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壇主流圈非常排斥兩種書體,一種以「田英章」風格為主的田楷,一種以「明清時期」代表的館閣體,動不動就批判為「狀如算子」、「印刷體」等等。
且不論備受爭議的「田楷」,如果每個人都能寫出漂亮的「明清時期」的館閣體,也是書法之幸事,書法之希望!
梁詩正書法集
批判「館閣體」的,如果你仔細看看,不是「江湖書家」、就是所謂「醜書」代表者,比如邵巖、張強等人,而學院派的書家,很少見批「館閣體」!
館閣體也叫臺閣體,「臺閣」原指尚書,後為官府代稱,臺閣體書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現,至明代,因其為皇帝所賞識,而獲得很大發展,遂成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形式。
梁詩正書法集
到清代後,書風基本固定,主流書風以董其昌、趙孟等人為主,書體多是楷書、行書,其中也有一些優秀書家,向宋、唐、晉的大師們取法,代表人物有林則徐、林則徐等等。
梁詩正書法集
其中梁詩正的行書為最好,他用筆圓轉、筆勢流暢、縱橫曲折,溫潤秀雅,把行書寫的超凡脫俗,行中帶有楷意,字字流美動人,這樣文人書風,在今天的書壇,很少有人能做到!
梁詩正書法集
梁詩正的書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他在繼承和發展的前人書法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把行書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譽為「清代最美的行書」!
單從藝術上講,相對王羲之而言,梁詩正的行書沒有那麼多複雜的筆法,他的筆法多用側鋒取妍,筆致翩翩,結構舒展秀逸,縱橫揮灑,實為難得精品,實在太美了
梁詩正書法集
乾隆非常欣賞梁詩正,朝廷重要文獻均為梁詩正起草,還有很多名帖名畫,也是梁詩正呆其進行題跋,可見對其書法喜愛程度。
今天特別把梁詩正的在名帖名畫的跋文,匯集一本《梁詩正書法集》,期待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