明這種做法並不合適,因為製藥公司發現,他們自己能夠獲得的保險不能在訴訟當中賠付應當承擔的金額,因此只能由議會撥款覆蓋。而對於疫苗的分發和配給也有困難,因為分發和配給由州政府管理,所以分配並不均勻。

由此導致的一個更常見的後果是,公眾對疫苗缺少信心,人們不相信疫苗不僅是因為併發症,也是因為製造過程不合規,有一系列的案件都是關於疫苗製造過程中,用了錯誤的病毒。如果媒體和大眾能夠更好地共享信息,這些誤解就都能夠避免,或至少能夠有所減輕。尤其是當時發生了水門事件,人們普遍對美國聯邦政府喪失了信心。直至今日,這些誤解依然困擾著流感疫苗項目的實施……

以上內容摘編自《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一書。


《瘟疫:歷史上的傳染病大流行》一書詮釋了六種傳遍世界、先後從公元6世紀延續至今的傳染病:鼠疫、天花、肺結核、霍亂、流感和愛滋病。在書中,作者約翰·艾伯斯不僅講述了這些傳染病帶給人類歷史的影響,還分析了人類的不同文化態度如何影響了傳染病的發展進程。

相關焦點

  • 流感大流行會捲土重來嗎?
    流感和新冠肺炎混合在一起,無形中給此次疫情的防治增加了難度係數。那麼,流感大流行真的會捲土重來嗎? 其後也出現過幾次流感大流行,但西班牙流感仍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流感大流行。 理論上說,流感每年都會在冬季發生。但導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每一年的甲型流感病毒不是上一年流感病毒的稍微突變,而是一個全新的版本,大多數人對其沒有免疫力。在禽類、豬和其他攜帶甲型流感病毒的動物中,新的病毒不斷進化,它們可以用人類毒株改變基因,或者直接適應哺乳動物。
  • 流感疫苗還要不要接種?關於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2-21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流感疫苗一針難求?別急,整個流行季都可接種
    山東省青島市民郭女士原本打算帶著一歲半的女兒這兩天去青島市浮新社區預防接種門診接種流感疫苗,結果這條微信群公告,卻率先到來。  「去年不需要預約直接去打疫苗就行,但今年預約了也未必能打上,不知道是不是要等到明年了。」郭女士說。  在江蘇省南京市某社區醫院,自9月底至10月16日,已經有約400人接種了流感疫苗,而該院去年秋冬季接種的3歲以上的兒童及成人僅為600人左右。
  • 合肥人,流感疫苗你接種了嗎?
    接種鼻噴流感疫苗3日後就可產生全身黏膜免疫,而且具有交叉免疫作用,當疫苗株亞型與循環株不匹配的流行季,也有很高的保護率,還可以減少發熱性疾病和中耳炎。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這款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並不是對3到17歲的所有人群全部適用。
  • 歷史上的幾次傳染病大流行是怎麼結束的?
    新冠肺炎繼續肆虐全球之際,人們期盼疫苗和新藥,祈願疫情早日退去,但歷史上幾次大流行的致命病毒、病菌其實還在我們身邊,與人類共存。我們來看看歷史上一些流行病疫情是怎麼結束的。 霍亂– 低收入國家的地區性流行病 到目前為止曾多次爆發疫情,1817年有一次大流行 再後來,約8代人之前,賈莉莉的祖先經歷了霍亂瘟疫。 霍亂通過被病菌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歷史上發生過7次霍亂大流行,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2020-09-0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南山院士:接種疫苗能預防60%流感。關於流感疫苗這些你知道嗎
    從疫苗包含的抗原成分來講(即有效成分),有兩種類型:三價滅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價滅活流感疫苗疫苗(IIV4)。流感病毒疫苗有全病毒、裂解病毒和亞單位疫苗三種。在大多數國家全病毒疫苗已被安全性更好的裂解病毒和亞單位疫苗取代。
  • 流感疫苗是什麼?安順市衛生健康局為你科普
    3.打了流感疫苗就100%不會得流感了嗎?流感疫苗不能提供100%的保護,但它能降低患病率,即使仍然患上流感,它也能減輕流感的嚴重程度,降低併發症和死亡風險。有些人接種疫苗後仍然會感染流感,主要有幾個原因:接種疫苗後需要2周左右才能產生抗體,抗體濃度在4-6周後達到最高。如果在接種後不到2周就感染,疫苗的保護作用可能還未產生;疫苗中包含的毒株,不一定是當年流行的毒株。流感疫苗的生產是在流感季來臨前,是根據當年可能流行的毒株的預測而設計生產的。
  • 流感疫苗一針難求?
    秋天來了,最近很多人都在忙著一件事情:打流感疫苗。但是10月份以來,不少人都表示:很多接種機構流感疫苗是缺貨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打上呢?所以,出門在外,時不時總聽到這樣的聲音: 你打流感疫苗了嗎?
  • 多地流感疫苗開打 疫情之下會「一針難求」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9日電(記者 張尼)進入秋季,隨著氣溫降低,秋冬流感疫苗的接種被不少民眾提上了日程。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今年的接種需求高於以往,「一針難求」的現象會出現嗎?多地陸續開打流感疫苗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高發季節。
  • 1918年流感大流行,也稱西班牙流感,是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
    這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罕見的致命性流感大流行,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爆發,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5億人感染,1700萬至5000萬、甚至可能高達1億人死亡,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之一,僅次於黑死病。
  • 因新冠疫情我們都戴上了口罩,今年還會出現流感大流行嗎?
    從疾病規律上來說,新冠不會像SARS一樣很快銷聲匿跡。在今冬明春流感肆虐的季節,很可能發生兩種病毒同時在人群中流行的情況,這會給醫生的診療工作帶來很大困擾。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提出,防控新冠病毒傳播的措施可能有預防流感的作用。
  • 流感疫苗高階版:6月齡以上沒有流感疫苗接種禁忌的,建議都去接種
    但是因為我們不能100%明確什麼時候你所在的地區流感開始,只能基於以前流感流行趨勢,認為在10月底前完成疫苗接種,等2周左右產生免疫效果,能在接下來的流感季節,給與最好的、最長時間(6-8月)的保護。
  • 近代史最大一次流感,死亡人數比一戰還多,直接導致一戰提前結束
    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來,戰爭便從未停止過,天災人禍不斷上演。可是對於人類來說最恐怖的還是無形的敵人,而瘟疫便是一種非常恐怖的自然災害,在世界近代史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要數1918到1919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
  • 歷史上其他五次PHEIC:2009墨西哥流感,你知道嗎?
    2010年8⽉10⽇,世界衛⽣組織在其緊急諮詢委員會15名獨⽴科學家發出建議後,宣布持續了將近16個月的H1N1甲型流感⼤流⾏已經結束,並宣布H1N1流感大流行已進入大流行後時期。傳播方式和傳染率H1N1病毒的傳播被認為以與季節性流感傳播相同的方式發生。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流感患者的咳嗽或打噴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流感新冠「雙殺」,今年打流感疫苗很重要!
    鄭州流感疫苗缺貨了?三價流感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有啥區別?今年該如何接種.......針對大家關心流感疫苗問題,記者分別專訪了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張延煬、鄭州市二七區疾控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王衡等專家,希望能傳遞給您權威聲音。
  • 國家流感中心:今年流感流行水平低於往年 深冬後不會較大流行
    隨著天氣轉冷,目前我國南北方均已進入流感流行季節,總臺央視記者近日獨家專訪了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她表示,根據最新的流感監測網絡數據,今年目前全國流感流行水平較低,預計在往年1月的流行高峰期也不會出現較大的流行。
  • 你知道這些關於流感的小知識嗎?
    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疫苗接種的免疫力會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6.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嗎?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手段。在大多數年份,流感疫苗與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較好,具有良好的保護力。
  • 近期北京流感疫情處於非流行水平,疫苗免費接種到今年底
    問: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近期我市流感疫情如何?流感疫苗接種是否已經結束?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從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我市流感活動度仍處於非流行水平,且顯著低於往年水平,應該說新冠肺炎疫情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減緩了流感病毒的傳播。
  • 關於流感,你知道這些嗎?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尤其愛在人群密集的場所暴發流行,比如學校還有幼兒園等等。而流感病毒分為三種類型,甲乙丙,其中甲型會隨著時間改變其抗原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變異,抗原病毒最容易造成全球的大流行,冬天本來就是感冒多發的季節,現在再加上了流感都快傻傻分不清了,那麼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