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狂徒」,寫下清代最美行書,乾隆給他做書童,這字太養眼

2020-12-16 墨品風雅

清朝之書法,由於受到「館閣體」影響的原因,發展嚴重受阻,正是因為「館閣體」是科舉考試的官方文字,若你不用此書體答卷,就算是你寫得天花亂墜,也依舊「狗屁不是」。

所以呢,很多為了考取功名的學子,就去研習冷冰冰、沒有絲毫感情的「館閣體」,這就導致很多人的書法都呈現出呆板死氣和一股媚態。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被這種書體給束縛了,有一個人就打破了這種模式,從而寫出了「清代最美行書」,將行書之美發揮到了極致,此人就是梁詩正。

梁詩正在書法史上的名氣並不是很大,比起王羲之、顏真卿等名垂青史的書法家,更是差了很遠,但這位雍正八年的探花郎,書法的確很美,也非常適合書法愛好者去學習。

因為學書法,就像是學武功,想要練成絕世神功,必須先打好基礎。

就像金庸老爺子《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為何能夠輕易練成乾坤大挪移?

除了主角光環之外,就是因為他有九陽神功為他打好了基礎,所以才將陽頂天、楊逍苦練數十年都未曾成功的乾坤大挪移,一日練就。

而梁詩正的書法,就是為書法愛好者們打基礎的。

王羲之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書法,的確很讓人羨慕,但是這種境界,並非短時間就可以達到的,所以說先打好基礎,才能慢慢走向巔峰。

梁詩正的行書非常有特點,首先,他的傳統功底非常深,筆法很正,他取法於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趙孟、董其昌等人。

這可謂是將眾家之所長融於一體,然後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深受乾隆皇帝賞識。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位喜歡風雅的君主,他平日裡吟詩作賦都是由梁詩正來為其抄寫,而且編撰國史之類的活,也都是梁詩正負責。

這二人之間還有一件趣事,那便是梁詩正在大殿寫書法,乾隆皇帝親自下殿為他拽紙做書童,這份殊榮,可真是古今少有!

也因為他受乾隆看重的原因,所以很多名帖名畫均是梁詩正來題跋,甚至包括極為珍貴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黃公望的《富山春居圖》等等。

通過這一些,我們可以看出梁詩正的行書,字體勁健,神形兼美,結構嚴謹,布局合理,觀之,便有一股清新之美迎面而來,無論怎麼看都是養眼至極!

所以,想要練就絕世書法,不必開始就撲到王羲之的身上,先學梁詩正才是你最好的選擇。

商品引導語:現將梁詩正書法整理成冊,送給諸位書法愛好者,希望諸位能夠時時研習,望諸位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

相關焦點

  • 這位「大膽狂徒」,敢讓乾隆做書童!寫出清朝最美行書
    在雍正八年,有一位學子高中探花郎,之後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進,憑藉出色的能力和一手好書法,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此人膽大包天,曾在大殿之上,鋪紙揮毫,讓乾隆皇帝親自下殿拽紙,做書童,這是何等的大風流?比起當年詩仙李太白的「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也絲毫不為過。
  • 他的書法功力深厚,乾隆大加推崇,啟功也非常佩服,實在太養眼了
    梁詩正書法集從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子昂、文徵明、董其昌等等,都是行書中大咖,而在清代,由於館閣體的興起,行書大家非常少,少有能出類拔萃的,而梁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梁詩正書法集其次,由於他是乾隆欣賞的書法家,經常負責起草朝廷重要文獻,所以他的行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點與王羲之追求藝術性是有很大不同,形成自己風格!
  • 清朝最美行書,啟功正是學的他
    清雍正時期有個風流探花、書法奇才,因為後來官至戶部侍郎,又是乾隆的御用書法家,且很喜歡組織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書法交流活動,所以被今人戲稱為清朝的「書協官員」。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詩正。 梁詩正,字養仲,號薌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諡文莊。
  • 清代最美行書,這字寫得超凡脫俗,少有人能做到
    梁詩正書法集到清代後,書風基本固定,主流書風以董其昌、趙孟等人為主,書體多是楷書、行書,其中也有一些優秀書家,向宋、唐、晉的大師們取法,代表人物有林則徐、林則徐等等。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的書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他在繼承和發展的前人書法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把行書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 300多年前的行書精品,這字美得如痴如醉,被譽為「清朝最美」
    這所謂的館閣體,在清朝洪亮吉《江北詩話》一書中有過記載:「今楷書之勻圓豐滿者,謂之館閣體,類皆千手雷同。」也就是說,這樣的字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這樣的字體卻被讀書人捧為「金飯碗」。梁詩正是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後來成為了乾隆皇帝的貼身大秘,乾隆皇帝外出遊玩時所作的詩詞,都由梁詩正負責抄錄,一些國史策論也都由梁詩正負責編纂,乾隆皇帝對他可謂是器重至極。
  • 清代最美行書,妍潤多姿,精美絕倫,絕對不是「狀如算子」
    現在書壇,如果您敢評價書法家的作品是「狀如算子」,估計他會跟你拼命,可見這個評價是多麼惡毒!在清代有一位大書法家名叫梁詩正,他的書法作品爭議很大:像啟功老先生等一派傳統書法家,說他是清代最美行書,猶如趙子昂再世,啟功先生還以他為師,經常臨寫他墨跡,如果您仔細比較啟功體與梁詩正的行書,發現相似度高達70%,可見梁詩正對啟功先生影響是巨大的。
  • 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行書被譽「清朝最美」,啟功都受他影響
    在90年代曾有人問過啟功老師這個問題,對此啟功老師曾幽默的表示自己比不上館閣體這是在抬舉我呀,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啟功的書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法清朝一位書法家的,受這個人的影響,此人名為梁詩正,是乾隆皇帝的老師,書法家梁同書的父親。
  • 「最美行書」是如何誕生的?只因他在王羲之作品後寫了幾行小字
    這在收藏界被稱為「彈幕」,說到這方面的達人那我們的乾隆皇帝認第一,那就沒有人敢認第二了。據說乾隆皇帝的藏品每件都被他蓋了幾十個印,滿屏都是他的彈幕。除了蓋印,收藏家們還喜歡在作品上留言,寫上一些自己的「讀後感」之類的,這在行業內被稱為「題跋」。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他在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在王羲之書法作品「彈幕」界,最出名的就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了,不僅擅長蓋印章,還擅長蓋大印,王羲之曾寫了一幅行書作品《快雪時晴帖》,此帖一共28個字,乾隆皇帝卻在上面蓋了172方印章。
  • 故宮國寶,多見他的跋文,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書法名家:不可學
    這位書法名家就是梁詩正,也是乾隆的太子太傅,隨身秘書,上書大臣。清代書法巨著《三希堂法帖》便是出自他之手!梁詩正的書法梁詩正尤其善於行書和楷書,與書聖王羲之的飄逸瀟灑所不同,他的行書工整秀美,瀟灑飄逸,頗有幾分趙孟、董其昌的味道,這點估計是跟乾隆審美有關!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作為前中書協主席,啟功先生從未以「書法家」自居,他的書法是臨摹清代一個大書法家梁詩正的墨跡而得道。梁詩正書法梁詩正,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也是乾隆最欣賞的書法家,他主持了《三希堂法帖》書法巨著中,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博彩眾長,自成一家。
  • 這字美的一塌糊塗,堪稱清朝最美行書!連啟功都深受其影響
    《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是雍正年間的探花郎,是後來乾隆皇帝的老師,其字也是清朝大書法家梁同書。梁詩工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晚年師顏真卿,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所書《十宮帖》為清代行書精品。
  • 【藏說長陽】清代長陽劉氏收藏文天祥行書的故事
    ▲文天祥行書《上宏齋帖》手卷局部圖。《上宏齋帖》,紙本,手卷,縱39.2cm,橫149.9cm,行書,53行,747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他的字,如行雲流水一般,飄逸不失勁道,洋洋灑灑,令人驚嘆。有人說,文天祥的書法帶著一種乾淨和硬氣,這與他寧死不屈、為國奉獻的人格是高度統一的。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流傳後世的文氏書法作品如鳳毛麟角,因而異常珍貴。所以,長陽舊志記載,清代時的長陽磨市劉氏家族曾密傳有一副文天祥行書作品,就可稱得上是奇事一樁、佳話一段。
  • 啟功:200年來的最美行書,得王羲之真傳!專家:格調太低
    啟功的書法有如此高的評價,是跟他學習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的書法有關!梁詩正書法啟功先生曾經說過:200多年來,書法,我只服他!他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真傳,不愧為最美行書之一!據書法史記載:梁詩正得王羲之、王獻之的真傳,後來又學柳公權,繼參趙子昂,晚年師顏真卿,李北海等人,其行書作品有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簡單有效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
  • 清代最美行書,飄逸瀟灑,這麼好的字,足以讓當代書法家汗顏!
    歐陽中石創新派的書法家說學院派太」俗「,沒有創新,而學院派又說創新派是」醜書「,爭論不休。如果單講線條的藝術,請問下面的這位,算不算書法藝術?也可以成為書法家!沙孟海、啟功等老一輩的書法,都是在繼承前人基礎上,進行創新,尤其是啟功先生,其書法被譽為:「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 清代兩大書法鬼才!一位行書最美,一位小楷稱霸
    清代,書法成為科舉考試的官方字體,出現了大量方方正正、呆板美觀的書法,也稱廣閣體。對當時的學生來說,這其實是一種無奈。俗話說,「學寫武學,品學兼科」。那些古代的學生努力學習了十年,為的是得到一個官員的職位和一份兼職工作。
  • 大詩人杜牧寫的行書,堪稱唐代稀世名品,這字驚豔了1000多年!
    杜牧《張好好詩》行書長卷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牧所寫,講的是自己曾經在江西沈傳師府中做幕僚的時候,再一次酒會中偶遇歌姬張好好的故事。杜牧《張好好詩》行書長卷表達自己的愁思。多年之後,兩個人再次相遇,張好好被沈家趕出家門,從此流落風塵,而杜牧面對昔日戀人,便提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張好好詩》。
  • 王羲之這10幅字,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這字太養眼了!
    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汪洋大海,而後世的名家則是這條大海當中引出的涓涓細流!王羲之生平最為人稱道的是下面這10幅字,這10幅字風格各異,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這字也十分養眼!此帖曾經被乾隆皇帝奉為自己的「三希堂法帖」之首!
  • 最美行書之一,瀟灑流麗!書法主流圈:館閣體,沒有創新
    啟功先生畫很受歡迎,可是買家嫌他字醜,不讓他題款,讓他深受刺激,下決心要練好書法,他選來選去,決定臨摹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墨跡來入門!梁詩正的跋文梁詩正,是啟功祖上乾隆皇帝的御用書法家,乾隆是個附庸風雅之人,他的上書房大臣,個個都是筆墨高手,梁詩正更是出類拔萃!
  • 乾隆和 「五詞臣」的關係,真如他所說的「不啻家人父子焉」?
    梁詩正乾隆帝對梁詩正的禮遇有加,賞賜非常豐厚。乾隆皇帝出關赴盛京(今瀋陽)祭祀祖陵後,宴請文武百官,親自給他最寵幸的幾位大臣斟酒,其中就有梁詩正。歸途中經過山海關,在澄海樓上,詩興大發,只單獨召見了梁詩正和張照兩人,和他們聯句賦詩。梁詩正的書法溫潤平和,典雅和美。他是行書大家,他的行書有著清朝最美行書之稱。梁詩正在書法上匯集眾長,不斷精進,形成自己的風格。