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令飛
年輕人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襟
前不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想過退休,最怕閒下來沒有事情做,並寄語年輕人「理想要高雅一點,要向前看,不要向錢看」。
袁隆平年逾九旬,依然工作在科研一線,這種忘我奉獻的精神,令人欽佩。袁隆平的精氣神來自於哪裡?就來自於他年輕時樹立的讓國人吃飽飯的理想,來自於他對科研事業執著追求的信念。山有脊梁而巍峨,人有精神而挺立。袁隆平寄語年輕人「要向前看,不要向錢看」,既是人生的經驗之談,更是對新時代青年的勉勵。
「向前看」還是「向錢看」?這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改革開放之初,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有的人把金錢作為衡量價值的標準,或放棄人生理想而追逐名利,或挖空心思求速成,結果要麼是精神空虛、人生迷惘,要麼是拔苗助長、一事無成。當下,社會上不乏志存高遠、淡泊名利、踏實肯幹的年輕人,但汲汲於名利、貪圖一時享樂的亦不鮮見。若一個人一味地「向錢看」,對真理的追求、對人格的完善都會淹沒在庸俗的成功學之中,很可能導演出悲劇的人生,不可不戒。
年輕人渴望成功的心理值得肯定,但重要前提是弄清楚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想明白自己該如何邁向成功。成功不僅包括物質上的收穫,更意味著精神上的成長,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實現社會價值來成就個人價值。那些胸懷理想、心存家國、熱愛事業、久久為功的人,也許成功的道路坎坷,卻總能走得更遠、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提倡「向前看,不要向錢看」,其實就是鼓勵年輕人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襟,把幹事創業的理想與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實幹擔當、拼搏奉獻當作立身的根本。新時代的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鬥姿態,讓人生出彩,讓青春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